关于辽宁省高校武术文化教育传承路径的研究

2017-01-10 04:32赵龙
世界家苑 2017年12期
关键词:套路武术高校学生

赵龙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辽宁省6所高校武术教育文化传承的现状,分析高校学生在武术文化认知、高校在武术课程设置与教学,以及高校学生武术文化学习效果等方面的现状与问题,提出转变武术教育观念、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注重挖掘教育资源、营造浓厚传承氛围,建设专兼师资队伍、增强武术文化认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武术教育实效等系列改进策略。

关键词:辽宁省;地方高校;武术文化;传承

十八大以來,国家先后颁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纲要》等,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深入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除强身健体功能外,其承载的文化意涵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高校是武术文化研究、推广、传播及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承担重要的武术文化教育传承功能。本文以辽宁省普通高校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研究武术文化教育传承的现状,以期为优化高校武术文化教育传承提供参照。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共计调查辽宁省地方高校6所,其中以“大学”为名的本科院校2所,以“学院”为名的本科院校2所,专科院校2所。调研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每所高校随机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共回收问卷600份,其中有效问卷584份,占比97.33%。调研内容主要关涉高校学生对武术文化教育传承的认知、高校武术课程开设与教学情况、武术文化教育成效等三个方面。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高校学生对武术文化教育的认知

(1)高校学生对武术文化的兴趣

调研结果看,半数以上的高校学生对武术文化“很感兴趣”或“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高校开展武术文化教育传承的利好动因。高校利用好大学生学习武术文化的兴趣,因势利导开展教育,才能充分发挥其在武术文化教育传承中的作用。

(2)高校学生对武术文化教育功能的认知

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武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在高校,“实质上武术技能、理论只能作为武术文化传承的载体,虽然可使习武者直接受益,同样容易导致武术教育异化,异化现象必将阻碍武术运动的长足发展,乃至直接影响武术文化传承的质量。”

武术既需要作为强身健体的重要技能性课程,更加需要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高校学生进行文化陶冶,通过武术文化教育,使大学生深刻体认武术所承载的文化传统。大

学生总体上能够较为正确地认知武术文化传承教育的功能。

2、地方本科高校武术课程设置及教学

(1)武术课程设置

本次调研了6所高校,其中5所高校开设武术课程,1所高校尚未开设武术课程。2所高校开办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其中l所高校设立了武术文化研究中心。开办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2所高校,在该专业开设了较为丰富的武术相关课程,未设置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高校武术课程开设数量较少。从非体育类专业的武术课程设置来看,5所开设武术课程的高校均将武术课程作为体育课程的组成部分,其中4所高校实行体育课程选修制,体育课是必修课程,武术课程作为体育课程的一个类别为限选课程。

(2)武术课程修习

调研结果来看,体育类专业高校学生修习武术类课程比例较高,超过80%;非体育类专业高校学生修习武术类课程比例相对较低。统计结果显示,武术课程作为体育类限选课,

体育类专业学生选课比例较高;在非体育类专业,武术课程仅作为体育选修课程的组成部分,尚未作为限选课程,非体育类专业学生选修比例不高,需要加强。

(3)武术理论学习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任课教师武术理论知识缺乏、课程开设形式等原因,部分武术课程中对理论内容尚未充分重视,在有些武术课程中,教师并未独立进行理论教学。从高校学生学习武术理论课程的受众面来说,占被调研学生总数的比例不足1/4。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过于注重技能课程,乃至于忽视武术理论课程,窄化了武术文化的教育传承功能,一定程度上凸显了高校武术文化教育重技能、轻文化的弊端。

(4)武术视频课程学习

当前,在高校武术课程师资不能完全满足课程教学需要的情况下,在线课程、微课程等视频课程应是高校武术课程的有效补充,高校及武术课程教师应充分运用优质视频课程提升武术课程教学效果。同时,视频课程的运用在自媒体时代既符合高校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也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大学生学习武术的时间和空间。

3、地方本科高校武术课程学习结果分析

(1)武术套路学习

武术套路等是武术文化的外在具体形态,也是武术文化内在精神的重要载体。武术技能、套路的学习是认知武术文化的重要途径。高校学生对武术套路的遗忘率较高。以上是对在校高校学生武术套路学习结果的统计,根据心理学关于学习与遗忘关系的影响,可以预见,如不勤加练习,随着时间推延,高校学生对武术套路的遗忘越明显。而据本次调研与高校学生的访谈来看,只有少部分高校学生能够坚持武术套路练习,并将其作为业余爱好或者终身体育项目。

(2)高校学生体质增强

国家重视高校学生体质健康,2014年制定出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高校学生体质测试。武术作为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在十九大提出“健康中国”目标的背景下,提升高校学生的体质是推广传统武术的应有之义。在修习武术课程的大学生中,认为武术学习对体质增强有重要影响。高校学生对武术套路有所遗忘,不少学生未坚持武术训练或将其作为业余爱好、终身体育项目,但仅从提升高校学生体质的角度来看,武术课程对当时学习的高校学生体质提升来说,仍起到重要作用。

(3)武术文化认知

在文化强国的背景下,武术课程不仅对增强高校学生体质有重要作用,其承载的传统文化教育功能应该更具现实意义。武术课程对高校学生武术文化认知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仍有超过1/3的高校学生认为“提升一般”或“提升不明显”,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武术课程在高校学生武术文化教育传承方面应有所提升。

4、反思与建议

(1)转变武术教育观念,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加强武术文化课程建设,是改变高校武术教育现状的基本途径。高校要改变以往将武术课程仅仅看作体育课程组成部分的传统观念,树立文化取向的武术教育观念,加强武术课程体系设计,开足必修课程,开好选修课程,多样化设置方向课程,加强网络武术课程建设,建构武术文化与武术技能并重的课程结构体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播与传承武术文化。

(2)挖掘武术教育资源,营造浓厚传承氛围

政府、社会、高校要加强协同,充分挖掘武术教育资源,加强武术教育资源的研究与转化,使其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同时,高校在开设武术课程的基础上,要加强高校学生武术团体组建和武术活动开展,强化武术文化宣传,营造高校学生武术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

(3)建设专兼师资队伍,增强武术文化认同

武术教师是武术文化教育传承的第一资源,武术教师学识修养、技能展示、谈吐交流对高校学生武术文化教育传承均有重要影响。在当前高校武术师资薄弱的情况下,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努力。一是加强专职武术教师专业能力培训,着力提升武术教师专业技能和武术文化修养,切实使其成为高校武术文化教育传承的最有效力量。二是加强兼职武术教师聘任,改变以往“唯职称”的聘任标准,创造有利条件,吸引区域具有高水平武术教育能力的教师。

(4)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文化教育实效

武术文化教育传承关键在课堂,课堂是开展武术文化教育传承的最有效场域。要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基础抓手,提升武术教育质量。一是深化武术课堂教学改革,增加文化课程内容,开足开好武术文化课程,强化武术教学的文化性。二是深化武术教育教方式方法改革,改组武术套路,使其具有更强的趣味性、易学性,真正成为更多高校学生热爱的体育活动,成为更多高校学生喜爱的终身体育活動。三是加强武术信息化教学,丰富武术信息化课程资源,强化武术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开发、建设、引进并举,构建现场教学、远程指导、公开课程、微型课程相结合的武术类课程教学模式,切实满足高校学生多样化学习需要,提升武术文化教育传承的实效。

猜你喜欢
套路武术高校学生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我爱传统文化
中国功夫成青少年新宠
谨防“套路贷”的这些“套路”!
Airbnb上的套路
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教育的思考
不设套路,只为初心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