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与美的结合
—— 浅谈20世纪80~90年代豫北农村地区春节和民间美术

2017-01-10 02:40程敏
中国民族美术 2016年1期
关键词:花糕豫北窗花

文/图:程敏

实用与美的结合
—— 浅谈20世纪80~90年代豫北农村地区春节和民间美术

文/图:程敏

本文通过记述20世纪80~90年代春节期间豫北地区农村蒸馒头、写对联、贴年画、剪窗花、挂彩旗等新年民俗活动,描写了普通农村百姓发现美、创造美、传承美的美好品质。这些春节民俗和民间美术活动,不仅点缀了人们的生活,为春节增加了喜庆气氛,表达了民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同时还是文化传承、道德教育、审美传播的载体与工具。作者同时希望豫北农村的民间文化和民间美术能够与时俱进,继续发展下去。

民间美术;蒸花糕;年画;写对联;剪窗花;文化传承

程敏

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级美术学博士

引言

我们这代人虽然从小在城市长大,但爷爷奶奶那辈儿却大多是在农村生活到老的。80年代初我和弟弟上小学时,每年寒暑假都会回到奶奶家或是外婆家住上一段时间,那是我们最期盼的快乐时光,因为不用写作业,还可以参加一些城市里接触不到的有趣活动。现在回想起来,这些民俗活动中或多或少都包含着一些美术的元素,启蒙了我们的美术认知,开阔了的视野,也促使我们执着于美的追求,并在艺术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城市里的人往往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认为生活在农村的人们不懂得欣赏美和创造美。这种想法是非常狭隘和片面的。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手边有一点点创造美的条件,农村里心灵手巧的男人女人们都会尽可能发挥想象力,创造出令人惊讶的美,并通过特定的方式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构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因为乡村民俗活动非常多,本文只是浅谈一下我比较熟悉的80~90年代春节期间豫北地区农村民俗中和美术相关的活动及其意义。

蒸馒头——美味精巧的手工艺术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春节前的筹备都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全家动员。城市里的人们,因为物流方便,家庭单位人口少,过节主要以购买商品为主。而在上世纪80~90年代的豫北农村,家庭仍以三代或者四代同堂为主,即使结婚居住在外的儿女也会春节回家和父母团聚,这种种原因,都造成了农村春节期间的民俗和城市里有较大的不同。

俗话说:“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蒸馒头。”蒸馒头以前是豫北农村年前准备工作中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但再隆重似乎和美的创造也扯不上多大关系。其实不然。这“馒头”绝非是我们日常见到的馒头。华北地区以面食为主,长期以来发展出了品种繁多的面食样式。打个比方说,西式蛋糕房里有各式蛋糕和小点心,豫北地区过年期间的馒头就如同是“东方民间面点”,造型多样,味道甜美,并且寓意美好。好看又好吃的馒头甚至成了过年期间走亲访友的礼品。

妇女们会做很多好看好玩的面食,把面条绕成八字之后,中间用筷子夹在一起

蒸馒头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辛苦,相反非常有趣。其中最有意思的环节就是“做馒头”,这在我看来简直可以和陶艺制作相媲美。农村的那些巧媳妇儿就如同训练有素的艺术家,面团在她们手中就像陶艺中的泥团,可以随心所欲地做出各种好玩的“艺术品”来。

做馒头中的重头戏是一种非常大的“枣糕”,有的地区叫“花糕”“大馍”“枣花馍”的,样子很像西式面点里的生日蛋糕。因枣糕的糕与“高”同音,而且是一层比一层高,寓意日子红红火火,步步登高。所以成为家家户户必备的春节食物。

蒸花糕最主要的材料是白面和干枣。先从贮藏了一冬的大红枣里挑出光洁饱满的适量干枣,然后用水洗净泡好放一边候着。接下来和好面,擀一个圆圆的大面饼做底座,再揉搓出一些食指般粗细的圆柱形长条,用手挽成各种花瓣形状(有时会用筷子和剪刀作为辅助工具),整齐码在面饼上,然后在中心铺上一层红枣,第一层就做完了。上面再加上一层比底层略小的面盘,接着放上第二层手捏的面花瓣,中心铺枣;第二层完毕后再依次往上做第三层甚至是第四层,最上面一层往往是一个形状漂亮的面花朵,中心放上一粒大枣。这样做出来的花糕又香甜又美观,大的能重达七八斤,需要很大的蒸锅蒸40分钟左右才能蒸熟。出锅的时候,面白枣红,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像一个漂亮的大蛋糕,真是又好吃又好看。

除此之外,妇女们还会做很多好玩好看的面食,俗称“小玩意儿”,主要是为了孩子们准备的,如“小刺猬”“鱼”等等。把面揉成团,有时里面会包上红豆,先捏出尖尖的头,用红豆贴出两只眼睛,再用剪刀剪出有规律的排排小刺儿,就做成可爱的小刺猬了;或者把面做成扁鱼的形状,用干净的梳子在鱼背上和鱼尾上印出鱼鳞似的花纹,再用红豆或绿豆点出眼睛,就是一条寓意年年有余的“鱼”;还可以把面揉成长长的面条形状,从两头向中心弯曲盘绕,绕成8字形之后,中间用筷子夹在一起,用刀把8字的两个圆圈从中间切开,一朵漂亮的四瓣花朵就出来了,然后在花的中间加上红枣,就变成了一个简单精致的枣花馍,蒸熟之后加色点染,既美观实用,又可作为礼品馈赠……

蒸馒头工作量大,需要跟家里的大姑子小媳妇甚至孩子一起团队以合作

蒸馒头的工作量非常大,要准备出过年一个月的口粮。因为春节期间走亲戚、回娘家的习俗在豫北保存得很好。每到过年时节,家里来往人口众多,做饭招待就成了主妇们忙碌的一件大事。有了现成的各类馒头和花糕,稍一加热,主食就有了,很是方便。但一个月的主食都是枣糕肯定不行,因此还要有各种包子,如豆包、菜包和肉包等等。由于工作量大,就需要家里的大姑子小媳妇甚至孩子一起团队合作,既增进了感情,也交流了手艺,孩子们也从中学会了很多揉、捏、搓、盘、剪、堆、垒面团的方式,锻炼了手的灵巧和协调能力,以及对美的初步认识。

这些各式馒头和花糕还有一个重要的功用就是祭神。爷爷奶奶辈儿的人会在大年初一迎神之时将一些面点供于神位之前,既感谢神的庇护,也表达一种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这时馒头和花糕就成了人与神交流的桥梁,寄托了一种古老的祈愿。

一件件精美的枣花糕,造型整洁、概括,内蕴饱满丰富。既是食品,又是精美的工艺品,同时还是祭神用的贡品,正是这些复合性功能使它成为一种最易普及、最易传承的民间艺术形式。直到今天,豫北地区农村的老人们仍保留着春节蒸花糕的习俗。

买年画,画年画——视觉艺术的传承

一说到年画,很多人马上想到的是四大年画出产地: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县、苏州桃花坞和开封朱仙镇,以及它们各自鲜明的年画风格。可说实话,这是学问人的观点。只有学问人喜欢四大年画那种原汁原味的“土味”,所谓大俗大雅。乡下的老百姓买年画并不认什么产地什么特色的。年龄大点的爷爷奶奶也许会买一张朱仙镇的灶王爷(版画)贴在祭祀用的神龛上。年轻的大姑娘小媳妇儿买年画就买那新鲜好看寓意好的,最好能跟得上时代比较时髦的。

贴春联

20世纪80~90年代已经是改革开放后了,工业印刷的年画已经开始普及。鲜艳逼真的港台明星照开始流行,一些电影故事或者戏曲剧照也印刷出来投放年画市场,有的是一张纸上印刷8张图片,配上文字,就成了挂在墙上的连环画图片。这些内容都很受欢迎,并且非常具有时代特色。

当然一些比较传统的内容,如“天仙送子”“麻姑送寿”等神仙、历史故事题材,或者梅兰竹菊等传统题材,亦在受欢迎之列。但也不是木版年画或者杨柳青年画,而是艺术家创作之后由印刷厂印刷出来的比较精美的印刷画片。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就是专人画的年画。比较富裕的家庭,会弄张“中堂”(旧时挂在厅堂正中的大幅字画)挂在堂屋正中,可以是画的也可以是买的。而家里若有善画之人,会买合适的纸张,裁成所需的大小自行创作,勾画点染,施墨敷彩,效果很是不错。我小时候因为学画画,就给奶奶画过“四美图”等,奶奶喜欢得不得了,但凡有客人来家里拜年,她就得意地介绍给别人。

不管哪种形式,从年画的选择可以看出时代的变化和人们审美趋势的变化。但年画的形式没变,整体上追求线条单纯、色彩鲜明、愉快热闹的气氛;年画的内涵也没变,它是民间祈福迎新的一种美术表现形式,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乡土气息。

写对联——书法的欣赏和学习

春联本身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就不再赘语。豫北民俗把春联叫“对子”,或者“对联”。现在商店里卖的春联样式五花八门,贴金烫彩,鲜艳中总透着些浅俗的气息,凸显了热闹,少了些文气。80年代初,工厂生产的对联还比较少,样式和内容选择空间都不太大,因而很多人家依旧采取书写的方式。

城市里的居民由于住房少,有一两副对联就够了。但农村不一样,农村有院子,院子里往往有两三座朝向不同的房屋,房门也多,还有自家灶台和院子里的树木等,都需要贴对联,甚至窗户两边都要贴上。这样,就需要大大小小十几幅对联。

写对联当然要找书法好的人。那时候的农村,除了年龄较大的老人,中青年都念书识字了。书法好一点儿的人,这时就成了香饽饽,乡里乡亲的就会找来帮忙写对联,被要求帮忙的人也欣然乐意,邻里乡亲的情谊是暖的。当然也有书法一般,愿意自己一试身手自己书写,用今天的话说,图的就是DIY的乐趣。

红纸是买来的,是很稳很红的那种颜色。再找一瓶墨汁和一只毛笔就可以了。首先把纸按需要裁成大小长短不同的长条形状。院门上的春联最大,一张红纸的长度基本是不够的,还要接上一部分;窗户上的对联稍小些,树上的大约50厘米长,上面只写几个字的吉祥语。对联的内容有广泛流传下来的,也有从有关春联的书籍里摘录下来的,都是些祈福纳祥、抒发美好愿望的词句,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人间花满园”“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等。贴在墙上和树上的有“出门见喜”“春色满园”等短句,也有“国泰民安”“太平盛世”等,反映了人们祈求国家富强的美好希望。

写春联,大人写春联的时候,孩子们往往都在旁边看着

剪窗花

大人写对联的时候,孩子们往往会在旁边看着,对书法的敬仰与羡慕成为他们最好的老师。我小时候就是在看父亲书写对联时喜欢上书法艺术的,并且喜欢屋子飘满墨香的味道。父亲也是适时地鼓励我们学书法写对联。安阳地区的书法比较闻名,多多少少和民间对书法的认同和支持有关系。

对联快书写好的时候,主妇们就开始用面熬浆糊,当对联墨色干透,男人们就会在需要粘贴的地方刷上浆糊,把对联贴上去。

让我们从绘画的角度来欣赏这一场景:萧肃的冬天里,天空、院门、房屋、树木都呈现出不同层次的灰颜色,红色的对联点缀其间。清一色的红底黑字,大大小小长短不一的长方形,形成了鲜和灰的对比,统一中有变化,是一幅极美的画面。

剪窗花、挂彩旗——朴实无华的装饰艺术

中国很多地区都有剪窗花贴窗花的传统,豫北地区也一样。只是这里并没有形成一种独特的地区风格,而是更加的随性和平民化。

以前的窗花不单单是美化生活用的,而是有其非常实用的价值。80年代的豫北农村住宅普遍还是传统的人字形屋顶,房顶高,屋里没有暖气,为了方便取暖和做饭,屋内多是砖砌的炕,炕边上紧邻砖垒的炉灶,主要以烧煤块取暖。那时烟囱还没有普及,为了避免煤气中毒,家家户户窗户上的玻璃都只安装五分之四左右,最上面的部分空着,贴上窗花,起到透气和美观的作用。窗花每到过年时节就会更换。

剪窗花和贴窗花,一般在家里的“扫尘”(就是大扫除,“尘”与“陈”谐音)之后进行。豫北地区的习俗是“二十五,糊窗户”。每到这时候,家家户户桌上就会摊着鲜艳的各色纸张(以红纸居多),姑娘媳妇们把大的纸张裁剪成与窗户适合的正方形,先层层对折,随着手中的剪刀发出的“咔擦”声,纸屑飘落,一张张简洁漂亮的剪纸就出现了,或是几何图案,或是花鸟鱼虫,风格粗犷豪放,简练夸张。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豫北民间剪纸很少用“画”或者“刻”的方法,全凭淳朴的感情与直觉印象为基础,随心所欲,信手剪出。因为很少事先设计,纸张又是层层对折过的,剪窗花的人不知道自己最终剪出来的究竟是怎样的画面。这样剪窗花的过程就有了一种奇妙地期待,在把纸张层层打开铺平的那一瞬间,除了美丽的窗花,收获的还有惊喜和喜悦。

当家家户户都把自家院前的街道挂上彩旗

当然,集市上也有卖各地生产出来的窗花,什么“莲年有鱼”“喜鹊登梅”“榴开百籽”等,由于采用了套色技术,色彩丰富,非常精美,但总不及自己剪得实用亲切。当各家各户都把窗花贴上窗户,整个房屋甚至整个村庄马上就具有了柔媚的韵致,真是美极了。

剪纸总是会剩下些零碎纸张,也会被人们利用起来。家里美了,村庄里的街道还没有装饰。人们就会把剩下的彩纸裁成6厘米x30厘米左右的长方形或是三角形,按30厘米左右不等的距离一张张顺序贴在长长的细绳上,这就是彩旗,安阳地区称其为“过节码子”。当彩旗贴到足够长,就会把它们挂在街道两边的树梢上。一条两条彩旗并不明显,当家家户户都把自家院前的街道挂上彩旗,一条街、两条街……整个村庄就会被装饰成五彩缤纷的色彩,随风飘扬,煞是好看。

剪纸艺术因附丽于生活,比任何一门艺术都流传面广,群众基础非常深厚,后来进入了中小学课本,成为学习的功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普通的农村妇女是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中最基础的队伍,正是她们,将人们平凡的生活点缀得如此瑰丽多姿,满足和传承了老百姓对美的精神追求。

经过这一系列的装饰,农村的春节远比城市里的春节更美更加有趣。春节期间的豫北农村,远远望去,彩旗飘扬,像是迎接来拜年的客人,也是欢迎回家看望父母的儿女们。走进村子,就走进了一个新鲜热闹的海洋,街道上花花绿绿,家家户户都是新鲜的对联、窗花和年画,当然还有热情的乡亲们。

小结

蒸馒头、写对联、贴年画、剪窗花、挂彩旗……这些民间特有的驱邪纳祥、装饰美化生活的迎新年风俗活动,表达了民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不仅为春节增加了喜庆气氛,同时还是文化传承、道德教育、审美传播的载体与工具。河南之所以成为书法大省文化大省,和民间百姓对书法绘画的喜爱和支持不无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也进入了电视电脑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现在的春节和我小时候的记忆已经大不一样了,有人外出旅游,有人在家看影碟,有人上网打游戏,过年的年味越来越少。然而,文明的标志应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并存,共同发展。希望豫北农村的民间文化和民间美术能够与时俱进,继续发展下去。因为作为中国社会最基层丰富多样的乡村文化,才是国家文化发展的根基,也是国家文化强盛的真正体现。

猜你喜欢
花糕豫北窗花
重阳花糕
剪一朵窗花
剪窗花
奋力书写战“疫”的豫北答卷
豫北水利工程管理
剪窗花
剪窗花
豫北水利工程管理
花糕,我爱摆弄
取一朵花入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