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桩西潜山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

2017-01-10 08:06孙耀庭徐守余李玉兰
高校地质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印支济阳古生界

孙耀庭,徐守余,刘 静,李玉兰,李 辉

1.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岛266580;2.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东营257015

济阳坳陷桩西潜山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

孙耀庭1,2,徐守余1,刘 静2,李玉兰1,李 辉2

1.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岛266580;2.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东营257015

桩西潜山是济阳坳陷构造变化最为复杂的地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开发前景,但对其构造演化过程一直未进行深入研究,影响了勘探开发工作的开展。该文在区域构造演化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平衡剖面分析方法对桩西潜山构造演化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桩西潜山受控于华北板块,在太古代到中元古代陆核形成后的克拉通构造背景和早古生代稳定的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条件下,经历了印支期褶皱隆升、燕山期断块抬升和喜马拉雅期拉张块断改造及掩埋3个演化阶段。基岩地层经历了印支期和晚燕山期两期构造挤压活动,但挤压作用较弱;现今褶皱是喜马拉雅期形成的滚动背斜,桩西潜山为低位挤压-拱张褶皱型潜山。桩西潜山储层以下古生界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为主,潜山构造演化控制了储层分布。储层类型以断裂岩溶带和裂缝为主,其次是风化壳岩溶带,主要形成潜山内幕裂缝性油藏。桩西潜山油气来自孤北洼陷古近系沙三下亚段烃源岩,油气穿过桩南断层运移到潜山成藏。桩西潜山发育挤压-拱张褶皱型和挤压-拉张断块型2种成藏模式,挤压-拱张褶皱型主要分布在背斜构造西翼,挤压-拉张断块型分布在背斜轴部应力最为集中的地区,是富集高产的主要类型。

构造背景;形成机制;构造演化;成藏特征;成藏模式;桩西潜山

图1 渤海湾盆地构造纲要图(a)和桩西潜山下古生界顶面构造图(b)Fig.1 Tectonic framework of BohaiBay Basin(a)and tectonic characteristicsof the Lower Paleozoic of the ZhuangxiBuried-hill

潜山是指被埋藏于新生代盖层之下的基底具正向构造的基岩块体(陈广军和张善文,2002),经历过地壳上升隆起并遭受剥蚀和地壳下降并被埋藏两个阶段,对于古潜山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原则。济阳坳陷同渤海湾盆地其它坳陷一样是叠置在华北克拉通基底之上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渤海湾盆地中生代以来的构造发育演化主要受太行山断裂、沧县断裂和郯庐断裂控制(王世虎等,2004),坳陷内又被许多北东、北东东和北西向基底断层切割,形成凹凸相间、错落分布的构造格局(图1a)。陆相断陷盆地所具有的凸凹相间的构造格局,决定着广泛分布的“盆外”前第三系潜山是一个重要的勘探接替领域。济阳坳陷不同成因的复杂潜山的构造形态、储层平面及纵向分布规律、成藏控制因素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Zheng etal.,2009;万天丰,2014)。桩西潜山位于济阳坳陷沾化凹陷的东北部,西部是埕东凸起,北部是埕岛潜山,南、东部分别为孤北洼陷和长堤潜山(图1b)。桩西潜山油藏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潜山油藏之一,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加导致了成藏要素的复杂多变。王颖等(2004)采用物理模拟实验的方法,模拟了桩西潜山的形成过程;曹高社等(2011)采用断裂分维值对桩西潜山油藏分布进行了预测;隋风贵等(2013)论述了古桩西断层的叠加改造过程和改造方式,以及对桩西潜山形成的影响;孙耀庭(2014)分析了桩西潜山成藏条件和富集规律。前人针对桩西潜山的构造演化缺乏系统研究,对构造演化对潜山储层的控制作用还缺乏系统分析,未对潜山的发育规律及成藏机理进行系统研究。所以分析其构造演化过程对明确其储层发育控制因素、探讨成藏主控因素和油气成藏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1 区域地质背景

渤海湾盆地是由郯庐断裂、太行山断裂和鲁西隆起边界断裂围限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地层自下而上有太古界、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中生界、古近系沙河街组和东营组、新近系馆陶组和明化镇组以及第四系平原组。渤海湾盆地经历了三个构造演化阶段(翟明国,2011),即:(1)太古宙至古元古代地台结晶基底的形成、形变和固结阶段;(2)中、新元古代至古生代稳定地台盖层发育阶段;(3)中、新生代地台解体、陆相盆地盖层形成阶段。

华北地台在结晶基底形成过程中经历了迁西运动(距今2900~3000Ma)、阜平运动(距今2500Ma左右)和的吕粱运动(距今1700~1850Ma)。迁西运动形成了华北构造区最古老的陆核,阜平运动导致古陆核横向增生,并使“孤立的”古陆核相互焊接在一起形成统一的华北“萌地台”,吕梁运动完成了结晶基底的克拉通化过程(翟明国, 2011)。渤海湾盆地结晶基底为太古界泰山群(Art),岩性主要为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

古生代是稳定的地台盖层发育时期,构造运动相对较弱(王世虎等,2004)。下古生界包括寒武系和中、下奥陶统,岩性以灰岩、白云岩等海相沉积的碳酸盐岩为主,局部夹有薄层泥、页岩,厚度一般为1300~1400m。上古生界为华北地台海陆过渡带沉积,厚度最大可达1300m,与下古生界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与上覆中生界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下部石炭系主要为含煤层泥岩,夹有砂岩与碳酸盐岩,上部二叠系为砂岩与泥岩的不等厚互层。

印支运动后,中国东部大陆经历了中、新生代两个裂陷作用旋回,形成了广泛分布的陆相盆地。渤海湾盆地自中生代晚期形成,早中侏罗纪形成一套河流沼泽相含煤碎屑岩建造,部分地区有基性火山岩(牛漫兰等,2012),最大厚度可达2000m;晚侏罗世-早(中)白垩世是在地壳引张背景上形成的由北东-北北东向正断层控制的裂陷盆地(李理等,2013),充填了数千米厚、夹有大量火山岩岩层的河湖相碎屑岩建造;晚白垩世至古新世早期为区域隆升剥蚀过程,其后经过古近纪持续断陷和新近纪的坳陷阶段,形成现今的渤海湾盆地总体构造格局。

2 济阳坳陷中生代以来构造演化历史

济阳坳陷下古生界复杂潜山的形成,主要经历了印支期褶皱隆升、燕山期断块切割差异升降和喜马拉雅期掀斜翘倾改造及掩埋等3大发展阶段。

2.1 印支期

印支运动早期受秦岭洋关闭和碰撞造山的南北向挤压作用力的影响,在华北地区造成了大规模的造陆运动,局部地区可能有轻微的褶皱,但主要是导致沉积缺失。朱光等(2004)根据郯庐断裂早期左旋挤压和秦岭洋关闭的远程效应分析,认为印支早期形成了埕岛—桩西—长堤—垦东、埕东—孤岛—垦利两排负向构造点和埕北—孤北—孤南—富林正向构造带的凹-凸-凹古构造格局。

印支晚期(三叠纪晚期),受华北和扬子两个板块缝合及郯庐断裂右旋共同作用,济阳坳陷所在地区地壳褶皱抬升,形成一系列北西向逆冲褶皱构造带(夏斌等,2007),古生界受到强烈的弯曲变形及断裂位移,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产生轴向张裂隙和层内破损,并遭受风化剥蚀,有利于储集层的发育(詹润等,2013)。印支期的褶皱隆升为济阳坳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复杂潜山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2 燕山期

燕山运动是强烈的断块造山运动,其构造应力场的变化主要受控于郯庐断裂的活动和伊泽奈崎板块向欧亚板块的NNW向俯冲(Li,1993)。燕山运动共分为3幕,燕山早期(早中侏罗世)主要继承了印支期的构造格局,形成由正断层产生的低角度倾斜断块构造,受到郯庐断裂和沧东断裂左旋剪切作用,济阳坳陷、黄骅坳陷、渤中凹陷被北东向走滑断层、北西向引张断层切割成一系列断陷块体,形成了断陷盆地雏形。

燕山中期(早中侏罗世)由于太平洋板块活动逐渐加剧,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全面碰撞拼合,伊泽奈崎板块向欧亚大陆的俯冲作用明显,引起了郯庐断裂的左旋扭动和其西侧鲁西隆起的右向旋转(徐振中等,2008),带动了渤海湾盆地区先存的大型断裂发生明显的拉张断陷,而深部的岩浆物质在整体挤压背景下沿着断裂上升底辟以至喷发,形成钙碱性的火山岩。朱光等(2004)、牛漫兰等(2012)讨论了郯庐断裂带和邻区分布的中生代火山岩的性质,指出它们即有幔源特点,又有地壳混染的特征,是与走滑断裂同期的产物。在深部挤压、浅部拉张岩石圈-地幔相互作用和燕山期特定的板内挤压、走滑作用的控制之下,渤海湾盆地先存的北东向、北西向断裂,就必然是岩浆底辟上升的通道,因此早期的逆断层反转为张性的正断层,不但控制了沉积地层的分布和火山岩的分布,也为潜山构造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燕山晚期(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在华北地区发育有逆冲断层(常国贞等,2002;张克鑫等,2006),济阳坳陷的东部中生界与上覆地层间呈明显的角度不整合接触。这期挤压构造活动加强了下古生界潜山构造的破裂和复杂化,促进了灰岩潜山储层的发育。白垩纪末至第三纪初的区域性抬升,使中生代时期出露的下古生界潜山或潜山盖层进一步风化剥蚀,其后进入新生代断坳盆地发育阶段。

2.3 喜马拉雅期

喜马拉雅运动贯穿整个第三纪,是太平洋板块的持续俯冲、印度板块的向北挤压和西伯利亚板块相对向南运动导致NNE向郯庐断裂系右旋拉张作用和上幔上涌、岩石圈减薄伸展联合作用的结果(Zhengetal.,2009)。

喜马拉雅运动早期,济阳坳陷仍继承和保持着中生代断陷盆地的构造格局。中始新世—渐新世,受郯庐断裂右旋剪切应力场控制,一改燕山期的构造面貌,产生新的扭张断陷(Xu et al., 2012),盆地内NE、NNE、NEE向断裂十分发育,它们控制了盆地内目前凹凸相间、以NEE向为主的构造格局。这一时期,断块体强烈翘倾掀斜,升降幅度巨大,高部位剥蚀与低部位接受沉积同时进行,是济阳断陷盆地的主要发育期,也是大部分潜山的定型期。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济阳坳陷基岩地层经历了印支期(三叠纪末)和晚燕山期两期构造挤压活动,而总的来看,构造应力并不是很强。济阳坳陷内部的构造在第三纪之前是比较简单的,目前出现基岩地层内部的构造复杂现象是喜马拉雅运动改造的结果。

3 桩西潜山构造特征及演化

3.1 构造几何学特征

3.1.1 负反转构造

在基岩地层内部,靠近左侧正断层的上盘中生界地层直接覆盖在下奥陶统和寒武系地层之上,在正断层的下盘及上盘远离该断层的位置,中生界地层覆盖在古生界地层之上(图2),这说明在印支运动期,靠近左侧正断层的上盘的古生界地层抬升幅度较大,剥蚀程度大,残留下古生界地层厚度薄,表明该地区在当时是一个正形凸起构造。这种正向凸起构造有可能是褶皱,也有可能是冲断构造(雷超等,2008;Xu etal.,2012)。从残留的下古生界地层厚度越靠近断层变的越薄以及过了该断层后厚度发生突变这两个方面的条件可知,当时的正向凸起构造为冲断层构造。其它情况,如冲断背斜和背斜构造,剥蚀后的残留构造应为秃顶背斜,残留地层的厚度在构造的核部最薄,向两翼逐渐增厚,冲断背斜在向两翼残留地层厚度增大中遇断层有突变,背斜则无突变。

图2 桩西潜山东西向地质结构剖面(剖面位置见图1b)Fig.2 Cross section in the ZhuangxiBuried-hill

印支期末,桩西潜山的构造形态为冲断构造,褶曲幅度很小,这与其他地区发现的未经后期褶曲改造的印支期冲断层特征一致,即该期构造运动形成的下古生界刚性层的构造以简单的冲断层为主,褶皱几乎不反映,反映了该地区在当时的地层在浅埋深、顶板压力很小情况下的构造形变特征,同时也充分说明在台地内部的挤压构造应力较弱的特征,现今看到的褶曲构造多数是后期多次构造形变叠合作用的结果。

从断层上下盘中生界地层厚度大致相同没有突变(下盘略薄是由于古近系沉积时剥蚀所致)这一特征可以判断,中生界地层沉积时,该断层仍然保持逆断层性质,没有反转;晚侏罗世和白垩世之间发生的燕山运动期的挤压构造活动,使逆断层复活,继承性活动使牵引褶曲构造基本形成(Zhangetal.,2003;夏斌等,2007)。古近纪以后发生的喜马拉雅运动导致左侧的逆断层又一次复活,但断层的继承性活动不是沿原来断层面的上盘逆冲,而是上盘由于拉张而下陷,从而导致断层活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逆断层逐渐变为正断层。不过断层上盘的基岩地层内部的背斜构造并没有因为断层的反转活动而变为向斜,反而由于形成W型断堑而加大了褶曲度。

3.1.2 断层逆冲牵引褶曲构造

W型断堑构造中间的褶曲构造古生界(寒武系~二叠系)地层在背斜的顶部和前翼被剥蚀,越靠近断层越薄,表明它是一个印支期形成的断层牵引背斜构造(张克鑫等,2006),背斜的幅度很低。在右侧基岩内部还有一个冲断构造,它完全错开了中生界地层,而且下古生界地层的厚度靠近断层上盘一带明显减薄,说明该断遮构造在印支期已经形成,但断层的落差不大,几乎无牵引褶曲,在燕山期该断层的活动规模较大,牵引褶曲也非常清楚。

在地震解释中印支期形成的古逆冲断层上盘古生界地层必然因为剥蚀变薄,而燕山期形成的逆冲断层错开中生界地层,中生界以下的古生界地层可以不变薄。另外,后期形成的正断层,必然切割古断层构造。不过在实际研究中,保留在古生界地层中的古逆冲断层非常少见,多数是不合理的地震解释,图3为一条标准的古逆冲断层,其主要标志为:(1)断点非常清楚;(2)老地层盖在新地层之上;(3)受构造运动时期控制,向上终止于基底面或为新断层所切割;(4)上盘顶部地层被剥蚀缺失。

3.2 桩西潜山演化过程

桩西潜山经受印支构造运动的挤压,使下古生界产生挠曲、褶皱和逆断。在古生界主体部和西南部产生了两个走向平行的挠曲一褶皱带,并产生了两条走向平行的逆断层,燕山构造运动早期的挤压方向为NW向,形成了大型逆冲推覆构造。中生代末期以来的拉张块断,受西边的埕东断层和南侧桩南断层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总体向东北倾斜的极其复杂的桩西潜山构造。该潜山的最底层为太古界变质岩潜山圈闭,它由NW向的逆断层、南边的桩南断层和NE倾向的地层构成,寒武系底部泥质岩为区域盖层(图4)。

桩西潜山的基本构造格局奠基于印支期,该期NE-SW向强烈挤压导致了潜山的中部主体和西南部形成了两个北西走向的褶皱、挠曲带,潜山的东部产生了北西走向的倒转-挠曲褶皱-单斜构造带,同时该区发生了抬升剥蚀。中生界是在古生界地貌上的充填沉积,晚燕山运动,早期逆冲断裂强烈负反转,在断裂强烈活动的同时伴随着大量的火山喷发。钻井资料统计,火山岩最大厚度达779m,自西向东逐渐减薄。燕山运动末期整个桩西潜山发生了整体向西的逆掩推覆运动,使古生界及中生界被整体向西推覆到埕东凸起北坡的中生界之上,形成大型推覆体构造。印支期和燕山晚期的这两次构造运动均是桩西古潜山的造山过程(徐振中等,2008;

图4桩西潜山构造演化过程分析(剖面位置见图1b)Fig.4 Tectonic evolution analysisof ZhuangxiBuried-hill雍自权等,2008)。喜马拉雅运动期,本区主要产生了北东向和东西向两组断裂,断裂切入较深(Aitchison etal.,2007;李锦轶等,2014),特别是桩南断层,是桩西潜山的成山断层,也是油藏形成的重要的油源断层之一。新生代期间,桩西地区沉积了巨厚的第三系,使中、古生界被埋没,形成了桩西古潜山(图4)。

图5 桩西潜山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微观特征Fig.5 Microscopic featuresof the Lower Paleozoic carbonate reservoirs in the ZhuangxiBuried-hill

4 桩西潜山成藏特征

4.1 潜山储层发育特征

潜山在形成过程中,油气成藏诸多控制因素(生、储、盖、圈闭、油气充注)中影响最大并起一定控制作用的是潜山内部的储层,潜山本身与上覆沉积盖层、生油岩等都是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的产物,相互之间有匹配关系,没有控制关系(李丕龙等,2004)。潜山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潜山构造演化对储层的影响、潜山与其它成藏条件的配置关系(常国贞等,2002)。

桩西潜山储层以下古生界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为主,其储集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原生孔隙不发育,具储集意义的为各种次生成因的储集空间—溶孔、溶洞、裂缝(图5a,b),因此储层发育程度、储集空间的形成与分布明显受构造运动的控制(林忠民,2002;孙平安等,2010)。桩西潜山经历了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等多次构造运动,是多期构造叠合加强形成的复杂褶皱型潜山。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多次抬升地表,长期遭受风化、剥蚀和淋滤作用(代金友等,2005)。桩西潜山是挤压褶皱与拱张褶皱的叠合、拉张断块与挤压褶皱的叠合,潜山多次叠合后一方面使得内部构造复杂化,多期的构造作用形成了大量的构造裂缝(苏立萍等,2003),加上多期的暴露、风化剥蚀形成了非常好的储层(图5c,d),为潜山油气聚集提供良好的储集场所。

古表生作用使潜山岩石发生破碎,形成大量裂缝(李茹等,2006;陆道林等,2012),同时溶蚀作用使岩石结构遭到破坏,白云岩、石膏岩及硬石膏岩转变为有晶间缝的次生灰岩,并以进一步溶解形成溶蚀孔、洞、缝,并以溶蚀扩缝发育为显著特点(图5e,f)。这类储集空间在潜山顶面及内部各不同层系中普遍存在(张家震等,2003)。下古生界潜山储集层发育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可分为四个储集层发育段,即八陡组-上马家沟组上部、下马家沟组上部、冶里-亮甲山组下部-凤山组上部、馒头组;平面上不同构造部位储集层的厚度差异较大,断层附近与背斜的轴部储集层发育较好,而远离断层的部位与背斜翼部则相对较差。

通过平衡剖面分析清楚地表明桩西潜山在印支期(三叠纪末)只是一个弱褶曲的冲断构造,在燕山期(侏罗纪末-白垩纪初)褶曲有所加强,在济阳构造运动期,由于处于两条相向的拉张犁式断层之间形成包括古近系地层在内的滚动背斜构造(整体呈W型断堑构造)。就背斜构造而言,而桩西潜山是经过多期构造叠合作用形成。桩西潜山印支期有构造抬升剥蚀,同时印支期还是风化壳岩溶的主要时期,所以早在印支期有效的缝洞储层已经形成。

桩南断层的强烈活动,不仅导致了桩西潜山的形成,而且在其南侧还形成了孤北古近系深洼陷(孙耀庭,2014),发育了沙四上亚段和沙三下亚段2套优质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桩西潜山的油气主要来自其南侧孤北洼陷沙三段烃源岩。桩南断层既是成山断层又是油源断层,孤北洼陷中生成的油气穿过断层直接进入潜山圈闭成藏。

4.2 桩西潜山成藏模式

图6 桩西潜山油气成藏模式Fig.6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model for the ZhuangxiBuried-hill

油气经过桩南断层进入桩西潜山后,主要沿各组裂缝系统,其次是各期风化壳,向潜山内部运移成藏(杜学斌等,2005)。桩西潜山成藏模式可归纳为:①前第三系推覆体因第三纪块断运动而块断成山,奥陶系早期泥质岩与断层为遮挡形成圈闭;②褶皱和断裂活动形成发育的裂缝储集层;③孤北洼陷Es3生成的油气,穿过桩南断层运移到潜山成藏。成藏模式可进一步细分为挤压-拱张褶皱型和挤压-拉张断块型2类(图6)。其中挤压-拱张褶皱型主要分布在背斜构造西翼,油藏主要分布在表层风化壳和内幕储层中;挤压-拉张断块型分布在背斜轴部应力最为集中的地区,由于裂缝发育,油气主要分布在构造裂缝和溶蚀孔洞中,容易形成高产工业油流。

5 结论

(1)桩西潜山受控于华北古板块(古陆块)在太古代到中元古代陆核形成后的克拉通构造背景和早古生代稳定的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条件,印支期的挤压作用为桩西潜山形成奠定基础,燕山晚期的断陷作用形成了基本格架,新生代的断陷作用致使潜山构造定型,为低位挤压-拱张褶皱型潜山。

(2)桩西潜山储集体以断裂岩溶带和裂缝为主,风化壳岩溶带次之。褶皱型潜山大部分为潜山内幕自储、自盖的裂缝性油藏。断裂使潜山带和生油凹陷相互依存,使潜山带形成纵向上各种油藏类型上下叠置,平面上叠合连片的复式油气聚集带。成藏模式可分为挤压-拱张褶皱型和挤压-拉张断块型2类。挤压-拱张褶皱型主要分布在背斜构造西翼,挤压-拉张断块型分布在背斜轴部应力最为集中的地区。

曹高社,邢娜娜,周廷全,等.2011.桩西潜山断裂构造的分形特征及其意义[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30(3):288-293

常国贞,毕彩芹,林红梅.2002.低潜山反转构造演化、成藏体系与勘探-以胜利油区孤北低潜山为例[J].断块油气田,9(5):19-23.

陈广军,张善文.2002.试论埕岛和桩西之间低潜山的勘探[J].石油实验地质,24(4):306-310.

代金友,张一伟,史若珩,等.2005.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剥蚀脊与沟槽[J].石油勘探与开发,32(6):29-31.

杜学斌,解习农,任建业,等.2005.济阳坳陷中生界古潜山油藏输导体系及成藏模式[J].地质科技情报,24(2):22-26.

结合APDL语言和UIDL语言,按照上述方法进行二次开发的成果为“薄壁空心高墩温度应力分析系统”,程序界面如图2所示。

雷超,任建业,吴梅莲,等.2008.济阳坳陷孤西负反转断层形成演化定量研究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2(4):462-469.

李锦轶,张进,刘建峰,等.2014.中国大陆主要变形系统[J].地学前缘,21(3):226-245.

李理,赵利,钟大赉.2013.新生代大陆板内伸展盆-耦合与大陆碰撞效应-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周缘隆起及边界断裂构造演化为例[J].地质科学,48(2):406-418.

李丕龙,张善文,王永诗,等.2004.断陷盆地多样性潜山成因及成藏研究-以济阳坳陷为例[J].石油学报,25(3):28-31.

李茹,梁书义,周瑶琪,等.2006.济阳坳陷车西地区下古生界储层裂缝参数特征与裂缝类型[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0(4):463-469.

林忠民.2002.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成藏条件[J].石油学报,23(3):23-26.

陆道林,狄帮让,李向阳,等.2012.柴西北地区储集层构造裂缝定量描述与预测[J].新疆石油地质,33(3):344-346.

詹润,朱光,杨贵丽,等.2013.渤海海域新近纪断层成因与动力学状态[J].地学前缘,20(4):151-165.

牛漫兰,傅朋远,吴齐,等.2012.蒙阴盆地早白垩世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岩石成因[J].岩石学报,28(12):4125-4138

曲延明.2009.多井型综合开发潜山裂缝性油藏[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33(4):1-4.

首皓,黄石岩.2006.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潜山油藏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J].地质力学学报,12(1):31-36.

苏立萍,罗平,邹伟宏,等.2003.冀中坳陷斜坡带奥陶系潜山油气成藏条件分析[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7(2):191-196.

隋风贵,曹高社,毕磊,等.2013.济阳坳陷古桩西断层的发现及其对桩西潜山形成的影响[J].地质论评,59(6):1189-1198.

孙平安,曹剑,冯进来,等.2010.柴达木盆地狮子沟地区中深层储集空间形成机制[J].新疆石油地质,31(1):37-39.

孙耀庭.2014.桩西潜山成藏条件及油气富集规律[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33(2):34-38.

万天丰.2014.论构造地质学和大地构造学的几个重要问题[J].地学前缘,21(1):132-149.

王世虎,夏斌,陈根文,等.2004.济阳坳陷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讨论[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8(4):428-434

王颖,王英民,赵锡奎.2004.构造模拟实验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以桩西潜山为例[J].石油实验地质,26(3):308-312.

夏斌,黄先雄,蔡周荣,等.2007.济阳坳陷印支-燕山期构造运动特征与油气藏的关系[J].天然气地球科学,18(6):832-837.

徐振中,陈世悦,姚军,等.2008.济阳坳陷中生代构造活动与沉积作用的时空关系[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2(3):317-325.

雍自权,刘庆松,刘树根,等.2008.济阳坳陷孤岛潜山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缝洞系统[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15(2):9-12.

翟明国.2011.克拉通化与华北陆块的形成[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41(8):1037-1046

张家震,王永诗,王学军,等.2003.富台油田下古生界潜山油藏特征[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10(4):23-25.

张克鑫,漆家福,林会喜.2006.济阳地区埕岛-垦东构造带中生代的逆冲断层及其与郯庐断裂带的关系[J].地质科学,41(2):270-277.

朱光,王道轩,刘国生,等.2004.郯庐断裂带的演化及其对西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响应[J].地质科学,39(1):36-49.

Aitchison JC,Jason R A and Davis A M.2007.When and where did India and Asia collide[J].Journal Geophysical Research,Solid Earth,112 (B5):1978-2012.

LiS.1993.Collision of thenorth Chinaand Yangtze blocksand formation of coesite-bearing eclogites:timing and process[J].Chemical Geology, 109:89

Xu Z,Zhao ZF and Zheng Y F.2012.Slab-mantle interaction for thinningof cratonic lithospheric mantle in North China:Geochemical evidence from Cenozoic continental basalts in central Shandong[J].Lithos,146/ 147:202-217.

Zheng T,Zhao L and Zhu R.2009.New evidence from seismic imaging for subduction during assembiy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J].Geology,37: 395-398.

Zhang YQ,ShiW and Dong SW.2003.Cenozoic deformation history of the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North China,and dynamic implications [J].The Island Arc,12(3):281-293.

Tectonic Evolution and Petroleum Accum ulation in Zhuangxi Buried-hill,Jiyang Dep ression

SUN Yaoting1,2,XU Shouyu1,LIU Jing2,LIYulan1,LIHui2
1.SchoolofGeosciences in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Qingdao266580,China; 2.Geo-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ShengliOilfield Company,SINOPEC,Dongying 257015,China

Zhuangxi Buried-hill is one of themost tectonically complicated regions in Jiyang Depression.It experienced multiphase tectonism with good prospects for oil and gas exp loration and development.However,its tectonic evolution has not been studied in detail,impeding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work.Herewe study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Zhuangxi Buried-hillby themethod of cross-section balancing on the basis of regional tectonic evolution analysis.Results indicate that Zhuangxi Buried-hillwas controlled by the cratonic tectonic setting after the North China continental core formation in Archaean to Mesoproterozoic and was mainly carbonate-based deposition conditions in the early Paleozoic.Zhuangxi Buried-hill experienced three evolutionary stages:the Indosinian folding related uplift,the Yanshanian faultblock uplifting,that the Himalayan tectonic uplifting and burial.Bedrock strata underwent two episodes of weak compressional tectonism in Indosinian and late Yanshanian.The present fold is a rolling anticline formed in Himalayan.Zhuangxi Buried-hill isa lower compression-arch fold Buried-hill.The reservoirs in the ZhuangxiBuried-hill aremainly composed ofCambrian-Ordovician carbonate rocks in lower Paleozoic,the tectonic evolution controlled distribution of reservoirs in the Zhuangxi Buried-hill.The reservoir type is dominated by fault karst zone and fracture,followed by the weathering crust karst belt,mainly formed within the fractured Buried-hill reservoirs.The oil and gas of Zhuangxi Buried-hill came from source rocks of the lower part of the third member of Paleogene Shahejie Formation,and then m igrated through the Zhuangnan fault to Zhuangxi Buried-hilland formed reservoirs.There are two kindsof accumulationmodels in ZhuangxiBuried-hill:compression-arch-fold type and compression-tension-block type.The compression-arch-fold accumulation is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western limb of the anticline.The compression-tension-block accumulation is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anticline axis region where the stress ismost concentrated,and it is themain typeofhigh-yield reservoirs.

Tectonic background;Formation mechanism;Tectonic evolution;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Accumulation model; ZhuangxiBuried-hill

SUNYaoting,Ph.D.Candidate;E-mail:syt1979@sina.com

P542;TE121

A文献标识码:1006-7493(2016)04-0670-09

10.16108/j.issn1006-7493.2016011

2016-01-29;

2016-08-20

国家科技攻关课题“济阳坳陷油气富集机制与增储领域”(2011ZX05006-003);中石化重点攻关课题“胜利滩海北西向构造带古近系油气成藏规律”(P13018)联合资助

孙耀庭,1978年生,男,高级工程师,博士在读,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E-mail:syt1979@sina.com

猜你喜欢
印支济阳古生界
黄骅坳陷上古生界埋藏史研究及生烃有利区预测
苗儿山印支期不同阶段花岗岩与钨多金属成矿关系
埕岛地区古生界构造和地层多样性及形成机制
鄂尔多斯东南部上古生界混积层沉积特征
镇泾地区印支古界面上下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济阳陆相断陷湖盆泥页岩细粒沉积层序初探
印支灰叶猴
济阳坳陷不同类型页岩油差异性分析
非近海河流相层序地层学探讨——以济阳坳陷新近系为例
湘鄂西地区下古生界页岩气保存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