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活方式与新媒体的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2017-01-10 08:42于婷婷
湖北社会科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智能手机媒介大学生

于婷婷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湖北武汉 430080)

·传媒研究

“微”生活方式与新媒体的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于婷婷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湖北武汉 430080)

迅猛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已经开始了对大众生活的渗透与改变。时代为“90后”大学生打上了“移动互联”的烙印,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正从学习方式、交往方式、消费方式和娱乐方式等多方面建构着新的“微”生活方式。包括手机在内的网络新媒体社会责任已然应当成为当今重要的社会议题,我们需要肯定新媒介在对大学生完成社会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也应当时刻警惕生活方式变化中的负面效应。政府、移动互联网企业、社会、高校及大学生自身,均因新媒体的特质而成为社会责任的主体和利益相关者,以求共同营造适宜社会稳定和个人发展的良好移动互联网生态环境。

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生活方式;社会责任

生活方式对人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为它是人在完成社会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对于个体社会化的性质、水平和方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90后”大学生成长于中国社会剧烈转型、经济迅猛发展、信息网络技术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等方面均显现出鲜明的时代烙印。当下他们正经历着移动互联的快速发展,这样的社会环境促使频繁使用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90后”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对于智能手机的依赖及由此产生的影响,应当成为重要的社会议题。在积极探索新媒体的社会责任的时候,我们需要发现问题、发现是谁的问题?并对该如何解决问题做出积极有益的探索。

一、移动互联大发展与智能手机普及

早在2011年,美国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凯鹏华盈(KPCB)合伙人约翰·杜尔(John Doerr)把最热的三个关键词整合到了一起:提出未来互联网环境将是“社交+本地化+移动”(So+Lo+Mo)的结合(如图1所示)。这一概念迅速风靡全球,SoLoMo模式被业界看作是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真实写照。作为未来互联网及营销发展中最为重要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正在迅猛发展,其所具有的巨大能量不仅正在影响或者颠覆一些行业,更是开始了对大众生活的渗透与改变。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正是通过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来接入移动互联世界的。对于用户来讲,“移动”使他们更加自由,“互联”使他们与世界通连。《2015中国互联网产业综述与2016发展趋势报告》指出,2015年我国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4G网络实现跨越式增长。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4G网络。截至2015年11月,手机上网用户超过9.05亿户,再创新高,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已突破366.5M,同比增长85.3%。截至2015年9月,三大运营商Wi-Fi数量约600万。互联网正在向生产生活领域深度渗透,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图1 SOLOMO模式图

据美国科技媒体Mashable近日引述皮尤机构的一份报告称,在智能手机普及率上,全球中位数为43%,中国的智能手机普及率为58%,高于俄国的45%和印度的17%。在全球信息科技处于领先位置的韩国,智能手机普及率为88%。发达国家智能手机普及率较高,美国普及率为72%,加拿大普及率为67%,英国普及率为68%,德国普及率为60%,意大利也是60%。在中国,智能机价格不断走低,向三、四线城市渗透,功能机用户加速换机,是促使智能机的保有量呈现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近几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持续高速增长,一是由于智能手机的大面积普及,移动端庞大的用户基数已成定型;二是电商、游戏、广告等传统PC经济已逐渐适应移动端发展,并且在已有商业模式基础上,不断拓展出创新应用及服务,带来持续的市场增长。

在智能手机APP使用情况方面,尼尔森发布的《2013移动消费者报告》显示,多数国家的用户更倾向于使用游戏、社交网络应用。不同国家用户偏好略有不同。例如,在美国的智能手机用户最多选择社交网络(85%)和地图导航(84%),而中国的用户更多选择游戏(70%)和地图导航(63%);此外,有近一半(47%)的韩国智能手机用户经常使用手机银行,而这一比例在意大利仅为17%。

二、大学生群体手机依赖与“微”生活方式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到2.87亿,占中国青少年人口总体85.3%。2015年全国互联网普及率为50.3%,青少年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国35个百分点。从青少年互联网普及率方面分析,自2013年起,国内青少年互联网普及率一直保持了较高增速,这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上网设备迅速普及。从年龄分布来看,青少年网民中19-24岁占比最大,为48.1%,较2014年降低了1.5个百分点,可见移动互联网普及率在该群体中已经处于高位。6-11岁青少年占比从去年的7.5%提升至11.5%,增加了4个百分点,整体呈现低龄化趋势。智能手机由于其便携性和多功能性,以及价格优势,已经成为了大学生接入互联网的首选终端,新的媒介使用习惯所带来的生活方式变革也引发了社会的关注。

青少年群体对移动互联网的依赖已经成为一种全球现象。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2013年1月27日撰文称,人们应用各种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一种美国生活方式。文中形象生动的讲述了一位美国大学生的“手机生活”:

阿曼达·索洛韦说:“睡觉的时候我也在用手机。”每天晚上,索洛韦都会打开一个叫做“睡眠周期”的iPhone应用程序,然后把她的智能手机放在床上。这个应用会监测她的睡眠模式,并在最佳时刻唤醒她——在她选定时间的30分钟之内。

起床之前,她会看一下天气并通过“脸谱”网站和电子邮件连接上她的世界。一出门,她就会塞上耳机,到Sound Cloud(一家提供音乐分享服务的网站)上搜索适合走路时听的音乐。这款自动点唱应用会找出几首曲子并通过手机的网络连接在她的手机上播放。当索洛韦在MBA项目的各堂课之间奔走时,她的日历应用会在重要约定日程之前10分钟进行振动提醒。

她的手机上有100多个应用,每个都有不同的用途。她通过“美国银行”应用管理存款,用OneBusAway应用查看公交车时间表,玩“宝石迷阵”消磨时间,用ZipList记录购物清单,用Whats跟好朋友发消息,用18个不同的摄影软件中的任意一款来修照片。

为了配合本次报告,笔者也按照这一思路进行了名为“智能手机与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小型问卷调查。被试者为武汉地区一所知名大学文科专业大一和大二年级的学生,共计回收问卷52份,有效问卷49份。该调查采用“流水账”式日记体,要求被试者详细记录一天之内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

表1是对于智能手机使用基本情况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被调查大学生的智能手机普及率达到100%。在安装APP的数量上,最大值为46个,最小值为17个,平均值为32个。在APP使用频率上,平均在10个左右,其中以QQ、微信、微博、人人等社交类APP,搜狐新闻、头条等新闻类APP,淘宝、支付宝等移动电子商务和第三方支付软件为主。调查问卷中,以“假如让你禁用手机一天,你觉得怎样”来测试被试者的智能手机依赖倾向,有76%的学生表示会“不习惯”、“不舒服”,甚至有的回答“疯掉了”、“会让找我的人急死”、“不敢想象”、“寝食难安”。也有一小部分大学生表示对“离开”手机感到“无所谓”、“没什么关系”、“那样更好”等。

表1 智能手机使用基本情况与依赖倾向

在对智能手机一天的使用“日记”中,我们发现了更多有趣的现象。60%的被试者表示他们的一天是“始于”手机又“终于”手机的。大多数人有清晨使用手机闹铃的习惯,随后使用微信和微博。在上午和下午的上课或学习时间,被试者常使用“课程格子”查看上课教室;使用手机浏览器搜索信息;使用“有道词典”查单词;使用相机功能照课堂PPT;使用QQ及电子邮箱及时接受各类通知。在午休时间段,有将近20%的人会选择使用手机视屏软件观看电影或者电视剧,有18%的人选择音乐播放APP,15%的人随便逛逛“贴吧”,此时段被自然划分为“午间休闲时刻”。傍晚时分,大学生使用最大的智能手机应用排名依次是微信朋友圈、微博、新闻类APP、语音通话、记事本功能。入睡前,52%表示需要使用手机“催眠”,41%会设定第二天闹钟。

显然,大学生群体普遍使用智能手机并对其产生依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美国传播学家梅尔文·德弗勒和桑德拉鲍尔洛基奇提出的媒介依赖理论(Media-system dependency)认为,人们对媒介具有不同程度的依赖,尤其是身处现代工业城市的人们,其对媒介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媒介、受众和社会这三个方面的力量相互作用,决定了人们对媒介的依赖程度。在社会因素中,混乱、冲突和变化的程度决定了依赖的程度,换句话说,当社会处于剧烈变动的时期,公众中就会存在着强烈的不确定性,其对媒介的依赖就会显著提高。除此之外,媒介自身的性质也会对人的媒介依赖起作用,它所提供的信息量和信息本身的确定性会影响人的依赖程度,也就说是说媒介提供的信息服务越多,人们对它的依赖性就越大,媒介在社会正常运转中所处的地位越重要,人们对它的依赖性也会增强。从上述理论来看,我国大陆地区的发展正处在对于媒介高度依赖的时期,而传统媒介向新媒介的转型,又使得媒介依赖有了明确的对象。

手机最初只是移动通讯终端,全部功用就是拨打和接收电话。在经历了一次次的进化和裂变之后,手机与互联网对接,于是,集电话、短信、彩信、视屏、广播、应用程序等为代表的智能化手机对社会教育、文化、科学发展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生活产生了日益重要的影响。然而,90后大学生这个群体具有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网络接触较早等普遍特性。加上校园生活时间上的灵活性,使得智能手机自身特性与大学生群体特征的匹配,势必造就了一种“强依赖”关系。

大学生群体这种对于智能手机的依赖,形成了其特有的“微”生活方式。之所以用一个“微”字,首先是因为智能手机应用多数有个“微”,例如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等;其次智能手机、Pad等便携移动终端相比传统媒介和电脑,属于“微介质”;第三,智能手机具有个体化、私人化特征,亦是主要的自媒体终端,“一机一人”,使得媒介碎片化到最小的个体单位。因此,笔者认为用“微”生活方式这样一个概念能够最好的概括群体在使用移动智能终端(主要是智能手机)过程中所形成的新的生活方式及其特点。

三、新媒体背景下生活方式“隐患”及其社会责任应对

在国内外很多关于新媒体的研究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新媒体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样的论断,但对于新媒体使用及生活方式的互动关系却没有系统专门的论述。生活方式并不是简单的文字表述,而是特定的学术名词。“生活方式,即人类社会生活的总形式或一定的社会生活结构,生活方式以人类的生活活动的形式和行为特征表现出来。”[1](p25)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的界定,生活方式是指,“不同的个人、群体或者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条件的制约和价值观念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体系。[2](p43)王雅林认为,生活方式是指,“在不同的社会和时代中生活的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下和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需要的生活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总和。[3](p37)

目前,我国学术界在生活方式研究上大致存在两种意见:广义概念认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涵盖劳动生活、政治生活、物质消费生活、闲暇和精神文化生活、交往生活、宗教生活等广阔的领域。另一种意见是把“生活”限定在日常生活领域,如物质消费、闲暇和精神文化生活、家庭内的生活活动等,或限制在衣、食、住、行、乐领域,形成生活方式的狭义概

念。[4](p2)

外国学者关于网络及生活方式的研究已有了代表性的论述,迈克尔·海姆的《从界面到网络空间》,卡斯特尔的《网络社会三部曲》,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和普斯科特的《数字化成长》等分别从哲学、社会学、技术和教育的视角对网络时代人类生活方式的问题进行了极为有益的探索。在国内,鲁洁、陈志良、金吾伦、刘钢、曾国屏、蔡曙山等众多学者则从不同角度论述了网络对人类生活的变革意义。

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青少年作为网民的主体,其网络生活方式尚未引起学术界应有的重视,传统生活方式研究的转型与网络生活方式研究范式的建构还没有全面的展开,而既有的网络问题的研究也并未将网络生活方式研究作为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因此,我们很难看到较为具体的、深刻的、系统的针对特定群体,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网络生活方式的相关研究。

不可否认新媒体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革命性贡献,但其“独特”的传播行为和对文化多样性的拆解与破坏造成的巨大负面影响也应被理性地分析与批判,其所带来的不良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会随着高速发展的媒介技术迅速蔓延。这种“快速变化”中蕴藏的“模糊性”、“不确定性”与“无畏尝试性”将会诱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一方面,在商业化、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手机媒体具有一味追逐受众品位、迎合受众心理的消费主义倾向,致使误导和伤害公众的信息内容泛滥,不良信息、定购陷阱、价格欺骗、垃圾短信等违法、违规现象层出不穷;除此之外,由于各大商家的利益争夺导致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侵犯个人隐私、泄露个人信息、信息不公开的有偿交易已经成为常态。法律更新速度赶不上网络弊端的发展速度,无法正确及时地处理类似矛盾纠纷,保障青少年的正当权益。

另一方面,根据钟瑛在《网络传播导论》中所论述的关于网民的网络行为特征,其中所提到的关于网民的去抑制性与解构性的行为特征分析,当网民处于一个虚拟的世界,他们几乎是隐匿和自由的状态,这使得他们更加容易暴露出在现实生活中不常出现的一面。所以普通手机用户在参与话题讨论时,具有很明显的随意性、突发性和独立性特点,仅根据自身价值观、喜好及当时的表达欲望进行随机参与,既不会进行合理计划,也不会过问讨论的人群性质,很难找到可循的规则。正是这种漫无边际的传播行为,对自身言论缺少责任感,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对构建和谐社会是极其不利的。

由于手机媒介所独具的媒介属性和传播特性,我们可以判断其可能产生的外部性比传统媒体更大,责任缺失行为可能导致难于估量的负面的网络外部性,从而使社会付出巨大成本。因此,包括手机在内的网络媒体应承担宽泛目标观点所秉持的社会责任边界,应当关注并履行法律法规之外的社会责任与义务。以下是从三个方面提出的新媒体特征及相关社会责任的建构策略:

(一)净化“微”内容,防止“微”信息阻碍知识获取。

在学习方式和信息获取上,新媒体优势明显。新媒体为大学生拓宽了学习的渠道,颠覆传统的学习方式。使得大学生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接收其他生活信息的过程中具有自主、自由、及时等特点。另一方面,手机作为集合文字、图片、视频等多样性表达手段的媒介,其生动丰富趣味十足的内容平台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加上青少年越发增快的生活节奏,短时间内以最便捷的方式把各类型的信息筛选再吸收然后进行自由思考和反馈,已经成为他们对移动手机充满期待和依赖的主要原因。然而针对大学生群体本身来说,刚从高中严厉的管束中释放出来的他们,往往缺乏自制力、判断力以及对于信息的辨别与处理能力,新媒体上传递的信息良莠不齐,多数时候是经过大学生的自主选择之后再进行过滤,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如何去接受并解读信息。另外,新媒体传递的信息生动的同时,内容也较为直观、平面、模式化,其表现形式片面、零散、机械,这样的信息传播平台和方式对于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容易导致其思考能力的单一化、具象化、浅显化;类似的思考方式并不利于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相关调查数据证明,当今大学生去图书馆看书的人数比例正逐年下滑,更有甚者,有的大学生从不曾借阅图书,他们生活中的主要信息源已经习惯性地变成了电视、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电子设备。长久以来,大学生会习惯性地不再深入研究问题,不再埋头苦读、深刻记忆,做事情缺乏自主思考、浅尝辄止。这种接受信息的方式一旦固定,大学生就容易被禁锢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其创造能力、研究能力和判断能力也会随着时间的累积而慢慢流失。

从生活方式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占据了其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在移动通信技术没有广泛推广之前,大学生人际交往通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时间、空间及人数等都受到了环境与设备的限制。但自移动通信技术普及后,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借助其可移动性、即时性的优势,大学生在与人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打破了以往的模式,单向的信息交流变成了多向,由一对一变成了一对多、多对多。这就是我们日常所见的“低头一族”的具体表现,即使你是在食堂、宿舍、教室亦或是骑车、看电影甚至是上厕所,你都能够随时随地地与朋友乃至陌生人发生互动,这样的双向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大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然而,在交流的过程中由于私人信息的公开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不容小觑。微信的“朋友圈”,微博的“个人主页”,QQ的“个人空间”等实际上属于大学生个人的“私人领地”,许多大学生往往通过查看朋友圈和分享评论等方式进行信息的获取与再次传播,在这个接受再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大学生本身的身份具有“双重性”的特征,作为信息的主动发起者和信息的接受者同时存在。身份的任意转换使得其中一些不良信息通过人际互动的快速传播形成聚合效应,泛娱乐化、拜金主义、任意侵犯他人隐私等问题就会接踵而来,以上问题的出现不利于大学生保护个人隐私,部分重要信息的泄露甚至有可能使得当事人受到经济与生理上的伤害。因此,对于其隐私的保护是“移动互联”时代急需解决的问题。网络新媒体的内容净化与优化需要媒介组织的自律、政府的规制以及公众自身素养的提高。

具体而言,移动互联网信息传播主体至少应该履行如下社会责任:

1.保证传播信息的真实性,正确引导舆论。

2.倡导健康的网络思想:向大众传递严肃文化知识和优秀社会遗产。

3.拒绝低俗网络文化,理性表达民意。

4.保障网民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正当个人权益,杜绝侵权行为。

(二)公益当先,新媒体与企业“合谋”倡导健康消费方式。

在消费方式上,智能手机使得网络消费方式和消费文化加速普及。我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8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4.48亿人,使用率达到61.0%。90后大学生群体接触网络较早,其消费习惯更加时尚和前卫,较高的文化素质及较强的学习能力使得他们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更容易适应网络的多样化消费模式,第一时间享受到网络消费带来的便捷。网络购物及在线支付是互联网新媒体对于人们消费行为方式变革最主要的方式。因为网络中商品价格低廉、品种款式丰富、网购快捷便利、网络消费归属感强等原因使得网购成为了大学生购物的主要方式之一。自由快速便利的消费方式给予大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与乐趣,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因此,电商为掀起一轮又一轮的购物狂潮所实行的“双十一”“双十二”“白色情人节”等“重大”节日,许多大学生会通宵达旦争抢自己心仪的商品,享受“争抢”商品所带来的成就感,第二天各大学校门口的快递就堆积如山。适度的消费确实能为生活带来乐趣,但过度冲动的消费的背后却容易引发一系列问题。团购、秒杀等方式使得大学生消费趋于不理智,同时追赶时尚、追求流行、超前消费等理念影响大学生群体出现能挣会花的享乐主义,消费的时尚主义和奢侈主义倾向。且对大学生的审美观念有一定的影响,故应积极引导健康的审美观念。

作为企业,同时也拥有正确倡导消费者理性消费的责任,而非仅仅出于考虑自身利益,尤其是针对暂无经济收入的90后大学生群体。在这一点上,企业完全可以与新媒体“合谋”。当今社会,伴随消费观念及方式的转变,大学生消费价值取向亦走向多元化。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必须充分重视企业的信誉、公信力、责任感等。因此,未来的社会发展需要企业一起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淘宝、京东、亚马逊等一系列电子商业门户网站,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消费的“主战场”,企业应当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绿色消费、发展性消费。提高消费结构中的文化消费比重,提高消费质量,实现社会、企业、学生群体共赢局面。

就移动网络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等传播主体而言,应主动承担其社会责任,为未来社会发展提供动力。传播主体凭借其自身优势,可以联合其他协会、企业及同行,为构建和谐社会推波助澜,通过与合作者有效的沟通,建立利益共同体,形成共同的社会责任愿景,并为此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准则。

(三)高校校园文化教育应巧借新媒体之力,提高大学生媒介“免疫力”。

如今大学生的闲暇生活不再局限于图书馆和篮球场,从海外电视剧到五花八门的娱乐节目,从养眼的选秀节目到火爆的相亲节目,网络群聊代替读书会,班干部竞选看幽默,恶搞表情、色情段子QQ群间传播……这种泛娱乐化的倾向和思潮犹如沙漠的风沙,不经意间已经侵蚀了校园文化,异化了大学生的人格,扭曲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新媒体给大学生带来更多的感官体验,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新媒体开放的环境下,大学生可以获得自身需要的优势资源,如学习资料、音乐、免费公开课等。但与此同时,各类色情、暴力内容也在滋生发芽,对学生群体具有很强的诱惑力,如不加以克制,很有可能使其堕落其中而不能自拔。

当前,引导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的首要任务是抢占新媒体阵地,从打造环境开始。首先,要建立高品位的校园硬环境。方便信息查阅的图书馆、设备齐全的教室、以及环境良好的活动与生活空间。其次,要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校园软环境。内容健康、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与文体比赛,人文气息浓厚的学术讲座及相关专家的艺术展览等,为学生提供吸收知识文化的源头。最后,要为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倡导互相帮助、谦虚好学、乐于助人的精神。在校园内弘扬精英文化,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向上、心怀大志。对于新媒体及时尚文化带来的二重性影响,应掌握趋利避害的方法,充分利用其积极方面,规避其不利影响。提高大学生文化修养和品位,加强德育的发展。

最后需要关注的是,个体生活方式的选择正是文化的体现。大学生的个体生活方式受到社会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文化环境建设。我国在青年社会文化建设方面可以借鉴国外模式,将校园青年文化建设纳入到社会文化建设之中,进行统一规划,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建设,将是非常有效的尝试。为此政府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制定市场规范,引导优秀文化,限制和清理消极文化,形成良好的市场新局面。新媒体作为各类信息及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应担负应有的社会责任,遏制低俗大众文化的传播,鼓励优秀文化,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1]罗萍生.生活方式学概论[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2]王雅林.生活方式研究述评[J].社会学研究,1995,(04).

[3]王玉波,王雅林,等.生活方式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4]符明秋.国内外生活方式研究的新进展[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责任编辑 郁之行

G206

A

1003-8477(2016)12-0189-06

于婷婷(1983—),女,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国家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基于移动社交网络的青年群体‘微生活’消费模式研究”(13CXW034)。

猜你喜欢
智能手机媒介大学生
智能手机是座矿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书,最优雅的媒介
大学生之歌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热门智能手机应用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智能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