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颖华
摘要:葡萄园的主要病害是霜霉病、白腐病、黑痘病,这几种病害都有多次再侵染现象,通过其危害特点、症状及防治技术做好平原地区葡萄综合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平原地区;葡萄;病害;防治技术
在世界上,葡萄是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水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豫东平原地区对葡萄的消费量也不断增加,从而对葡萄的产量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葡萄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水果(酿酒等),然而在葡萄的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很多病虫的侵害。这些病虫害每年都会给葡萄的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有些种类还可以导致葡萄毁灭性的损失。因此病虫害的防治是葡萄生产中十分重要的工作。
当前豫东平原地区葡萄管理中存在对病虫害诊断不清,不能对症下药;不能按病虫害发生规律科学用药;栽培管理不当,治标不治本;盲目追求高产,树体负荷重,偏施氮肥、钾肥不足,使树体抗病力减弱等问题,现提出以下几种病害管理技术,供果农参考。
1霜霉病
1.1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幼果。叶片染病,初期叶片上有半透明油渍状病斑,限于叶脉,后扩大为黄褐色病斑,环境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一层白色霉状物,造成叶片焦枯早落,并诱发黄叶病。果实染病后,幼嫩果粒高度感病,果色变灰色,并产生有白色霉层,果实瘦化酸涩,后期皱缩脱落,降低当年产量。枝梢染病,枝条扭曲变形,不充实,冬芽不饱满。
1.2发生特点 病菌在病残体中越冬或随落叶在土中越冬,潮湿、冰冷、多雨、多雾露的天气发病重。中温高湿时多雨雾、露水天气易发病,潜育期短仅4天左右。多雨天气,防治不及时病害易迅速蔓延,引起大流行,造成早期落叶。
1.3防治技术 ①坚持防重于治,病害发生前,尤其在雨季来临之前,一般年份6月中下旬开始喷药,雨多雨早年份可提早到6月上旬;注意用保护剂防护,如安泰生700倍液是最好的药液,同时可有效防止葡萄大小粒;也可每隔10~14天1次,连喷3~4次,防效达95%以上,喷后叶片浓绿不老化。②初见病斑或在病害多发期,用治疗兼保护剂进行治疗和预防,如霉多克、烯酰吗啉、氟吗锰锌等。③发病较重时,用银发利喷雾,间隔10天左右,连续喷施2次。
2白腐病
2.1危害症状 果梗、果柄上生有褐色、不规则水渍状病斑,逐渐向果粒蔓延,造成果实变褐腐烂,果面生有灰白色小粒点,受振动时,病果甚至病穗极易脱落,在潮湿条件下,病组织有土腥味。
2.2发生特点 白腐病是危害最大,造成损失最重的病害,该病是高温高湿病害,靠风雨传播,7~8月份多雨季节,易流行发生,主要危害果实也危害新梢、叶片,常年发生一般年份减产15%~20%,流行年份达60%以上,甚至绝收。发病早晚、轻重与降雨、栽培方式、组织成熟度关系密切,雨季早发病早,雨量大发病重,雨季长发病持续时间长,每逢雨后出现发病高峰,特别是遇到暴风雨或冰雹,常引起大流行,果穗距离地面越近发病越重,不能在幼果上发生,越接近成熟发病越严重,该病病菌在地表及病残体中越冬。
2.3防治技术 ①发芽前,对全园喷1次3~5°Be的石硫合剂。②开花前未发生病害时,喷安泰生800倍液(4小时后降雨不需要重新喷)、50%福美双500~600倍液(降雨后需重新补喷)、50%多菌灵600倍液等。③落花后,喷安泰生800倍液+好力克5000倍液。④发现零星病斑,及时喷好力克3000倍液或50%福美双500~600倍液。⑤果实近成熟时,用好力克3000倍液重点喷果穗。
3黑痘病
3.1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幼嫩果粒、幼叶及嫩蔓,是果实病害中发生最早的一种病害。幼叶初染期,开始出现针尖大小的褐色斑点,周围有黄色晕圈,逐渐成不规则形,中央浅褐色或灰白色,稍洼陷,边缘暗褐色,最后干枯穿孔。病果感染,病斑中央变成灰白色,稍洼陷,边缘紫褐色,看似“鸟眼”,病斑硬化或龟裂,病果小而酸,不能食用。
3.2危害特点 幼果期多雨,湿度大发病重,危害幼嫩绿色部分,自发芽开始到采收后期均可危害幼果。感病是从落花后开始至浆果膨大期结束,病菌在病叶、病枝蔓上越冬。
3.3防治技术 ①花前和花后是至幼果豆粒大小时防治该病的关键期,花前可用好力克或甲基托布津铲除病原菌,花后用安泰生或坦森锰锌保护。②重病区可在展叶期用好力克5000倍液铲除越冬病原菌。③对已经发现黑痘病的果园,喷施好力克4000倍液,间隔5~7天喷施1~2次,有效控制病害。④展叶后福美双800倍液,开花前、落花后用安泰生800倍液,发现零星病斑喷好力克4000倍液或病斑佳4000倍液,间隔7~15天1次,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