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

2017-01-09 18:26许都
今传媒 2016年12期
关键词:大众化网络马克思主义

许都?

摘 要:现如今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中,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学术视角,而是出现了多种学科融合发展研究的趋势,譬如通过介入传播学的相关理论,研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和思路,这样的趋势可以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试从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般层面展开论述,进而探讨当前我国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深刻挖掘网络视阈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应对媒介融合时代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网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2-0038-03

通过中国知网(CNKI)的学术文献总库检索,截止2016年10月,共检索到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的论文4300篇,题目中直接带有“网络传播”的期刊论文39篇,媒介融合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积极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得以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传播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948年,美国著名的传播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书中,最早以建立模式的方法对人类社会传播活动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的“5W”模式。“5W”模式将传播的整个过程分为五个部分,即传播的人(Who)、传播的讯息内容(Says What)、讯息传播媒介(In Which Channel)、受众群体(To Whom)以及取得何种传播效果(With what effects)。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大众化”一词有明确的释义——“变成与广大群众一致,适合广大群众的需要”。可以看出,从深奥、抽象到通俗、具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被广大群众接受、理解并用于实践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在传播学的视野下,即是传播者通过一定的讯息传播媒介将蕴涵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作用于受众,以企望发生目的性作用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具备了完整的传播学活动的基本特征。惟其如此,将传播学研究方法及理论成果应用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分析便成为了可能。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者研究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传播者,一般而言,是指负责收集、控制、加工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组织或个人,不同传播者的目的具有不同的侧重方面。

付长海的观点是,职业传播人员、党政领导干部和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是当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中国传播的三种主体类型。职业传播人员存在理论素养、专业水平有待加强;照本宣科、方法单一认知;脱节的行为,使得受众滋生疑虑和逆反等的问题。党政领导干部存在宗旨意识淡薄,真学、真信、真用这三方面没有做到;在宣传鼓动和模范带头方面没有能够发挥应用的作用等问题。而党的基层组织的问题意识对理论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二是一些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下降;三是一些党组织书记工作能力和执政能力相对较弱。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研究

李凯灿的观点是,按照不同层面的思维特点、行为规律、内心诉求等等来区分不同层面的受众,从而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来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受众的定义包含面十分广泛,涵盖了工人、农民、学生等各个阶层在内的广大的人民群众,因此具有复杂性和差异性的特点。根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分众化理念,在针对不同受众群体时提供不同的教育宣传内容供给不同的教育宣传内容,树立这一理念,能够大大提高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的类别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一般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专业信息传播载体,还是公共组织、校园课堂等专业化媒介组织,都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的载体。

刘向军和谭林认为,新媒体语境下,需要树立平等对话、隐性教育、生活教育的全新传播理念;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语言,注重科学性,力求通俗性,具有针对性,彰显生动性;优化新媒体传播过程,利用新媒体传播的大众性,挖掘民族精神的契合点,利用新媒体传播的交互性,扩散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使人民群众坚守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创新传播方法,坚持上下联动、情理并举、舆论引导的传播方式。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内容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时代内涵,且担负着不同的历史任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内容是经过加工后的、基于特定符号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中的内容除了原本的文本形态外,还经常以实践形式出现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罗会德认为,其基本过程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时期是改革开放前后到党的十二大。在这一时期,破除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和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和任务;第二阶段是1982 年至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和开展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教育活动;第三阶段为1992年至党的十六大,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转为让人民大众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深刻学习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神以及邓小平理论;第四阶段是党的十六大至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任务是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学习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新理论。

(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得传播效果,我们可以理解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程度、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形成与否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实践活动三个层面。李灵玲和孙圣斌在研究的过程中,结合传播内和传播外两个层面进行分析,进而解释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他们得出结论,传播信息来源、传播媒介、传播手段及方式、传播内容等几个因素影响了传播内;传播受众的角度来看传播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应该更多关注受众的差异性和反馈机制。

冯培致力于从传播对象(即受众)和传播内容来解析怎么样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效果。在受众的层面,他认为要着力于分析群体心理、分众特征和个性化趋势,从而实现具有亲和力的传播;在内容层面上,要着力于关注受众的内在需求、感情取向和爱好趋势,从而实现具有感召力的传播。

二、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大众化的途径选择

(一)政治途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实践活动,与政治上层建设政治实践活动互为促进且相辅相成。喻包庆提出,政治实践活动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他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角度进行阐述。党的政治实践是推进大众化的基础路径,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创新,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以群众路线来反对官僚主义,只有创新好政治实践教育活动制度才能够构建政治实践长效机制。

(二)教育途径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应该包含隐性教育、树典型和家庭教育等类别的教育,而不仅仅是指显性的校园教育和传统的宣传教育。吴远等人总结研究了构建公平的社会制度来说服人民群众、经营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来陶冶人民群众等等通过隐性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施途径。“家教”是一种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途径和方法,但黎学军强调,“家教”方法的推进需要确立儒学“例外”原则;以物质利益为推动力,推动“家教”制度的长效建设。二元分立社会结构在中国社会的长期存在,不仅极大磨损了社会大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有效认同。刘勇提出,通过树立典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把抽象的原则规范变成实际中的现实行动,必须要把理论阐述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先进典型的真理人格。

(三)文本途径

马克思主义主义大众化的文本途径,是借由通俗化地阐发经典原著向大众传播和普及马克思主义核心理论的路径和方法。何鹏举等人提出,当前要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本途径的研究、管理和情感机制;建立通俗化的语言系统;确立人性化的标的设计;面向最大化的受众对象。姚刚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途径就是要提供形式多样灵活自如的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型体;精确构筑解构完整的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内容,譬如传授者讲课用的辅助材料和独立教材;文本的语言形式应因受众而灵活多样,符合受众的语言偏好,使用恰当的课堂授课语言。

(四)文化途径

文化路径的构建是将马克思主义学术和政治话语体系转换为大众能够理解和认同的平民话语体系。徐剑雄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中国传统文化以多姿多彩的形态拥有广泛的平民性,内含大众化特质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在解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纠结、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路径等方面发挥作用。孔德永则指出,借鉴儒学和佛教的传播经验能够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借鉴儒学重视人文关怀和现实主义的思想特质,借鉴儒学在生活化中推进理论和观念大众化的经验。黄三生强调,红色文化在其内涵构成、生成过程、创造主体等方面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内在联系。将红色文化渗入社会生活,实现红色文化生活化。推动红色文化进网络,促进红色文化信息化。推动红色文化走向世界,提升红色文化影响力。

三、网络传播视阈下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

(一)网络传播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机遇

程国庆和吴锦程提出,网络信息的海量储存,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文章、著作通过网络的快速传播,打破了国家间的地域壁垒局限,开阔了理论工作者的视野,为马克思主义学者站在更高的高度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

张祖洲和徐彬强调说,网络环境为马克思主义生动化、具象化、典型化传播提供了充分的可能。利用网络媒介的综合力,可以将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演绎为亲民性的读本,使广大民众乐于接受。

吴毅君指出,网络征集的宣传使信息传播更具时效性,也是理论传播的信息量扩大化。网络信息的广泛传播,可以有效打破国家和地区间的壁垒,提供更为广阔学习平台,较之现实实践具有便捷性、廉价性和超现实性的特点。 李强和邓湖川认为,有效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站这个宣传平台,有利于及时将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上传下达和权威解读,有效地缩短了理论与受众间的距离,提高了其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网络传播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

魏永安和王学俭提出,意识形态领域遭受挑战。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使社会意识形态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趋势,处于社会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无法涵盖和替代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进而导致其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下降。

苏星鸿认为,理论教育面临挑战。开放性的网络教育环境要求平等、民主与创新并重,最新的理论成果要及时得以传播。对网络文化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调整,创新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改变其相对滞后的状况是网络传播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彭琳等指出,参与主体面临挑战。网络舆论易导致公众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主体性的丧失,一部分公众在舆论中扮演“意见领袖”,另一部分成为“追随者”,盲目的追随,不具备权威性意见领袖,就会丧失其主体性。

肖仵秦提出,面临机制缺失的挑战。网络舆情监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一些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不能依据法律得到应有的制裁。

四、网络传播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趋势

目前学术界针对网络传播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应对策略,已经做出了多角度和多方位的分析研究。归纳分析现有相关研究文献,针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大部分停留在理论分析的层次,而对两个学科的具体有效结合、实践效果的具体路径和大众反馈的理性思考较少。为此,在研究网络传播视阈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课题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

其一 ,多数学者虽然把研究深入到网络境遇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问题中,但多数研究常常会分离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传播学,导致了传播学缺乏应有价值关怀而变成单纯的技术理性主义,也造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难以真正与传播学相结合在当代进行更好地传播。因此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传播学的合理交叉,注重网络信息传播技术创新研究和意识形态传播创新研究相结合,对在新媒体环境中更好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二,多数学者针对网络境遇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停留在理论分析层次,对实践效果的考察和对大众反馈的理性思考较少。注重信息的双向互动性,以明确二次传播的目标。重视受众从互联网上学习理论的反馈情况,以此来检验受众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理解程度,在现实生活中理论传播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网络舆论是否发挥正确引导的作用等对当前和今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三,多数学者仅从宏观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没有从网络传播视阈的维度来深入系统地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问题。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我们已经从“传者时代”来到了“受众时代”,原本的传播模式发生了质的改变,网络境遇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模式也应重新构建。适应时代,反映人民需求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原则与机制也亟待完善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付长海.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机制探讨[J].现代传播,2015(1).

[2] 李凯灿.以分众化理念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9).

[3] 刘向军,谭林.新媒体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策略[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5(3).

[4] 罗会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J].社会主义研究,2008(6).

[5] 李灵铃,孙圣斌.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机制研究[J].宜宾学院学报,2010(4).

[6] 冯培.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传播[J].高校理论战线,2011(3).

[7] 喻包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实践路径及其创新[J].学术探索,2012(5).

[8] 吴远.隐性教育: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径[J].理论探讨,2013(1).

[9] 黎学军.“家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J].广西社会科学,2013(3).

[10] 何鹏.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3).

[11] 姚刚.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路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3).

[12] 徐剑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路径[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4).

[13] 孔德永.儒学普及的历史经验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J].济宁学院学报,2010(4).

[14] 黄三生.发展红色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路径[J].求实,2012(3).

[15] 程国庆,吴锦程.网络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探索[J].学理论,2012(7).

[16] 张祖洲,徐彬.网络传媒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挑战和机遇探究[J].中国报业,2012(1).

[17] 吴毅君.网络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4).

[18] 李强,邓湖川.网络视阈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N].光明日报,2013-01-22.

[19] 魏永安,王学俭.新形势下优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媒介路径探究[J].理论导刊,2012(5).

[20] 苏星鸿.网络文化境遇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甘肃社会科学,2009(4).

[21] 彭琳.网络舆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双向性问题研究[J].社科纵横,2010(1).

[22] 肖仵秦.网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N].光明日报,2013-05-01.

[责任编辑:思涵]

猜你喜欢
大众化网络马克思主义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大众化时代的内在困境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用大众化方式推进理论大众化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