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赵霞,高瑞军,高海琼,林晖
(1.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4;2.中国建材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北京 100024)
我国混凝土外加剂产量统计分析及未来市场发展预测
王玲1,赵霞2,高瑞军1,高海琼2,林晖1
(1.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4;2.中国建材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北京 100024)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每2年开展1次全国范围的混凝土外加剂生产情况大调查,其目的是掌握行业发展动态,为制定行业发展政策提供准确依据。调查数据表明,2015年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发展的亮点是:总产量持续增加,聚羧酸系减水剂产量增加明显,占合成减水剂总量的73%,其应用范围也扩大到全国范围;外加剂行业企业在寻求规模化发展,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混凝土外加剂系列新标准将支持液体无碱速凝剂的生产和应用。展望未来10年,城市地下管廊建设、海绵城市建设和“一带一路”政策将给外加剂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统计分析;聚醚
2015年我国房地产市场下滑严重,投资和流动资金紧张,各类基建项目趋缓,水泥混凝土需求拉动缓慢,给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带来发展危机。本文通过大量调查数据,展示2015年我国混凝土外加剂产量及各品种发展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十三五”期间可能面临的风险和危机进行了分析,也指出了应该给予重点关注的一些发展机遇。
受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2015年我国GDP增幅降至6.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降至10.0%。来自国家统计局信息显示[1],固定资产投资的三大领域是制造业、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开发,2015年这3个方向的投资增长分别是8.1%、17.2%和1.3%,增幅同比分别放缓5.1%、2.9%和10.6%。其中基础设施投资是支撑投资增速的主要因素,2015年基础设施投资高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7.2个百分点。在这些基础设施投资中:水利投资增长21%,增速回落2.3个百分点;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20.2%,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6.7%,增速回落0.8个百分点;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0.6%,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
2015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2.7%、15.7%、9%和-11.2%,发展严重不平衡,中部地区增长明显,而东北地区呈现负增长。
2015年也是建筑建材行业的“危机”年,经济大环境不景气、原油及煤炭价格暴跌、房地产市场下滑严重、资金紧张、基建项目缓建。水泥工业在2015年首次出现了负增长,商品混凝土增幅也首次回落到个位数。水泥混凝土需求拉动缓慢,给建筑建材行业带来很大的发展危机。2010~2015年我国水泥和商品混凝土产量及增长情况见表1。
表1 2010~2015年我国水泥和商品混凝土产量及增长情况
2.1 总体情况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每2年进行1次全国范围的混凝土外加剂生产情况大调查,其目的是掌握行业发展动态,为制定行业发展政策提供准确依据。由于外加剂产品品种多,且尚未列入国家统计系统,加之全国外加剂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差异大,因此开展全国范围内的统计是一项非常辛苦和艰巨的工作。
2015年8月~2016年4月,混凝土外加剂分会通过下属会员单位、重点联系企业、行业专家等专项调研途径得到基础数据,再结合相关行业统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形成2015年各品种混凝土外加剂产量(见表2)。为便于分析比较,表2中也列出了2011年和2013年的调研数据。
按表2,累计出2015年我国混凝土外加剂总产量为1380.36万t,折合外加剂销售产值为552.1亿元。与2013年(1225.25万t,496.6亿元)相比分别增长了12.7%和11.2%;与2011年(893.77万t,364.9亿元)相比,分别增长了54.4%和51.3%。
混凝土外加剂分会成立于1986年,在此之前统计了1985年我国混凝土外加剂的产量是5万~6万t。外加剂分会成立之后的1999年,外加剂年产量是61.5万t。2005年~2015年我国混凝土外加剂年产量的发展更是迅猛增长,见表3。
表2 2011~2015年我国各品种混凝土外加剂的产量万t
表3 2005~2015年我国外加剂年产量及增长情况
2.2 萘系高效减水剂产量与价格走势
高效减水剂是在混凝土工作性大致相同时具有较高减水率的外加剂,也是当前使用最广的外加剂品种之一。萘系高效减水剂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性产品。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萘系高效减水剂一直是产量最大的减水剂品种。
2015年我国萘系减水剂产量为180.62万t,比2013年(357.59万t)下降49.5%,比2011年(302.6万t)下降40.3%。2015年萘系高效减水剂产量首次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节约能源和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方面的要求。
图1是2015年1月~12月萘系高效减水剂及其关键原材料工业萘的价格走势。
图12015年萘系高效减水剂及工业萘的价格趋势
从图1可以看出,2015年一季度工业萘价格小幅上行(上涨500~800元/t);二季度工业萘价格持续下行走势(下降600~1000元/t),季末价格跌至3600元/t左右;下半年,国内工业萘市场低迷运行,价格持续走低至2000元/t以下,几乎达到历史低值。上游工业萘价格走低是造成萘系减水剂价格下降的原因之一。2015年初,萘系高效减水剂价格较2014年继续下跌,1月份价格跌至3500元/t,2月至谷底2800元/t。从3月开始价格未出现较大波动,稳定在3100元/t左右。
2.3 聚羧酸系减水剂及其原料聚醚产量与价格走势
2.3.1 聚羧酸系减水剂产量
2000年我国开始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探索性生产和应用。2007年高速铁路建设带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迅猛发展。自2011年开始,全国各地搅拌站陆续接受聚羧酸系减水剂,并在中低强度等级泵送混凝土中大量应用,使得聚羧酸系减水剂产量有了大幅度增加。近年来,在节能、环保、安全生产等压力下,聚羧酸系减水剂在有些地区快速替代萘系减水剂成为主流供应减水剂。
2015年我国聚羧酸系减水剂总产量为621.9万t,比2013年增长24.9%,比2011年增长160.1%。自2003年以来,我国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年产量统计见表4(按20%浓度计算)。
表4 2003~2015年我国聚羧酸系减水剂年产量
表5是近年来各品种减水剂占合成减水剂总量的百分比。2015年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占合成减水剂总产量的72.9%,比2013年增加20.7个百分点;比2011年增加35.8个百分点。显示出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在持续快速发展。
表5 各品种减水剂占合成减水剂总量的比例
2.3.2 聚羧酸系减水剂原料聚醚的产量与价格走势
2016年1月~3月,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对聚羧酸系减水剂主要原料聚醚的生产供应情况进行了调查。根据21家骨干企业(见表6)提供的信息,整理出聚羧酸系减水剂用各类聚醚的产量见表7。
表6 国内主要聚醚原料供应企业
表7 2011年~2015年我国各类聚醚年产量万t
由表7可见,2015年我国聚羧酸系减水剂生产使用的主流聚醚依然是HPEG(2-甲基丙-2-烯基聚乙二醇醚)和IPEG(3-甲基丁-3-烯基聚乙二醇醚);APEG(烯丙基聚乙二醇醚)用量基本保持稳定,MPEG(甲基聚乙二醇醚)用量大幅度减少。
图2显示了2015年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及其关键原材料聚醚HPEG和IPEG的价格走势。
由图2可见,使用量最大的2种聚醚HPEG和IPEG的采购价格在2014年底下降到10 200元/t后,2015年1月份继续走低,跌至8000~9000元/t。2015年第一季度,HPEG和IPEG的价格缓慢回暖,第二季度初上升至价格顶点为11 400元/t。随后下跌,直至第三季度开始,后至年底聚醚价格基本稳定在9000元/t左右。
图22015年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40%固含量)及聚醚价格趋势
2015年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市场整体运行平稳,产品价格(40%固含量)在4800~5800元/t波动。与2013年~2014年6500元/t的价格相比,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销售价格下降严重。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生产企业数量繁多,竞争激烈,导致企业为争取更多市场份额,降低或放弃利润。
3.1 企业在寻求规模化和上市
近年来,外加剂行业的企业在不断稳定发展,逐步规模化,表现在生产企业规模不断做大、生产装备开始全面自动化、企业筹划和准备上市。为寻求资金、谋划更大的发展,同时为了规范经营、吸引更多人才,混凝土外加剂企业积极上市或进入新三板。根据中国证券时报网[2],整理出已经成功上市和进入新三板的混凝土外加剂企业,见表8。
表8 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的上市企业及新三板企业
自2000年开始,科之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快速发展,在持续发展和股市资金的有利支持下,已在福建、重庆、贵州、河南、陕西、广东、浙江和湖南等8个省、直辖市建立了10个生产基地,拥有萘系、脂肪族、氨基、聚羧酸等多条减水剂合成生产线,年设计合成生产能力43万t,复配生产能力70万t,可提供30余种混凝土外加剂及相关产品。2015年该公司外加剂营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为68%,达到9.11亿元。
山西省万荣县和运城市有多个混凝土外加剂生产企业,2016年初也开始筹划组建“万运混凝土外加剂集团公司”,计划将万荣境内和周边县区的企业纳入进来,在原料采购、科学研发、质量监测、产品销售等方面做到有机统一,积极探索新形势、新常态下外加剂行业的采-供-销抱团发展的新模式。
3.2 在扩大内销的同时,行业努力寻找海外市场
自2009年4月1日起,高效减水剂海关代码为38244010,出口退税率为13%。国内一些具有国际市场开发能力的企业纷纷开始关注国际市场,一批企业的外加剂产品通过各种途径走出国门,从东南亚及日韩等地向中亚、西亚及全球辐射。我国外加剂出口产品主要有:萘系粉剂减水剂、聚羧酸系粉剂和液体减水剂、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浙江五龙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市长安育才建材有限公司、浙江老虎山建材有限公司等公司都有固定的海外客户。
根据国家海关总署[3]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高效减水剂出口量达到29.28万t,出口金额20 570万美元。与2013年(27.003万t,20 276万美元)相比,增长了8.43%和1.45%;与2011年(13.945万t,11 756万美元)相比,增长了109.9%和74.9%。图3和图4分别是2015年我国工业萘及高效减水剂的进口和出口情况。
图32015年高效减水剂及工业萘进口数量
图42015年高效减水剂及工业萘出口数量
根据国家海关总署(海关信息网)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高效减水剂进出口呈现贸易顺差,出口量同比增加4.1%。
3.3 完善液体无碱速凝剂产品标准和应用规范
速凝剂是调节混凝土(或砂浆)凝结和硬化速度的外加剂,它能加速水泥的水化作用,显著缩短凝结时间,用于喷射混凝土施工。由于铁路、公路、煤炭行业建设大规模增长,近年速凝剂产量保持增长。虽然用于湿喷工艺的液体无碱速凝剂是发展方向,但无碱或低碱的液体速凝剂产量2013年仅为3.45万t,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原有产品标准没有体现液体无碱速凝剂产品技术优势,如长期强度保留率高、凝结时间快、碱含量低、氯离子含量低等。
2015年,有关液体无碱速凝剂的产品标准和应用技术规程相继完善,国家标准《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征求意见中)、JGJ/T 372—2016《喷射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交通运输行业标准《公路工程喷射混凝土用无碱速凝剂》(送审稿)等速凝剂标准的制修订,显现了液体无碱速凝剂的技术优势,有力促进了该产品的推广应用,2015年液体速凝剂掺量达到46.96万t。其实,液体速凝剂发展和应用的空间还很大,外加剂企业可积极研发有价格竞争力、性能优良、掺量适宜的液体速凝剂,迎接西部大规模建设需要和速凝剂产品的更新换代。
4.1 风险分析
4.1.1 我国经济发展与宏观经济调控的风险
混凝土外加剂行业业务发展与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发展密切相关,受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宏观调控政策的综合影响。外加剂企业应密切关注建设形势,积极调整相应经营策略,寻找和把握商机,避免业务增长放缓甚至收入下滑的情形。
4.1.2 应收账款管理的风险
混凝土外加剂作为制造商品混凝土的重要组分,主要服务于建筑行业,建筑行业具有项目工程量大、复杂程度高、建设周期长等特点,行业内应收账款回款时间普遍相对较长。混凝土外加剂制造商的应收账款与建筑行业的回款特点密切相关。目前各公司的应收账款都占很大比例,随着公司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增大,由此可能引发公司流动性资金风险。
4.1.3 所得税优惠政策变化的风险
部分混凝土外加剂企业陆续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可享受10%~1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在公司当期利润总额中占有一定比例。做好并维持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才能继续享受税收优惠。
4.1.4 技术和人力资源的风险
人才和技术储备是混凝土外加剂企业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支从理论研究到产业实践经验积累丰富的技术研发队伍,核心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建立有效的技术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并采取严格的技术管理和保密措施,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混凝土外加剂行业也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的人力资源成本上升问题。及时跟进最新技术并研发新产品,避免核心技术意外泄密,吸引和稳定关键技术人才和高端管理人才,是持续创新和发展、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之一。
4.1.5 市场竞争的风险
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市场较为分散,全国外加剂厂家超过千家,未来行业将加速整合,规模较大、品牌较好、实力较强企业的优势将逐渐显现。每个企业都需要考虑产能建设、产业布局、完善服务、加强研发、拓展新客户等方面的协同发展。受生产布局、资金实力等客观因素的制约,部分企业仍然存在着未来市场开拓不力、现有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蚕食的市场竞争风险。部分公司规模将迅速扩大,客户范围更加广泛,公司的经营决策、项目实施和风险控制难度将加大。
4.1.6 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混凝土外加剂行业主要产品为萘系减水剂和聚羧酸系减水剂,其主要原材料为工业萘、聚醚、液碱、硫酸、甲醛等化工产品,原材料价格波动将对生产经营带来巨大影响。如果未来出现原材料价格短期大幅波动,而公司未能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经营成本,则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也会对公司运营资金产生一定压力。
4.1.7 安全生产和环保的风险
混凝土外加剂的合成属于化学反应,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若干废弃物和噪音等,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的原材料对存储和运输有特殊的要求,同时生产过程中的部分工序处于高温、高压环境,有一定的危险性。各企业应注重原材料循环利用、安全设施,建立事故预警、处理机制,努力使整个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降低废水、废渣、废料排放和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随着国家对环保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实行更为严格的标准和规范,外加剂生产企业必将需要为满足更高的环保要求和安全要求而追加环保投入,从而导致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并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4.2 应给予关注的新机遇
4.2.1 关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我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作计划到2018年实现管廊建设389 km,包括2015年开工的190 km,总投资351亿元。根据测算,未来地下综合管廊需建8000 km,若按1.2亿元/km测算,投资规模将达1万亿元。城市地下管廊建设将带动预制箱涵、电力电缆管道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用产品和装备的生产。混凝土外加剂产品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用预制装配化混凝土箱涵和预制装配化混凝土检查井等关键构件的质量控制方面将发挥重大作用。
4.2.2 关注海绵城市建设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有效城市规划建设管控,充分发挥原始地形地貌对雨水的吸纳、渗透和缓释作用,以及利用植被、土壤、湿地等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对雨水具有吸收和释放的弹性功能,自如地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在实现生态功能的同时,也全面提升了城市景观效果,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海绵城市建设将带动透水地坪(透水混凝土)、装饰混凝土路面砖、彩色混凝土地面、混凝土输水管、混凝土排水管、护坡护堤喷射混凝土等的大量应用,混凝土外加剂生产企业可关注这些混凝土制品的配套需求。
4.2.3 关注“一带一路”建设
通过“一带一路”走出去,也可以解决我国过剩资本、建筑材料行业产能过剩、经济增速下滑等问题。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低、价格实惠、经验丰富,很多企业本身也存在向外扩张的动力,例如高铁、核电、高端装备、建材生产线等。关注“一带一路”,提升出口产品档次和质量稳定性,减少低技术含量、低利润产品出口,支持沿线道路、机场、高铁、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混凝土外加剂企业可以关注的这个未来十年都非常重要的市场,通过贸易或者海外施工等途径把自己的产品用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去。
(1)2015年中国混凝土外加剂总产量为1380.36万t,折合外加剂销售产值为552.1亿元。产量和产值比2013年分别增长了12.7%和11.2%。
(2)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及其原料聚醚生产企业发展迅猛,2015年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占合成减水剂总产量的72.9%,HPEG和IPEG聚醚成为聚羧酸减水剂主流聚醚原料。
(3)“十三五”期间外加剂行业企业挑战与机遇共存,可以重点关注地下管廊建设、海绵城市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新市场机遇。
[1]国家数据.固定资产投资[EB/OL].http∶//data.stats.gov.cn/index.htm.
[2]中国证券时报网.股市[EB/OL].http∶//data.stcn.com/.
[3]海关统计资讯网.进出口商品[EB/OL].http∶//www.chinacustomsstat. com/customsstat/.
河北福胜复合材料脱硫塔获专利授权
日前,由河北福胜玻璃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复合材料脱硫塔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技术授权。该脱硫塔脱硫率达98%以上,且具有物理性能好、耐腐蚀性强、生产能耗低、节能环保等特性,填补了我国复合材料工业制造装备的一项空白。随着高性能复合材料脱硫塔的开发成功,企业已先后投资1500万元建成专业生产线,并形成年产300台套的生产能力,满足了不同用户对产品的需求。
在产品创新上,通过研发脱硫塔专用浆液喷淋管新产品,有效地解决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中气体与石灰石溶液充分反应给喷淋管道带来的影响,比目前普遍使用的PP塑料管、钢衬橡胶管道等产品提高效率5%~15%,喷淋效果达到100%,对提高二氧化硫气体净化率起到关键作用。通过对复合材料配方的创新,使脱硫塔体及内部结构件耐温达250℃,比同类设备提高32%,对塔体不同物料及气体适应范围更广。同时,通过对塔体内部结构旋流板装置工艺创新,使二氧化硫气体在塔体内形成的旋涡状态达到了最佳吸收效果,脱硫排放小于95 mg/m3,脱硫率达98%以上,比同类设备提高10%以上。
(生)
Produc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market prospect estimate of concrete admixture in China
WANG Ling1,ZHAO Xia2,GAO Ruijun1,GAO Haiqiong2,LIN Hui1
(1.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Academy,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reen Building Materials,Beijing 100024,China;2.Concrete Admixture Branch of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Federation,Beijing 100024,China)
In order to grasp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the concrete admixture industry and provide a valid basi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industry development policy,a nationwide production survey has been carried out by the Concrete Admixture Branch of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Federation every two years in the past years.The production survey data show the centrepiece of concrete admixture industry in 2015 in China include in three topics:the total output of concrete admixtures has been increasing in recent years,among which the polycarboxylate superplasticizer increase significantly,accounting for 73%of the total amount of all synthesized water reducing agent and being widely used on a nationwide scale;Concrete admixture companies have been seeking for large-scale development and actively developing the overseas markets;A series of new standards of concrete admixture will promote the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liquid alkali free accelerator.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underground common trench,the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and the"One Belt and One Road"policy will bring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ncrete admixtures industry in the next decade.
concrete admixture,water reducing agent,statistical analysis,polyether
TU528.042
A
1001-702X(2016)07-0001-06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15AA034701)
2016-05-23;
2016-05-30
王玲,女,1968年生,河南信阳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混凝土外加剂和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