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倩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育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为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获得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基本技能;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可以有所发展。因此,在开展数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开展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优化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热情的行程。”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到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还要在情感、态度和价值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数学教师需要积极创设有效的数学课堂,以此真正展示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了实现这一点,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组织学生动手练习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自主探究数学的热情,使其产生亲近数学、热爱数学之情,并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扎实备课
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一些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需要一方面,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学习利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断增强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和专业教授能力,提高自身的数学修养;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时刻牢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观念,及时走下讲台,放下教师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进行良性互动,亲近学生,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建立起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常言道: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要有一缸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因此,备课环节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备课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前提,教师在备课环节花费的精力与教学质量的好坏成正比。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不仅需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任务,同时还要在教学活动开展中锻炼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在备课环节做好准备,认真钻研、分析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实现有效教学。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教材与生活相结合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后,小学数学教材在编写的时候,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因此,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刻细致地分析、探究,熟练地掌握数学教材中所传达的有效的教学信息,并将重点放到与生活有关的数学知识上,将教材与学生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性地使用数学教材。例如,我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常常利用图片、声音等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知识进行加工处理,设计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数学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其在思考中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在将数学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相结合的时候,教师还需要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深入地分析,在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制定出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学习内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三、引入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参与性
由于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仍处于尚未定势的阶段,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养成,因此,教师需要慎重地选取合适的与学生认知结构相符的小游戏,以学生的思维习惯为出发点,制定出不同的符合学生个性差异的训练方法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我在进行数字加减教学的时候,常常会开展击鼓传花游戏,通过教师敲鼓,学生传递纸花,当鼓声停止,花落在哪位学生手里,该学生就需要回答教师的问题。这不仅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更可以在紧张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注重利用问题来引导教学
学生在小学阶段有着浓厚的好奇心,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紧紧抓住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思考。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课本中已有的问题或者知识点来提炼出新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符合学生学习实际,并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思考性,以此激发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兴趣。既符合教材教学需要,对学生的思维扩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又可以使学生巩固原有的数学知识,加强他们的数学思考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我在数学教学中,常常会提出一些具有实践性和挑战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来获取问题的答案。例如,在学习统计的时候,我一般会让学生就某一具体问题对班级、学校、家庭人员进行调查统计,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可以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来提升自己的各项能力,使其真正对数学产生喜爱之情。
五、精心设置情境,更新教学方法
近些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工作者不再拘束于已有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等,他们积极汲取国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扬长避短式的改革。在这一过程中,情境教学成为国内外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模式。在国内,不仅语文、英语等学科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模式,数学也不例外。小学数学是一门图形概念和数学概念构建初期的知识启蒙课程,在这一课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发展的需要来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并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将知识与情境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对知识进行分析与思考。当然,情境的创设并不是毫无章法的,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也需要严格遵循有简到难、深入浅出、层层递进的原则,一步一步地在情境中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也不要仅仅局限于教材,适当地拓展教材内容,将课外知识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推动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授长方形和正方形边、角特点的时候,我会向学生直接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图片,组织学生直观地对图形进行观察和猜测,然后放手学生,让他们在小组内通过剪纸、测量等一系列活动来验证自己的猜想,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通过动手实践来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充分领悟到数学思维的方法。
六、积极引入微课
数学是一门极具抽象逻辑性的科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教给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更需要引导学生将已有的数学知识与现在学习的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以此为基础探索出新的解题方法。然而,由于学生知识水平有限,对新旧知识进行联系的能力不强,如果仅仅依靠教师来提醒他们回忆所学过的知识,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这时,我们就可以将微课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例如,我在讲解平行四边形面积求解的时候,会利用微课,设计出平行四边形剪成长方形这一动态变化,引导学生回忆起长方形的面积求解公式,并由此推断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解公式。由此,学生既可以回忆起已有的知识,还可以学到新知识,在思考中增添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主动参与其中的课堂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在以后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在传统思想转变的基础上,创新使用教材、创设教学情境、引入微课、小游戏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学[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