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俐楠+吴立群
本文基于校企合作培养的需要,从“教师”和“工程师”两个维度探索并建立起合理有效的师资队伍培养体系,尝试制定与校企合作配套的相关政策如专职教师到企业顶岗挂职制度,专职教师的评聘与考核制度,校企合作教学团队建设制度以及相关的奖励制度等,为时下工科院校提供一些有益的实践操作策略。
在大部分的高校教师队伍中,传统的教学理念在他们思想中根深蒂固,他们早已习惯于程序式、机械性的教学,很难想象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其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能有多大提高。与之不同的是高校的青年教师虽然在教学经验等相关方面尚不成熟,但他们有朝气、有活力、有创新潜质、有时尚的价值观,对新生事物的接收能力较快,也较受大学生们喜爱[1-5]。如此看来高校要想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青年教师,而创新型教师培养需要以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为依托。校企合作带有鲜明的工程实践特色,当国内许多高校纷纷开始制定实施计划时,不可回避的是工程教育师资短缺的问题,对于参与校企合作的教师而言,他们需要同时扮演“教师”和“工程师”二个角色,本文正是基于校企合作培养的需要,提出校企合作下面向工科青年教师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创新改革与实践方法,为高等工科院校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提出新的策略。
在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我国高校工科青年教师培养的效果还不尽如人意, 校企合作是产学合作教育开展的前提,然而我国校企合作目前仍然处于"剃头挑子一头热一头冷"的境地,加强校企合作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题。从调研结果看,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着利益主体相关度差异、合作质量不高、合作深度不足的特点。追其原因只要是因为学校在引进教师时过于强调学历和学术水平,如是否为985或211高校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所发表的SCI或EI论文数量等。而这些教师往往缺乏企业工作背景,研究的课题也偏于基础理论,基本的履历就是从学校到学校。这对现阶段开展良好的产学研合作一体的教学模式有较大影响。二是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这一点与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大学有明显差距。教师无暇顾及自身工程能力的提高,表现为几乎是全身心投入教学,连从事科研的时间都严重不足,因而会导致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都无法达到最佳状态。
通过校企合作和产学研一体平台建设,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工程实践机会,在双方深度合作过程中,高校必须打破封闭办学的理念,主动与地方联系、与企业直接挂钩,选择与专业联系紧密的、具有合作意向的企业签订教师工程实践锻炼协议,将校企合作作为一项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来抓,为更多的青年教师提供工程实践锻炼的机会。不仅如此,高校还应在青年教师下企业过程中给予相关待遇方面的政策支持,提高青年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这对教师队伍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也将对探索建立校企合作长期性和经常性机制,深入研究高校如何与企业合作在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围绕上述分析的结果,尝试构建校内、企业保障二大平台建设方案,同时尝试优化高校教学业绩考核、人事评聘、职称晋升、企业挂职等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高等院校的发展正在逐步腾飞,大学的本质就是人才的培养,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都是我国高等工科院校肩负的历史使命,因此,我国的高等院校应该不断地更新以及完善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模式,勇于尝试各种新兴的人才培养新思路,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卓越的贡献。
[基金项目:该文章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成果,编号:YB201546。]
(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