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如何寻找切入点

2017-01-07 10:27张战武朱樱吉喆
现代国企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所有制经理人混合

张战武+朱樱+吉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为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性机遇。2016年11月,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做到组织落实、干部到位、职责明确、监督严格;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有机统一。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方向和要求,同时也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

混合所有制企业与传统党建工作的兼容性存在挑战,相对单一投资主体的国有企业而言,混合所有制企业产权结构多元、经济功能强化、资本与人员等要素流动加快、市场竞争意识明显,这些“特性”都给企业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使传统党建工作出现了一系列的“不适应”或“难兼容”:一是党组织讲求社会和政治责任与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之间的兼容性挑战;二是党组织行政化刚性约束机制与企业市场化快速灵活机制之间的兼容性挑战;三是党组织工作凝聚力稳定性与企业资源多元化流动性之间的兼容性挑战;四是党组织自身建设资源投入与企业精益管理降本增效之间的兼容性挑战;五是党组织存在的必要性认识与企业党建工作效力发挥之间的兼容性挑战。

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不仅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也是加快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巩固和提高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因此,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只有在继承和发扬好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嫁接、移植优良传统和先进经验的同时,不断适应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要求,找准改革创新切入点,才能更好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优势互补、共享共赢。

要将党建工作机制创新与培育兼容精神相结合,坚持服务指导,优化组织管理效能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投资方和内部各级组织的包容合作,需要党组织构建一套相互尊重、兼容开放的工作机制。

一是探索建立“先协商、后决议”的沟通决策机制。按照“先党内,后党外”的程序,重大问题在党内形成一致意见后,再提交董事会或经理层决策。需要建立党组织与董事会定期磋商沟通制度、党员董事定期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党组织先考察再提交决策的选人用人机制。

二是探索建立“一方隶属、多重管理”的教育服务机制。“淡化”党员的组织关系隶属、“强化”党员的政治身份,实行“一方隶属、多重管理”模式,把非公经济中的党组织负责人、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作为培养对象;建立党建指导员、党建联络员和党员结对服务制度,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

三是探索建立“小型、便捷、务实”的活动载体方式。变“集中组织”为“随机渗透”,开展“为企业所需要、为股东所理解、为员工所拥护”的活动,使“党组织有作为”的目标体现在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使“党员比贡献”的效果融入为用户创造价值和提升企业效益的每个细节。

要将选聘职业经理人与培育企业家精神相结合,强化责任担当,塑造企业管理精英

混合所有制企业,无论尊崇怎样的治企理念,维护国家利益应是当仁不让的价值选择。因此,企业党组织需在培养职业经理人“创新、诚信、担当、宽容、合作、奉献”的企业家精神方面有更高要求。

一是在选聘条件上植入国家利益至上的特质要求。企业党组织要把国家利益的门槛竖起来,作为职业经理人的分内职责,纳入选聘条件、考察内容和考量标准,写入岗位职责和履职责任书。这是国有混合所有制企业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的特质要求。

二是将企业家精神培育和塑造融入日常考核管理。通过建立“重经营业绩指标、也重职业道德操守”的履职考评制度,引导职业经理人走上追求事业理想和个人价值认同“双赢”的职业发展道路;及时了解职业经理人所思所想,通过交朋友、给资助,使表面认同向实质认同不断趋进。

三是有效聚合党员队伍力量使之成为职业经理人必须依托的优质资源。通过“创先争优”活动锻炼一支高素质党员队伍,使职业经理人从党员团队的先进性中,获得超越一般管理对象的管理体验,并把党员的示范效应作用于职业经理人企业家精神的塑造过程之中。

四是运用“三个区分开来”营造宽容的干事创业氛围。参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员领导干部监督管理“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支持保护敢做敢为、锐意进取的职业经理人,激励他们更好谋事创业。

要将党员岗位创新与培育“创客”精神相结合,传承“红色基因”,打造党员创新品牌

当前,中国已进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时代。对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来说,如何培育党员的“创客”精神,实现“突出党员亮身份、围绕岗位定方向、融入中心创价值”,使党员成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先锋队,是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具体实施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高处站位、科学立项。引导党员干部主动把握发展大势,科学立项,既保证创新项目与核心需求无缝对接,又能激发党员主观能动性。

二是落实责任、量化指标。要将“任务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岗位(个人)化”的要求,落实到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联系点等“党字”创建领域;在项目考评指标设置上,既要有体现经营管理质量的“硬”性指标,又要有党员能力提升、创新文化培育等“软”性指标。

三是突出主体、选好典型。必须突出党员的创争主体地位,合理设置岗位达标和承诺践诺要求,引导党员“挺得直、站在前、干得好”;开展典型选树和评比推广活动,在企业、行业及国内外树立起“全心全意服务、诚信互惠共赢”的党建品牌,增强党员群体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要将打造“单项冠军”与培育工匠精神相结合,推崇精品制造,赢取市场竞争底力

企业不只是成为世界级的龙头企业,也可以像德国制造业中的“隐形冠军”,成为某个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组织需在培育“工匠精神”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一是发挥好政策研究、把关定向作用。帮助决策层掌握党的相关政策,找准细分市场定位,制定发展规划;同时,多渠道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

二是发挥好思想引领、氛围营造作用。充分利用自有媒体资源,推送关于“单项冠军”企业的内涵、定位、情况介绍等资讯,引导树立“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组织“工匠精神”解读和“大国工匠”事迹宣传,培养员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行为习惯。

三是发挥好激励导向、培育推广作用。从顶层设计上,把优质资源向高水平劳动者倾斜,使其得到物质保障和精神归属;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活动,激发员工岗位成才、岗位奉献;认真总结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进行示范推广,在企业内部形成推崇精品制造、赢取竞争底力的浓厚氛围。

要将维护各方利益与培育命运共同体精神相结合,强化文化引领,凝聚企业发展共识

如何将维护各方利益与培育命运共同体精神有机结合,是混合所有制条件下,各利益代表方实现“化合反应”、生成新的可持续发展动力的难点所在,也是企业党组织创新党建工作的“沃土”之耕。

一是按照责权利对等的原则,做好监督保障工作。以控股、参股企业的规范经营为基准,通过党组织“参与决策、带头执行、有效监督”,对混合所有制各方利益分配的合理性进行必要干预和修正,同时按照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保障企业内各种“身份”员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二是以利益关系为链条,构建新型“荣辱与共”关系。在利益均沾、成果共享的基础上,以培育“命运共同体”精神为主旨,提升合作关系品质;从职业生涯规划、个性需求分析等方面,为每名员工设计导向性激励机制,培育“企兴我荣”的责任意识、“体制不同目标一致”的归属意识。

三是培育共同价值观,实现多元文化深度融合。从文化层面进行深度规划和引导,提炼企业精神,实现利益趋同向文化趋同的提升;实施“品位提升”工程,形成一个既有传统文化底蕴又有现代文化气息、既重内部文化塑造又重外部形象展示的企业文化集合体,使企业内不同体制、“身份”的员工,在“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引领下,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猜你喜欢
所有制经理人混合
“混改”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混合运算大篷车
肖亚庆:2017年扩大混合所有制改革突破口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混合咖啡
经理人要走向职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