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飞
地藏,是大乘佛教中的大菩萨。唐玄奘译《地藏十轮经》称他是“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故名“地藏”。该经认为他像大地一样,含藏着无量善根种子。在中国佛教中,地藏与观音、文殊、普贤一起被尊为四大菩萨,他以“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愿与自我牺牲精神而著称,更以“幽冥教主”的身份和神秘的死后世界联系起来,从而得到了普遍的崇敬与膜拜,在民众的信仰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该信仰自隋初兴起以后,短时间内,即发展成为与观音、弥陀、弥勒相抗衡的重要社会信仰,在唐宋时代掀起了几次信仰风潮。明清时期儒、释、道三教神系的整合过程中,也得到了普遍认同,影响之大,在我国的社会史、宗教史、艺术史、文学史,甚至思想史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洛阳民俗博物馆馆藏的众多木雕神像中,佛教神像占据了一定比例,其中地藏菩萨是较为重要的一种。地藏菩萨被信徒所供奉,而民间对佛菩萨的信仰,常反映在造像之中,因此,信徒通过雕刻地藏菩萨神像来实现其祭拜仪式,在信奉的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一、地藏菩萨造像的形制特点
地藏造像不仅在数量上很丰富,而且在形制上也相当有特点。既有单尊的,也有双尊的,还有与其他佛菩萨组合的样式;以身体姿态而论,有左右舒坐(半踟趺坐)的,也有站立式的;就服饰与面貌特征而言,有佛像装、菩萨装、沙门形、被帽形;就手上动作看,有单手托珠或执莲蕾,双手托珠,一手提瓶、一手结印,以及手发线光联接五道或六道,种种样式。这里以服饰与面貌特征为主要分类标准,结合其他分类,对地藏造像的形制特点作一简单的介绍。
(一)菩萨装地藏
这一样式是所知最早的地藏造像样式。基本服饰特征是:头束发髻,颈饰项圈,帔帛绕肩,袒身著裙,与这一时期雕造的其他菩萨像没有多少差别。这些地藏像,大多采取左、右舒坐式。
(二)佛像装地藏
这些地藏的衣饰有的是袒裸右肩式的袈裟,有的是披双领下垂式大衣,有的著通肩大衣,全是佛陀所著的服装。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地藏像头部的特点,头顶有肉髻。
(三)沙门形地藏
沙门形地藏像,即指圆顶光头的地藏菩萨像,其形式有单尊像及十轮经变中的地藏像。前者的特色在于地藏像手中持物的变化,如有结印、拈鲜花、持宝珠、持锡杖等不同样式;后者则是地藏菩萨分身几尊出现在经变中。
(四)被帽形地藏像
这一样式的地藏像是馆藏地藏菩萨像的主要形制。被帽形地藏像,即地藏的头部不作露顶状,而是戴有丝质帷帽,其两侧下垂至肩。新样式时期的地藏菩萨形像,主要是改变过去所流行的露顶沙门形像,而呈现出头戴风帽的被帽地藏形像,它的出现标志着地藏图像的一次变革。需要指出的是,另一种造成日后地藏形像改变的事实,即地藏菩萨在安徽九华山的应化事迹,主角即为人人所熟知的新罗僧地藏。现在所见九华山道场的地藏,是地藏菩萨化现金乔觉的金地藏,其典型特征为僧形像,头戴五佛冠(或称毗卢帽),身披袭装,乘着神兽“谛听”,地藏像两侧常胁侍一长者阂公、一僧人道明。这种金地藏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丰富了地藏菩萨造像的形式。
二、馆藏木雕地藏菩萨造像特点及艺术风格
馆藏共有9尊木雕地藏菩萨像,均来自民间,主要为明清时期,其形制在沿袭普遍造像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造像形制。
(一)馆藏地藏菩萨造像描述
馆藏地藏菩萨像有头戴毗卢冠、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的被帽形地藏像,即被帽形地藏像以及菩萨装地藏两种。在此将馆藏木雕地藏菩萨像相关资料列举如下:
1.藏品002273(图一)。高46、宽17.8厘米,全跏趺坐于莲花台,头戴毗卢冠,身着袈裟,双手捧宝珠;背龛为镂空雕刻,雕有三条龙,分别居于背龛左右两边及上方;为被帽形地藏像。
2.藏品002560(图二)。高33、宽14.5厘米,全跏趺坐于莲花台,头戴毗卢冠,身着袈裟,双手捧宝珠;背龛为镂空雕刻,雕有五条龙;为被帽形地藏像。
3.藏品002894(图三)。高43.5、宽15.7厘米,全跏趺坐于莲花台,头戴毗卢冠,身着袈裟,左手托净瓶,右手持宝珠;背龛为镂空雕刻,雕有五条龙,龙头残;为被帽形地藏像。
4.藏品003402(图四)。高38.5、宽14厘米,全跏趺坐于莲花台,头戴毗卢冠,身着袈裟,双手捧宝珠;背龛为镂空雕刻,雕有五条龙,龙头残;为被帽形地藏像。
5.藏品003403(图五)。高38、宽17.2厘米,全跏趺坐于莲花台,头戴毗卢冠,身着袈裟,双手捧宝珠;背龛为镂空雕刻,雕有两条龙,龙头居于正上方;为被帽形地藏像。
6.藏品003404(图六)。高48、宽18厘米,全跏趺坐于莲花台,头戴毗卢冠,身着袈裟,双手结禅定印;背龛为镂空雕刻,雕有两条龙;为被帽形地藏像。
7.藏品002033(图七)。高35、宽15厘米,全跏趺坐于圆形座上,短束发髻,帔帛绕肩,袒身著裙,双手捧宝珠;为菩萨装地藏。
8.藏品002283(图八)。高38.2、宽13.9厘米,全跏趺坐于莲花台,头戴毗卢冠,身着袈裟,双手捧宝珠;为被帽形地藏像。
9.藏品002354(图九)。高23、宽9.4厘米,全跏趺坐于莲花台,头戴毗卢冠,身着袈裟,双手结禅定印;为被帽形地藏像。
(二)馆藏地藏菩萨造像分析
馆藏木雕大多来自于民间,受到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文化背景等多方面的影响,因而形成了不同风格的雕刻艺术风格。另一方面,由于手工艺人受自身条件的限制,以及对地藏菩萨的不同理解,将自己的思想、认识融入到木雕造像中,所以形成了今天我馆收藏的不同于其他而又具有特色的地藏菩萨造像。馆藏地藏像中存在着某种普遍性的形式和图像观念。同时,也因地区文化差异和某些特殊原因,而形成自身的特色。
1.帽饰
藏品002273、002560、002894、003402、003403、003404、002354这七尊地藏菩萨像均为被帽形地藏像,即头戴“毗卢冠”(又称为“五佛冠”),上边绣有五尊佛像,从右至左分别是:东方世界阿閦佛,南方世界宝生佛,中央世界毗卢遮那佛,西方世界阿弥陀佛,北方世界成就佛。这原是道教的法冠,叫五老冠,表示五方五老天君,为东南西北中五方之天神。佛教抄袭使用改五帝为五佛,变成了五佛冠。
2.手势与持物
(1)摩尼珠。地藏菩萨手中持有的宝珠,就是佛教中的“摩尼珠”(又称为“如意珠”),地藏持摩尼珠的方式可分为单手托珠、双手各持一珠、双手共捧一珠,馆藏持宝珠的地藏菩萨为双手于腹前。在外形上则可分为火焰形宝珠、圆形宝珠、桃形宝珠三种,其中藏品002273(图一)、002560(图二)、003402(图四)、002283(图八)持圆形宝珠;藏品003403(图五)、002033(图七)持桃形宝珠。摩尼宝珠凡意有所求,此珠皆能出之。一般传说摩尼珠具有消灾、除病、澄清水、改水色之德。如意珠具有种种神奇妙用,得以令有情众病除愈、身心饱足、远离忧苦,满一切众生之所爱乐等。同时,明珠照彻诸佛国土,令诸众生得见清净之地,见诸妙乐具充满其中,而使其心生向往,欲驱离恶趣。因此,地藏菩萨手持摩尼珠,意喻菩萨能与众生种种乐,同时亦象征菩萨欲度脱罪苦众生令离六道,趋向佛国之本誓。
(2)印契。地藏菩萨像表现出的印契有多种,这些印契有一定的象征和含义,都包括在地藏菩萨的“三昧耶”之中,表达了地藏菩萨在无佛世界,现身六道救诸苦难的本誓。藏品003404(图六)、002354(图九)结禅定印,印相为左手仰掌置脐上,右手亦仰掌安于左掌上,两姆指头相触。此印说明地藏菩萨能成就种种禅定境界,此印亦与地藏菩萨之名德相契合,如经云:“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这说明地藏菩萨能入甚深禅定,身心皆不受纷扰,而一般人也以此经文认定“地藏”名号之由来。另外,常见的印契还有施无畏印、与愿印、拇指和食指相捻的印契等。
(3)净瓶。由实物资料可知,手提净瓶的地藏菩萨像并不多见,馆藏有一件即藏品002894(图六)。净瓶为比丘十八物之一,用以盛水供饮用或洗灌之容具,又称水瓶或澡瓶。地藏菩萨誓愿于六道当中度化众生,尤以三恶道众生为最,佛法中常以“火坑”喻三恶道处,狭义言之又可单指“地狱”之名。因此,地藏菩萨手提净瓶的用意,或许在于以净水洗灌恶道众生之罪垢,或使之饮甘露而得清凉,从而浇息“火坑”中众生的种种热恼,而救度之。从另一方面看,实物遗存显示地藏与观音经常成对组合出现,而中国的观音菩萨以手持杨枝、净瓶为典型特征,在石窟中的观音造像多是手提净瓶,显然手提净瓶的地藏像在某一意义上,与观音菩萨手提净瓶遍洒甘露、普救众生之功德相似。
3.坐式
馆藏地藏菩萨像均为全跏趺坐像,“趺”指的是足背。“全跏坐”又称为“双盘”,两脚置于左右股上而坐。根据两脚相压时哪只脚在上,又可分为吉祥坐像和降魔坐像。吉祥坐像是双足相交,左足在下,右足在上,如藏品002894(图三)、003404(图六);降魔坐像则正好相反,两足相交,右足在下,左足在上。这两种都是造像时佛的坐姿。另外还有两种坐像,分别为“半跏坐”,是只有一足至于股下,一般是菩萨的坐姿,佛用得较少。“善跏趺坐”,又叫倚坐,是指身体端坐于作为上,双腿自然下垂的姿式,包括交脚菩萨的交脚坐。
在诸菩萨中,地藏菩萨与众不同的是现出家相。不像其他菩萨,基本上都是现在家相的。如观音菩萨,现白衣大士,或天人相。文殊菩萨现童子相。普贤菩萨也现在家相。所以现在一般寺庙菩萨的塑像或画像,文殊、普贤、观世音、大势至等菩萨,都现头戴天冠,身披璎珞的天人相。唯独地藏菩萨现比丘像,据《地藏菩萨仪轨》,画地藏像,须作声闻形,身披袈裟,偏袒右肩,左手执莲花,右手施无畏,坐莲花台上。或有幢幡,左手持莲花,右手持宝珠。
这些地藏菩萨像受到外来风格的影响,在接收的同时亦加入本身地方性造像特色。这种地方性特色乃依据当地的文化背景、特有的民族性、信仰者的爱好等所形成的独特风格。因此,地藏造像在各地区呈现自身的特色,并使其风格样式成熟定型,从而丰富了地藏菩萨像在中国的形式。
三、我国地藏信仰的发展流传
地藏信仰是我国四大信仰菩萨之一,发端于南北朝,兴盛于隋唐,唐以后普及全国各地,广为民间百姓接受。地藏信仰早在6世纪中叶以前已传人中国。
同其它信仰的最初流行一样,地藏信仰的初传也必须借助于与它相似,并且已经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其它信仰,而这个信仰就是观音信仰。但是由于隋唐时期,观音信仰已经非常兴盛,出现了“处处弥勒佛,家家观世音”的景象,观音的这种救助功能已经深入人心,受到当时人们的信仰和接受。所以《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十轮经》等佛教经典宣扬的地藏菩萨救苦救难,为方便说法救助众生,而有四十四变化身,就显得苍白无力。
为了让地藏信仰宣传广大,必须找到地藏菩萨救助功能的独特之处,不能与已有的信仰相互冲突,这样才可以减少宣传的阻力而获得快速地发展。当时的僧人选择的就是地狱救助,其理由主要如下:
1.地藏菩萨本身就和大地有着一定的联系,从字面意思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
2.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阴间生活的观念和土地信仰,而且随着佛教地狱观念、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观念的传入更深入民心;
3.虽然观音也有“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的地狱救助的能力,但是侧重点还是现世救助,所以地藏作为彼岸生活的救世主就更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
随着地藏信仰转向地狱救助,与六道、十王相配合的地藏图像也逐渐开始出现。在地藏菩萨救助功能转化的过程中,《大集须弥藏经》的译出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宣传地藏信仰,《释门正统》卷4、《佛祖统纪》卷32、45等均记载唐代高僧道明、文人欧阳修等游历地府见冥界办案情况,并遇到地藏菩萨,地藏告知信仰自己的好处及其如何修的功德,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按道明等人见到的地藏形象进行塑画。
中国的地藏菩萨信仰,源于宗教却又根植于世俗生活,介于神圣与凡俗之间。在中国的菩萨信仰中,不同的菩萨司职不同的领域,由于民众所遇到的生活事物不同,大都会从个人的自身利益出发去信仰某一神灵,其中之一便是出现了崇拜和颂扬地藏菩萨。地藏菩萨以其宏大的誓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深深扣入民众的心里,从而得到大众普遍的崇敬与膜拜,在民间信仰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种信仰的流行往往也伴随着造像的产生。佛教造像既是一种艺术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尽管造像艺术风格殊异,形貌错杂多样,然而在其形像的背后,仍可找到一个隐含着的文化模式。
地藏信仰的流传也伴随着净土信仰,并且和净土信仰出现了杂糅的现象,表现比较明显的就是在洛阳龙门石窟,出现了很多地藏与观音、与弥勒的同龛像,并且有不少取代了大势至菩萨,和观音同作为弥勒的胁侍菩萨出现。由于地藏菩萨和观音、阿弥陀佛等西方净土信仰的组合造像较多,所以学术界普遍认为地藏信仰和净土信仰的关系密切。
在对诸佛菩萨的偶像崇拜中,地藏信仰可以说是最为中国化或者说中国化最为彻底者之一。这首先是因为“地藏护持震旦,化洽无穷”,对地藏的崇拜主要出现于中国,并由中国东传日本与朝鲜半岛,反而在印度本土及中亚地区鲜见该信仰的踪迹;其次也因为地藏信仰与中国本土的幽冥观念以及孝道文化融合得最为充分。
四、结语
地藏菩萨及其信仰的出现,是佛教大乘化的一个重要成果,其渊源可推至古印度神括中的地神及其信仰。早在原始佛教时期,印度远古神话中的地神便被吸收入佛教之中,佛陀本人与地神之间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大乘化运动中,地藏菩萨及其信仰便应运而生。地藏菩萨的命名可能受到早期如来藏思想的影响,而他发展成为不入涅槃的大悲阐提,更是后期如来藏思想影响的结果。“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悲本愿,是对佛陀救济众生精神最为直接的继承,也是最为彻底的大悲誓愿。
馆藏的这些木雕地藏菩萨像,既具有佛教造像艺术的一般特征及当时形成的普遍雕刻规律,同时又承载着虔诚的信仰者对地藏菩萨的理解,信仰者对祖先、自己和亲人及子孙后代的祈福和保佑,形成了各自内心对地藏菩萨的信仰,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责任编辑:阮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