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林+林燕秀
从语文学习的角度看,阅读是由外往内的“吸收”,写作是由内往外的 “发表”,二者是“积蓄”与“倾吐”的关系。这种关系表明,阅读与写作是一种不可分割的整体性社会言语现象。语文教学要置阅读与写作于一种整体化的学习状态之中。因此,确立“读写一体化”的意识,实施读写的深层结合,真正达到读中有写,写中有读,读写一体,无疑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范文品悟,从读悟写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都是一些极好的范文,在思想教育、题材选取、体裁安排、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无不匠心独运,是学生模仿习作的典范。因此,我们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中读写结合因素,然后有目的地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从读中悟写。
1. 感悟语言,学习遣词造句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品味语言,感悟形象,进入一个特定的精神家园。收入教材的皆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如《美丽的小兴安岭》运用了那么多准确优美的词句描写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小鹿在溪边散步,他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小鹿美丽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比喻的修辞用法开门见山地点出了小兴安岭的特点;课文中还有很多“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等使用准确、优美的词语。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品读、欣赏、积累这些好词好句,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2. 感悟结构,学习谋篇布局
内容和形式总是合二为一、浑然一体、密切相关的,精巧的结构,往往使内容显得更加美。小学语文教材的很多课文在谋篇布局上都是非常完美的,堪称学生写作的范本。如《富饶的西沙群岛》,按“总-分-总”的关系构段,在分述的时候,又按“海面-海底-沙滩-海岛”的地点转移的顺序写,条理非常清晰。在教学时,老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充分地朗读、讨论、探究,发现文章的架构特点,再品悟段落中词句。学完课文,老师问:让你们用这样的方法写写家乡的一处景物,可以吗?学生们的目光中充满了跃跃欲试的光彩。
3. 感悟内容,学习细节描写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很多人文性很强的文章,它们通过充满真情实感的故事,向学生传达美好的情感。教师应引导学生体悟字里行间传递的情感信息,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脉搏,实现对课文由宏观到微观的感知和理解。如人教版第十一册《唯一的听众》这篇课文记叙了一个男孩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文章语言质朴清新,很有美感,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描写细腻传神,是学生学习如何刻画人物的很好素材。教学前,教师要深入研读了文本,对文中人物特点了然于心。教学时,教师可以出示文中的插图,即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的场景图,然后指导学生按照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细心观察画面,写好老妇人的外貌描写。由于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已经深入文本,深刻感悟课文内容,再加上认真观察了图中人物神态,所以很快就总结了老妇人的形象特征:极瘦、年纪老、高雅、善良、慈祥、乐于助人……继而诉诸于笔下,把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
二、文本补白,缘读促写
古人语:文有不言者。文质兼美的文章,无字处皆有意。“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便是对作品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生动写照。而这些耐人寻味、意蕴深邃的文本留白,不经意间便成了读者走进文本的孔眼,成了解读作品的门户。
1. 在内容省略处添白,充实文本
课文中的省略号常常意蕴深刻,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和丰富的思维余地,丰富了文本的内涵。如《老人和海鸥》这篇课文十分感人,透过文中的语言文字,可以感受到老人与海鸥间相依相随的深厚感情。文中六处用了省略号,作用也有所不同,阅读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联系上下文体会。“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上相依相随……”此处,你能想像到多年来老人与海鸥相伴的场面吗?“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老人注视着海鸥,想什么呢?如此引导,通过孩子们对课文语言的补充,将一个个省略号化为一个个生动的画面,一句句感人的话语。巧妙到位的添白,既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也能充实文本内涵。
2. 在意境情感处补白,感悟文本
诗歌、散文的意境指的是生活图景与思想感情融合一致的画面。把握意境,善于抓住那些看似不相干的意象,构筑画面,加进情感体悟,以求达到对诗歌、散文意境的整体把握,从而感悟其妙处,鼓励发挥想象积极动笔。如:《清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中有十一个意象,它们分别是“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如能引导学生捕捉这些意象,并将这些意象互相补充,构筑场景,融入感情,静止的意象就能在笔尖流动起来: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迈过缠满枯滕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游子为什么飘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往哪儿去?这些言外之意,画外之景,引导学生去想象,在想象的图景中深切地感受这首小令所表现的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3. 在文章结尾处续白,拓展文本
许多文章的结尾,作者往往为了表达的需要,欲言又止,让你浮想联翩,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这些留白处,引导学生大胆地想象,拓展文本,深化主题,就如一曲已尽,绕梁三日不绝。如《凡卡》一文,结尾中只写了凡卡把写给爷爷的信投进邮筒,回来后睡觉时做了一个甜蜜的梦。到底爷爷能不能收到凡卡的信?凡卡做了什么甜蜜的梦,他的梦能实现吗?他悲惨命运能改变吗?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这是一种情理交融的训练,它不仅包含想象的训练,理性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它直接指向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并使情感的浪潮得到更大的推动。
自我校的《利用对话意识推进读写一体化阅读教学研究》课题研究以来,我们潜心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增强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意识,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吸收丰富的养分,领悟丰富的内涵,浸润于丰富的语言文字和精彩的文学内容中。
责任编辑 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