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爽
(辽宁省兴城市中医医院 辽宁 兴城 125100)
中医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效果分析
刘 爽
(辽宁省兴城市中医医院 辽宁 兴城 125100)
目的 评价中医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98例纳入本次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34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9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9.39%。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明显要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以及最低氧饱和度三项呼吸参数指标上,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采取中医方法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睡眠呼吸状态,进而提高疗效;因此,值得在临床中采纳应用。
中医;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疗效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是一种处于睡眠状态呼吸停止的障碍,上呼吸道阻塞是诱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主要原因。该类患者在临床中主要的症状包括:睡眠中呼吸暂停,多以大声打鼾,身体抽搐以及手臂甩动结束[1]。临床研究表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该类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医治措施[2]。本次将我院收治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98例纳入研究,其目的是评价中医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98例纳入本次研究,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障碍学组2012年诊断标准》,并将严重肺部疾病以及肝肾疾病者排除在外[3]。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观察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67.8±2.1)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病程(2.4±0.3)年。对照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67.9±2.3)岁;病程5个月~5年,平均病程(2.5±0.4)年。两组在基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方法进行治疗,使用普罗替林,15 mg/次,2次/d,口服;同时,使用黄体酮,10 mg/次,1次/d,肌肉注射;以1个月为一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即给予涤痰活血汤进行治疗,主要的方药成分包括:青礞石、远志、丹参、地龙,各15 g;清半夏、胆南星、石菖蒲、川芎、姜黄,各10 g;陈皮、苍术,各12g;甘草3 g;加水熬制,去渣留汁,约取200 mL,2次/d,早、晚各1次,持续给药1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将疗效分为三个等级,即为:①显效:临床症状消除,或改善显著,夜间睡眠明显改善,胸闷憋醒消除,鼾声明显减轻[4];②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夜间睡眠有所改善,胸闷憋醒次数减少,鼾声有所减轻;③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睡眠状态受到严重影响,与治疗前比较胸闷憋醒次数未减少,鼾声也未减轻;总有效率为前两项有效率总和。此外,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以及最低氧饱和度三项呼吸参数指标情况进行对比评价[5]。
1.4 统计学方法
2.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观察组显效34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9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9.39%。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明显要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呼吸参数指标情况对比
在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以及最低氧饱和度三项呼吸参数指标上,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呼吸参数指标情况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呼吸参数指标情况对比(±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治疗前AHI(次/h) 治疗后AHI(次/h) 治疗前最长呼吸 治疗后最长呼吸 治疗前最低氧 治疗后最低氧暂停时间(s) 暂停时间(s) 饱和度(%) 饱和度(%)观察组 20.2±8.1 11.5±3.2 36.5±3.4 8.5±1.1 67.5±4.3 87.4±3.1对照组 20.3±8.2 18.4±4.1 36.1±3.5 20.8±3.6 67.8±4.1 72.4±3.8 t 1.325 6.934 1.472 9.562 1.473 9.582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是一类处于睡眠状态呼吸暂停的障碍,上呼吸道阻塞是主要的原因,该类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睡眠中呼吸暂停,多以大声打鼾,身体抽搐以及手臂甩动结束[6]。对于睡眠呼吸暂停来说,通常伴有睡眠缺陷、白天打盹以及疲劳等症状,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心律失常、心动过缓以及脑电图觉醒等状态。收集资料可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高危险群包括肥胖、呼吸道结构狭窄以及年纪大肌肉松弛以及扁桃腺增生等人群。对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来说,处于睡眠状态下,可出现喉咙阻塞症状,进而出现吸不到空气等症状[7]。此外,临床研究表明:对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来说,在未能及时治疗的情况下,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从患者健康角度考虑,有必要采取及时有效的医治措施[8]。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针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提到采取西医方法进行治疗,主要使用的西医药物包括:普罗替林、黄体酮,这两类西医药物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睡眠呼吸障碍,但是在呼吸暂停缓解、血氧饱和度改善效果等方面,效果不佳;因此,不宜提倡用于临床治疗[9]。从我国传统医学来看,对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多见“鼾症”、“多寐”以及“失眠”等描述,通常将此类疾病归结于“鼾眠证”范畴[10]。从中医学角度来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多数表现为:血运不畅、淤血停聚、干扰气道运行以及气流出入不畅等。因此,中医临床主张采取涤痰活血汤进行治疗,方药成分中,青礞石、清半夏、胆南星具备燥湿化痰之功效,其中青礞石味甘咸,性平,能够起到坠痰下气以及平肝镇惊之功效;清半夏能够使迷走神经得到有效激活,从而使人体内脏运动强化,并且半夏提取液能够使体液的分泌变少,进而使人体的胃肠吸收效果得到促进。联合使用姜黄,可以使肺黏膜得到有效保护,从而发挥出清肺润肺的效果。苍术的使用,则能够对组织胺分泌偏多导致的炎症反应得到有效抵抗,进而使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而川芎的使用,则能够使患者血液粘稠度得到有效降低,并促进肺部血液循环,并使痰湿的产生得到有效降低。此外,地龙能够使血液黏度显著降低,进而使血小板凝聚降低,当纤维蛋白原水平得到有效降低的情况下,便能够使微循环得到有效改善,并使肺部血流量增加,进一步使肺循环得到有效改善。总之,涤痰活血汤的应用,能够使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的疗效得到有效提升。国内有学者经研究表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采取中医方中的涤痰活血汤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患者睡眠状态改善显著,呼吸状态也改善显著,进而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得出了与之相似的研究成果。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方中的涤痰活血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取西医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39%。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明显要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以及最低氧饱和度三项呼吸参数指标上,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采取中医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睡眠呼吸状态,进而提高疗效;因此,值得在临床中采纳应用。
[1] 林伟嫦.一例经面罩BIPAP辅助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的护理[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02(11):514-515.
[2] 丰亚云,梅 莉.豁痰化瘀开窍方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临床心得[J].内蒙古中医药,2013,26(09):13.
[3] 朱秀宁.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刊,2013,05(08):55-756.
[4] 石 健,赵少宁.自拟涤痰活血汤加减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150例的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04(09):126-129.
[5] 孙 珲,王国庆,谢纳新,苏章雷,李 辉,杨 宝.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2,01(12):86-87.
[6] 李志国.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2,19(32):50.
[7] 曾 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医治疗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2,09(27):101-103.
[8] 郭 宏,李 波,甄 莹,张洪才.牵张成骨治疗小颌畸形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疗美容,2014,06(13):53-60.
[9] 李 娜,姚月华,郑向艺,高丽娟,侯晓龙,张桂菊.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方剂组方规律分析[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5,09(01):49-53.
[10] 丁 利,吕苏明,张天友,林月友,钱海虹.4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高压氧治疗前后的对比研究[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11(06):371-373.
本文编辑:吴宏艳
R441.8
B
ISSN.2095-6681.2016.22.1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