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符号化是信息编码中的第一个步骤。文章从信息符号化中的语言符号化入手,研究初中化学新授课和复习课不同阶段教师对学生语言符号化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期促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的初始阶段,形成扎实使用化学专业符号的基本功,培养科学精炼的语言符号化能力,并能搭建两种符号间的桥梁,进行熟练转换。
关键词:信息符号化;自然语言;专业语言;策略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2-0084-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2.028
符号化是信息学的一个名词,指的是在信息编码中,将信息转化为接受者能理解的信号,其中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将信息进行符号化,即将教育信息转换为相应的符号。在教育传播中,教育信息的符号化手段主要有语言符号化和非语言符号化,本文研究的语言符号包括自然语言符号和专业符号语言。自然语言是指人类交往史上自然产生的语言,如各种民族语言,化学学科中元素符号、化学式、方程式等化学用语则属于语言符号化中的专业符号语言 [1]。笔者2008—2010年通过高中化学教学的相关实证研究中得到了相应的高中化学教师符号化策略研究结果。在随后几年的初中教学实践中发现其有部分可以借鉴的方面,但更多的则是不同,必须要根据初中化学教学要求及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符号化策略。
二、初中学生化学语言符号化要求
与高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化学学科特点不同,初中化学是九年级学生的一门起始学科,起始学科需培养学生学习该学科的兴趣,探索适合的学习方法,且要留给学生的的是该学科价值的构建,核心观念的形成,基本素养的养成。与符号化内容有关的学习要求,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是这样指出的: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2]所以在化学学科起始阶段,语言符号化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属于专业符号语言的化学语言使用的培养就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化学初始阶段语言符号能力的培养任务主要是纠正之前不严谨或者是错误的语言习惯,如如何准确精炼地描述化学现象等等。对于初中教师而言,帮助初学者架起语言符号中专业符号和自然语言的桥梁,使学生能对两者进行熟练转换也是重要的任务。
三、 初中学生语言符号化水平培养策略
虽然是起始学科,但仅仅在九个月后,学生就要面临中考的实际问题,所以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大致分为新课和复习课阶段,事实上,现在复习课时间所占的比重并不少,所以笔者在不同的阶段对学生的语言符号化水平制定了不同的培养策略。
对于重在基础知识传授,基本技能养成的新课阶段重在以下以个几个方面的培养:
1. 规范、严谨的专业符号语言技能
化学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就是拥有自己的语言符号系统且全球通用,这点优势,恐怕连英语也无法比拟。对于初中生,从第一节化学课开始,首先接触的化学符号是元素符号,规范的书写是初学者的第一要务,如元素符号大小写规范,尤其对于大小写法较类似的字,如C 、O等。如果不规范,如元素符号Co就和物质一氧化碳CO写法就完全等同,在规范书写中还涉及到化学式必须规范数字的书写位置:元素符号的右下方,方程式的书写等等。
2. 精准、简洁的自然语言符号技能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模块的科学探究中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二级主题中提到:“能用口头、书面等方式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化学实验教学除了方案的设计,操作的实施,最后如何准确描述实验现象,阐述实验结论也是重要的方面。有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习以为常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化学实验描述中不一定是准确。如:实验现象的表述中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如在铁丝燃烧实验中不能描述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只能表述为有黑色固体生成,而前者的描述在平时看来是在自然不过了。还有如“烟”“雾”“气”的区分,“点燃”和“燃烧”的区别等等。人们常说,孩童时期是人一生规矩的养成期,同样这些化学学科的语言规范必须在初始阶段就养成。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明确要求、模仿开始,逐步渗透,是培养的有效手段。如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从开始阶段就让学生明确,现象的表述有哪些要求,然后从演示实验开始,模仿教师如何对实验现象进行准确描述,纠正错误,积累用词,多次后能独立表述。
3. 逐步学会自然语言符号和专业符号进行转换
化学用语是一种抽象的语言表达方式,最初,学生看到一个字母可以想到一种元素符号名称,一个化学式可以联想到一种物质,通过第三章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元素符号的意义,知道了一个化学式能代表四层含义,方程式的意义更让学生在一个简单的方程式中,知道反应物是什么,生成了什么,需要在怎样的反应条件下发生该反应等等,这些知识点的教授过程都使学生不自觉地搭建自然语言符号和专业符号间的桥梁。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的是强化,学生需要的是训练。
对于复习阶段的教学,章节间知识点的整合,重要概念的强化,综合解题能力的提高是目标。
1. 精炼、多形式的专业符号
学生在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技能后,在方程式的计算中可以用关系式法代替完整的方程式书写,如氢气和氧气点燃反应的表达式可以简写为2H2~O2~H2O。甚至可以两个反应叠加,寻找物质间的关系:48g镁与足量盐酸反应得到的H2与多少克KMnO4产生的气体恰好完全反应?如果是在复习阶段,学生已经对方程式应用非常熟练,则能用这样的符号2Mg~2H2~O2~2KMnO4来表示反应过程中的镁与高锰酸钾的质量关系就一目了然,学生的解题速度能大大提高,但前提是学生对各反应中的质量关系非常熟悉,所以在复习课阶段使用比较合适。
2. 根据内容特点,多种符号形式组合使用,选择最优化方式
笔者在2009年的调查研究中发现高达77.78%的学生不喜欢化学符号表达形式,对于初中生而言,化学符号接触的时间更短,所以多种符号组合使用必须以语言符号为基础,同时根据内容特点选择合适的其他语言符号形式。在元素化合物知识中利用各物质间的反应关系,用专业符号语言画出思维导图是很好的一种教学模式,实验教学中自然语言符号精准的描述和认知规范的仪器简图是学生的学习重点等等。总之强调以语言符号为核心,根据内容选择其他合适的符号化形式是原则。
语言符号是信息符号化传递过程中的先行者,作为信息承载者,语言符号在信息编码中对于传者与受者最能取得有意义的沟通。所以提高学生语言符号化水平在化学学习中承担了重要的任务,初中教师作为学生化学学习的启蒙者,如何提高学生语言符号化能力是我们要持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佳.高中化学教师符号化、形式优化编码策略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