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学症是学校恐惧症的简称,是青少年时期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特指对学校产生强烈的恐惧感而拒绝上学的现象。恐学症多发于中学阶段尖子生人群,患者主要表现为焦虑症状,如心神不定、惶惶不安,甚至出现呕吐、腹痛、尿频、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生理症状。近年来恐学症的发病率似乎在缓慢增加,但缺乏国内的统计数字。国外资料显示,日本200万的学龄儿童中,每年就有5万儿童因患恐学症而退学。
不开心的尖子生
小德今年17岁,是珠海某中学的高二男生。上高中以来,小德的学习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高一入学时的摸底考试,他的总成绩只名列年级第521名,到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名次已提升到第24名。前不久的高二开学考试,小德的成绩更上一层楼,名列年级第4名。老师在班会上表扬了小德,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小德的爸爸宋先生更是喜不自胜,逢人便说:“我家小德终于开窍了!”
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几天后,小德突发怪病,一进学校就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奇怪的是,只要请假回家休息,所有症状立刻消失。宋先生慌忙带小德前来就诊。
小德告诉我,上高二以来,他大脑里总是冒出一些怪念头,纠缠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班里有同学拉肚子,怀疑是学校的热水没烧开。小德去开水间接水时,明明看到指示水已沸腾的绿灯亮着,却迟迟不接水,害得后面排队的同学抱怨连连。再比如,一个简单的函数定律,小德也要反复求证。他沉浸在不必要的苦思冥想之中,难以自拔。这种状态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小德的学习和生活。一个偶然的机会,小德发现只要离开学校,怪念头就烟消云散,所以退掉宿舍床位回家住,果然效果很好,学习效率很高。
交谈中我了解到,小德有一个初二的弟弟,是一个绝顶聪明的学霸,轻轻松松就能拿年级第1名。“弟弟是爸妈的宠儿,好吃的好玩的都优先给他。”小德不无醋意地对我说,“我从小就比弟弟笨,爸妈对我没抱多大的希望。我拼命用功,尽管成绩突出,但我知道不能长久,到了高考的时候一定会成强弩之末。”
怀着这种自卑心理,小德在取得优异成绩时没有感觉到多少成就感,反而忧心忡忡,因为在他看来,学习就像爬山,爬到顶峰时,脚下便是万丈悬崖。他格外关注成绩排名,当取得年级第24名时,他内心并不十分紧张,因为离顶峰似乎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当取得年级第4名时,他感到大难临头了,所以很快出现了身体不适的症状。
小德的症状很典型,我诊断他患有学校恐惧症。
宋先生大惊:“学校恐惧症?害怕上学?那可怎么得了!”
我解释道:“学校恐惧症,简称恐学症,指对学校产生强烈的恐惧感而拒绝上学的现象,多发于中学阶段尖子生人群,患者主要表现为焦虑症状,如心神不定、惶惶不安,甚至出现呕吐、腹痛、尿频、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生理症状。不过您不必紧张,恐学症不算心理疾病,只是一种心理障碍,或一种心理、行为异常的表现。您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人体的自我保护,就像人体通过不舒服来提示我们太劳累了,应该适当休息一样,小德的恐学症也是在提醒小德:你的精神负担太重了,应该减减压。”
健康比成绩重要
宋先生问:“为什么别的孩子不得恐学症,偏偏我家小德中招儿?”
我解释道,心理障碍的成因很复杂,因人而异,因环境而异。恐学症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人格特点。恐学症患者在人格特点上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表现为竞争意识强烈,在家庭和学校受到的关注度较高,比较自负,虚荣心较强,习惯于做宠儿。当竞争过于激烈,学习压力过大,昔日的领先地位受到威胁或预期会受到威胁时,就容易出现恐惧和逃避反应。另一类则比较胆小、内向、自卑,过于谨慎和敏感,情绪易于紧张和忧虑。这两类患者有一个共同点,即学习成绩的优劣几乎是支撑其自信心的唯一支柱。
第二,思维模式。和很多心理障碍一样,恐学症患者在思维模式上往往具有完美主义、绝对化的特点,对自我的要求很高,看问题比较主观片面,不能辩证、发展地看待学习中的失误和学习成绩的起伏。绝对化的思维还体现在对成功和未来的理解上。在他们的心目中,成功应该是一条笔直的快车道,没有一点曲折和坎坷。完美主义的思维具有缺陷取向的特点,即无视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对任何的学习失误都不能释怀,过分自责。
第三,生活事件。重要考试所造成的压力和对前途的担忧、升学导致的环境改变或对学习的不适应、身体患病使体力和精力下降、家庭中的一些因素和变故等生活事件都可能导致孩子患恐学症。
第四,家庭教育。有些父母过分重视孩子的考试成绩和排名,很少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有的对孩子的要求过高,甚至用讽刺挖苦的方式刺激孩子,这些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也会使孩子抵触学习、情绪烦躁,影响其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最终导致恐学症的发生。
第五,学习负担过重。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许多父母盲目攀比,从学龄前就给孩子施加过重的学习压力,剥夺孩子玩耍的时间,极有可能造成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障碍,具体表现为精力不足、食欲低下、睡眠不稳、冷漠、违拗、孤独、迟钝及情绪容易激动等。如果这些症状长期存在,势必形成恐学症。
宋先生说:“您说得很有道理,但哪个家长敢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果小德不是从小上智力开发班,恐怕现在也不会取得好成绩。”
我说:“好成绩和好身体,二选一,您选哪个?”
宋先生哑口无言。
我进一步解释道,我国现阶段的基础教育存在三个误区:一是误以为加压加量的智力开发与孩子的智力发展成正比,实际上是拔苗助长,影响了孩子素质的全面发展。二是误以为吸收知识便是智力开发。实际上,智力包括记忆力、想象力、观察力、思考力等多个方面,这些能力的开发绝对不是单靠吸收知识就可以完成的。三是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过分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单一,忽视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而且在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上过于单调和枯燥,缺少趣味性和创造性。这种学习方式过于被动、压抑,孩子的快乐和成就感完全维系在分数和名次上,不仅不利于个性潜能的释放,还容易导致学生患恐学症。
怎样矫治恐学症
宋先生问:“您快说说,恐学症怎么治?”
“首先,要给小德减减压。”我告诉宋先生,“学习压力过大是造成小德出现问题的主因。根据小德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他的学习压力主要来自于对自己的信心不足,以及对未来的悲观预期。所以,当务之急是帮助他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尽可能消除他的自卑感,树立信心。”
“我应该具体做点什么?”宋先生问,“我不懂心理学,恐怕帮不上忙。”
“不,关键是您和妻子对小德的看法。”我说,“以后,不要再拿小德和弟弟比较了,更不能再说小德笨。这样的消极暗示对孩子的成长极具危害,再说,能考重点中学的年级第4名,怎么能说笨呢?另外,小德现在学习紧张,压力很大,您和妻子要无微不至地关心他,最好能通过亲子互动的方式帮他缓解学习压力。比如周末全家一起看看电影、逛逛街,吃饭的时候说说笑话,等等。如果小德成绩出现波动,您和妻子也不要大惊小怪,应该帮助小德正确归因,纠正他对考试成绩和名次不正确的看法。”
宋先生连连点头,表示一定照办。他说:“其实我从来不认为小德比他弟弟笨,只是想用这个办法激他奋进,笨鸟先飞嘛。您放心,我以后一定多给他鼓劲。”转念一想,他又皱紧了眉头,“可是,眼下怎么办?小德恐惧去学校,难道让他退学?能不能强制他去学校?”
我说:“万万不可!小德不敢去学校不是品德问题,而是有心理障碍,我们有义务帮助他克服,如果采用恐吓的方法迫使他去上学,会加重他的心理创伤。”
我为小德制订了一个适应性矫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两项内容:
第一,尽快设法让小德回学校上课。如果小德恐学症的症状明显,父母不要性急,应通知学校,取得老师的配合,然后耐心等待,多陪伴孩子,以减轻其焦虑症状。如果小德感觉良好,那就陪伴他尝试性地回学校,哪怕在学校待一个小时也好。如果这一步成功了,可将时间延长至两个小时、半天,逐渐过渡到不陪孩子。每当孩子有进步时,应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二,帮助小德克服恐惧心理。鉴于小德已出现较明显的焦虑症状和强迫症状,应该采用心理治疗技术,有针对性地帮助他克服恐惧和焦虑心理。肌肉松弛疗法是简便易行的方法,实际效果也不错。方法是:当小德接近学校门口时,反复做深呼吸,待全身肌肉渐渐放松之后,再进校门,以克服上学时产生的恐怖感和焦虑症状。
最后,我补充道:“如果上述方法效果不明显,您再带小德来就诊,他可以短期服用一些抗忧郁剂和抗焦虑剂。这是后备手段,尽量不用。”
“但愿如此!”宋先生重重地点头,似在内心祝福。
小德的恐学症持续了两个多月,直到学期末才完全适应了学校生活。这全要归功于小德父母的积极配合,毕竟家庭环境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土壤。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