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通过课上引导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一种终身受益的生活方式,其实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人”,而这正是“语文素养”这一概念的核心内涵。
今年秋季开始,依据新课标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部编本”语文新版教材投入使用。经过十多年的探索,课改的成果终于凝结成形。回顾这些年语文教学改革的历程,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明确了“语文素养”这一核心概念。
课标确定的“语文素养”是什么呢?它意味着,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还要将视野放得更开阔一些,要考虑,通过语文学习提高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还有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
广大一线教师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语文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体现?“语文课”不那样教,该怎样教?其实,这一疑难很大程度上恰恰是由于眼光太聚焦于语文“课”,而真正的解答是,“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通过课上的引导,让学生在课下自主阅读,大量阅读,去感受,思考,接受熏陶,表达自我。
总之,在丰富多彩的“语文生活”里成长,这可能才是语文真正应有的样子。
可惜的是,“语文生活”的核心内容——阅读,这十多年来,产生的问题反而越来越尖锐。青少年自主阅读的时间和阅读量很难得到保证,阅读质量也令人担忧,碎片化的、快餐式的阅读比重上升,而经典作品的阅读、“深度阅读”则表现出滑坡。我们似乎正在养成一代不再喜爱阅读、不再尊重经典的国民。这一问题的成因很多,很可能也不是语文教学能独力解决的。尽管如此,努力从课堂向课外延伸,让学生不仅有语文课,更有“语文生活”,是语文教学的分内之言。
语文本来是应该能养成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可是情况恰恰相反。学生中有一句口头禅:“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为什么面对凝聚着传统文化精华的文言篇章、蕴含着深刻思想和深沉情感的鲁迅作品,学生不仅缺乏兴趣,而且会感到“怕”?原因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并没有体会到文章之美,当只是面对着被琐细分析拆解开的零散“知识点”时,他们怎么能不“怕”呢?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这样充满浓郁抒情美感的名篇,还有《世说新语》的小品、《史记》的精彩叙事,如果只成为训练“技能”的材料,那多么可惜!应当改变这种教学方式,避免败坏学生的阅读兴趣,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珍视其中飞扬的灵性和兴味。如果语文课能让学生从作品中感受到魅力,真正激起进一步阅读的兴趣,那就已经完成了一个关键的任务。
语文课应该努力成为学生阅读的导引。以前习惯区分“精”读和“略”读,但在实际中,两种课型的区别往往很模糊,应该提倡将不同课文的区别明晰化,从精读、略读,推进为“教”读和“自”读,更自觉地促进学生的自主阅读。不仅如此,还要让语文向课外延伸,既教给学生多样化的阅读方法,也为他们提供课外阅读的线索导引。如果我们能构建一个从“教读”到“自读”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学生的阅读状况必将有显著的改善。
提倡从“语文课”到“语文生活”,提倡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其意义不仅在于解决“语文”的问题。让青少年在中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一种终身受益的生活方式,指向的其实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人”,这正是“语文素养”这一概念的核心内涵。
(摘自《人民日报》陈尔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