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易捕鲤 该品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选育,亲本来源于大头鲤、黑龙江鲤和散鳞镜鲤,适宜在全国各地人工可控的淡水水体中养殖。
在相同养殖条件下,1龄鱼两网起捕率为93.4%,比黑龙江鲤和松浦镜鲤分别提高113.4%和38.7%;2龄鱼两网起捕率为96.5%,比黑龙江鲤、松浦镜鲤和松荷鲤分别提高96.7%、56.1%和71.3%;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与松荷鲤相近。
2.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 该品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通威股份有限公司选育,从世界渔业中心引进的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选育而成,适宜在我国南方人工可控的淡水水体中养殖。
在相同养殖条件下,6月龄平均体重比其他吉富罗非鱼提高15.0%以上,对链球菌引起的细菌性疾病敏感性降低,死亡率比其他吉富罗非鱼降低约14.0%,出池规格整齐。
3.乌斑杂交鳢 该品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惠农水产种苗繁殖场选育,是以乌鳢和斑鳢杂交获得的F1。适宜在我国黄河以南人工可控的淡水水体中养殖。
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母本乌鳢、父本斑鳢相比,9月龄平均体重分别提高37.6%和123.7%;可全程摄食人工饲料;抗寒能力明显提高,可在山东等地越冬养殖。
4.吉奥罗非鱼 该品种由茂名市伟业罗非鱼良种场、上海海洋大学选育,为新吉富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杂交获得的F1,适宜在我国南方人工可控的淡水水体中养殖。
自然雄性率可达92.0%以上,出肉率高;在相同养殖条件下,6月龄平均体重比奥尼罗非鱼提高25.0%以上,抗逆性能明显优于吉富罗非鱼。
5.杂交翘嘴鲂 该品种由湖南师范大学选育,为(团头鲂×翘嘴红鲌)×团头鲂杂交F1,适宜在我国长江中下游人工可控的淡水水体中养殖。
遗传了团头鲂的草食性,肉质鲜嫩;在相同养殖条件下,1龄鱼平均体重比团头鲂和翘嘴红鲌均提高20.0%以上,肌间刺比翘嘴红鲌减少7.7%。
6.秋浦杂交斑鳜(斑鳜♀×鳜♂) 该品种由池州市秋浦特种水产开发有限公司、上海海洋大学选育,为斑鳜和鳜的杂交F1,即为秋浦杂交斑鳜。适宜在全国各地人工可控的淡水水体中养殖。
可摄食冰鲜饲料;在相同养殖条件下,6月龄平均体重比斑鳜提高160.0%以上,饲料系数较斑鳜低,营养成分组成比例与斑鳜相近。
7.津新鲤2号 该品种由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选育,为乌克兰鳞鲤和津新鲤杂交获F1,适宜在我国各地人工可控的淡水水体中养殖。
在相同养殖条件下,1龄鱼平均体重比父母本分别提高52.0%和21.3%,2龄鱼平均体重比父母本分别提高53.3%和24.8%,养殖成活率可达98.0%,比其他鲤鱼性成熟晚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