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落户城市

2017-01-06 12:40
农家顾问 2016年11期
关键词:城镇化率落户户籍

继中国30个省份陆续出台户籍改革方案取消农业户口后,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0年推进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坚决打破横亘在流动人口与城市之间的“玻璃门”,确保城市新老居民同城同待遇。

这一新政让在重庆江北区工作多年的建筑工人王俊看到了希望。由于家庭月收入才3000元左右,王俊无力在当地买房落户。9岁的女儿在重庆一所小学就读,成绩优异,如果没有户口,以后只能送回老家继续读书。

“如果能顺利落户,我们一家人就不用分开了。”王俊说。

《方案》提出,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全面放宽升学和参军进城的农村学生、长期在城市居住的农业转移人口和新生代农民工等重点人群的落户条件;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支持力度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确保落户后在住房保障、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义务教育等同城同待遇。

《方案》提出,“十三五”期间,城乡区域间户籍迁移壁垒加速破除,配套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年均转户1300万人以上。到2020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5%。

中国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实行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农民只能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改革开放近40年来,大批农民进入城市打工、生活,因为没有城市户口而无法享有和城镇居民相同的教育、就业、医疗和养老权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说,《方案》的出台表明中国的户籍制度和世界通行的规则慢慢接轨,人在哪里居住,户籍就在哪里。《方案》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规范性的做法,对落户程序进行了标准简化。

党国英认为,超大城市不能因为人多就把大门关起来,应想办法对城市核心人口密集的区域进行疏解,同时优先考虑城中有稳定就业和合法租房人群的落户需求。此外,特大城市或省会一级的城市应让城市中的非户籍人口举家落户。

专家认为,在市场化条件下,人口的流动与产业的发展高度一致。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积聚了大量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是人口净流入之地。目前一二线城市落户需求大、落户难,而三四线城市人口流出严重、吸引人才难。

27岁的郑勤来自安徽合肥,2014年到北京工作。按照今年8月颁布的《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想要落户北京,他至少需要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7年以上,还要在合法稳定就业、教育背景、创新创业、纳税等九大指标上积累足够的积分,“想成为北京人的道路还很漫长”。

“如果能够落户,我和女朋友能更快买房,要孩子的计划也能提前。”他说。

在河南濮阳等中小城市,提高城镇化率的动力和房地产去库存的压力让地方政府在推动农民进城上显示出了足够的诚意。

濮阳市城镇化率为38.2%,远低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濮阳市给予农民进城购首套商品房每平方米150元的补贴,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在确保享有同等市民待遇基础上,濮阳市还规定可自主选择在原籍或购房所在地落户,其宅基地、土地承包经营权、原有集体财产分配权益不变,还放宽城区学校入学条件,扩大招生规模,保障进城农民子女享受义务教育同城待遇。

在政策的刺激下,在市区建筑工地打工十几年的濮阳县王称固乡农民吴相卿今年贷款30万元买了一套120多平米的三居室。

“等房产证办下来就能入户口,孩子也能就近入学。进城落户实现了全家成为城市人的梦想。”他说。

惟一让吴相卿担心的是目前建筑行业的不景气,活没有以前好找了,他希望政府能在促进就业和保障劳动权益方面给予帮助。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孔祥智认为,《方案》实施将进一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缓解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问题。这些新的落户人口将形成一个新的消费群体,能拉动消费,在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为发展增加新的动力。

孔祥智说,不同类型的城市应按照自身情况分类制订更加具体的落户政策,一些超大型城市可能还没完全做好吸纳这么多外来人口的准备,而一些中小城市虽然有吸收人口的需要,但自身却没有大型产业或不能提供足够的工作机会,这些问题在制定政策时应予以考虑,解决新居民的后顾之忧。

猜你喜欢
城镇化率落户户籍
“抢人大战”待升级——“落户式抢人”或许不灵了
海口出台积分落户新政打通保障房商品房转换通道
推动户籍改革要完善考核问责
安徽省生态足迹与城镇化率关系实证研究
户籍改革:社会变革带来大机遇
户籍改革倒逼医保改革
2011年全省城镇化率达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