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琰(南京艺术学院 传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从真实空间向虚拟空间的演变
——新媒体环境下空间的改变与重构①
陈 琰(南京艺术学院 传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长久以来,人类不断发掘着对空间的感受和认知,与此同时,空间也因为人类的视觉逐步发现而不断丰富,自身得以更全面的显现。千百年来,人类不断修正对空间的经验。我们可以说空间是可视的,可是空间的无限性又让其不可见。在这对矛盾中,人们通过加大对观看媒介的研究,不懈的追求视觉向空间领域的探索,加大了视觉与空间的沟通。从空间演化的历程来看,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空间已经从自然空间和传统意义的社会空间形态进一步衍生出新的虚拟空间形态。
空间;新媒体;虚拟空间;赛博空间
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人们发现空间是个复杂多样的存在,人们在将眼光投向空间时,希望把它具象化,这样抽象的概念可以被记录进而才可能被观测获得合理的解释。从古至今,人们对空间进行描述以期获得一种正确的认知,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空间观念。在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空间的形态变得复杂和多样,一种新的空间形态逐渐生成。
早期古希腊诗人赫西奥德的“虚空说”认为空间是先于物质的一种存在,像一个空盒子容纳万物于其中。柏拉图受他的影响,生发出“容器说”,认为空间是承天载地的容器,由造物主的恩赐所造。亚里士多德在空间观念上与自己的老师背道而驰,抛弃了柏拉图的唯心观点,他坚持认为时间与空间的客观存在性。牛顿提出了“绝对空间”理论,认为“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可以毫无关系的独立存在,也完全可以与外界事物没有联系的独立存在”。[1]最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颠覆了以往所有的空间理论,他所质疑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学说,更是时空分离的观念本身,认为时间与空间是彼此相对的,“弯曲时间”,“四维时空”等概念令人耳目一新。到了20世纪后半叶,时空理论产生了大的发展与变化,时空观念也随之产生巨大的变化,挪威建筑学家诺伯格·舒尔茨对于空间概念做了梳理,他认为我们所说空间可以分为:“(1)肉体行为的“实用空间”(Pragmatic Space);(2)直接定位的知觉空间(Perceptual Space);(3)环境方面为人形成稳定形象的存在空间(Existential Space);(4)物理世界的认识空间(Cognitive Space);(5)纯理论的抽象空间(Abstract Space)。”[2]通过这样的归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实用空间是人类生理、行为在自然有机环境里的统一,而“存在空间”则是人对环境认同性、同一性的定位空间。“存在空间”是把人归属于整个社会文化形成稳定形象的环境空间。“认识空间”意味着人对客观世界的空间进行思考的认知空间。在此基础上“抽象空间”是形而上思考的理论逻辑空间。
媒介化的观看消解了空间的边界性,但是并未建构起统一融合的空间,而是催生出复杂多样的空间形态。吉登斯认为传统的地球物理边界在现实世界中变得越来越模糊。曾经,时间和空间的那种紧密结合迫使人类的社会生活必须接受“在场”规律的支配,体现为地域性活动对人类的束缚,人们被规定在一个区域,从属于一个环境,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通过“缺场”的各种要素的孕育,“脱域”现象出现了。这也意味着传统的时空关系的分离,取而代之的是根植于媒体技术发展上的网络空间,由各种思想、观点、符号构成,它的出现分离了人们的物理交往空间和社会交往空间,人们借助媒介通过观看可以随时进出各种不同的时空和人交流,我们所熟知的各种微博圈、朋友圈都是这种社会交往空间的体现。正如法国学者Ph·凯奥指出:“传统意义上的空间是经历的先天条件:没有空间就没有在其中的经历。而虚拟空间不同,它不是经历的条件,它本身就是经历。”[3]虚拟空间可以随着人们对它的探索而产生,在这个过程中虚拟空间身份的裂变丰富了空间层面,现实中的一重肉身化身为数重身份,彼此交换,没有束缚,在各个空间内自由出入。至此,曾经静止的物质空间被数字空间的流动性所替代。构成数字空间的不再以分子而是以比特的形式存在。在现实中,结合文字、影像、声音、触感等可感知的媒介信息形成一个新的空间综合体。
人们的空间经验的动态性体现为多层次空间的交叉并置,也就是传统的物质空间和数字空间产生了很大的交集,并且它们之间的边界也逐渐模糊,所谓的异质空间便出现了。这个概念是福柯首次提出的,这种异质空间的基础在于它具有同时性(simultaneously)和并置性(juxtaposition)。巧妙的是,米歇尔·福柯对异质空间的阐述在今天看来完全符合对新媒体艺术空间的描述,可以说福柯所说的“乌托邦”就是当今视听媒介中呈现的多维并置。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空间不再是古代人们生存的透明、匀质的空间,而是变得多重复杂,是多种空间的复合体,空间结构从静止走向流动彼此交叠渗透,平面、凝固的空间特性被转化为多层次、多重符码化。这种多层次复合体的集合就是一种异质空间。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多种形式的空间并置,互有交叉,既可各自独立,又可混合联系成一个独立的空间体。一种多层次复合性的异质空间形态构成了,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它已经开始向客观世界渗透,将虚拟空间和真实世界融合形成混合空间,并最终对哲学空间产生影响。根据新媒体支撑的技术领域不同,目前混合的异质空间可以分为增强现实空间和全息影像空间。
1.增强现实空间
增强现实是虚拟现实的一种类型,特点是通过将图像信息加在现实世界之上而造成的二者的结合,它能够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在一起。“它是在虚拟现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其目的在于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准确地叠加到真实场景中并实现真实与虚拟场景无缝融合,进而完成对真实场景的增强。”[4]增强现实的核心就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和可视化技术产生虚拟对象,在传感技术的支持下将之准确的“放置”于真实的环境当中,使之借助显示设备与真实环境有效的融合。如果说虚拟现实的特点在于在虚拟中营造现实,那么增强现实所强调的是利用虚拟的影像为现实服务,使之成为现实的一部分。不仅如此,增强现实还要让用户的体验更舒适,配合人正常的头部和眼睛的活动,以便让观看始终在用户的视角当中,它由三个组件构成:1、头戴式显示器2、跟踪系统3、移动计算能力,增强现实使这三个组件配置到一个意义单元中,最后用一个观看装置的显示器加以显现。如果说技术立足于“实”、艺术立足于“虚”的话,那么增强现实则是虚与实的结合,增强现实空间是一种同时包括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之要素的环境。澳大利亚学者格威尔特这样说:“从创造的观点看,增强现实移动艺术的前景极为开阔,因为它可以将数码内容赋予物理环境或空间。它意味着艺术作品可以为不断变化的场所和境况而创造,从而,我们得以观察如何将一种空间和真实空间叠加。从观念的视角看,增强现实作品不是一个空间模仿地取代另一个,而是旨在理解二者关系的复杂性”[5]。
2.增强虚拟空间
增强虚拟空间(augmented virtual space),其采用的技术和虚拟现实VR的硬件支持很相似。但是在AR(增强虚拟现实技术)中,真实的周遭环境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AR(增强虚拟现实技术)主要的目的是把人造的虚拟对象,置于真实的环境当中,或是真实环境的实时影片。它所用的核心技术包括对现实物体的识别,地理位置定位以及根据场景不同所需要的即时演算等等。如果说 VR(虚拟现实)企图取代真实的世界,而AR(增强虚拟现实)却是在实际的环境上扩增信息。wikitude是一款AR的手机应用软件,操作者通过手机的摄像头把现实中的场景捕捉下来,再通过位置算法在现实场景上标注信息。用户通过手机屏幕来看到的现实的场景要比单纯用眼睛看到的现实场景“增加”了更多内容。在AR增强虚拟现实里,使用者看到的世界简直和计算机接口合而为一了,AR已进入大众生活,正试图干涉人类看待世界的方式。
图 1 现实——虚拟连接体图示
3.全息数字影像空间
全息学(Holography)是一门现代化的科技技术。人类在最大化的追求观看的逼真效果时注意到了对立体感的需要,绘画的精美,影视作品的炫目在没有了立体感的作用下都失去了与真实世界相同的观看感受。人有对立体事物的感知,是因为人眼是横向观察物象的,观看角度因而会有差异,图像经视觉并排呈现,两眼之间的距离也会加大观看间隔,经神经中枢的融合反射以及视觉心里的补偿及反应机制,因此产生了立体的感觉。全息技术在这个原理下,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在观看时利用差异特性产生立体感,另一种是在呈现方式时显示真实的3D立体影像。由这两个路径,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发展方向,一个是全息摄影术一个是全息投影术。因为技术研究角度和原理不同,他们所呈现的空间形式也不尽相同。
(1)全息摄影空间
“全息摄影是利用光的干涉把物光波的振幅和相位同时记录下来,再利用光的衍射使之在一定条件下再现,从而可以获得与物体十分逼真的三维图像。”[6]现在全息摄影艺术已经大规模的在生物医学当中广泛运用。全息摄影成像技术需要医生使用CT扫描仪,通过核磁共振成像仪来收集2D图像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创建3D可视图像,过程既繁琐耗时,图像的清晰度也在转换中模糊、不能如实地反映出患者的器官组织状态,因而不能帮助医生做出准确判断。全息摄影技术实现真实的三维图像和再现技术,如同真有一个实体在那里。医生可以实时创建3D图像,还可以移动放大、操控,这样外科医生和放射科医生可以依据图像从任何角度切割虚拟结构,产生无限数量的截面,并旋转图像准确定位。或者在手术之前,外科医生在开放式心脏手术中用一个手写笔自如的操纵病人器官的全息图,以获得游走于脆弱组织与血管中得更好的感受,保证在真正的手术中万无一失。
(2)全息投影空间
全息投影(front-projected holographic display)也称虚拟成像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技术。全息投影技术不仅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象,还可以使幻象与表演者产生互动,一起完成表演,产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形成炫目的虚拟和真实结合的影像空间。全息投影技术一共分为以下三种:空气投影和交互技术、激光束投射实体的3D影像、360度全息显示屏。
在2015年羊年春晚上,《蜀绣》利用全息投影技术,使全息技术和艺术的完美融合,营造了一个美轮美奂的魔幻空间。整个节目通过全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演员的表演无缝衔接使观众能够观看到三层空间效果。实时互动结合投影,数值数据和传感器,通过离子形式生成云效果,对表演者的表演做出及时反应。演员在一个奇幻的世界里随意展示蜀绣服装的精美,在瞬间就可更换衣服,又可以从人形幻化成花瓣飘洒,特别是李宇春在表演中表现了分身的特技,让人一时间对五个李宇春难辨真假,区分不出哪个是李宇春本尊,哪个又是虚影。这个令人咋舌的视觉奇观,依托的就是全息投影技术,holo全息透明膜设置在演员前面,特殊的光学镀膜材料能够把反射而来的光线以45度角折射给观众,形成一个由高精度LED影像成像的三层的空间系统,最前层是全透明的全息影像层,中间层是演员的真实表演空间,最里层是LED大屏幕背景画面。这三个彼此独立的空间被错层合成一体形成一个新的虚实相生的唯美空间。
图 2 全息投影拍摄过程
1.虚拟性
虚拟性是虚拟空间的专属属性,它是人建构的一种环境。这个环境中的一切都是被构造出来的,但是人们却可以在这个环境中生活、交流、发生联系。从空间的角度上来说,虚拟空间在数字化来临之前就已经存在,鲍德里亚用“仿真”社会分析后现代社会的特点,“仿真”有的时候和“虚拟”混用,无论是“虚拟”还是“仿真”他指的是各种媒介用图像的方式占据这世界的角落,人类进入彻底的读图时代后,那些随处可见的,貌似真实却又缺乏所指、没有客观依据的图像。“仿真”是利用实际存在或设想中的模仿物,依据客观世界中系统之间的相似性或同构性对现实的一种模仿和呈现。仿真重在“真”,求其逼肖;虚拟重在“虚”,强调它本来就不是真实存在。虚拟现实空间是对现实空间的虚拟和模仿,但是最终它会比真实还要显得逼真。虚拟不等于虚幻,其进一步发展会对真实生活产生影响,二者相互混合,彼此增强,甚至会改变我们对真实生活的看法。人们可以利用化身隐匿自己的身份进行平行世界的生活,所以说虚拟空间改变了人类生活实践,使人们的空间多重化,人们往返于虚拟和现实中,人们的社会活动空间被拓展。有些批评家警告说,我们业已身处于一个虚拟现实的空间当中了。计算机的发展超越了传统真实与虚构的对立,将虚拟想象变成艺术活动的空间。虚拟空间人们利用媒介物,运用艺术的表达,改变了物理空间的呈现使得人们的观看感受改变,产生新的空间感受。
2.流动性
流动性是虚拟空间区别于传统空间最大的特点。一般来说传统空间是稳定的,因为物理学和地理学上的属性要求空间必须有具体的实体存在形式,同时这个特性也赋予它相对稳定的存在形态。无论是自然空间还是社会空间,人们身处其中,所有的实践活动都受其制约。人们的迁徙、交往活动都是被限定的因而显得有序和有限。但是虚拟空间人机交互系统却把这种稳定性打破了,人们不再受国家、民族、地域等边界限制,任意的在虚拟空间四处流动。技术手段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空间、文化活动、经济活动都被信息化,信息化使得流动更加便捷和无处不在,各种文本、声音、数据、图像信息以数字形式组织起来,以电子形式被传输,形成强大的流动性,在这个过程中真实空间和虚拟空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虚拟空间的流动性没有取消空间,但是改变了空间,虚拟空间借助流动性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渗透,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显现出对现实空间的影响力。信息技术使得人力资源、物质资源、金融资源和技术资源以及信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突破固定空间的限制,在城市——区域——全球顺畅流动。在流动空间中,时空已经不是限制人们交流信息的阻碍,人们可以在虚拟空间中跨越千山万水,形成“天涯共此时”的意境。
3.多维并置
如果说传统空间是单一的纯粹的,虚拟空间则从一开始就呈现出多维并置的特点。虚拟空间和自然空间以及社会空间不是彼此对立的阴阳两极,而是并存在人们的实践活动当中。人们在真实空间中登录虚拟空间,虽然神游千万里,但肉身还存在于真实空间当中,真实与虚拟在这里并置形成了一种互融,这是一种异地空间的并置,拓展了人类对空间深层的体验与意识。在虚拟空间中,空间的显现形式也是多样的,比如很多游戏的设置都依据动作线安排一种套层化的多层空间,体验者根据任务的完成游走于下一个层级,由一个空间转入另一个空间,这样的设置像俄罗斯套娃一样,一层套一层,层层递进。此外,在新的数媒技术的支持下,空间还可以互相叠加,在现实空间中叠加一个虚拟的空间,增强虚拟现实技术形成的空间感就是这样的空间形态。在2014年公告牌音乐颁奖典礼上,已故的摇滚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在现场观众的目光中复活了,它用最新的突破性真人动画制作而成,包括视觉特效和表情建模,创造了一个“活着的”杰克逊。在这个演出中,六个超强投影仪高挂在舞台上方,向下面一块倾斜的反射塑料板上投射“虚拟杰克逊”的高清片段。从那里,录影弹射回观众看到的表面,让他们感觉杰克逊就在他们面前的舞台上重生。舞台上的舞者存在于真实空间,迈克尔·杰克逊则是虚拟空间,两者无缝衔接在一处,是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无缝叠加的经典画面。
4.去中心化
虚拟空间不再是以某个权利中心为信息原点的“放射性”联系空间,而变成了“处处皆中心”的网络空间。自然社会和社会空间都有着等级中心,权力、财富都会在群体中形成一个中心,与此同时,其他的大多数人群就被排斥到边缘。这种金字塔结构使得更多的群体变成了“沉默的大多数”。这一情况因为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发生了改变,信息权利被分到千家万户,每个人都可以自由的接受信息并在这个基础上生产和传递信息,人们通过虚拟方式与社会空间发生联系,转化为虚拟现实,这样就产生了多种可能,反过来对现实生活产生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权利的集中性被瓦解,权利发生转移,“主流”、“结构”、“权威”的概念都被消除,呈现出一种开放与松散的离线结构状态。人们在这个信息大网之中,没有边缘和中心的区域划分,大家交流的基础是平等的,每个个体都被赋予了很大的自主性,在多元话语的碰撞中,人们形成个体性的价值体系。虚拟空间的去中心化使得观看主体之间的关系变得松散、变动和多样。
5.共享性
网络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符号系统,使得人们可以共同分享这个符号系统带来信息流,世界在这种共享面前真正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不同种族、地域的人因为可以自由的和天涯海角的人或信息接触,而拓展了交流空间。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都是独占的,人们不能既在彼处又在此处,因为空间的限制,人们在神话幻想中幻化出分身术,希望像孙悟空一样同时占据不同的空间。而在虚拟空间当中,每个人都拥有了分身,并且是多重分身。比如,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多个邮箱地址和登录账户,这些地址和账户背后就是多个不同角色的你。虚拟空间可以在连接设施的完备和准入协议的允许下,使用户在同时与多个对象发生联系,赋予用户占据多个空间的可能,与此同时,空间的内容不会因为人数的增多而减少虚拟空间的包含内容,也不会因为被反复使用而减少空间的容量。另一方面,人们因为虚拟空间可以共同存在、共同参与、共享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的自由度。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于空间的论述纷繁芜杂,人们对空间观念描绘着、解读着、思想着,对空间的划分在发展中不断的修正、不断地被廓清。人们对空间的认知从绝对走向相对,从内部走向外部,空间的主体意义被强调,人们开始反思空间带来的困惑。当下社会,人类迈进了一个新纪元,随着观看媒介的发展,空间被虚拟化。空间正逐步的从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向虚拟空间转化。
[1](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 [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643.
[2][挪威]诺伯格·舒尔茨.存在·空间·建筑[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7.
[3][法]舍普.技术帝国[M].刘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98
[4] Azuma Ronald.A survey of augmented reality. Presence: Teleoperators and VirtualEnvironmen ts,1997,6(4):355-385.
[5]Gwilt.Augmented Reality and Mobile Art[M].New York:Springer,2009.p593-599
[6]马中洲、张凤晶、王晓娟. 激光全息摄影技术及其应用.[J]影像技术.2009(5):31
(责任编辑:梁 田)
J9
A
008-9675(2016)06-0181-04
2016-09-12
陈 琰(1977-),女,江苏南京人,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传播、广播电视艺术学。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体环境下媒介演进对观看范式的改变与影响”的研究成果(15SJB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