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课程设置及教学探讨

2017-01-06 03:37:48程琳琳
测绘通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学时测绘土地

程琳琳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课程设置及教学探讨

程琳琳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课程是培养测绘专业学生运用本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该课程内容跨度大、教学难度大。为促进该课程的教学,本文对该课程的开设现状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课程设置和提升教学效果的建议。

地籍测量;土地管理;课程设置;教学效果

测绘学科与土地学科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为土地利用和管理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方法。“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即是培养测绘专业本科生利用本学科知识解决土地部门技术问题的能力的一门课程,本文将对该课程的设置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提升教学效果的建议,以期促进该门课程的教学,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课程开设现状及特点

1. 课程开设现状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测绘专业是国际知名专业,在国际上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课程[1]。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的测绘专业开设了该课程,部分高校该课程的具体设置情况见表1。

表1 部分高校“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课程的设置情况

注:表中其他学校数据来源于参考文献[2—4]。

2. 课程特点

(1) 内容丰富、知识跨度广、综合性强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课程既涉及土地管理的理论知识,又涉及测量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内容相当丰富。土地管理方面的知识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管理、地权管理、地籍管理3大部分。其中,地籍管理包括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5部分内容。土地调查具体又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地籍调查、土地条件调查。地籍测量是地籍调查的重要内容,是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借助测绘、计算机等技术,对有关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信息、空间信息和时间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处理和分析利用,其成果是土地登记的科学依据[5]。因此,就内容体系而言,地籍测量属于土地管理中的地籍管理部分。同时又由于其自身内容的独立性和重要性,而与土地管理部分的知识并列成为该课程的两大板块内容之一,独立包括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细部测量、变更地籍测量、数字地籍测量、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知识,如图1所示。

(2) 实践性和应用性强

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将已学习过的测绘学科的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于地籍管理中的能力。课程所讲授的知识对应的主要是土地管理部门地籍科的业务范围,应用性很强,可直接服务于地籍管理部门的实践。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可在地籍部门承担权属调查、地籍测量、绘制宗地草图、制作地籍图和宗地图等工作。

图1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课程内容体系

(3) 对教师要求高、教学难度大

该课程横跨测绘和土地两大学科,任课教师不仅要具备土地经济学、土地行政管理学、土地资源学、土地估价、土壤学等土地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又需具备控制测量、工程测量、GPS、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测绘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能[2],同时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积累,才能真正将课程的精髓传授给学生。

二、优化课程设置的建议

1. 普及该课程的开设

目前,尚有部分高校的测绘工程专业没有设置该课程。作为测绘工程专业领头羊的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其专业课设置在全国测绘工程专业中虽最为全面,也未设置该门课程。许才军在对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和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测绘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后,提出了优化的测绘工程培养方案,并将“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列入应开设的专业课中[1]。笔者同样认为,作为一门应用性强、直接增强测绘工程专业学生就业技能、迎合全国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一专多能、培养复合型、创新型测绘人才”培养模式[6]的课程,“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应在全国高校的测绘工程专业普及开设。

2. 将课程性质定位为专业必修课或主干课

从表1可以看出,吉林建筑大学、中南大学对该门课程比较重视,将其列为专业必修课或主干课,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和长沙理工大学则将其列为专业选修课;在学时设置上,课程性质是必修课或主干课的学时明显长于课程性质是选修课的学时。课程性质的定位与课程重要程度的主观设定相关,鉴于该课程的重要性,笔者建议将其性质定位为必修课或主干课,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该门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因该门课程包含内容相当丰富,设为必修课或主干课可增加课程的学时,使课程教学有时间保障。

3. 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合理安排课程的开设学期

该课程是一门与相关专业课衔接性较强的课程[2],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测量专业知识储备,先修课程包括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大地测量学基础、GPS等。若将该课程设置在学生尚未学习这些先修课程、不具备相关知识的学期,将增加部分内容的讲授难度,影响教学效果,如若学生没有学习GPS课程,将无法理解如何进行GPS在地籍控制测量和地籍细部测量中的解算和处理,因此,建议在安排课程时,充分考虑先修课程的开设情况,合理安排课程的开设学期。

三、提升教学效果的建议

1. 合理确定教学重点,分配课时

该课程涵盖内容广而学时相对较少,教学重点的确定十分重要。在讲授该门课程时,应充分考虑测绘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情况,合理确定教学重点。测绘专业的学生以前从未接触过土地管理部分的内容,因此,就整门课程而言,土地管理部分的内容应至少分配与地籍测量部分相同的课时;此外,土地管理部分的内容应侧重理论教学,地籍测量部分的内容则应侧重实践教学。土地管理部分的内容应侧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讲授,并注意教学内容的现势性[7],反映相关方面的新进展及相关法律法规,如《土地管理法》《房地产测绘规范》等的更新;地籍测量部分的讲授内容则更注重服务于土地管理部门的实践和需求,避免脱离实践空谈。

2. 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土地管理部分的内容多以叙述性为主,如果教师在讲台上一味地口头传授,课堂气氛将显沉闷,难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图画、视频、录像等方式展现教学内容,同时通过让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访问国土资源部等相关网址的方法收集资料,就一些热点问题如农用地转用、农村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等进行讨论;对于地籍测量部分的内容,因学生已有了相关的测量知识的基础,可尝试采取部分内容由学生在预习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制作课件自己讲授,由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提问和辅助的方式进行,以提升教学效果。

3. 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对测绘工程专业尤为重要,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尤其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8],加强其实践教学。由表1可以看出,由于总学时的限制,大部分学校对实践学时设置较少,有的仅设置了4个学时。该课程实习的内容包括权属调查、地籍测量、制作地籍图和宗地图等,内容较多,较少的学时难以满足需要,因此,应尽量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另一方面,灵活地选择实习的形式,以克服实践学时少的限制,如对权属调查部分,可进行模拟实习[3-4,9],假定校园内的某栋教学楼或独立功能区域为一宗地,模拟进行现场指界、设置界标、填写地籍调查表、绘制宗地草图等,利用较少的学时达到教学目标;此外,如有条件,应与国土部门建立联系,设立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利用暑期等集中实习的时间真正深入到地籍科从事地籍测量的实际工作,进行生产式的实习[10],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一目标落到实处。

4. 合理配备教师,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为保证教学效果,应选择既具有土地管理学科又具有测绘学科知识背景的教师作为该课程的主讲老师,同时,应配备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测量专业的教师对地籍测量部分的实习教学内容进行辅助;此外,任课教师应注意自身素养的提高,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与操作技能,完善知识结构,坚持科学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2]。

四、结束语

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不仅应具备丰富的测绘知识,还应具备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2,5]。“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完善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大其就业范围,增强就业技能,本文提出的建议将有助于促进该课程的教学。

[1] 许才军.测绘工程专业课程创新体系初探[J]. 测绘通报,2007(11):74-77.

[2] 邓才华,朱建军,周拥军.“土地管理与地籍测绘”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改革[J].测绘通报,2014(9): 129-132.

[3] 付博,刘祥.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思考[J].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6,33(1):112-114.

[4] 廖中平. 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课程实践教学探讨[J].山西建筑,2009,35(9):189-190.

[5] 张绍良,顾和和.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

[6] 宁津生, 王侬, 翟翊主.测绘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M]. 北京:测绘出版社, 2005.

[7] 钱凤魁,汪景宽,张美玉,等.地籍管理学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6): 721-723.

[8] 周秋生,马俊海,冯守良. 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测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测绘工程,2009,18(6):71-78.

[9] 何立恒,史玉峰,郑加柱.测绘工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测绘通报,2010(8):74-77.

[10] 李海英,孔凡文,王玥. 基于市场需求的地籍管理学实习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9):11889,11920.

Discussion on Curriculum Setting and Teaching of Cadastral Surveying and Land Management

CHENG Linlin

2016-08-18

程琳琳(1977—),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土地管理、3S技术应用方面的教学和研究。E-mail:chll@cumtb.edu.cn

程琳琳.“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课程设置及教学探讨[J].测绘通报,2016(12):135-137.

10.13474/j.cnki.11-2246.2016.0420.

G64

B

0494-0911(2016)12-0135-03

猜你喜欢
学时测绘土地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云南化工(2021年9期)2021-12-21 07:44:20
我爱这土地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少先队活动(2020年6期)2020-07-27 01:34:58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海峡姐妹(2018年5期)2018-05-14 07:37:02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7年9期)2017-04-17 03: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