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语文课文进行读写结合训练

2017-01-05 18:23黄诚英
未来英才 2016年18期
关键词:训练读写结合利用

黄诚英

摘要:学习范文的中心思想、学习范文的修辞手法;学习范文的好词妙句……在模仿中体会范文的表达方法。学习作文就像学习书法一样,宗一师,临一贴,只要勤于借鉴,善于借鉴,写作能力就会慢慢地提高。作为一位语文老师,在阅读对话中,开展即读即写的作文训练,教给学生作文方法,为学生点燃引路的明灯。

关键词:利用;语文课文;读写结合;训练

“作文难!”这是大多数小学生的心声!在他们正在为如何完成一篇作文而发愁的时候,如果有一些范文为他们引路,就能很快地帮助他们打开思路。凡是写得好的文章,对学习作文有好处的文章,都可以作为范文。范文的来源很多:报刊杂志中的文章、作文选中的佳作、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等等。在这些范文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引导学生学习作文最方便而又最理想的范文,它们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专家们经过仔细研究、比较之后,从古今中外的文学宝库中精挑细选出来的,荟萃了名家著作。如: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老舍先生的《猫》、巴金先生的《海上日出》、托尔斯泰的《穷人》等等。这些名家名篇语言优美、构思清晰、布局合理,深受人们的喜爱,质量高分量也重!而且编辑者在编排教材时对课文与单元作文训练都作好系统的安排。学生们对这些课文也学得最透:课前预习,课堂分析,课后复习,个别课文还得背诵。在这有利的基础上探讨作文的方法,进行习作的练习,往往可以收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学习课文的布局谋篇

四年级有一篇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记叙了老舍先生去浙江金华的双龙洞游览的经过。作者运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从路上到外洞,再到孔隙、内洞,最后出洞。文章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而该单元作文的要求就是写一次春游。在引导学生作文时,我结合《记金华的双龙洞》的布局谋篇的方法进行指导,学生按地点变换,很快写出了作文提纲,其中一篇《游东湖公园》的提纲是这样的:

开头:我与同学来到东湖公园春游。

中间:公园的大门—一座假山和喷水池

公园的林荫小道—花草树木充满生机

公园的人工湖—环境幽美

儿童游乐场——热闹

结尾:依依不舍地离开公园。

这样模仿文章的布局某篇,方法掌握了,写作能力也提高了。

二、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第八册有一篇课文:《挑山工》写了泰山上的挑山工担子重,但却总是走在游人的前面。原因是他们不象游人那样边走边玩,而是直奔山顶(目的地)。作者在刻画人物上描写了人物的外貌、行为、语言和心理活动。该册第二单元作文训练则要求写“写一个我佩服或尊敬的人”。我引导学生学习《挑山工》的表达方法,其中一个学生写的是他的爸爸在严寒的冬天坚持长跑的锻炼,他是这样刻画爸爸的:

一阵刺耳的寒风迎面吹来,我打了一个寒颤。爸爸一边做准备运动,一边笑笑呵地对我说:‘怎么啦?怕冷啊?越是寒冷的天气,我们越要坚持锻炼身体,你想想,如果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哪来健康的体魄?我心悦诚服地点点头,感到这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没等我细细体味,爸爸已经迈开坚定的步伐向前跑去……”

他那语言、神态的描写,成功地刻画了他爸爸坚毅的形象,也写出爸爸那种追求目标的坚定信念。

第八册课文《登山》写了列宁登上山顶后,看到了美丽的景色,借以抒发列宁当时的喜悦心情,这是借景抒情的写法。一位学生写了一篇作文《野吹》,他也学习了这种写法,描写了夕阳西下的美景来抒发他们愉快的心情。《白杨》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高梁情》、《高大的皂夹树》《落花生》等用了借物喻理的方法;《十里长街送总理》用点面结合写法……。这些都是很好的范文,都可以学习其写作技巧。

三、学习课文的开头、结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写文章也不例外,动笔前往往令人举棋不定,大费周折,小学生更是老鼠拉龟——无从入手。文章的结尾如果写差了,再好的文章也黯然失色,而成功的结尾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向学生介绍成功的开头和结尾,给他们借鉴,也是十分必要的。开头的方法很多,如回忆性的开头、引用的开头、写景的开头、对话的开头、总起式的开头等等;结尾的方法也不少:自然的结尾、抒情的结尾、点题的结尾、含哲理的结尾、写景的结尾、引用式的结尾等等。不同的开头与结尾方法奇妙处是各有千秋的,这就要求老师作适当的引导。六年级有篇课文《桂林山水》运用的是引用式的开头和结尾。一次作文写《我喜爱的一种植物》,不少学生使用这种方法,其中一篇写小草的,开头是这样的:“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一曲优美的歌唤起我对小草无比崇敬的心情。”该学生在结尾用了同样的方法:“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的诗多好啊!”这样写,赞扬了小草坚忍不拔的精神及顽强的生命力。

四、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

课文中的语言生动形象,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句俗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学生对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经常朗诵,有的甚至开口能背,心里自然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九册有《再见了,亲人》,著名作家魏巍为我们展现了这激动人心的情景:最后一批志愿军离开朝鲜,中朝两国人民依依不舍惜别。文章用了第二人称的写法,有篇作文题目是《——我想和你说句心里话》,我引导学生以《再见了,亲人》为范文,学生将课文反复阅读后,对人称的语言规律抓准了,直接用“你”或“您”表达,有的写《妈妈,我想和您说句心里话》,有的写《老师,我想和您说句心里话》,表达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抒发了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有一次作文写《我的同学》,一个学生想写他的同学溜冰技术高超,一个同学想写同学打篮球特别棒,但不知道怎样去表达,我引导他们细细品读《威尼斯的小艇》中的一段描写船夫驾驶技术的话后,其中一个学生这样描写:“志鹏的溜冰技术特别好,他溜冰的速度极快,来溜冰的人很多,他能行走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样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的穿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的挤过去,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他还有许多绝招:时而来个三百六十度转身,时而单腿溜,时而下蹲……”多么精彩的描写啊!

猜你喜欢
训练读写结合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