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季梅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编者精选了很多篇童话故事,而小学生也非常喜欢童话故事,所以,童话故事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很好的媒介。童话的突出特点就是富于想象,而且基本上都会使用夸张、拟人的手法,所以整篇文本生动活泼,形象有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呵护学生学习童话的灵性,让学生在充满智趣的课堂教学中探究童话体裁的学习,享受童话学习的乐趣,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三袋麦子》这篇童话故事,谈一谈如何激活童心童趣,学好童话故事。
一、放飞想象,亲近故事人物
想象力是创造的源泉。小学生有很丰富的想象力,在学习童话的时候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让学生真正走近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形象的特点,深入解读文本,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
如在教学《三袋麦子》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的形象,但是怎样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呢?教师就须充分利用学生的想象力进行教学引导。例如在体会土地爷爷的形象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找出关于土地爷爷的描写语句,比如对土地爷爷语言、动作以及神态的描写等,然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想象:土地爷爷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小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想象活动,将一个个子矮矮、头发胡子全都花白的慈祥老人展现在了自己的脑海中,这样学生对土地爷爷就有了具体的感知。在此基础上,教师为学生播放了《三袋麦子》的动画片资料,让学生对土地爷爷形象的感知更加直观深刻。有了这样的认识,再引导学生走近文本,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学生们就能比较轻松地体会到童话故事中的深刻寓意,从而实现了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二、角色扮演,体验人物心理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也是帮助学生学习童话故事的有效方法之一,其中非常受小学生欢迎的一种方式就是角色扮演。将童话故事用表演的形式演绎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能帮助学生理解童话故事中的形象,也让学生在充满趣味化的活动中获得最真实的体验。
《三袋麦子》这篇童话故事就非常适合小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精心设计课本剧表演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文本体会。在学习这篇课文时,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本,让学生对文本中的土地爷爷、小猪、小牛以及小猴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分析这几个人物的形象特点。学生在合作探究后,认识到了土地爷爷的慈祥、小猪的憨厚、小牛的节俭以及小猴的聪明能干,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想一想这样的形象特点作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通过大家的认真思考,学生们认识到它是通过语言、动作以及神态描写实现的,于是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展现这些人物的语言、动作等,并且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在大家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学生们自由结成小组进行课本剧编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对这篇童话故事理解得更加深刻了。
教师根据学生喜欢表演的认知特点引导学生表演童话故事,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充分体会童话故事的童真童趣,同时还将文本中的内容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在快乐的表演中掌握文本的重点,突破文本解读中的难点,这有利于学生掌握童话故事阅读的方法,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头脑风暴,拓展思维空间
在新课改大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个性的发挥,童话教学也是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展示自己的独特见解,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阅读,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智慧碰撞的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
学习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在学生对文本获得深入解读之后,教师并没有满足于这样的教学效果,而是引导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三袋麦子》的故事,老师看见大家都非常喜欢这篇课文,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相信大家也都有了自己的体会,那么,故事中的三个小动物,你最喜欢谁?原因是什么呢?假如你也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土地爷爷也送给你一袋麦子,你会用怎样的方式来处理这袋麦子呢?”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通过讨论,纷纷展示自己的看法,这样也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深化了自己的体验。
在学习童话故事时,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个性展示,注重学生思维空间的开拓,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提高认识、升华感悟。
总而言之,童话故事作为小学阶段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走进了我们的学习生活,我们也应该让学生的童心童趣充分展现出来,让学生在自由诗意的童话故事中发展思维、提高阅读能力,这样的教学会让童心在童话中飞扬,让语文课堂展现真善美。
作者简介:江苏省如东县洋口镇光荣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