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梅++张伟
摘 要
通过“特岗计划”招聘的50多万特岗教师,已经成为我国教师中的新兴群体,对他们的研究与关注,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教育界的重要话题。关注特岗教师的生存现状、现实境遇、精神境界,是事关特岗教师幸福的重中之重。应切实改善住房条件和工资待遇,让教师安心从教;正确认识身份问题和心态问题,让教师放心从教;努力提升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让教师开心从教。
关键词
特岗计划 特岗教师 教师幸福
一、“特岗计划”及特岗教师
“特岗计划”的全称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2006年5月由教育部、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文,决定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实施该计划。通过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全国22个省区的国家级贫困县任教,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队伍数量不足和学历过低的问题,既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又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该计划实施十年,已经有50.2万大学毕业生加入到特岗计划中来,为我国农村补充了大批优质教师,一批批青年学子用他们坚实的臂膀扛起农村教育发展的重任。
通过“特岗计划”招聘的教师统称为特岗教师,是特岗计划的间接实施者也是参与计划的在场者。特岗教师的特岗身份为三年,经过三年的志愿服务,选择留岗并考核合格的特岗教师才能转变为当地正式的在编教师,成为一名正式的农村教师。在三年的志愿服务期内,特岗教师应该享受与当地在职教师同样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工资由中央或省级财政统一的标准数与地方政府的工资补差构成。特岗教师的学历要求以本科毕业生为主,可少量招收专科毕业生,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均可报考。特岗教师的加入有效地提升了农村教育质量,为农村教育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
二、特岗教师的现实生存状态及幸福现状
特岗教师作为现在农村学校中新兴的教师群体,他们的生存状态如何,不仅影响其自身的专业发展,而且影响着农村学校的孩子们。关注特岗教师的幸福,审视他们不幸福的原因,是每一个教育人的职责、使命和诉求。
为了更好地了解广大特岗教师的生存状态,贵州省教育厅2013年对全省4 290名特岗教师的个人基本情况、幸福指数、工作压力、生活与工作状况等4方面共100个项目进行了网上问卷监测。报告显示特岗教师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能积极乐观地对待工作,有工作热情,能通过各种方式适当调节情绪;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特岗教师职业认同感逐渐降低,选择跳槽改行。教学方面,特岗教师能以新的理念、新的思维和新的教学方式与学生良好地互动交流,帮助影响所在学校的其他教师。
广大特岗教师工作生活在贫困的中西部学校,自然环境、生存条件都比较艰难,环境的不习惯、生活的不适应、工作的不胜任,种种状况都在考验着特岗教师。
1.特岗教师的生存困境
怀揣着献身农村教育事业的80后、90后特岗教师们,服务的学校都是在中西部偏远的经济落后地区。住房面积小、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活单调。从大城市优越的生活环境到现实的农村贫困学校,巨大的差异所带来的心理上的落差,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他们从教的信心。有80%的教师反映住的环境太差,必须尽快解决。
特岗教师的工资主要由中央财政的专项资金支付,各地根据情况发放绩效工资,2006年是不得低于15 000元,2008年增加到18 960元,2009年是20 540元。不高的工资收入,正常开支都很困难,但是很多时候还不能按时发放,经常“打白条”。特岗教师只有向学校、向父母借钱,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长时间的拖欠工资,严重挫伤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在基本医疗保险方面,也是条件差、保障标准低、手续限制过多,存在很大的隐患。
2.特岗教师的现实境遇
由于特岗教师的特殊身份,他们既不是正式教师,也不是在编教师,只是在学校服务三年的特殊教师,所以特岗教师不能享受到和正式在编教师同等的待遇,在评优、培训机会和评聘职称等方面都会受到学校不公正的待遇,严重影响特岗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虽然大多数特岗教师在三年后选择留任,但是由于这个岗位本身的流动性,还是给很多特岗教师造成不必要的困扰。据调查,有50%的人选择特岗教师仅仅是为了就业,把特岗作为一个跳板,抱着这样的心态工作,自然就不会全力以赴、全身心投入,也就不会收获幸福感。
3.特岗教师的精神困惑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其他职业所无法比拟的,教师作为一个生命体,他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体,是一个灵魂影响一群灵魂的事业,具有独特的精神性。教师渊博的学识、人格的魅力、高尚的道德情操,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所传承的是人类的精神文化财富,教育活动的本质是创造学生理想的精神文化生活。对学生的精神培育是教师对社会的主要贡献。凝结在学生身上的知识的获得、精神境界的提升、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与践行都是教师职业价值的体现,这些虽然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但却是人类最伟大的精神财富。
特岗教师身处农村教育第一线,在满腔热情准备把自己的知识才华奉献给农村的教育事业时,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教学困境,致使他们体验不到职业幸福感。很多的特岗教师教非所学、教非所选,据调查,有27%的特岗教师所授科目与当初填报志愿不同,有54%的特岗教师担任班主任的工作,还要从事其他的行政工作。特岗教师任教的主要科目是语文、数学和英语,其次是体育、美术、音乐,根据所在学校的缺编情况分配任教学科,这样不仅导致自己的专业知识无法施展,反而去教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学科,而且特岗教师平均每周的代课量为18课时,有的教师身兼数职,成为所谓的全能型教师,力不从心,导致在教学中难以应付,出现厌教的情绪。
特岗教师虽然年轻,精力充沛,教学理念新颖、先进,专业知识和教学基本理论比较扎实,但是学科的理论知识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才可以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所以,这些新特岗教师由于很多是初站讲台,缺乏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真的是疲于应付,压力大增。除此之外,兼做班主任的和行政工作的,还得分心去应付这些杂事,导致在工作中难以体验到幸福感,体验不到教书育人、传承精神文化的精神愉悦,导致在职业的初始阶段就出现了职业倦怠,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
三、提升特岗教师幸福感的应对策略
基于上述特岗教师在物质幸福、社会幸福、精神幸福三个维度上的幸福缺失,为全面提升农村特岗教师的幸福感,努力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从教育学的生命立场出发,解决特岗教师的生存困境、社会压力、心理健康、职业倦怠及专业发展等问题,以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成为当务之急。
1.切实改善住房条件和工资待遇,让教师安心从教
如何让特岗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使他们在农村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而目前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教师住房条件的真实写照是住房面积小、质量差。积极改善特岗教师的生活环境刻不容缓。建议应由国家出资,县财政形成专门机构或领导小组筹措周转房建设,加大住房补贴力度,解决其后顾之忧。
特岗教师的工资继续由中央财政发放,同时中央财政对边远地区实施边远补贴。2016年中央财政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标准为西部地区人均年27 000元,中部地区人均年24 000元,在教育部、财政部的统一要求下,各地必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按时落实特岗教师的工资和津贴发放。全面关心特岗教师的身心健康,提供医疗保健。切实改善住房条件和提供工资待遇,是特岗教师在艰苦环境中的期盼,是他们安心从教的保障条件。
2.正确认识身份问题和心态问题,让教师放心从教
因为“特岗计划”的实施,数以十万计的大学毕业生深入到偏远贫困的农村中小学校,成为有着特殊身份的特岗教师。特岗计划实施十年来,已经有50多万大学生加入进来,有效提升了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农村、乡村教育事业奉献了青春和力量。为了增强特岗教师的吸引力,2016年5月,国务院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扩大特岗计划实施规模,提高工资待遇,有重点地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走出校门,成为特岗教师。
对特岗教师由于身份问题导致的来自社会的偏见、来自学校的不公正待遇,各级政府首先要确保特岗教师与当地的公办学校教师、在编教师同等的待遇,体现在职称的评审、工资的待遇、培训的机会、评选先进、年度的考核等方面。各个设岗学校应该积极创设各种条件,让特岗教师安顿身心,体验职业归属感和幸福感,努力使特岗教师三年服务期满后,选择留岗的比例达到最大化;各地教育局、学校要保证留岗的教师尽快入编,稳定教师队伍。
无论何种原因选择做特岗教师都可以理解,但要让这些特岗教师能留得住的关键是如何让他们从骨子里喜欢这个岗位、融入角色。特岗教师本人也要摆正心态,在进行人生定位、职业规划时,要多方位考虑。特岗教师要有吃苦耐劳的品质,要有抗挫能力,要培养献身农村教育的责任担当意识,要从心底热爱特岗教师的职业,这样才能踏踏实实扎根农村教育,放心从教。
3.努力提升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让教师开心从教
对很多人而言,特岗教师可能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他们却如同星星之火,散布在乡村贫困地区,默默燃烧自己,将青春和精力奉献给了基层教育。但是恶劣的生活环境,落后的教学设施,农村留守儿童敏感与孤僻等多种因素,让特岗教师在三尺讲台追寻幸福感多了些艰难。
对于特岗教师所教非所学、非所愿的状况,设岗学校进行特岗教师任务分配时,应该按照特岗教师的专业和个人意愿安排教学任务。对于初登讲台的特岗教师,教学任务不宜过多、过重,教学压力不能太大,多听老教师和优秀教师讲课,善于做总结,勤于反思,学校应该建立一些新老教师的学习科研小组,多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特岗教师专业成长。教学是一项需要技巧和经验的工作,仅仅有热情与活力是不够的。特岗教师要尽快融入新教师角色,适应新岗位,所在学校要对其进行适时的培训,可通过听评课、观摩课、案例分析、参与式讨论进行,也可采取以老带新、师徒结对、“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方式,建立新老教师的教学帮扶机制,解决特岗教师在教学中的疑难困惑,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学校还应该减少特岗教师校内不必要的非教学和行政工作,让教师安心专注于教学,给他们更多的教学自主权和工作灵活度,让特岗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交流,了解学情,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师范院校要加强学生的教学实践,加强和地方中小学校的联系,建立教学实践基地,根据各专业的安排,每年每学期分多次进行教学实践,让学生真正有站讲台的机会,这样才能便于发现问题,指导教师及时跟进学生的实习,对课堂教学给予适时评价,帮助其提高教学技能、教学水平,提高从教的信心。非师范院校的学生,在决定当教师的那一刻,就要自学教育学、心理学,把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以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力争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特岗计划”是新时期农村义务教育的阳光工程,作为一个身份特殊的群体,特岗教师的发展与这项阳光工程的顺利实施密切相关。随时密切关注特岗教师的幸福指数,关心他们的生存发展,是“特岗计划”顺利实施的必要手段,也是为广大农村学校打造留得住的“永久牌”教师队伍的现实之需,是我国教育的希望所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教师〔2006〕2号).
[2] 杨浩.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13(6).
[3] 常攀攀,罗丹丹.特岗教师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3(2).
[作者:胡春梅(1969-),女,山西介休人,太原师范学院师训处副处长,副教授,硕士;张伟(1969-),男,山西沁县人,山西师范学院科研处主任科员,档案馆员。]
【责任编辑 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