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随着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现代教学观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动态互动的过程。教学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式都有所改变,课堂变得更加开放、充满活力。学生在开放性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凸显,多种不确定因素随之产生,生成性资源伴随不确定因素应运而生。生成性资源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因而研究生成性资源的产生、捕捉、开发和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学改革带来了理念的变化和理论的生长,主要表现为:教学概念的梳理与重建、教学价值观的拓展与融合,教学过程理论上强调互动与生成、教学评价观上关注过程与关注结果并重。”因此,课程改革后的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行课堂教学更加开放、课堂活动更加动态,课堂内容更加多元化的教学。由于实行动态生成课堂教学,就会生成我们课前预设之外的内容。有效利用生成性资源就会使课堂更加精彩,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求知欲会增强,教师更有激情讲课,反之亦然。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并且学生的学习内容要与生活实践相关联,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也有助于学生的成长。然而学生为主体的动态课堂不免会产生一些教师备课时预设外的问题,甚至错误,教师要非常重视动态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 、创设情境促开发
优秀精彩的课堂教学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动态互动交流,也应具有合理的教育情境与融洽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的动态互动是课堂气氛活跃的基础,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是生成性资源产生的基础。只有开放性的课堂,学生才不会有束缚,才能主动参与、大胆发言以及提出一些非预设性的问题,不同问题之间的撞击,就会有不同的观点,引发人的深刻思考,进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生成性资源产生。例如曾有位教师在讲解“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课时,采用了故事导入的方法,动画片中显示“孙悟空分西瓜”的故事。孙悟空从很远的地方捡回来一个大西瓜,馋嘴的八戒看了非常高兴,急忙要吃,悟空说:“别急,我将它平均分成4份,我们一人一份。”八戒很不开心地说:“那也太少了。”悟空灵机一动说:“要不我把它平均分成10份,给你2份好不好?”八戒一听有2份,非常开心,连连点头说:“好好好。”你们想一想八戒有多得到西瓜吗?孙悟空和八戒谁更聪明呢?这节课学完你就会明白了,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分数大小的比较”。这就是以创设情境的方式开始新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就会更多地回答问题、提出问题,促进生成性资源的生成。教师的任务不是站在三尺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说,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创设有挑战的情境,让学生受到情境的感染,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促使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促进生成。
二、教师启发促开发
有人说过:“把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没问题,是教育的最大失败,而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的学生,是教育的最大成功。”这句话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自由地思考,大胆地猜测质疑,促进有效教育资源的生成。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的实习指导老师是这样设计的,王老师以谈话引入:“仔细听老师的要求,然后按照老师的要求做答。端午节快到了,老师想给大家分鸡蛋,假如有4个大小一样的鸡蛋,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鸡蛋的个数,用手指表示。现在开始用手指表示出来。”学生毫不犹豫地伸出2根手指。教师接着启发提问:“假如现在就剩下一个鸡蛋了,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得到的个数是多少?请快速用手指表示出来。”学生犹豫了,被难住了。有学生说:“是半个。”教师更进一步启发开导:“我们可不可以用别的数来表示‘半个呢?今天就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分数。”在教师一步一步的启发下,学生一步一步思考,不仅回答了问题,而且更加积极思考。
教师启发是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教师担任着引导者的角色,创设具有挑战性的情境问题,一步步地启发引导学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理解知识。这样的启发会使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得到开发,进而使教学效果更有效。
三、及时捕捉促开发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动态互动的特殊交流过程,也是学生学习和认知、由不认识到认识、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难免会有错误、质疑。 然而,这些错误、质疑并不是无价值的。教师要及时捕捉到学生的错误、质疑,并进行筛选、甄别,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对这些有价值的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上“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课时,教师圆满完成了分母相同和分子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预定的目标后,想出练习题考考学生时,爱质疑的学生问:“分子分母都不同的分数要怎么比较?” 这个问题不是课堂预设的教学目标,没有生成性资源意识的教师可能就忽视了这个问题。然而王老师及时地捕捉到这一信息,进一步进行教学,讲解了不同分子分母的分数的比较。课后她说:“学生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在课前设想时我就犯愁如何切入这个知识点,学生在课上提出来了,并且学生仍处在积极的探索情境中,因此这一问题的提出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回应,我顺势就将这部分内容很好地讲解了。”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学内容超出了预设的目标,但是合乎教学范围。教师及时捕捉到信息,借助学生吹来的“东风”,讲解了新的知识,丰富了教学内容。面对生成性资源教师不仅要能够敏锐地捕捉,而且要在开放的课堂中用智慧诱发生成性资源,有效利用生成性资源拓展学生的思维。
(一)巧妙处理课堂教学错误
课堂教学的本质决定了教学错误的不可避免性。教学错误具有双重性,教师如何认识错误,采取怎样的处理方式,决定了教学错误是成为教学的“羁绊”还是教学的“资源”。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能够巧妙地处理生成的课堂教学错误,尽可能将错误转化为资源,展现错误资源的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能够及时捕捉教学错误,特别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错误,教师要抓住时机启发,开发生成性课程资源。其次,教师要敢于探究错误中隐含的具有教育价值的资源。教师要利用教育智慧去判断、甄别错误资源的价值,并加以提炼和引导,服务于教育目标。再次,教师要能够运用恰当的方式来处理生成性资源。错误在教学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对待错误教师不可以置之不理,也不可以拿来即用,要通过甄别后选取恰当的方式利用,达到好的结果。
(二)智慧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
新课程改革强调课堂教学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时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虽然教师在课前精心预设,但是突发事件也会不期而至。这时,就要求教师要有能够处理突发事件的教学机智,迅速有效地处理问题并利用有效资源,使教学更有利于教学目标进展。
教师开发和利用突发事件的措施有以下几点。第一,顺水推舟,巧妙创造。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经常与教师的预设是不同的,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目标适时地调整教学计划,顺水推舟,向有利于教育目标的方向引导。第二,随机应变,巧借东风。课堂突发事件具有偶发性和突然性,教师在课堂上要凭借自己的教育智慧,巧借东风,随机应变,处理突发事件,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和理解知识,达到教学目标。第三,讲究方法,对症下药。课堂教学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能够针对不同事件采取不同的方法,应对症下药,使其拥有的教育价值发挥最大化。
(三)耐心倾听学生的质疑
在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会主动参与各种讨论和探究,学生也会在不经意间提出创造性的问题,因而,教师要有耐心,关注和倾听学生的质疑。捕捉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信息,调整方案,达到教育目标,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倾听学生质疑,开发和利用动态生成性资源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非预设。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是动态的,学生是主体,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言,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力倾听学生的观点,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第二,设身处地。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思想角度去理解学生的想法,真诚倾听他们的声音。第三,真实倾听。在倾听学生质疑时,要真真切切,不要弄虚作假,确保我们听到的是真实且具有教育价值的资源。
在我国大力开展新课程改革之际,多视角地认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对一线教师的提高无疑是有利的。由此,生成性资源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各种成功的生成性资源教学案例也涌现出来。生成性资源的成功开发为课堂教学注入了蓬勃生机,但是,课堂的活跃并不是盲目的“活”,而应该符合教学目标。在符合课堂目标的前提下,进行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师范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