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军
毛泽东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始终高度重视青年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工作,并倾入了大量的心血。他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许多关于青年教育的思想、原则和方法,从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的战略高度,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青年教育的基本框架,形成了完整、系统、独具特色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并且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
毛泽东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发展历程
毛泽东的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来源其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的生活、学习和参加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并在革命斗争和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发展完善,最终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毛泽东的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经历了孕育、形成、发展的阶段。
毛泽东从小受到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但他却非常喜欢读一些不正经的书,并从书中悟出了一个道理,即书中颂扬的都是百姓的统治者,而那些写书的人,他们没有种过田,多半是出身富贵人家,他们根本就写不了种田人的书。当读了一本关于瓜分中国的小册子,毛泽东开始担心祖国的将来,感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毛泽东意识到要把读书、“写书”与救国紧密联系起来。于是在小学求学期间,毛泽东就开始关心政治,“写了一篇文章贴在学校的墙壁上”。在这之后,毛泽东参过军,考过许多学校,并正式接受了五年的师范教育,这些经历对其的青年学生政治思想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总之,“政治观念开始确定,并且在校中得到了社会行动经验”。毛泽东青少年的求学进一步深化了他对读书目的与责任的认识。毛泽东寄希望于圣贤救世,希望青年学生以古代圣贤为榜样,树立救国、强国的远大理想,并为改造中国”而努力读书。与此同时,毛泽东还要求引导教育青年学生通过加强社会实践,获得德智体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1920年夏,毛泽东彻底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观点,他自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开始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看事情,并用马克思主义指导青年学生开展救国救民运动。在艰苦的革命奋斗中,毛泽东号召青年学生开展爱国运动,要求进步青年注意时局的发展,激发学生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热情,研究马列学说,鼓励青年学生保家卫国。在实际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把青年学生看做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鼓励国统区的青年学生跟一切反动派作斗争,通过罢课、请愿等爱国运动,促进整个人民运动的高涨。而解放区的青年学生则要用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武装头脑,树立无产阶级思想,克服小资产阶级思想,要求广大青年学生要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学会斗争经验,成为青年的模范先锋。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进一步发展,主要的内容是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阶级观念教育。一个新的世界刚刚建立起来,国家需要大量人才,但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很少,因此,毛泽东高度重视培养造就为人民服务的青年学生。发展新青年必须要使其脱离资产阶级思想,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毛泽东指出要“争取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从而将知识分子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新人,同时,吸收工农的子弟进入大学学习。此外,毛泽东重视青年学生的身体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毛泽东要求青年要“健康第一,学习第二”,谈到青少年培养时,毛泽东强调应培养青年人要不畏艰辛、艰苦奋斗、要积极锻炼身体。他认为青年必须锻炼身体;不能锻炼身体的人,就不配谈革命。最后,毛泽东对青年学生充满殷切期望,要求青年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基本内容
毛泽东非常关注青年学生应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对此提出了很多建议,努力使青年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又红又专”的接班人。首先,使青年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毛泽东一贯坚持的正确培养目标。在青年学生时期,毛泽东就主张青年要“三育并重”、“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己任”,“使自己德、智、体全面发展”。在一师求学期间,他就严格要求自己,意气风发,积极向上,德智体全面发展。在以后中国革命实践中,毛泽东仍期望不同时代的青年学生“壮健,愉快,进步”。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学校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予以特别关注,他提出全面发展,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指标,要求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减少上课时间,“为的是全面发展。”其次,使青年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毛泽东要求青年学生必须要树立起无产阶级的政治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抗大时毛泽东就要求把知识青年教育成为为工农服务,成为无产阶级的战士,要教育他们具有工农的意识。1939年,毛泽东又一次提出青年应该为社会主义而努力。建国后,毛泽东更是提出青年人要为人民利益学习,我们的事业才会不断发展。由此可见,毛泽东对青年学生的政治期望就是使其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政治信念。毛泽东教育青年要热爱劳动,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尊重工农群众,要深入工农中,不要脱离工农大众,要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设美好的未来。最后,使其成为“又红又专”的接班人。毛泽东要求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青年学生只有“又红又专”,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首先,要学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指出马列主义是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要努力地学习,不断提高青年的思想政治觉悟,不断提高青年的道德品质。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毛泽东要求红区学校的学生通过学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以克服资产阶级思想意识,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从而转变学生思想,树立共产主义信念。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要求学校要加强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因此,各级学校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摆在极其重要的地位。毛泽东指出,青年学生“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他要求青年除了学习专业外,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教育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群众观。其次,毛泽东提出青年要向工农学习,增强对工农的感情,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毛泽东一直深怀同情工农大众,认为他们是最值得信赖的人,在革命斗争中,他深深地总结出中国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革命必须要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解放后,毛泽东尤其重视工农群众的伟大力量,强调要到工农群众中找朋友”。毛泽东希望青年学生要“和工农民众结合起来,到工农民众中去”,并在结合实践过程中,增强他们对工农的阶级感情。最后,毛泽东鼓励青年向实践学习,积极参加社会生产劳动,走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毛泽东认为,全面发展离不开生产劳动,培养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必须向实践学习。因此,要实现青年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就必须接受实践锻炼,组织青年参加生产劳动。毛泽东一直反对学校教育脱离社会实际,对学生只重视脑力劳动更加深恶痛绝,他认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必须从实践中来。毛泽东指出,人才只能在社会实践中成长起来,“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来”。青年们的道德和知识是在生活实践和生产实际中总结出来的,如果不到社会的风浪中去搏击磨炼,是不可能获得深刻地认知的。为此,青年要树立为工农服务的思想,通过社会实践的艰苦锻炼,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首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法。毛泽东向来主张学生学用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法是毛泽东思想教育的基本方法。认为使用是更重要的学习。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认为青年必须要“在革命大风大浪的锻炼中成长”,强调“要到实际中去学习”。毛泽东对学校过重理论教育,而忽视实际教育的问题,给予了尖锐的抨击。其次,毛泽东主张抓典型、树榜样、细致讲理的教育方法。做青年的教育工作,要将理性教育和感性教育相结合,重视榜样的力量,并且要用细致的讲理的方法来进行教育。毛泽东一贯坚持用英雄事迹感染青年学生,激发青年的热情。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推出了白求恩、张思德、愚公、刘胡兰等先进典型,极大地激发了青年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情感。解放后,国家又根据时代发展,推出了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等先进人物的,这些先进典型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一代代青年的心,鼓舞着青年奋发向上,把青春与热血献给祖国的决心。最后,毛泽东主张充分发挥青年的主体作用,用民主的方法教育青年,尊重青年个性的发展。毛泽东要求学校要采取启发式教育,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他反复强调“要自学,靠自己学”,通过座谈、讨论、个别谈话、开生活会等多种形式寻求真理。
毛泽东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新世纪新时期,我国经济更加发展,社会更加和谐,文化更加繁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新潮流。但是,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不断增大,社会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加上西方思潮的大肆涌入,使我们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在新形势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青年,如何更好地加强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而新时期重温毛泽东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挖掘其合理精华,对当代青年教育予以科学地指导,就显得极具价值了。
毛泽东认为要在青年教育过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才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广大青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要使其与中国革命实际密切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又红又专”的接班人,提出了许多意见,使广大青年在实践中接受政治教育,培养热爱工农的阶级感情,增强无产阶级的政治意识,积极投身到事业建设之中。进入改革开放时代,邓小平丰富与发展了毛泽东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青年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当前,我国处于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点上,青年在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下,深受影响,一些青年甚至出现了理想信念模糊、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诚信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对此,加强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学生正确认识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让青年树立起正确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毛泽东认为为人民服务是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青年教育的归宿,是青年应该树立的正确人生价值观。青年人代表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集中体现,更是青年实现认识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否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青年的政治思想、科学文化、道德情操是否得到全面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江泽民指出青年只有“和人民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能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活得精彩。如果脱离了人民,就会一事无成。青年往往对人生充满着美好的愿望,只有把自身的智慧融入为人民服务,才能实现其社会价值。为他人服务,为人民谋福利,才会受人尊重,才会得到真正实现青年的人生价值。习近平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这是我们党的根本与宗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是青年的价值归宿。青年要走群众路线,深入群众之中,关心群众,了解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毛泽东指出,我们党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一切都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为人民服务要坚持以人为本,时刻尊重人民的生命,尊重人民的人格,牢记人民的利益,工作要时刻视人民群众的利益至高无上。青年学生要胸怀人民,尊重他人,热心助人,明白自己的使命,坦然对待世俗偏见,不断走向成功的人生。
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建立起网络式育人环境,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指的是学校教师、各级党政领导、社会成员、家庭父母也要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邓小平明确指出领导就是服务。全社会的每个成员都要关心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教师要为人师表、与时俱进,用自己崇高的道德、高深的学问来教育感染学生;各级党政领导了解师生思想状况,要关心师生疾苦,教育疏导青年学生,切实做好服务工作;社会要安定团结,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为青年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家庭要积极鼓励青年学生,培养青年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全程育人是指要重视青年政治思想成长过程中的教育。当今社会竞争异常激烈,压力与诱惑无处不在,极大地影响了青年的思想和心理,影响了青年的身心健康。因此,在思想和行为教育过程中,要培养和造就身心健康的青年,家长要在情感上多付出,政府和社会要创造宽松、优越的环境。学校要根据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对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指导教育,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引导青年积极走向社会。全方位育人,是指学校、社会、家庭应采取不同的途径,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和生活环境,使青少年健康成长,为青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社会实践。当今经济全球化、社会多元化,我们必须要创新青年社会实践的新途径,使实践活动更好地发挥其作用。首先是要建立青年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引导青年走出校门,到工农群众中去。当前青年学生“本本主义”现象严重,缺乏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要实现青年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要让青年下到基层,参加社会调查,接受实践锻炼,学校与社会要多创造机会,利用好寒暑假与课余时间,组织青年走下去,积极参加基层调研,参加生产劳动。只有在实践中进行教育,才能使青年深刻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了解马克思主义,从而有利于青年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与责任意识,进而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此外,高校还要积极组织青年参加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使青年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其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目标,提供必要经费。各个高校要努力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项目,使其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增强社会实践的效果,培养青年的劳动观念、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
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党的优秀传统和政治优势。毛泽东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依然具有很强的当代价值,我们要充分继承和发展毛泽东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深入学习领会其理论精髓,扎实有效地开展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出千千万万优秀的青年,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