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解读与有效教学策略选择

2017-01-05 16:57梁京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写景背影课文

梁京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如何走出一条多快好省的语文教学之路,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语文教育界的难题。所以我们真正关注的不是一节课,而是整个课程。可以通过钻研带有共性特点的课型推动有效教学,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以《济南的冬天》为例,从这篇散文的教学构思谈谈自己的解读与有效教学策略的选择。

一、对文本的解读

备课前要有整体意识、单元意识,了解要讲的课文在这个单元里的地位和作用。不要隔离于单元之外,也不必将整个单元的教学任务,面面俱到。《济南的冬天》是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它是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著名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层次分明,角度独特,虚实结合,想象丰富,情景交融。加上文中口语多,个性化浓郁,因此读来自然、真挚、富有感染力。所以,学习本文,第一要利用其审美价值,引领学生进入作者营造的美的意境中,获取美的享受和熏陶;第二老舍先生丰富的写景方法和技巧,是对学生积累感悟语言并进行写作引导的最佳范例。

从本单元编排的意图看,选取的4篇课文分别描绘了烂漫的春光、温暖的冬景、如海的竹林和翠绿的草原,呈现出了一幅幅丰富多姿、充满诗情画意的美丽画面。它们为学生的心灵放飞自然,提供了丰富的审美体验,在《春》这篇写景散文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学习景物特征和描写角度的写景方法、技巧。

二、对学情的分析

我们将教给学生什么?教学活动能否有效实施?尤为作文时,由于大部分同学不懂描写,只会记叙,语言显得干瘪乏味,缺少文采,没有感染力。所以语文教师可利用学生接触写景散文的机会,对学生进一步引导、巩固、加深他们的认知,对写景散文抓特征、理层次等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加以固化。以读促写、以读促思,让我们的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思维习惯。

把语文习惯的养成落实在具体的语文学习行动中。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心理特征来设计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主体性,让他们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让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比如学习游记单元,可让学生勾画出作者的游览路线,以导游的身份有条理,有创意地设计导游词,让同学们能身临其境地神游一番。又如学习新闻单元,可以每人准备一张报纸,通过标注形式,在剪报上把新闻的知识活学活用,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仅仅是停留在抽象的概念上。

三、对教法、学法的关注

首先关注教法。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宜采用以下教法进行有效教学。情境设置法: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融入到文本的意境中去,激发其强烈的学习兴趣。朗读法:本文有其独特的意蕴,若要让学生品味其中语言的精妙,教师应该设计多种方式的朗读,为此,教师可以围绕“读”字做文章,抓住“读”字开展一系列的语文学习活动,从而达到读中悟,悟中读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力。

其次关注学法。教与学是双向活动,为了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宜采用以下学法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在书上圈画批点,积极读书。朗读法:指导学生多感,并让学生自己尝试读,小组相互读,而后再让小组间竞赛读,由其中一小组分角色表演读,其他小组评读。最后再请大家推选出竞赛中每个角色表现最佳的同学组成最佳组合再读。这样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互读、评读、竞赛读、表演读,让学生从中反复体会、品味与表现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与反动没落的沙皇统治之间生死搏斗的坚强无畏的精神,激发学生无产阶级的革命热情和战斗豪情,同时感受诗与散文完美结合的音乐节奏美,内容丰富的激越美。至此,其文章的思想性、抒情性、艺术性等也就得到了深入领会。

二、 故事性强的课文采用讲故事法

大千世界,人人喜爱读故事,青少年尤其突出。对于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教师可充分抓住

这一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让课堂充满活力、不枯燥,又让学生乐学。

如《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童话故事,所以初读课文时,我就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按老大臣的口气,用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听。然后要求学生再朗读课文,思考皇帝为什么会相信骗子,老大臣等官吏为什么不敢说真话等一系列问题。

再如小说《父母的心》,讲的是一对穷夫妻,宁可一家六口一起饿死,也不愿送一个孩子给富人家的感人故事。课文导入时,我直白地告诉学生:“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日本著名小说家川端康成写的一个感人的故事,你们想听这个故事吗?”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后,我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在听录音的过程中我就听到了阵阵啜泣声,以致许多学生听完后都泪流满面。趁势我又让学生说说这个故事感人的原因,再比较一下父母每次要答复自己孩子的理由有什么不同,从这些理由的细微不同之中感受父母对每一个孩子的爱。而后再按故事发展的情节让学生复述,使学生进一步深入体会父母的至亲至爱。最后我再让学生讲述自己的父母关爱自己的故事。这样既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又使每个学生都受到了感恩教育,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父母。

三、 结构性强的课文采用线索教学法

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结构性强的课文,有的紧紧围绕中心句来结构文章,有的以或明或暗的线索,甚至是明暗双线来结构全文。如果我们紧紧抓住这些文中的结构线索进行教学,不仅使阅读教学新颖自然,而且能牵一发动全身,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就有两条线索。一条以父亲的背影为明线组织材料,一条是渗透其中体现父子情深的暗线。我根据这两条线索间的关系,以明线为抓手,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顺势理出全文线索:开篇设疑——点出背影,文中叙事——引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别——惜别背影,结尾思念——照应背影。然后围绕这几次背影,逐一阅读讨论:课文写的这几处背影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每次背影引发作者怎样的心理活动?体现了父子间怎样的情感?作者选择父亲的背影来写有什么艺术特色?这些问题学生弄清了,文章的暗线也就抓住了,蕴含其间的主题及其艺术特色也就体会出来了。

再如《夏》一课,课文开始就直接以“充满整个夏天的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一句概括夏天的特点,所以我在学生初读课文时就启发他们找出这一中心句,而后让学生读一读,找一找,下文哪些段落写“紧张”,哪些段落写“热烈”,分别用哪些方法来表现这些特点的?这一教法,既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了课文的结构特点,潜移默化中又让学生在“紧张、热烈”中阅读赏析了课文。

总之,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语文阅读教学更是如此。因此,我们只有遵循课文的特征,因材施教,让学生感到清新、自然,乐此不疲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才能使语文阅读教学达到有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响水县六套中学(224622)

猜你喜欢
写景背影课文
回忆,也是写景的利器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两个背影
背影
如何写好写景作文
背课文的小偷
写景的妙招
背影
写景篇:写一种自然现象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