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福州 350004)
浅谈公路项目财务分析与经济分析
■肖月霞
(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福州 350004)
随着我国公路项目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在完善路网建设同时需对公路项目进行科学的经济评价。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中财务分析与经济分析是我国现行项目经济评价的主体内容。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与探究经济分析与财务分析的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期提升公路项目经济评价的专业度和准确度。
公路项目 经济分析 财务分析 区别与联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需求不断增长,作为交通运输的主体工程,公路项目建设步伐也不断加快,在完善路网建设时需对公路项目进行科学的经济评价,才能建设具有最佳投资效益的项目,为路网建设提供资金保证。财务评价(即财务分析)与国民经济评价(即经济分析)是我国现行公路项目经济评价的主体内容。
财务分析是为判定项目财务方案是否可行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在当前国家会计、税收和价格制度框架下,对项目的财务流入与流出进行预测,通过分析计算相应评价指标来判断项目的偿债、盈利、生存能力,以此判断项目的财务是否可行,评价项目是否值得投资。
经济分析是采用经济分析专用参数,从项目对社会经济所做贡献及社会经济为项目付出代价的角度,分析项目的经济流入和流出,计算项目对社会经济的净贡献,判定项目投资经济方案是否合理。项目的经济分析即对项目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分析,为政府的资源配置决策提供依据,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它能够帮助政府在审批或核准项目的过程中,对那些本身财务效益好,但经济效益差的项目实行限制;对那些本身财务效益差,而经济效益好的项目予以鼓励。
公路项目经济分析与财务分析之间联系密切。经济分析可以以财务分析为基础,通过调整计算得到相关的经济效益和费用数据,也可以抛开财务分析直接进行经济分析。
不管是经济分析还是财务分析,其核心内容都是效益与费用的比较,它们的理论方法是一致的。对于新建项目采用前后对比法,对比实施拟建项目后与不实施该项目之间的效益和费用差额;对于改扩建项目采用有无对比法,对比改扩建前后增量效益与增量费用之间的差额。同时,经济分析与财务分析都是根据资金时间价值原理对拟建项目进行动态分析,计算项目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等指标。
但是公路项目经济分析与财务分析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1)评价角度和出发点不同。经济分析是从全社会的角度来分析项目对社会经济的净贡献;而财务分析则是站在项目投资者或债权人的角度,对项目的财务效益、投资损益、投资贷款风险和收益以及财务的可持续性进行分析。
(2)评价期限可能不同。我国收费公路有还贷收费公路和经营收费公路两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及项目所在地的差异,我国收费公路的收费年限也不相同,因此,各公路项目财务分析期限也不同。同一项目经济分析计算期可等于财务分析计算期,也可长于财务分析计算期。
(3)效益和费用的含义及划分范围不同。公路项目财务分析中的效益体现为公路运营期间,对车辆所收取的通行费用,而经济分析中的效益则体现为拟建项目预测交通量与现状交通量的营运成本降低效益、旅客时间节约效益、交通事故减少效益以及诱增交通量的效益之和。财务分析是以项目直接发生的现金流计算项目的效益和费用;而经济分析需要将视野放大到全社会,要同时考虑项目直接和间接的效益和费用。此外,有些财务收入或支出,例如项目与银行之间发生的存款和贷款利息、项目缴纳给政府的各种税费、政府对项目进行的各种补贴都属于社会经济内部成员之间的“转移支付”,于社会经济全局而言,并未产生资源变化,在经济分析中不应计入经济效益或费用。若以财务分析为基础进行经济分析时,须将转移支付部分从财务效益和费用中剔除。
(4)评价采用的价格体系不同。经济分析采用的是不考虑绝对价格变动因素(物价总水平变化)的影子价格体系。所谓影子价格是依据经济分析的定价原则制定的,能够反映市场供给与需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与资源合理配置要求以及项目投入和产出的真实经济价值的,专用于项目经济分析的一种价格系统。而项目财务分析则是使用预测的财务收支价格体系包括固定价格体系、时价体系和实价体系,考虑了绝对价格变动因素。在项目财务分析实际运用中,并不要求必须全部采用上述价格体系,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简化,依据《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原则上在项目建设期间建设投资的估算和对运营期投入产出价格的预测既要考虑绝对价格变动因素,又要考虑相对价格变化。而项目运营期内,可以采用同一套价格如固定价格或实价,只有当有要求或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需要采用时价体系。
(5)评价内容不同。财务分析包括三个方面即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和财务生存能力分析;而经济分析只有盈利性分析。财务偿债能力分析主要通过计算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等相应指标,来考察项目是否能够按计划偿还债务。盈利能力分析是以相关效益费用数据为现金流量,计算项目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等指标,来分析项目投资盈利能力。财务生存能力分析是通过考察项目财务分析期内各年的投融资和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各项流入和流出,来分析评价项目是否能为投资主体创造充分的净现金流量以维持正常运作,进而考察项目实现财务可持续性的能力。
(6)评价参数不同。财务分析最主要的基准参数是财务基准收益率,而经济分析的基准参数是社会折现率。经济分析中的通用参数是由专门机构组织测算和发布的,包括社会折现率、影子汇率等,其中社会折现率是公路项目经济分析中判别经济内部收益率的基准,也是计算项目经济净现值的折现率,是项目经济方案是否可行的主要判别依据。公路项目的财务分析参数可参考选用国家相关机构发布的如总投资收益率、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等参数指标。
政府计划在某交通十分不便的山区投资建设一条收费公路,期初投资1.35亿元。预计项目建成后20年运营期内,每年的公路收费净收入为1000万元。预计修建该公路带来的营运成本降低效益、旅客时间节约效益、交通事故减少效益等合计每年约为2000万元。假设项目财务基准收益率与银行贷款利率均为4.9%,社会折现率为8%。
因此,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项目财务净现值小于零,表明该项目不能达到基准收益率水平,即项目运营期间收费净收入不能收回全部投资。
同时还要对项目进行经济分析。经济分析中该项目每年的服务收费净收入1000万元不应作为项目经济流入,而应将项目降低运营成本、节约旅客出行时间、减少交通事故等效益看作本项目的经济效益。
可见,该项目经济分析结果可行。该项目作为政府的一项利民举措,决定项目是否投资建设应该更注重经济分析结果,同时结合社会评价评估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公路项目运营前期往往因贷款利息较高导致项目整体效益下降,对那些关系民生国计的重点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可采取利率优惠或财政补贴等政策予以鼓励。
公路项目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它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布局,因此往往侧重于选择经济分析与社会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对于收费型公路项目,则可同时使用财务分析,以利于投资主体选择有良好投资价值和整体效益的项目,提高公路网的建设效率和资金保障。
只有真正了解掌握了可行性研究中经济分析与财务分析的内涵,明确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科学合理地对拟建公路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提升公路项目经济评价的专业度和准确度,才能为项目决策提供真正可靠的依据。
[1]佘健明,王永银,等.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建标[2010]106号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