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治萍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185-01
研究资料表明,学困生并不是天生的“笨孩子”,是在后天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通过观察、分析和个案研究,我认为学困生的形成,归因到智力因素、心理机制因素,家庭教育因素、学校教育因素、社会教育因素五个方面。
一、智力方面的原因
智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我们通过阅读文献资料,结合本校学困生个案,对智力方面的成因进行了解分析。发现智力因素确实是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
人的智力水平是有差异的,有明显智力问题的个别孩子可能被安排在特殊教育机构,而更多心智力不足、临界智力的学生仍然在我们正常班中,这部分学生占到了10%左右。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些学生,是教好这些学生的前提。
二、心理机制的原因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
在边远山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现象突出,不少学生缺少必要的家庭教育,加上受读书无用思想影响,学习缺乏主动性,无心于学习。表现在学困生身上为缺乏上进心,上课不听讲,违反纪律或旷课,作业照抄应付老师,从没想到提高自己。
2.学习意志不强。
学习的毅力和耐力较差,只有三分钟热情,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
由于学困生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处在被遗忘、被摒弃的角落,他们内心深处一般都很自卑,认为自己不行,不愿意接近教师,对教师心存畏惧,或敬而远之,或敬而怕之,很少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太多的失败使学困生常感到学习无聊、枯燥,这种低落、沉闷情绪,敏感,脆弱的心理,很容易形成挫折感,导致对学习缺乏自信心。
4.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
学困生基础差,知识脱节多,知识结构不完整,对知识的掌握只停留在表象上,没有深入到实质。
5.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低。
学困生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满足于“喂一口吃一口”的学习方法。知识掌握只重视结论,生搬硬套,定势强,有疑问不及时弄清楚,学习时抓不住重点。
6.认识水平低,思维无力。
思考问题表面化,反映慢,表达力差。遇到实际问题时不知所措,分析综合能力差,概括力和想象力不够,不能灵活运用知识。
7.依赖心理强。
上课依赖老师,作业依赖同学,把学习的希望寄托在老师和同学的讲解上。依赖心理的存在,使之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刻,解答问题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因而学习时表现为程式化、模式化,缺乏创新和变通能力,影响了学习效果。
三、家庭教育的原因
家庭教育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不良的家庭环境,常常导致学生学习水平下降。
一是无证驾驶,家长没有学习过如何教育孩子就开始养孩子了。学困生家庭教育中或对孩子从小娇生惯养,过分溺爱,或对子女期望值过高,使学生难以达到家长的期望,从而使学生丧失信心,或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总是以打骂来解决问题,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使学生难以忍受高压,导致厌学,或对孩子放任自流,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
二是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孩子,外出务工的留守孩子,他们失去了一般家庭的温暖,情感上受到伤害。这些情况若出现在学困生身上,那更是雪上加霜。
四、学校教育的原因
1.应试教育因素。
当下应试教育仍然在唱主角。在这种背景下,教学常脱离学生实际,授课往往重知识结论,轻知识发生过程。考试成绩是学校、家长的唯一要求,学困生始终是被鞭打的对象。
2.同学环境因素。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学生意志不坚定,毅力不强,一两个厌学的孩子会一染一片,学校的正面教育在他们中间很多时候会大打折扣。
3.学习内容因素。
山区学生信息面相对较窄,而教材容量大,知识面广,学科重要性人为加强,学生学习负担重。
4.教师素质因素。
师德,责任心、事业心等差异,部分教师、班主任缺乏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方法,简单、急躁、粗暴,非但不能有良好教育效果,反而加速学生向更坏的方向转变。
5.课程内容因素。
新课改后,语文更多地要求学生表达感受,要求有很大的阅读量和丰厚的生活积累,数学各种探索型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有更宽更新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他课程也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体验和主动探索。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不适应,加速了学生的两极分化。
五、社会教育的原因
游戏厅、麻将厅的大量出现,诱惑着学生去过把瘾,不少学生深陷其中不能自拨。这些来自社会的因素,使学生放纵享乐,不求上进,厌学、不学,最终弃学。
父母离异、生病、去世等突发事件,使学生心灵遭受重创,造成学习中断及突然学习困难,若调整不及时,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的积累,学生丧失学习信心,新的学困生再次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