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森
摘要:小学生活泼好动,对呆板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同时空间思维和数学建模能力尚不成熟,对于一些基本数学理论的接受显得比较困难,这些都给教学带来了困难。正是如此,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逐渐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本文就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趣味;多媒体
小学数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有关数、图形、统计等基础知识,而且还要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及一定的推理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态度,养成以学为乐,乐于探索,敢于成功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得到和谐发展。
一、通过生活化的素材开展教学
由于数学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我们可以非常容易地在生活中找到大量的学习素材,并由此来开展我们的学习。为了使这一过程生动化和形象化,我们更可以将其与CAI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问:“大家能测出咱们学校的教学楼有多高吗?”这样的问题开始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但同时也可以引起他们极大的求知欲望。此时教师可以引入相似三角形的概念。通过讲解,学生会对相似三角形和比例尺等相关教学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而教师便可以由此顺利地开展“巧测教学楼高度”的第二课堂活动。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播放动画片《蓝猫淘气三千问》中关于测量电视塔高度的一集,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大概知道了解其中的方法,之后教师再给大家进行详细讲解。待准备妥善之后,教师便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带领学生一起在学校操场进行测量实践活动,最后将学生测量的结果进行整理,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讲解。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加深他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生活化的教学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提供大量的素材,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主动用数学的思维观察周围事物并提出问题的能力。这对训练学生数学实践能力和数学建模的基础而言,都大有裨益。同时生活化教学的素材都是学生日常所见所闻的东西,能大大提高学生的亲切感,从而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
二、注重教学的生动化与形象化
由于小学生理解和推导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在第二课堂应该通过CAI系统大力提高教学案例的生动性,以便于学生理解。例如,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十分重要的一类题型,对于应用题中的场景,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系统进行模拟,相遇问题、追赶问题、大小比较等大量问题都可以用动画的方式进行展示,这样既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又可以将整个数学过程进行分解,方便学生的掌握。又如方程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由于思维和想象力的限制,不少学生对方程思想的接受有一定的困难,“X”的含义他们往往不能理解。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地将“X”这个未知量形象化为“一个已知的元素,只是用X来表示罢了”,给学生灌输“未知即已知”的观点。具体来说,还可以从简单的应用题入手。例如:“甲乙两地距离120千米,一汽车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多少时间?”题中的未知元素即我们要求的时间,可以设其为X。根据未知即已知的观点,我们此时告诉学生完全可以将X作为一个已知项,和距离、时间等已知项没有任何不同,而我们只需要根据所有的已知条件建立关系式即可。例如:80X=120,120/80=X,120/X=80,等等,所有的这些关系式我们可以完全抛开格式和可行性的限制,只要求学生列出关系式即可。经过一定的训练之后,再加大难度,使条件复杂化,例如:“甲乙两地相距120千米,A、B两辆汽车分别以60千米/小时和7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甲乙两地出发,问何时两车相遇。”这时关系式变得复杂一些,可以列出60X+70X=120。通过未知即已知的训练,学生可以快速地掌握到方程解题思维的入门,会快速地将未知(即要求解)元素设为未知数进而建立起关系式。
三、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历史的飞跃。中国教育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由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给数学课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这不仅可以有效的避免厌学情绪、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真正的体现学生为主体,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节课时,本来这节课的内容是相当抽象和枯燥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可以在教学课件中设计这样一个环节:一只卡通熊带领大家参观新建成的小区,整个小区的环境是由学生已学过的各种图形组成的,有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等等。然后问大家:“这个小区漂亮不漂亮,你发现它们都是由那些图形组成的了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了,争先恐后的抢着回答问题。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和生动的情景有机的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和欲望。
总之,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努力实施适宜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体验参与的快乐、思维的兴趣、创新的愉悦,使他们的情感、意志和良好行为习惯得到形成、巩固和发展,逐步增强民主合作、竞争、奋斗的意识,培养向往美好,崇尚文明,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与新课程一起成长,开创现代教育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 丁明江.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5(01).
[2] 《小学数学教学全书》出版[J];河南教育;1998(06).
[3] 唐成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设疑诱导[J].贵州教育;200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