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煌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也不断深化,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然而,伴随着国有企业的发展,企业内部的运营风险随之加剧,因此加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显得愈发重要。文章立足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审计人员;独立性
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内涵
2014年《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中将内部审计定定义为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
作为企业内部实施的一种自律机制,内部审计有助于在根本上提高本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
1. 咨询作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和监督水平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从以监督为主转向以监督与服务并重,对上级提出合理的管理建议,对平级发挥良好的监督作用,对下级提出完善的咨询服务,并逐渐扩大咨询服务的比重,为企业增值提供源动力。
2. 评价作用。国有企业存在着两层委托经济责任的关系,一层是政府将国有资产及决策权委托给国有企业负责人;另一层是由于国有企业的经营规模较大、涉猎的领域较多、组织结构复杂以及管理层级较多,国有企业负责人无法进行直接管理,将部分管理权和决策权委托给下级管理者。所以在国有企业中对受托的经济责任管理人的要求较高。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对责任管理人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考核,对国有企业的内部经济活动成果进行评价,有助于避免腐败,促进廉政建设。
3. 监督作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实务指南规定,对其内部经济活动进行监督,能够有效遏制国有企业内部的违反违纪行为,维护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二)加强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1. 国家法律法法规要求。《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3条规定“国家机关、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必须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可见国有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是响应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2. 国有企业发展的需要。国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面临的经营风险普遍增大。内部审计作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进企业增强自我约束机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国有企业可以借助内部审计不断贴近经营、突出重点,对经济行为进行有力的监督,及时发现违规现象,保证经济活动有序进行。
3.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需要。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为了确保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营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实现内部有效控制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方法。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需要通过内部审计来检验,内部审计可以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监督、评价,及时发现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提供保障。
二、目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 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部门有效履行职责的首要条件,只有保证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才能确保审计范围的广泛性、审计行为不受限制、审计建议得到采纳、审计结果运用得当。然而,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还有所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许多内部审计部门由财务总监分管,与财务部门的关系太紧密;第二,审计委员会形同虚设,根本不能发挥作用;第三,审计部门负责人向企业管理层汇报工作,不能向董事会汇报。从以上表现来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缺乏削弱了内部审计职能。
2. 内部审计制度建设不健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内部审计实践取得了较大发展, 但是很多国有企业均未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一方面审计日常工作缺乏刚性要求和技术指导;另一方面,审计工作得不到企业其他部门与下属企业的认同,容易受到忽视与排斥,加大审计工作的开展难度。
3. 内部审计视野较狭窄
审计实务中,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以财务审计为主,忽略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造成内部审计视野比较狭窄。正是由于视野狭窄,大部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目前仍是以财务内容为工作重点,而忽略了管理审计,这使内部审计工作的结果运用不理想,更达不到为企业增值的目的。
4. 审计技术方法落后
一方面,经济高速发展,IT、互联网方面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国有企业也需紧跟时代潮流,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使用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手段。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重点内容不断变化,更需要在线联网审计能力。技术条件及工作内容的变化同时要求审计手段向技术化方向发展。但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审计实务中,技术方法较落后,以手工查账为主,未广泛运用辅助审计软件,审计抽样依赖于审计人员个人的职业判断,导致审计报告一般以定性、笼统的结论作为评价结果,而无法用定量的方法进行衡量,这限制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影响了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5. 内部审计的人力资源不足
目前,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的审计人员是从财务人员转型而来,缺少计算机、管理、工程等方面的人才,也容易造成审计人员主要关注财务方面的问题,工作视野不全面;其次,随着国有企业业务越来越复杂,审计项目也随之增加,但审计人员数量与时间有效,资源的缺乏导致审计效果下降。可见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审计资源不足严重影响了审计工作的开展。
三、强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
1. 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对于内部审计非常重要,审计人员只有具备独立性时,对企业各项经济管理活动行为的审计才能做到公平、公正、客观。首先,内部审计部门不能由财务总监分管,最好由董事长直接管理;其次,内部审计报告实行双重报告关系,需要分别向最高管理层和董事会分别汇报工作;最后,审计委员会需充分发挥作用,内部审计部门在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内部审计机构的人事管理、资源配置决策权属于审计委员会。
2. 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国有企业要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改进工作方法。首先,要以现有的法律法规、制度准则为基础,并借鉴国外先进或成功的经验与做法,结合行业特点和自身企业发展的实际,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健全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在对实际工作过程中发现的缺陷和问题要不断总结和改进,实现企业内部审计的制度化、规范化。其次,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的长效机制,完善全过程循环跟踪审计,让内部审计成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必要程序,使审计制度落到实处。
3. 拓宽内部审计视野与业务范围
内部审计需从传统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内部审计作为国有企业内部监督的重要组成部门,在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与防范风险角度,实现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管理审计在企业发展中日益重要,内部审计始终需围绕国有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从内部控制建立及执行有效性、经营机制建立执行及有效性、经营业绩指标完成情况的真实性、重大经济事项的合法合规性、各经营环节管理的效率性及效益性等方面,在完善企业管理、增加企业利润等重要经营领域,对所属企业全覆盖地开展管理过程审计、经营审计与绩效审计。
4. 运用先进的内部审计手段和技术方法
内部审计需大力发展信息化。首先,推进业务、财务、管理和流程的信息化,利用云计算、云数据等日益强大的数据处理模式,建立健全审计信息收集系统,实现对业务的远程实时监控。其次,加强对信息化系统的审计,保障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再次,通过计算机手段,实现多元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内部审计人员从原来的财务报表审查延伸到对企业整体的审计。最后,通过软件、程序、系统构建审计分析模型和中间表,利用网络实现快捷审计和实时审计。逐步使内部审计信息化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最终实现内部审计信息化。
5. 提高内审人员素质
一方面,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优化内审人员结构,改变单一的审计队伍,形成由审计、法律、计算机专家等组成的综合整体,同时在内部极力挖掘审计人员的潜力,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审计技能;在部门外部充分利用各业务部门的专业人才优势,建立兼职审计人员库,便于专项审计时进行业务指导和咨询,从而降低审计风险,增强审计建议的可行性。
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应整合监事会、纪委、财务监管、内部审计、全面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监督资源,充分发挥协同监督的效能,形成大监督架构。内部审计要合理利用大监督架构下的信息共享、功能互补以及监督联动机制,不断拓展审计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增加审计的覆盖面,发挥资源的整合效应。
参考文献:
[1]王兵,鲍国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实践与发展经验[J].审计研究,2013(02).
[2]黄清.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5).
[3]辛岩,杨明,李方全.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问题与浅析[J].商业经济,2011(20).
[4]姚莉.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与防范[J].经营管理者,2013(16).
【作者单位: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