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顺
美国图书馆数字人文案例研究及启示
——以布朗大学、纽约公共图书馆为例
朱华顺
数字人文是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国外尤其是美国对此研究较为深入,而我国则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布朗大学数字学术中心的“加里波第与意大利统一运动档案”和纽约公共图书馆数字画廊的“地图整经机”均是数字人文研究项目的典范,其先进经验对我国图书馆界有如下启示:以图书馆为中心开展数字人文研究,培育学科馆员协助开展数字人文教育,完善顶层设计以鼓励数字人文研究等。图1。表1。参考文献33。
数字人文 布朗大学 纽约公共图书馆 美国
2014年,斯坦福大学图书馆与法国国家图书馆共同发布了“法国大革命电子数据库”(French Revolution Digital Archive)[1],用户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并阅读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图像资料和法国议会档案。无独有偶,作为全球收藏中文家谱原件数量最多的公益性机构,国内的上海图书馆也在2015年开放家谱数据库,精选500种家谱供读者在线阅览,用户只需登录上海图书馆家谱数据库,即可查询自己姓氏的家谱[2]。
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由“人文计算”(Humanities Computing)发展而来,即应用数字化技术研究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而后随着以数字化方式呈现的人文研究成果越来越多,数字人文逐渐取代了人文计算,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3]。2014年,美国大学及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发表学术图书馆新趋势,数字人文位列其中[4],并指出数字人文乃传统人文学科研究借助数字科技产生的综合性之学术成果。同年,国际图联(IFLA)在里昂年会上发布《图书馆地平线报告》,指出图书馆面临着六方面关键趋势,其中之一便是新形式跨学科研究的兴起[5]:数字化技术将被广泛深入地应用到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与教学之中。
当前,国内的人文资料专题数据库建设日趋完善,数字化技术已经运用到人文学科研究之中,但是“数字人文”依旧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有实践但未上升到理论高度[6]。伴随着国内首家高校数字人文研究中心落户武汉大学,国内图书馆界开始思考如何建设高校数字人文中心[7],以及学习、借鉴国外成功项目的经验[8-12]。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数字人文”这一概念在国内研究中尚未得到普及,但实际上已经有不少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了“数字人文”研究项目,多集中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13]、数字考古与历史建筑重建[14]、古籍数字化[15-17]、数字文艺[6]、文本挖掘[18,19]等领域。
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独特的数字技术优势以及保存和传播历史文化的社会功能,决定了数字人文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与图书馆有着不解之缘。据统计,至2011年11月,世界范围内共有100多个数字人文中心,约一半在美国,而这其中又有约一半设立在图书馆,另外还有大约四分之一和图书馆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20]。尽管这些研究中心的名称不尽相同,但其实质都是通过数字信息技术来开展多学科尤其是人文学科研究。
2.1 布朗大学数字学术中心
布朗大学始建于1764年,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同时是美国最富盛名的“常春藤联盟”(Ivy League)的八所盟校之一。布朗大学图书馆学术资源丰富,约有700多万件印刷品馆藏,其中图书约490万册、期刊55,000种,以及大量其他形式的文献资料,是美国新英格兰地区馆藏资源最为丰富的大学图书馆之一。
布朗大学人文底蕴深厚,自然科学尤其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发达,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展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人文学科的尝试,“数字学术中心”(The Center for Digital Scholarship,CDS)即是其科技与学术相互融合的传统的延续。CDS专业团队由数字学术馆员和信息技术馆员两部分人员构成,提供数据监管(Data Curation)、可视化演示/数据可视化处理(Visualization)、空间分析 (Spatial Analysis)、元数据创建 (Metadata Creation)、数字人文 (Digital Humanities)、咨询(Consultation)、数字制作 (Digitization)、工作坊(Workshops)、会议 (Conferences)、研究 (Research)等11种研究服务[21]。布朗大学数字学术中心开展或者协助开展的数字人文项目多达53项[22],其常用的研究工具如表1所示。
表1 布朗大学CDS开展数字人文研究的常用工具
2.2 “加里波第与意大利统一运动档案”
“加里波第与意大利统一运动档案”(The Garibaldi&the Risorgimento Archive)是布朗大学CDS联合多方力量,对19世纪意大利统一运动的巨幅原画进行数字化处理后汇编而成的一个多功能数据库。它采用多媒体形式对原画进行展示,并有英文和意大利文双语讲解。加里波第是意大利统一运动的军事领袖,该画卷描绘了加里波第的身世、事迹和意大利独立战争时的场景。该画卷在19世纪中叶完成于英国,而后相继刊登于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的报纸上,是现存唯一的欧洲19世纪大型通俗艺术作品,长79.25米,宽1.45米。布朗大学图书馆于2005年获得此画卷时,因年代久远,画卷纸张已经出现脆化,故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该项目由布朗大学约翰·尼古拉斯·布朗公共人文与文化遗产中心(John NicholasBrown Center for Public Humanities and Cultural Heritage)主任Susan Smulyan教授主持,联合陶格鲁学院(Tougaloo College)、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American Council for Learned Societies,ACLS)以及多位历史学、文学、传播学、计算机信息科学的学者及其团队,历时5年才完成其数字化进程[23]。
该数据库共包含两个子库,分别是加里波第肖像(Portraits from the Anne S.K.Brown Collection)和19世纪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报纸上关于加里波第图片的报道(Garibaldi&the 19th Century Illustrated Press),提供文本和图像两种类型的检索[24]。而后,在该校计算机信息技术科学家Andries van Dam的协助下,该项目与微软公司合作,利用微软TAG(Touch Art Gallery)架构开发出电子展览,相继在大英图书馆(2010年10月—2011年5月)、意大利博洛尼亚市立图书馆(2011年9月)和锡耶纳市政大厅(2011年10月—2012年1月)[23]展出,反响热烈。
3.1 纽约公共图书馆数字画廊
纽约公共图书馆(New York Public Library,NYPL)是美国最大的公共图书馆,拥有4个研究中心和88个分馆,遍布于纽约市三大主要辖区。该图书馆约有450万册藏书,总计超过6万英尺(约18,288米)长的档案资料,足以比肩研究型大学图书馆。但是和研究型大学图书馆不同的是,纽约公共图书馆最初并没有专职研发人员,而是组建了一个由“业余”艺术家、电脑爱好者和人文学者组成的数字实验室,在此基础上诞生了数字画廊(The Digital Gallery,DG)专业团队,并开展了一系列数字人文项目。
3.2 时间机器——“地图整经机”
该项目由馆内一位地理空间信息馆员于2010年发起,最初来源于谷歌地图(Google Maps)[25]的启示:如果在谷歌地图操作界面上增加“时间回返”功能,是不是可以看到过往至今城市建筑的变化?历史建筑可否在地图上重现?“地图整经机”(Map Warper)项目由此而生。
地图的原始数据主要由纽约市区内保险及房地产公司提供,涵盖了从1852到1922年期间纽约州和新泽西州的房地产、郡县市、地形图,包括城市布局、建筑集群和建筑物结构等数据,并特别收录了约1000幅美国东海岸城市图(16—19世纪)、700幅奥匈帝国地形图(1877—1914年)[26]。其工作原理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上的“弹性伸缩”(rubbersheeting)方法[27],对原始地图进行几何调整(georectifying),使原始地图中的像元(pixel)重新适配进入新的基图之中,前后效果比较如图1所示。
图1 原图与覆盖于谷歌即时地图的“弹性伸缩”图
原始地图中包含有街道名称、地址、建筑图纸等有用信息,在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NEH)的资助下,DG正着手对这些信息进行抽取,与图书馆现有馆藏及开放数据地理数据库(例如GeoNames、Open Street Map等)资源进行整合汇编,制作成“纽约城市地名事记”(New York City Chronology of Place),并以数据库的形式帮助用户了解特定历史时间跨度内城市风貌的变迁,包括历史照片、饭馆菜单、黄页、建筑许可证、人口普查表等信息[28]。
4.1 以图书馆为中心开展数字人文研究
跨学科合作是数字人文项目共同的组织特征,不同学科由于在学科文化、研究范式上存在差异,因而容易造成学术沟通困境和技术鸿沟困境[29]。以图书馆为中心来开展数字人文项目,要求图书馆应做到:(1)以开放的心态迎接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及其项目。“项目制”是当前国外数字人文中心运作的基本方式,建立基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思想的运行机制,成立跨学科的领导小组或者决策委员会,协调项目开展过程中各方利益关系,调动各方参与研究的积极性。(2)借鉴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IC)思想,搭建不同学科学者沟通交流的平台,通过开展会议、参观、讲座等活动密切联系不同学科学者,营造一种轻松融洽的工作氛围,在非正式交流中实现隐性知识的有效传递。纽约公共图书馆为数字人文团队提供了专门的咖啡厅,技术专家和人文艺术家常常在此高谈阔论并迸发出新的思想[27]。(3)提供资源保障。跨学科合作对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应基于项目需求及时充实学术资源,为项目顺利进行提供有效的资源保障。(4)必要的时候以外包(Out-Sourcing)的形式开展数据分析工作。例如,纽约公共图书馆“地图整经机”项目的初始数据,就以外包的方式与地理数据分析公司Topomancy[30]合作,从而保证了分析结果的专业、精准、严谨和可靠。但是对于外包合作中的数据管理、项目流程控制等问题,还需要图书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和总结积累经验。
4.2 培育数字人文学科馆员,协助开展数字人文教育
数字人文是典型的跨学科研究领域,需要的是复合型的新型学科馆员。学科馆员不仅要有特定人文学科较为深厚的知识沉淀,还要熟悉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掌握科研软件操作、数据库构建、特定程序语言的编写等。跨学科合作所带来的研究范式的革新——数据密集型科学模式,使数据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越发突显,这就要求馆员能够娴熟处理科研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尤其是掌握数据监管、文本挖掘、GIS、数据可视化等关键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图书馆既可以在现有馆员中培育数字人文馆员,也可以通过招聘来充实现有队伍。布朗大学图书馆在数字人文馆员的招聘要求中,明确应聘者要熟练掌握与数字人文研究相关的技术方法,尤其是数据分析工具、数字仓储相关技术、数字人文相关课程教学能力,并能够解决跨学科合作中的知识产权、数据监管等问题[31]。
布朗大学CDS联合该校公共人文与文化遗产中心开展了“数字学术”(Digital Scholarship)课程,不过首期参与的对象均是研究生。而另一所研究型大学斯坦福大学为在校本科生成立数字人文辅修专业(Digital Humanities Minor Program)[32],该专业包括6门课程,涵盖了地球空间人文、定量文本分析和文本科技等知识,试图教授学生利用当代科技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的思考。现在的学生是数字 (Digital Born)的一代,在其成长过程中早已熟悉了数字媒介环境及各种计算机软硬件的使用。图书馆可以发挥其空间和硬件优势,为学校开设数字人文课程提供硬件服务,同时结合正在开展的数字人文项目,积极参与学校的数字人文课程教学。
4.3 完善顶层设计,鼓励数字人文研究
布朗大学CDS“加里波第与意大利统一运动档案”项目得以顺利开展,离不开布朗大学学术基金的资助,而纽约公共图书馆DG“地图整经机”项目则得到了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NEH)的支持。国外数字人文项目不仅受到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NEH)、欧洲科学基金会人文常务委员会(ESF/SCH)、英国信息系统联合委员会(JISC)、国际图书馆联合会(IFLA)、大学学术基金会和图书馆联盟等官方资助外,还得到来自私人基金会的资助。
我国的数字人文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完善顶层设计,至少可以从如下两方面着手:(1)学习国外基金会的经验,建立起我国数字人文项目资助体系。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中资助数字人文研究项目,鼓励各高校及科研单位从事数字人文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数字人文研究。数字人文研究的涵盖面非常广泛,其中不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部门和重点领域,鼓励私人参与具有市场前景的数字人文项目,推动数字人文向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2)加强与国外数字人文项目的交流与合作。邀请国外专家到图书馆指导工作,学习国外数字人文项目的成功经验,在学习中完善项目组织构架,增强业务能力。国外已有高校(如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开设数字人文领域的职业培训以及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33]。因而,图书馆可以选拔优秀馆员赴外学习,夯实研究队伍基础。在此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研究机构加入CenterNet、国际数字人文组织联盟(ADHO)等国际组织,参与数字人文领域的国际合作,提升研究能力。
1 Michael A.Keller.数字人文和计算化社会科学及其对图书馆的挑战[J].王宁,译.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4(10).
2 上海图书馆藏家谱全文选览[EB/OL].[2016-06-01].http://www.library.sh.cn/tsgc/gcjp/.
3 熊莉君,等.图书馆在数字人文领域的传播功能与服务研究[J].图书馆,2016(2).
4 台湾国际资讯整合联盟协会.ACRL2014年学术图书馆趋势:深化共享合作[EB/OL].[2016-06-01].http://www.wells.org.cn/Article/ShowDetail/1145.
5 吴建中.大学图书馆的昨天、今天和明天[J].图书馆杂志,2014(12).
6 王晓光.中国大陆地区的数字人文研究[EB/OL].[2016-06-01].http://www.docin.com/p-123067745.Html.
7 赵生辉,朱学芳.我国高校数字人文中心建设初探[J].图书情报工作,2014(6).
8 张舵,吴跃伟.国外图书馆支持数字人文的实践及启示[J].图书馆杂志,2014(8).
9 李晏锋.国外数字人文研究的启示[J].中国医学人文评论,2013(1).
10 李咏梅.美国HathiTrust项目及其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的启示[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1(3).
11 赵生辉.国外档案领域数字人文项目的实践与启示[J].浙江档案,2015(9).
12 台湾大学数位人文研究中心[EB/OL].[2016 -06-01].http://www.digital.ntu.edu.tw/.
13 陈刚.“数字人文”与历史地理信息化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4(3).
14 王晓光,等.敦煌壁画数字图像语义描述方法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1).
15 刘家真,陈美.中华古籍数字化的国际合作[J].图书情报知识,2013(5).
16 龙伟,朱云.中华古籍数字化国际合作及实践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7).
17 范佳.“数字人文”内涵与古籍数字化的深度开发[J].图书馆学研究,2013(3).
18 郭金龙,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文本挖掘技术应用进展[J].图书情报工作,2012(8).
19 陆宇杰,等.文本挖掘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典型应用述评[J].图书情报工作,2012(8).
20 Chris Alen Sula.Digital Humanities and Libraries:A Conceptual Model[J].Journal of Library Administration,2013(53):18.
21 Center for Digital Scholarship[EB/OL].[2016-06-01].http://library.brown.edu/cds.
22 Projects of Center for Digital Scholarship[EB/OL].[2016-06-01].https://library.brown. edu/cds/projects/.
23 The Garibaldi Panorama[EB/OL].[2016-06-01].http://library.brown.edu/cds/garibaldi/behindthescenes.php.
24 Resources in the Garibaldi Panorama[EB/OL].[2016-06-01].http://library.brown.edu/cds/garibaldi/resources/.
25 Google Maps[EB/OL].[2016-06-01]. http://www.google.cn/maps/.
26 Josh Jones.New York Public Library Puts 20,000 Hi-Res Maps Online&Makes Them Free to Download and Use[EB/OL].[2016-06-01].http://www.openculture.com/2014/03/new-york-public-library-puts-20000-hi-resmaps-online.html.
27 Ben Vershbow.NYPL Labs:Hacking the Library[J].Journal of Library Administration,2013(53):79-96.
28 Greg Miller.Help Bring New York City's Past Back to Life From Your Phone[EB/OL].[2016-06-01].http://www.wired.com/2013/10/phone-map-game-new-york-city/.
29 李巧明,王晓光.跨学科视角下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的组织与运作[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3(3).
30 Topomancy[EB/OL].[2016-06-01].http://www.topomancy.com/.
31 Job Posting:Digital Humanities Librarian[EB/OL].[2016-06-01].http://library.brown. edu/cds/2011/02/14/job-posting-digital-humanities-librarian/.
32 张小溪.美国大学成立数字人文辅修专业.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1-15.
33 MA/MSc in DigitalHumanities[EB/OL].[2016-06-01].http://www.ucl.ac.uk/dh/courses/mamsc.
(朱华顺 馆员 东莞理工学院图书馆)
Digital Humanities in Libraries in the USA——Case Study and Inspiration of Brown University and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Zhu Huashun
Digital humanities is an emerg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topic.While the study is in-depth abroad,especially in the USA,ours is just in the beginning.The Garibaldi&the Risorgimento Archive in the Center for Digital Scholarship of Brown University and Map Warper in the Digital Gallery of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are both models for digital humanities research projects,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library community in China as follows:conducting library-centered digital humanities research,cultivating librarians to assist with digital humanities education,and improving top-level design to encourage research.1 fig.1 tab.33 refs.
Digital Humanities;Brown University;New York Public Library;USA
2016-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