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艳云 孟庆芳
(徐州市中心医院手足显微外科, 江苏 徐州 221009)
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术的围手术护理
武艳云 孟庆芳△
(徐州市中心医院手足显微外科, 江苏 徐州 221009)
目的 探讨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术的围手术护理效果。方法 对85例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44例,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41例,总有效率90.24%。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7.73%;对照组总满意度78.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27%;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9.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术时进行围手术护理,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穿支皮瓣移植; 四肢软组织缺损; 围手术护理; 显微外科技术
△通信作者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意外伤害越来越多,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病例也逐渐增多[1-2]。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术用最小的皮瓣损害获得最好的受区外形,手术中不切取肌肉和深筋膜,不破坏供区外形[3-4]。但皮瓣的成活率与围手术期护理有紧密关系,对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术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能在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术中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5-6]。本研究对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术的围手术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旨在明确围手术期护理在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术中的重要性。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85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观察组44例,男32例,女12例,年龄2~79岁,平均(34.97±11.57)岁,其中交通事故致伤28例,慢性溃疡2例,烧伤5例,机器致伤9例;对照组41例,男31例,女10例,年龄2~79岁,平均(35.37±10.18)岁,其中交通事故致伤27例,慢性溃疡1例,烧伤5例,机器致伤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致伤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术。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医院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各项检查,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行围手术期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全面了解,按照医生嘱咐,控制感染;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交流,介绍该病的治疗方法,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增加患者康复的信心;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前患者禁食禁水,对受皮和供皮区进行清洁[7]。(2)术中护理:观察患者神志、心率、血压等,并配合手术者做好护理工作[8]。(3)术后护理:提醒患者食用营养较高食物,以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饮食合理有度,勿食刺激食物;保持患者住院环境干净整洁,预防压疮;遵医嘱予以三抗药物和扩容补液;术后24 h内加强对皮瓣的观察,每15~30 min在自然光线下观察1次,注意皮温、肤色、毛细血管反应等,如有异常及时向医师报告;注意保护蒂部皮肤,采取超前镇痛措施;患者出院时,叮嘱患者注意饮食和休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定期复查[9]。
1.3 疗效评定与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的好转情况进行疗效评定。痊愈,完全修复,好转,基本修复,无效,无修复。总有效=痊愈+好转。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皮瓣水肿、切口渗血、血管痉挛。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44例,痊愈40例(90.91%),好转4例(9.09%),无效0例(0.0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41例,痊愈31例(75.61%),好转6例(14.63%),无效4例(9.76%),总有效率90.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2.3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n(%)]
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分为带蒂转移和游离移植。带蒂转移的穿支血管皮瓣多属肌间隔筋膜穿支皮瓣,主要供区在肢体,临床应用较多;游离移植的穿支血管皮瓣以肌肉皮肤穿支血管皮瓣为主,主要供区在躯干[10]。虽穿支皮瓣能减少供区损害,但这对行此手术的医师要求更高。穿支皮瓣也有缺点,如追踪解剖血管蒂费力耗时、穿支血管的部位和口径存在变异、细小血管容易被牵扯或扭曲、对行此手术的术者的显微外科技术要求更高[11-12]。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无效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在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术时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良好。本组病例显示对照组皮瓣水肿、切口渗血、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分别为7.32%、9.76%、2.43%,观察组仅1例出现切口渗血,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分别进行术前护理、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对每一个环节都细心护理,临床效果优良,并发症发生很少,故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很高。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让皮瓣移植获得较高的成活率,但由于各医院显微外科技术发展不均衡,皮瓣移植还是有失败,现代医学一直在关注和探讨皮瓣移植的成活问题[13-14]。但在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术时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故围手术期护理对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术的成功有一定的作用[15]。
[1] 王选琴,何立平,何轶,等.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儿童四肢软组织缺损的护理观察[J].激光杂志,2013,34(3):38.
[2] 王永国,穆广态.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2,34(5):512-514.
[3] 寿建国,张继东.不带筋膜一期修薄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远端软组织缺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1):93-94.
[4] 杨建峰,赵振华,王伯胤等.依靠CT血管成像的术前穿支动脉设计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3,24(3):214-216.
[5] 张连双,任志勇,史迅,等.吻合感觉神经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16):1681-1683.
[6] 邱庆军,温子欢.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皮瓣移植治疗四肢慢性溃疡35例临床观察[J].贵州医药,2010,34(12):1095-1097.
[7] 冯本英,胡稷杰.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穿支皮瓣移植治疗足踝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J].广东医学,2013,34(17):2750-2752.
[8] 凌素舫,杨瑛艳,杜开丽,等.游离穿支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8):206-207.
[9] 戴村芳,李金芬,金伟英,等.健康教育在前臂穿支皮瓣修复手腕部软组织缺损术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27(3):120-121.
[10]Kitsiou C,Perrot P,Duteille F,et al.Reconstruction of complex foot defects by serratus anterior-rib osteomuscular free flap: About four cases [La reconstruction des pertes de substance complexes du pied par lambeau libre ostéomusculaire de serratus anterior-cte: à propos de quatre cas][J].Annales de chirurgie plastique et esthetique,2013,58(4):321-326.
[11]Nakanishi K,Tanaka N,Fujimoto Y,et al.Medium-term clinical results of microsurgical lumbar flavectomy that preserves facet joints in cases of lumbar 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 Comparison of bilateral laminotomy with bilateral decompression by a unilateral approach[J].Journal of spinal disorders & techniques,2013,26(7):351-358.
[12]宋力,幸超峰,沈立云,等.游离腓浅动脉单一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前足中小皮肤软组织缺损[J].临床外科杂志,2014,22(1):53-55.
[13]李宏烨,姚平,姚建民,等.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缺损创面[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2,35(2):172.
[14]张世民,王欣,陶友伦,等.小腿远端蒂穿支皮瓣修复足踝创面的蒂部改进[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2,35(1):23-26.
[15]李学渊,胡瑞斌,梅劲,等.小腿外侧穿支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2,35(3):194-197.
R473.6
B
1000-744X(2016)10-1113-02
2016-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