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蓉蓉,王 欣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与艺术传媒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传统苏绣艺术特色研究
郑蓉蓉,王 欣*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与艺术传媒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苏州自古以来钟灵毓秀,孕育了以“精、细、雅、洁”而著称的苏绣艺术。苏绣在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而在今天,它的艺术造诣更是达到了新高度。聚焦苏绣,从针法、技巧和题材三方面出发,剖析其艺术特征的构成要素。
苏绣;艺术特色;针法;技巧;题材
明代王鏊在其编纂的《姑苏志》中首次凝练了苏绣的概念:“精、细、雅、洁,称苏州绣”[1],这也是苏绣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累积形成的核心艺术特征。其中,“精、细”是细密工整的苏绣艺术给人最为直观的视觉感受,而“雅、洁”是对苏绣艺术风雅意趣的总结。具体来看,传统苏绣的艺术特色需要从刺绣针法、刺绣技巧和表现题材三方面展开分析。
1.1 传统苏绣的基本针法
人类的刺绣活动最早从缝制服装开始,逐渐演化出了辫绣(即锁绣)、齐针等针法。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缝制工艺也不断提升,刺绣针法亦日渐多样化。至清代,刺绣名家沈寿在《雪宧绣谱》中将传统苏绣基本针法归纳为齐针、接针、单套针、双套针、抢针、扎针、铺针、肉入针、打子针、刻鳞针、羼针、绕针、刺针、针、施针、旋针、散整针和虚实针等十八种。然而近代以来苏绣并未停止其发展的步伐,针法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据苏州刺绣研究所进行的调查统计,目前传统苏绣的基本针法大体可划分为平绣、条纹绣、点绣、编绣、网绣、纱绣、辅助针法七大类四十余种[2](表1)。
表1 传统苏绣基本针法分类
1.2 传统苏绣针法的艺术效果
“针法是刺绣时运针的方法,也是刺绣线条组织的形式”[3]。苏绣作品正是通过运针用线,由各类针法绣制出的不同“线条”所组成,而这些“线条”也是一幅刺绣作品是否具有美感的最根本的要素,因此,针法成为了传统苏绣艺术特征的重要构成。
每一种苏绣针法由于它不同的运针轨迹、绣线的排列组合方式,都有着与众不同的艺术表现力。例如常见的戗针,它最大特点就是装饰性较强,善于表现色彩的渐变和退晕效果(图1)。绣制前一般需先对图案色彩进行分层设计,然后用齐针逐层绣制。在绣制时要求必须保持绣线丝理方向统一,色彩之间的分界整齐、层次清晰。又如外观独特的打籽针法,它在刺绣时需先将绣线在针尖上缠绕一小圈后扎入底料并抽紧,因而每绣一针都能形成一粒“籽”,这些“籽”位置需均匀、紧密,多用于花蕊等对象(图2)。还有套针,它善于表现色彩的自然过渡、晕染效果和丝理结构的转折变化,在刺绣时强调运针细密、绣线逐层交叠排列(图3)。而盘金绣在绣制时更为灵活多变,它是将金线或银线沿着图案的轮廓排列并用丝线固定,从而起到增强刺绣作品立体感和装饰效果的目的(图4)。
图1 戗针的艺术效果
图2 打籽针的艺术效果
图3 套针的艺术效果
图4 盘金绣的艺术效果
沈寿在《雪宦绣谱》中表达了自己对刺绣技巧重要性的观点:“色有定也,色之用无定。针法有定也,针法之用无定。有定故常,无定故不可有常。微有常弗精,微无常弗妙。以有常求无常在勤,以无常运有常在悟”[4]。她认为,一幅高质量的刺绣艺术品,不仅和针法有关,还关乎刺绣技巧,也就是绣工,只有两者彼此结合,才能产生出理想的作品。
清代刺绣家丁佩的专著《绣谱》中对刺绣针法的运用技巧进行了总结,提出“齐、光、直、匀、薄、顺、密”的绣工标准。这套标准也可以视为是传统苏绣“精、细、雅、洁”的艺术风格在技术层面的具体反映,即刺绣针法技巧的主要特点。
2.1 “齐”
“齐”是苏绣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指刺绣时针脚要整齐、纹样的廓形要清晰。为了能够让绣制的图案界限分明,“留水路”是传统苏绣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刺绣技巧。所谓“留水路”,它指刺绣时在图案与图案衔接处、或色彩与色彩交界处空出不绣,从而使这些位置形成均匀的一线,露出绣底。这一独特的技巧能够让绣品具有更好的立体感与装饰效果。例如用苏绣技法绣制牡丹花时,花瓣之间就可以做“留水路”的技术处理。
图5 牡丹花图案中的“留水路”技术处理
2.2 “光”
刺绣作品从材料上看主要由天然丝线和丝绸面料构成。由于丝线和底布本身就会产生反光,故每一幅刺绣作品与生俱来就有着较强的光泽效果。苏绣大师李娥英曾说:“合理安排运用丝的反光,是刺绣艺术(尤其是苏绣艺术)的重要个性特征。”在刺绣时,一方面需要注重画面光泽感的表现,同时另一方面也要尽量避免丝线的过度反光,因此在针法选择和排线处理上需要格外用心。
2.3 “直”
“直”主要是指刺绣时丝线排列和走向要注意齐整,不能太随意。
2.4 “匀”
“匀”是指刺绣作品整体的色彩效果应保持雅致、和谐,具体的色彩过渡要自然、柔和。
2.5 “薄”
“薄”是指刺绣过程中要确保绣线粗细适均、疏密一致,进而保证作品完成时绣面能够具有平滑、平服的效果,这也是苏绣刺绣技巧方面的一个重要标准。
2.6 “顺”
“顺”主要指刺绣作品中图案的丝理需要正确把握及表现。“丝理必须与植物的纤维组织以及动物毛丝生长方向一致,并要随着它们姿态的不同和变化而灵活运用”[5]。传统苏绣艺术中一直非常强调丝理,在刺绣时往往需要通过不断变化绣线的走向来表现对象的转折、凹凸等。而要正确的把握丝理,先要找出它的中心点或中心线,例如树叶的中心线就在叶脉中间,而叶片表面的丝理则根据中心线再进行转折表现(图6)。倘若不能在刺绣时正确把握丝理,绣出的图案则难免会显得生硬和不真实。
图6 绣制树叶时的丝理走向
2.7 “密”
“密接其针,排比其线”历来是传统苏绣艺术的工艺特点。具体来看,“密”就是指绣线排列细密,而“密”又与“细”关系紧密,正所谓“惟细而密”。在苏绣艺术中,刺绣前要对绣花线进行劈丝,凭借苏绣高超的劈丝技艺,一根花线可分为二分之一、八分之一、二十四分之一,甚至六十四分之一,绣线劈的越细,图案才可以绣的越精美。例如用苏绣表现金鱼时,为了突出鱼尾薄如蝉翼的效果,其尾稍就需要使用四十八之一粗的绣线来绣制,同时越靠近末端绣线排列也要越稀松。
绣娘们在刺绣时需要根据画稿的内容来绣制图案,因此画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丁佩在《绣谱》中就曾说“绣工之有样,犹画家之有稿,此处最宜斟酌。”传统苏绣的表现题材非常丰富,涵盖面极广,它“汲取了苏州的戏曲、民间传说、年画(桃花坞年画)、剪纸、砖雕和虎丘泥塑等其他艺术门类的营养,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6]。
总体来看,传统苏绣题材可分为纹饰类题材和绘画类题材两大类。
3.1 纹饰类题材
传统苏绣的纹饰类题材体系庞杂,有的表现吴地的市井生活、民间传说、戏曲场景,有的表现花草、鱼虫、飞禽、走兽、龙凤等图案,有的则是表现传统吉祥图案,如暗八仙、八宝等。
其中,花卉类是吴地女性服饰中最为常见的刺绣题材,它包括有梅花、桃花、海棠花、牡丹花、芍药花等。以苏州虎丘塔出土的宋代苏绣经帙、经袱为例,其题材就主要为造型简朴的花草图案,具体内容有宝相花、凤穿牡丹、卷枝花草、海棠等(图7)。而在苏州出土的另一处元代张士诚母亲曹氏墓中,服装上也刺绣了梅花、竹子、菊花等花草图案。
图7 绣有宝相花图案的苏绣经帙
吉祥图案也是传统苏绣中较为常见的题材,这类纹饰不仅设计精妙,而且被赋予了美好的寓意和丰富的情感。柳炳元编绘的《苏绣传统图案》中就罗列了许多此类纹样,例如喜鹊站立于梅花枝头寓意“喜上眉梢”(图8),蝙蝠、古钱寓意“福在眼前”、玉兰、牡丹寓意“玉堂富贵”、金鱼、玉兰寓意“金玉满堂”,另外还有“鸳鸯戏水”、“松鹤延年”、“凤穿牡丹”(图9)、“麒麟送子”、“事事如意”、“三阳开泰”、“二龙戏珠”等。
除上述题材以外,明清时期苏绣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宫廷定制绣品,由于其画稿大多出自宫廷画师,因此与吴地的传统纹饰有着鲜明的区别,这类图案的风格工整、严谨,图案的结构程式化,典型的有“海水江崖”(图10)、“如意菊花”、“龙凤呈祥”、“万年如意”等。
图8喜上眉梢图
图9凤穿牡丹图
图10海水江崖图
3.2 绘画类题材
绘画类题材是最能反映苏绣“精、细、雅、洁”艺术特色的题材类型。最早它源于我国南北朝时期开始的刺绣佛像,之后刺绣的题材开始转向绘画,于是在传统苏绣中正式分化出纹饰和绘画两大类题材,进而出现了以纯欣赏为目的的苏绣艺术品。
图11 绘画类题材:韩希孟《宋元名迹册洗马图》
绘画类题材主要是以著名画家的书画作品为画稿,通过刺绣再现其笔墨效果。具体来看其内容又分为人物、风景、书法、宗教等,在这类题材的绣品中常常还附有名人的题词押印,充分体现了作品集绣、画、诗、书于一身的特点。《红楼梦》也有关于绘画类苏绣题材的描写“原来绣这璎珞的也是个姑苏女子,名唤慧娘。凡这屏上所绣的花卉,皆仿的是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故其格式配色皆从雅,本来非一味浓艳匠工可比;每一枝花侧皆用古人题此花之旧句,或诗词歌赋不一,皆用黑绒绣出草字来,且字迹勾踢、转折、轻 重、连断皆与笔草无异……”[7]。
在历史上,较为著名的绘画类题材绣品当属清代韩希孟的《宋元名迹方册》(图11),由于它取材于古代文人画,加上细腻娴熟的绣工,使得整系列绣品格调高雅、别具一格。
苏绣以针代笔,以色代线,充分体现了“工”和“艺”的结合,而针法要素、技巧要素和题材要素都是苏绣不可分离的艺术基因,它们需要被身处当代的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随着时代发展,苏绣的艺术形式还将继续演化,在这一过程中,它必须坚守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文化特质,这也是当代苏绣迈向新的艺术高度的重要前提。
[1] 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姑苏志[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246-250.
[2-3] 李娥英.苏绣技法[M]. 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65:11.
[4] 王逸君.雪宦绣谱图说[M]. 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127.
[5] 李娥英.苏绣技法[M]. 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65:12.
[6] 宁方勇 沈建东.丝线上的风雅[M]. 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13.
[7] 曹雪芹 高鹗.红楼梦[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728.
2016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苏绣文化创意产品研究(2016SJB760078)
2016-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