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甜甜++杨盼盼++蔡珍珍
【摘要】目的:探讨元担忧、应对方式对医学生睡眠障的影响及相关对策。方法: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元担忧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对齐齐哈尔医学院校学生进行分层抽样调查。结果:①被测医学生中,29.8%拥有好的睡眠质量,47.5%的医学生睡眠质量一般,22.7%的人存在睡眠障碍。②医学生睡眠状况存在年级以及性别差异③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与元担忧理由的两个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1);睡眠时间与对不确定的忍耐性呈正相关(p<0.01),催眠药物与担忧的理由呈负相关(p<0.01)。入睡时间与幻想、退避呈正相关(p<0.01)。结论:元担忧水平、应对方式对医学生的睡眠质量有影响。通过改变非理性认知与消极的应对方式,打破元担忧造成的恶性循环,能够有效提高医学院校学生的睡眠质量。
【关键词】医学生睡眠质量元担忧应对方式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255-02
睡眠是人类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生理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优质的睡眠有助于机体正常的代谢与身体状况的调节。所谓养精蓄锐,就是指使身心得到滋补或休息,才能增进体力恢复健康。而睡眠则是最佳的休息方式。然而,现代社会节奏快,生活压力大,人们产生睡眠障碍的情况越来越常见。而睡眠障碍的产生的副作用,如身体健康的破坏,精力的匮乏甚至心理健康方面也开始出现问题。这些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社会工作,家庭生活。而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影响了他们的学业。有研究可证,中国的大学生拥有高达10%~30%的心理方面的发病率[1],纵观所有专业,医学生更是大学生群体中的特别组成部分,医学专业性强,拥有五年学制,且知识涉猎广泛、难度大,而社会对医学生的严格要求更是给了医学生无以复加的压力。因此睡眠障碍问题的发生在医学生中屡见不鲜[2],不同程度的睡眠而引发的问题深刻的医学生的日常生活。[3]睡眠障碍问题在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进程里存在的各种问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4]。不论是社会对青少年的重视还是各国研究对失眠问题的高热度研究。都说明了解决医学生睡眠问题更是刻不容缓。
元担忧被Wells认为是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核心因素,而近年来的调查也显示,元担忧水平与不确定容忍性的水平的提高会引发大学生的社交恐惧[5]并有学者研究证明元担忧和睡眠质量之间存在不置可否的联系[6]近年来,相关研究也表明,我国的绝大部分人,面对生活事件而采取的不同应对方式将会作用在个体的身心健康状况上面。
本研究希望通过探索元担忧、应对方式对医学生睡眠障碍的作用方式,从而讨论出针对性的有效措施,提供给从事教育以及心理治疗方面的工作者们有效的参考,使得他们甄选最合适的策略办法对有睡眠障碍的人群做出适当干预,改善睡眠障碍,使医学生尽早愉快地投入到地学习与生活中去。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的齐齐哈尔医学院一到三年级的医学生400人实施问卷调查,收回的有效问卷为382份。学生被试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被试学生基本情况
项目 人数 百分比
性别 男 167 43.7%
女 215 56.3%
年级 大一 116 30.4%
大二 133 34.8%
大三 133 34.8%
总 382
2.方法
(1)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Index,PSQI):统共有 18 项自评条目,包含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 7 个部分。各条目按 0~3 四个等级计分,所有条目加和所得分数计为 PSQI 总分(0~21 分),国人针对睡眠分情况的研究以 7 分作为睡眠状况的参考标准,总分>7 分说明睡眠质量差,得分在5-7分说明睡眠质量一般。总分≤4 分说明睡眠质量好,
(2)元担忧量表采用被秦子冰等人翻译的由Mike·H 等人编制的元担忧量表,量表包含47个条目,其中包括元担忧的理由与不确定的容忍性两个维度,从“非常不符合”-“非常符合”的五种不同水平分别记为1-5分。
(3)应对方式问卷使用肖计划等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编制的问卷,在青少年组中进行的信度与效度评估结果良好,作者以稳定性系数对问卷的信度指数进行了重测,获得的重测信度系数在 0.62 到 0.72 之间可以说明问卷是可靠的。
(4)数据统计
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问卷统计结果施行相关性的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医学学生睡眠状况.医学生 PSQI 现况:齐齐哈尔医学院总体医学生睡眠质量较差,其中女生睡眠障碍程度高于男生,高年级学生睡眠障碍程度高于低年级学生结果见表2。
表2 医学生PSQI调查结果
项目 组别 得分≤4 得分5-7 得分>7
性别 男 31.9% 48.2% 22.9%
女 30.1% 45.7% 24.2%
年级 大一 31.8% 46.3% 21.9%
大二 30.1% 47.6% 22.3%
大三 27.6% 48.5% 23.9%
总 29.8% 47.5% 22.7%
2.睡眠质量指数与元担忧、应对方式的等级相关分析
担忧的理由对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呈显著正相,关对催眠药物呈负相关。对不确定的忍耐性对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呈正相显著关,自责与入睡时间、睡眠效率与睡眠障碍有显著正相关。幻想退避与入睡时间与求助呈正相关为显著正相关。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等积极应对方式对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呈负相关。
三、讨论
1.在PSQI调查中发现本次研究发现齐齐哈尔医学院的医学生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且存在年级与性别的差异。这说明研究出针对性的措施改善睡眠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2.对策我们通过等级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到,元担忧与应对方式在医学生睡眠情况中占据着重要角色。元担忧简单来说是不同个体对于自我认识的过程中的忧虑与对于自我思维方式的评断与检验,对于担忧而产生的不安是它的本质。这些复杂而消极的心理状态会导致人们睡眠质量的下降。而本次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元担忧两个因子均作用于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等组成高质量睡眠的重要因素上。有研究表明,人们产生的的广泛性焦虑与不确定性忍受力与有显著相关性。因此推断,医学专业较其它专业相比,涉及的知识面更广且要求更为严谨,所以作为医学生,拥有更为繁重的学习负担和来自社会家庭多方面的思想负担,都可能会加重他们的焦虑水平引发睡眠障碍。针对此情况,我们要改善医学生的睡眠就要从着眼于关注医学生的身体健康转入更加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要建立健全各高校心理健康中心,定期对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观察,培养他们积极的心态,排遣消极情绪,逐渐的改变他们的认知方式,避免进入元担忧导致的恶心循环。另外,我们发现高年级的学生睡眠情况更差,高年级同学随着学业的不断深入,学习内容更多更深,除此外还要面对多方面的抉择。心理压力更大,更容易有较高的元担忧水平更易采取消极的应对办法,因此在改善睡眠情况的一切措施上,我们要更加关注高年级的同学。
如果说心理因素是致使医学生睡眠障碍的内在因素,那么应对方式的选择无疑就是不可忽视的外在因素了。近年来,本次研究发现睡眠质量差的人一般在生活中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这就提示了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对医学生的引导,除了重视他们的学业外,还要重视他们行为方式的培养。建议在课余时间,开展各类交流会,及时倾诉压力与烦恼,并由专业教师合理引导,指导医学生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最终形成一个健康的行为思想。通过积极的应对压力、困难解决困难,从而改善睡眠障碍。而在PSQI调查中我们看到女生睡眠障碍程度高于男生,有研究显示,男生在困境中积极主动的采取解决方案,而女生更愿意采用退避、自责等消极举措。因此在专业指导下,教育工作者更应该重视女生人群。
通过以上办法期望帮助个体积极、乐观应对各种生活负性事件缓解负性情绪从而提升生命、意义感。最终实现改善医学生睡眠障碍的问题帮助其脱离失眠困境。
参考文献:
[1]钱学艳 ,金佰明 ,吕鑫.医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医学信息,2010,23(7):26-28.高年级睡眠质量差于低年级
[2]魏明,李新华,王伟琼,等.医学生睡眠质量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3):454-455.
[3]周薇,王珍,沈国丰,施静,邹蠢.大学生睡眠问题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01:73-75
[4]袁洁,刘斯漫,张涛,卢佳琪.医学生睡眠质量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5(4):494-495.
[5]张艺馨,杨智辉,何文倩,等.不确定性忍受力和元担忧在神经质人格与社交焦虑间起的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2):145-149.
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国家重点项目(201611230016);齐齐哈尔医学院第十四届大学生课外科研课题
作者简介:祖甜甜,女,齐齐哈尔医学院精神医学专业2013级学生;
通讯作者:蔡珍珍(1982-),女,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心理学教育及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