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仪式教育现状审视及对策思考

2017-01-03 18:28王雨朦张志坤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11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仪式

王雨朦+++张志坤

【摘要】仪式活动作为儿童个体社会化的桥梁,承载着丰富的德育资源。然而,当前以常规仪式为主的仪式活动,学生兴趣不浓,收获不多,仪式组织不周密,仪式活动设计脱离儿童需要等现象仍然存在。为此,应从关注仪式的特征入手,强调仪式环节的主体性与参与性,突出仪式内容的童趣性与生活性,并以此为原则设计仪式活动。希望为广大教师和德育工作者提供更多的理论思考与实践可能。

【关键词】仪式  德育载体  小学德育  活动德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206-02

仪式活动作为小学实施活动德育的有效载体,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很多研究者都指出当前仪式活动的实施现状并不乐观。那么,仪式活动对于儿童的品德培养的意义在哪里?教师应该遵循什么样的仪式设计原则才能设计出儿童乐于参加的仪式活动呢?本文将借助人类学理论对仪式进行分析,希望为广大教师和德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思考与借鉴。

一、小学仪式教育现状审视

仪式本身是人类学所关注的研究对象,但近些年随着教育人类学从西方传入中国,仪式也逐渐开始被教育者所关注,仪式教育的研究话题也就应运而生。当仪式以一种教育手段出现在学校这一教育场域中,自然成为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然而,当我们对当前小学教育场域中的仪式教育现状仔细审视后,发现其实在仪式教育的组织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常规仪式为主,缺乏创新性仪式活动

当前小学的仪式活动主要以常规仪式为主,缺少创新性的社会性仪式活动,导致学生参与兴趣不浓。常规仪式作为制度化的德育活动,保证了仪式的连续性,却没有保证仪式的教育性,太过频繁的常规仪式会淡化学生对仪式中蕴含的教育意涵的体悟。若能在不偏离仪式特性的前提下,将仪式组织得更加生活化、多样化,符合当下学生的兴趣方向,会让学生对参与仪式活动持更加积极投入的态度,而不会以消极附和的态度应付了事。当仪式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式的存在时,当诸如颁奖仪式、纪念仪式、生日仪式等这种社会性仪式或生活中的仪式得到很多学生的认可与期待的时候,这恰恰是使仪式活动的德育功能能够“润物细无声”地实现的努力方向。

2.形式单一,缺乏新意,组织周密程度不足

仪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因表现出特定的时空性,要求仪式必须具有固定的结构,仪式的进行必须严格按照既有的规则、秩序和标准,这是塑造仪式场域所必需的,但是固定的结构并不意味着单一的形式。如果形式单一,并且内容空洞,加之仪式的重复性的特性,很难让小学生们对仪式感兴趣,此外,调研发现,小学生也对仪式举办的场所与环境表示了不很满意的态度,直接揭示了当前仪式活动在组织上所处的尴尬处境。如果仪式场所在户外,长期选择在艳阳高照的时间段,是否考虑了儿童的身体承受能力,本应特别强调仪式场域的营造,如果现场环境卫生糟糕,与仪式内容是不是不相协调。如此看来,仪式活动的组织效果需要通过内外兼顾来改善。

3.设计脱离儿童需要,内容过于成人化

当前的仪式活动设计由于脱离了儿童的需要,仅凭借成人对于儿童的“了解”进行设计,缺乏了很多儿童生动活泼的元素,在这样的背景下,儿童只是跟着教师的思维被动地配合与参与,以至于儿童并不能体会到仪式给他们带来的情感体验,这样的仪式看似活动丰富多样,可是真正仪式的主体儿童却始终游离在仪式之外,并没有真正进入到仪式的场域中。因此,关注儿童的需要,真正设计组织一些贴近儿童生活的仪式,让儿童参与到整个仪式活动主题的选择,流程的设计,活动标语的制作等各个环节,让儿童真正进入到仪式中来,将有助于实现仪式对于儿童生命成长的重要价值。

二、人类学视野下的仪式研究

仪式活动作为儿童生活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经历,承载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是小学活动德育的重要载体与优质平台。基于此,上述中提及的问题应得到广大教师与德育工作者的重视。若要对仪式的德育功能进行溯源,我们可以从人类学对仪式的相关研究中进一步分析。

1.仪式是儿童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桥梁

仪式可以帮助儿童获得实践知识。从人类学的观点出发,实践知识(practical knowledge)是一种可以帮助人们处理问题的隐形知识,是一种通过模仿过程获得的身体知识。[1] 我们以“上下课仪式”为例,通过向老师鞠躬这样一个使身体下弯的动作语,通过“上下课仪式”这样的小型仪式教育,可以让儿童形成尊重老师的意识,获得对师生彼此角色的认知,并开始保持安静正式上课或者解除上课紧张的状态进入到下课放松的活动中。久而久之,儿童就知道在学校生活中与之相关的方方面面应该如何表现。再比如“入学仪式”,儿童在进入小学之前,没有规矩束缚,而进入小学后,儿童面对的是完全不同于幼儿园的一个新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借助入学仪式教育,可以引领儿童在认识小学,了解小学的基础上也认识自己,对“小学生”的概念形成初步的认知,在仪式中帮助儿童进行身份确证,进而顺利完成阶段过渡。所以,仪式中丰富的德育资源会以仪式知识这样一种表现形式呈现出来帮助儿童逐渐完成社会化的过程。

2.仪式为儿童品德的模仿养成提供平台

模仿,是人类学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是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沟通的桥梁,包括感知与表达两个方面。感知即从外到内吸收信息,而表达即是从内到外,二者之间的通路即为模仿。当个人与外界发生关系的时候,个人会体验到自己与外界的不同,这时内外世界的对比差异会让人们在自己的内部世界把信息的输入和感受的表达借助模仿的机制形成不稳定的内部图像,在认识外界过程中,不断同化自己的内部世界,当形成相对比较稳定的内部图像时,个体就完成了内外世界的融合统一。基于对模仿机制的论述,我们会发现,其实仪式正是模仿机制实现的平台,而且在仪式的整个流程中,实际上教育过程已经嵌入了。教育出现在仪式参与者形成内心映像世界的过程中,以及可以构建社会基础的外显行为的发展过程之中。[2]并且仪式本身的重复性特点为这种内部映像世界的建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当以不同的品德德目为核心的内部信息通过模仿的机制得到反复的建构后,儿童的品德就在“不动声色”的仪式教育中得到了发展与推动。

3.仪式作为儿童重要的生命经历而存在

儿童的生命历程是由一个又一个经历构成的,仪式作为一种生命经历,是儿童成长历程中非常重要的生命体验。儿童会在一个又一个仪式活动中感受着符号、场景、氛围等不同的因素营造的特别的“场”,感受着仪式场域与自我心灵上的互动与共鸣,在仪式中经历成长,在仪式中获得教育。仪式本身蕴含着丰富的能量,好的仪式会对参与者的一生都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参与仪式活动的人相信仪式的功效和必要性,而这种信仰又会引发和强化仪式的作用。[3] 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仪式。比如,在学校教育当中,教师可以适当为同学们举办一些小型的生日仪式,在仪式中让儿童学会有意识地去表达对未来生活的小目标、小希望,不仅能够加强儿童的自我认同感,还可以促进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三、仪式教育推进儿童品德发展的策略

1.观念上需改变对仪式的认识

过去提到仪式,总会与宗教联系在一起,其实,现在的仪式早已突破原有的宗教领域而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今的仪式早已经被泛化,诸如记录生命历程的“通过仪式”,各种节日的纪念仪式,甚至交换、聚餐都可以称作仪式。充分利用这些非常规仪式,不仅可以凸显仪式主体的地位,促进对认知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仪式带给自己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将不同的道德知识通过模仿的机制进行内化。比如教师节的献花仪式、清明节的祭扫仪式、爱心捐款仪式等,可以培养儿童的感恩意识、关怀意识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仪式活动所带来的生命体验,将伴随着情感的产生,为自身的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化提供了可能,对道德行为的养成具有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

2.设计上需关注仪式的特征

想要做好仪式活动设计,首要关注的即为仪式的象征性,这是仪式的最突出的特征,也是整个仪式活动最关键的部分。正是仪式中的象征符号寄托着仪式参与者的情感,给仪式增添幻想的色彩,为仪式赋予活力。

其次,关注仪式的时空性,即仪式的实施要有特定的时间与空间。这是由仪式的象征符号所决定的。每个象征符号都有其本身存在的时间与空间范围,一旦超出,原有的象征意义就不复存在。只有在特殊的场域当中,仪式才能够有意义。所以仪式设计要充分考虑到仪式开展的时间、地点、象征符号的选取,当然还有外在环境的布置、现场气氛的营造等仪式场域的整体设计。

最后,仪式因具有严格的程序性,所以要求仪式必须具有固定的结构,要按照既有的规则、秩序和标准实施。一个好的仪式确实需要一个清晰的开始和结束作为标志,良好的开端能够清晰地提醒所有仪式参与者是否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进入仪式中来,优美的结尾也会使仪式完美落幕,会使仪式参与者久久不愿离开仪式中的情景。如果仪式草草收场,不仅对于仪式的印象不深,也许还会打破刚刚烘托的仪式气氛,造成仪式效果不佳的不良结果。

3.实操上需把握仪式的对象

(1)仪式环节:强调仪式的主体性与参与性

在仪式的各个环节中,要充分关注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从仪式的被动参与者变为仪式的主动设计者。教师要尽量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协助学生精心设计不同类别,且学生乐于参与的仪式。此外,组织者要充分考虑到各个不同参与者的兴趣爱好,尽量让大家都参与进来,而不让仪式只是班干部,或是少部分人的表演,而把大部分学生都置于观众的位置。

(2)仪式内容:突出仪式的童趣性与生活性

由于儿童年龄尚小,未必能感受到仪式中的教育意义,但凡感到快乐的仪式,都会表现出参与的兴趣。所以,仪式要特别注重趣味性。在这里的趣味性是针对小学儿童来说的,所以笔者将之称为“童趣性”。此外,仪式内容应该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应只局限于常规仪式,应该将眼界逐渐放开,扩大仪式的内涵,诸如生日仪式等生活中的小型仪式也应该得到关注。总之,仪式活动要回归于生活。仪式场域虽然是与现实社会生活不同的阈限阶段,但不应过于脱离现实生活实际,这样才能使学生将在仪式中切身感受到的道德情感延续到社会生活中,并在现实生活中也表现得与仪式中的道德行为一致,进而将道德观念内化形成自身的价值观,这才真正能达到活动德育的教育目的。

四、结语

儿童的道德教育与仪式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儿童的品德能够在仪式活动中得到养成与发展,与此同时,仪式也为儿童的生命历程记录了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希望仪式活动能够在众多教师与德育工作者的努力下,真正成为儿童乐于参加,期待参加的活动,让仪式活动成为儿童快乐的童年生活中一抹难忘的记忆。

参考文献:

[1]张志坤.仪式教育审视:教育人类学仪式研究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11,(12):25.

[2]张志坤.仪式教育于儿童生命成长的人类学意涵[J].当代教育科学,2012,(18):17.

[3]洛蕾利斯·辛格霍夫著.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M].刘永强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

本文系首都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优秀项目“小学活动德育的实践性探究——以仪式活动为例”(项目批准号:201510028095)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仪式
让家庭教育中的仪式感伴随孩子成长
当代年轻人仪式感行为大赏
仪式感
仪式感
流绚夏日
生活即教育,体验即成长
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