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筠++李本玲
【摘要】依托牡丹江教育云平台,打造“互联网+”时代下的人人通,探索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形成资源共享、均衡发展的牡丹江教育新格局。
【关键词】互联网+ 人人通 云计算云平台 基础教育云 教育 数据分析 优质资源融合 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96-01
牡丹江市是黑龙江省东南部中心城市,下辖5区5县(市),义务教育阶段现有各级各类学校404所,在校生151,523人。
我市大力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通过十年多建设取得一定成果,但实际应用中遇到瓶颈问题,为破解难题,我们在2013年启动基础教育云项目,将原有教育网络资源进行高度整合,依托云计算及大数据技术构建全市基础教育云服务体系,按计划、分步骤实施教育云平台建设,探索创立有效的互助模式和平台运营机制。
以微课应用为核心,构建云课堂,努力打造基于教育云空间的教育、学习、培训一体化云平台。依托牡丹江教育云平台,打造“互联网+”时代下的人人通,探索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实现线上线下、课堂内外各类优质资源的融合;实现名师辅导、个性化自主学习、数据分析、家校互动等各类教育应用;形成校际间、教企间、家校间资源共享、均衡发展的牡丹江教育新格局。
一、围绕教育教学应用建设一体化教育云平台,打造“互联网+”时代下的人人通
1.为教师打造数字化备课环境
(1)建设微课备课研究室,树立课堂翻转支点
借助教育云平台,在学校开展了翻转课堂教学的应用探索,搭建了教师微课备课研究室。每节课前教师根据课程重点、难点,按课程标准和学生学习进度的需求,通过微课备课研究室将知识点制作成一个个微视频上传至教育云空间的课程中心。
(2)利用“优课”资源助力高效课堂
2013年底,直属学校多媒体教室设备全部安装到位,覆盖率达100%。市教育局引进“优课数字化教学应用系统”作为备、授课资源。
2.为课堂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
(1)建设“课程中心”
课程中心由个人资源中心、公共资源中心、作业中心、课堂评测、课堂记录、备课中心、综合评价七个模块构成。每个模块的内容都按照课程目录结构进行资源梳理,形成基于云空间的成体系的资源系统。
(2)搭建“云课堂”
“云课堂”用液晶触摸电视、电子白板等信息化教学设备取代传统黑板,学生使用智能终端(如PAD)在无线网络环境下学习;同时在智能终端上安装多媒体触摸交互式应用平台。
(3)实施“同步课堂”
随着农村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工程实施,我们以城市学校和乡镇中心校为中心,基于教育云平台,开展网上同步课堂工作,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3.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大数据参考及科学管理依据
(1)学情分析助力教学质量提升
借助云平台积累的学生个人、班级、学年及学校的大量基础数据,通过教育质量监测系统的分析,生成各类数据图表,帮助学校进行教育教学质量管理。
(2)资源统计与管理促进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
4.为师生、家校提供数字化个性服务,打造“互联网+”时代下的人人通
(1)为师生搭建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
(2)搭建“牡丹江教育云”微信服务平台
1)“班级圈”为家校互通提供个性化的即时消息服务
2)微信服务平台下的“名师讲堂”为师生提供更便捷的优质教育资源服务
3)为家长提供及时快捷的中考成绩自动推送服务
4)为教育各类活动提供方便快捷的投票和宣传服务
已开展微课大赛投票、公告通知、培训教程等多项服务和应用。
(3)搭建APP“教讯通”应用
1)为学生提供便捷的网络化自主学习环境。
2)让家校共同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开展家校互动的德育活动。
4)营养餐定制、捷成影视片库、教育商城等为家长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服务。
5.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数据分析与管理
教育云空间分别从学情、德育、体质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与管理。
(1)学情分析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
(2)德育活动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
(3)体质健康让家校及时了解学生体质健康变化趋势
二、建设一体化教育云平台、打造“互联网+”时代下的人人通见成效
1.提升了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通过“微课”备课研究室建设,促进了骨干教师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有利于形成优质精品教育资源。目前云平台已累计3000余节微课视频。
2.构建了数字化教学环境
通过“课程中心”、“云课堂”的建设和应用,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开展“同步课堂”探索出“城乡同步课堂”项目常态化的管理模式。
3.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们通过云空间既可以看微课、预习课程,又能完成课后“闯关任务”,尤其APP“教讯通”应用推出让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截止目前,云空间“名师讲堂”成功录课千余节。
4.实现了师生互动、家校互动
在市教育局的引导和推动下,目前已有1万多名教师、近15万名中小学生开通了教育云空间。
借助云平台的数据分析与管理,学生、家长和教师通过云平台参与记录学生成长信息,得出的数据分析结果通过个人空间或移动终端传给教师和家长。
APP“教讯通”应用和“牡丹江教育云”微信服务平台的推出,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家校互动。
经过一系列应用探索,我市积极构建“互联网+”时代下人人通,基本形成了依托教育云平台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和信息化教学应用创新模式。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按照国家有关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部署要求,努力开创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全市乃至全省教育信息化进程,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卢建光,傅成华,毛逢银.西部高校建立数据资源中心模式分析[J].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13(4):36-38.
[2]钱冬明,管珏琪,祝智庭.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系统分析框架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7):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