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珍
长征后期,尤其是在会师前夕,在中共中央西北局召开的多次会议上,朱德坚决贯彻中央北上方针,团结各方力量,以自己的大智大勇,和张国焘的西进分裂行为作坚决斗争,很快赢得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充分信赖和拥护,为促成红军三大主力大会师作出杰出的历史贡献。
求吉寺会议,朱德力促
红二、四方面军北进甘肃
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一带会师。但随后由于张国焘制造分裂,并意图危害党中央,终导致红一、四方面军分开。党中央、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的一、三军及军委纵队继续北上,而尚在左路军的朱德此时不得不面对这一复杂局势。在随后的时间里,张国焘继续搞分裂活动,并对朱德进行多次威逼利诱,妄图取得朱德的支持。但朱德坚持说:党中央的北上方针是正确的,北上决议,我在政治局会议上是举过手的。我不反对北上,我是拥护北上的。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我的义务是执行党的决定。当张国焘要另立中央时,朱德表示坚决反对,他对张国焘说:“你这种做法我不赞成,我们不能反对中央,要接受党中央领导。”“你这个中央是非法的。”
1936年6月底,红二、四方面军在四川甘孜胜利会师。7月1日,毛泽东等致电红二、四方面军:“欢迎你们继续英勇地进军,北出陕、甘与一方面军配合以至会合,在中国西北建立革命的大本营。”红二、四方面军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开始联袂北上。为了统一指挥红二、四方面军北出甘南后的军事行动,进而实现三大主力红军大会师的战略方针,经党中央批准,7月27日成立中共中央西北局,张国焘任书记,任弼时任副书记。委员有朱德、刘伯承、贺龙、关向应、萧克、王震、徐向前、陈昌浩、周纯全、傅钟、李卓然、曾传六、张琴秋、王维舟、董振堂、罗炳辉、何长工、黄火青等20余人,吴溉之任秘书长。西北局成立于红军三大主力大会师前夕,有着重要的使命,就是维护党内军内团结,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保证党中央战略方针的贯彻执行和北上会师部署的顺利实施。西北局一成立,毛泽东等就于28日来电强调指出:“三个方面军会合之后即能引起西北局面大变化。”从西北局成立后的积极作为来看,朱德作为西北局的重要成员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实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首要一步,就是二、四方面军必须控制甘肃南部。因此,中共中央指示二、四方面军走出草地后,要速出甘南,抢占腊子口,攻占岷州城。朱德和中央有着一致的意见,8月1日,他和任弼时、张国焘联名致电中央:“在蒋敌进攻严重关头,我一、二、四方面军只有积极密切关系,基本上在一致战略方针下坚决对敌,才不致受敌各个击破,可能造成西北新局面。我二、四方面军全体指战员对三个方面军大会合和配合行动,一致兴奋,并准备好了一切,谋西北首先胜利到底。”为此,西北局于8月5日在若尔盖求吉寺召开会议。会上,朱德就执行党的北上抗日方针讲话,他说:一个好党员应该拥护党中央路线,自觉维护群众利益。在日本帝国主义要灭亡中国之际,一个政党、一个军队、一个人,不站在抗日战争最前线,就不会有他的立身之地。我们要把自己的历史任务担负起来。朱德还强调了党的组织原则,说:在西北局里,书记一样要服从多数委员形成的决议,这才能保证党的民主集中制。在讨论北进计划时,张国焘又提出西渡黄河到青海去的行动计划,遭到西北局一些成员的反对。朱德细心分析了事关全局的战略方向问题,告知张国焘不能走西去的道路。会议讨论通过并由朱德等发布了执行中央北上方针的《岷洮西固战役计划》。该战役计划从8月5日开始实施,红四方面军为第一、二纵队先行,红二方面军作为第三纵队跟进,踏上了北进甘肃的里程。在朱德等人指挥下,从8月9日起,红四方面军攻克腊子口,包围岷州城,进而攻占了临潭、漳县、渭源、通渭四座县城及岷县、陇西、临洮、武山等县的广大地区,取得了岷洮西固战役的重大胜利,建立了甘南临时革命根据地。红二方面军随后根据中央指示,制订并实施《成徽两康战役计划》,占领成县、徽县、两当、康县四座县城和陇南其余县的部分地区,建立了陇东南临时革命根据地。这两块根据地与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互为犄角,互相配合,为进而实现三军大会师奠定了
基础。
岷州会议,朱德坚决贯彻毛泽东为核心的
党中央提出的三军会师战略方针
面对红军三大主力即将会师西北的局面,蒋介石将前去解决“两广事变”的胡宗南部北调,令其日夜兼程,抢占西兰公路静宁、会宁、定西段,以截断红军主力会师通道;令第三十七军毛炳文部、第三军王均部、第四十一军孙震部、马步芳部、马鸿逵部、马鸿宾部及东北军一部,分头进攻红一、二、四方面军。针对敌情变化,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于9月13日发布了《静会战役计划》。其军事要点是:红一方面军派出部分兵力向西兰大道静会段挺进,以占据有利于我的战略地势;要求红四方面军迅速北进,赶在敌人之前占领静宁、会宁、隆德、定西等地,控制西兰大道,阻止敌人前进,与红一方面军夹击进到西兰大道的胡宗南部;红二方面军继续留在陇南活动,并向宝鸡方向出击,牵制和侧击胡宗南部,进而实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目标。
《静会战役计划》既定,红军三大主力即应当尽快部署执行,但作为红军总政委的张国焘,则又一次提出红四方面军西进青海一线的计划,欲与中央决策分庭抗礼,借故拖延执行《静会战役计划》。面对这种情况,已与张国焘分裂主义斗争了一年之久的朱德,认为这场斗争必须继续下去。为执行中央指示,朱德等人坚持要召开中共中央西北局会议,来解决行动方向的分歧问题。于是,9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在岷州三十里铺召开会议,西北局副书记任弼时、委员贺龙、关向应等因在陇南指挥成徽两康战役而未能参加这次会议。“北上还是西进”问题成了岷州会议争论的焦点。参会人员有张国焘、朱德、陈昌浩、傅钟、曾传六、李卓然、何畏、萧克、刘少文等十余人。会上,张国焘极力主张西进,要求部队从永靖、青海循化等地西渡黄河。朱德对西进表示坚决反对,他对形势进行了分析,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提出一年后,我们工作有进展,有进步。现在要做好抗日的准备工作,要充实自己的力量来抗击日本的侵略,这样也必然会使全国发生重大的变化。认为《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形势与民主共和国的决议》中提出的策略路线是正确的,是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发展的。去年12月决议提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今年3月则提出抗日反蒋不能并提;这次又进一步提出蒋介石有转向参加抗日运动的可能。这种估计和由此而制定的策略路线都是正确的。我们要马上执行,并进行传达和教育,使大家都能有所理解。朱德的话语对统一西北局成员的思想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朱德以极大的耐心对张国焘进行批评说服,说:“现在的形势是,敌人正集结在我们和毛主席、党中央之间这块地区,如果我们迅速北上,与来接应的中央红军会合在一起,力量就会增大,就能更快地消灭敌人;要是我们不去,就会使来接应我们的兄弟部队遭到危险。因此,我们必须迅速行动,只有继续北上,与中央红军会师,才是唯一正确的出路。”朱德的正确主张得到了陈昌浩的支持。陈昌浩说:“岷州会议是西进与北上的争论。张国焘是不会合的。会议开了好几天,张国焘坚决主张向青海之西宁进军,怕会合后他就垮台了。我们坚决反对西进,与他争。”会议在朱德等人的竭力争取下,否决了张国焘的西进计划,作出北上会师的决定,并相应制定了《静会战役纲领》。会后,立即致电报告了党中央。
19日,红四方面军总部发布命令,部署全军分路向静宁、通渭、定西、会宁一线北进。20日,朱德致电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甲、张于本日已北进,我明日率总部行动。乙、每晚请通敌情一次,并切实联络。丙、亲译密电悉,已释疑虑,迅速取得会合在静宁道上,以便消灭胡敌。丁、请扩大动员拥护这一会合。”21日,中央来电曰:“四方面军北进部署既定,对整个战略计划甚为有利。”
西北局岷州会议维护了中央要求红四方面军继续北上的正确路线,加强了革命力量间的团结,迈出了实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重要一步。
漳县会议,朱德坚决反对张国焘西进主张
红四方面军正按照岷州会议精神执行北上计划,张国焘却利用他的职权地位再次阻挠北上行动。9月20日夜,张国焘策马赶到漳县红四方面军前敌指挥部,散布对岷州会议的不满情绪,并武断行事,于22日晚向部队发布西进命令。正在指挥部队北上的朱德,接到张国焘改变岷州会议决定的电报后,非常震惊。对于张国焘这种无组织、无原则、出尔反尔的做法,朱德进行坚决抵制。他当即草拟三份电报,一份发给漳县前敌指挥部徐向前总指挥和周纯全飞转张国焘。电文如下:“向、纯转焘:(甲)国焘同志电悉,不胜诧异。为打通国际路线与全国红军大会合,似宜静会北进。忽闻兄等不加同意,深为可虑。昌浩今早可到漳,带来陕北来译长电,表示国际态度,望详加研究。(乙)接到指示,已告各方停止一切行动。(丙)弟等即日赶到漳县,并电告传六,何畏、长工也兼程赴漳,续商大计。(丁)静会战役各方均表赞同,陕北与二方面军也在全力策应。希勿失良机,党国幸甚。”另一份电报是发给党中央和二方面军首长的。电文如下:“英、洛、毛、周、彭、贺、任、刘:(甲)西北局通过之静会战役计划正在执行,现又发生少数同志不同意见,拟根本推翻这一原案。(乙)现将西北局同志集漳县继续讨论,结果再报。(丙)我坚决遵守这一原案,如将此一原案推翻,我不能负责任。”第三封电报发给外地筹粮的曾日三,告诉他速去漳县开会,以及总部所在位置——梅川。但没想到电台发报遇阻,说“张主席有指示,没有他签名的电报一律不发”。朱德立即对组织部长傅钟说:“你是四方面军的,又是西北局的组织部长,你出面吧,给他们讲讲组织原则。”傅钟告诉电台负责人王刚等人:“有人要推翻岷州会议决议,总司令不赞成,要向中央报告,也要召集人继续讨论,这是关系红军前途的大事,也是关系党的原则的大事。总司令有命令应该执行。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遵守党的纪律和原则,维护党的决议,下级服从上级。现在我代表西北局组织部问问大家,怎么办?”王刚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后,立即表态:给朱总司令发报!三份紧急电报在凌晨三时发出。之后,朱德、陈昌浩、傅钟等人连夜策马急奔漳县,路途中,朱德再次表示要坚持原则的决心,他对傅钟说:“这次一定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不能书记说了算,书记也要执行集体决议。”
9月23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在漳县盐井镇召开会议,朱德在会上表示,张国焘的做法,是关系组织原则的严重问题,应该弄清楚。同时,为争取更多的人,朱德耐心将西进和北上两个方案作了比较,强调北进方案的优势。他说:“原来方案最大的好处是三大主力红军早日会师。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增强红军力量,使蒋介石阻止红军会师的企图破产。这个局面,会增加张学良等主张抗日的国民党军队将领的信心,和我们一起迫使蒋介石放弃内战,进行抗日。共产国际有这个要求,党中央也是这样部署的,目的是早日实现全民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军事上也是可行。仅从四方面军看,困难确实不少。三个方面军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困难克服。如果先胡宗南之前占领静会地区,那形势就更为有利。这个战机万万不可失之交臂。第二个方案,很明显三个主力红军会师不知何年何月,至少要推迟,这就会影响张学良决心,实现抗日统一战线要延误,一、二方面军的侧翼也要暴露,处境艰难。所以,我坚持第一方案,从抗日全局看,第一方案优点多。”朱德还对张国焘的做法提出批评:“红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会合,对整个形势是有利的。张国焘作为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已签字同意北上计划,但未经中共中央西北局重新讨论,又马上改变计划,张国焘把自己同党对立起来了。能够和红一方面军会合为什么不会合?执行西进计划是要受到重大损失的,我仍坚持北上计划,我认为我坚持的意见是正确的。”朱德的思想是从全党全军大局出发的,他的话语也使一些西北局成员更深层次地考虑问题。然而,在张国焘的强行命令下,已造成部队开始往西走的既成事实。对此,朱德明确表态:“要强使我赞同是不可能的。”同时,要求把会议决定尽快报告党中央,由中央来做决定。
洮州会议,朱德为实现红军三大主力
大会师作贡献
接到朱德电报,得知张国焘的西进行动后,党中央方面于9月26日至27日,连续发出四封电文,明令张国焘停止西进行为,采纳岷州会议方针,继续指挥部队北上。9月27日14时,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在致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并贺龙、任弼时、刘伯承电中明确指出:“中央认为:我一、四两方面军合则力厚,分则力薄;合则宁夏、甘西均可占领,完成国际所示任务,分则两处均难占领,有事实上不能达到任务之危险。”18时,毛泽东等再次致电张国焘:“中央明令已下,请速电令通渭部队仍回通渭,其余跟即北上。”
就在党中央与红二、四方面军电文来往频繁之际,徐向前受命率领先头部队探索西进路线遇阻,遂返回洮州,向朱德、张国焘汇报,认为西行计划不宜执行。此时,先后接到朱德、党中央发来电文的西北局副书记任弼时,与党中央方针保持高度一致,立即与红二方面军领导人致电张国焘等,强调“一、二、四方面军行动比过去任何时期迫切要求能协同一致,否则,只有利于敌之各个击破,于革命和红军发展前途有损”。西进中的部队也疑虑重重,向总部报告,天天向太阳落下去的地方走,战士们情绪低落,开小差的增多。
在中央和红二方面军领导人一再致电下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对西进计划的强烈不满和反对下,张国焘不得不同意再次召开中共中央西北局会议。9月27日,西北局会议在洮州(临潭)新城召开,出席人员有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傅钟、李卓然、萧克等。会上,传达了中共中央指示精神,朱德再次苦口婆心地对张国焘进行争取和规劝,指出北上与一方面军会师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徐向前、陈昌浩等人也从西进道路不通及应该服从中央指示精神的角度出发,表示拥护朱德的意见,主张立刻停止西进计划,执行北上方针。这次会上,朱德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多位亲自参会的同志写的回忆录中都能看到,如萧克指出:“朱德同志又在洮州西北局会议上,详说四方面军不应西进,而应北进的理由。”“徐向前和陈昌浩、傅钟、李卓然同志还有我都起来拥护朱总的意见。张国焘无可奈何,才同意部队回头。”徐向前也指出:“朱张在洮州召开会议,讨论了中央的指示,一致决定放弃西渡计划。”会上,张国焘虽然又一次提出要绕道西进,但在大家的一致反对下,不得不表态同意红四方面军北上,同红一方面军会合。
洮州会议形成继续北上决定后,朱德等立即致电党中央:“决仍照原计划东进,以出会(宁)、静(宁)会合一方面军为目的,部队即出动,先头(部队)约六号到界石铺,决不再改变。”9月28日,朱德、张国焘签发了北上行动的《通庄静会战役计划》。中央回电对四方面军决定回师北上“十分佩服与欣慰”,并告知红一方面军开始迎接和红二方面军加以策应的部署。
洮州会议否决了张国焘西进的错误,重新肯定了岷州会议所做出的重要决定,坚定执行了党中央要求四方面军北上的行动方针。在朱德影响下,与会人员所表现出的服从大局,和党中央保持一致的理念和做法,更是拥护党中央集中领导的具体体现。维护党的领导就是维护集中统一,这是长征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基本保证。
从10月7日至23日,红一、二、四三个方面军实现了以会宁地区为中心基点、多地点会合的大会师。11月下旬,在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彭德怀等人指挥下,汇聚起来的红军三大主力取得了环县山城堡战役的胜利,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西北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11月30日,朱德等人到达保安,受到毛泽东等中共中央负责人和红一方面军指战员的热烈欢迎。从不轻易流泪的朱德此时却泪流满面。可见,他为了维护红军的团结,实现大会师,经受了多少磨难,付出了多少心血!1937年3月2日,毛泽东给抗大第二队学员题词:“要学习朱总司令: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这充分代表了全党全军对朱德同志在历史转折进程中作出的历史贡献和表现出的崇高品德的高度评价。1996年纪念朱德诞辰110周年和2006年纪念朱德诞辰120周年时,江泽民、胡锦涛两代领导人在纪念讲话中分别引用了毛泽东这句评语。
在会师前夕西北局召开的多次会议里,朱德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正确战略决策,以坚定的党性原则和高超的斗争艺术,战胜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错误,为保证会师决策的顺利实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立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编辑 叶 松)
(作者是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