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沛霖
“丁零零……”闹钟不合时宜地响了,我“啪”一声关掉它,翻过身去想要再睡一会,可身体里却有个声音不断地催我:“快起床!快起床!”我猛地一愣,随即没好气地嚷嚷道:“你是谁啊你?竟敢打扰我睡觉!”
那个声音得意洋洋的:“我是你呀!”
我一骨碌爬起来:“骗谁呢?有本事从我体内出来!”
这时,那边没了动静。
老妈来叫我,发现我竟主动起床了,她喜上眉梢:“你今天很自觉,表现不错哦!咦,袜子还没拿?我帮你拿吧!”
我刚想答应,嘴上却不受控制地说:“不用了,我自己拿吧,以后我每天都会自己起床,自己拿袜子,自己叠被子。”
“嗯,你长大了!”妈妈笑着走出房间。
我的天呀!我都说了些什么呀!
我立刻责问体内那个“冒牌者”:“你到底想干什么!你是谁?我与你无冤无仇,你为何要害我?”
他仍旧慢条斯理地说:“我是你啊!再说,你给自己定的目标不就是自己起床吗?我不过帮你说出来了而已。”
“你……”我无力辩驳,因为他说的也没错。既然他说他是我,那我就把他称作“我”吧!
到了学校,上课爱讲话的我在“我”的劝说下,安分了一堂课,但“我”对我的要求也渐渐提高了。
语文课上。“有人知道这句文言文的特殊结构吗?”老师用期盼的目光扫视同学们。我小声嘀咕:“不就是一句省略宾语的倒装句嘛,有什么难的?算了,没有人举手,我也不举。”
可这时,“我”竟站了起来,大胆地回答道:“这是倒装句,还省略了宾语——之。”
天哪,开什么玩笑呢?连班长都没有举手啊!这么积极,同学们会不会说我爱出风头呢?“我”呀“我”,可真把我给害惨了!
当我准备迎接“狂风暴雨”时,老师却微笑颔首,说:“回答得很好……”
我看着周围的同学,还好,大家都没有向我投来异样的目光。虚惊一场,我抚着怦怦直跳的心,警告“我”道:“下次不能再这么莽撞了!”
“我”却理直气壮地说:“你明明会答,为什么不大胆发言呢?这没什么值得害羞的。”
一天又一天,我和“我”逐渐亲密了起来。自从有了“我”,我克服了爱偷懒的缺点,变得越来越活泼开朗、积极向上了。
直到很久以后的某一天,“我”对我说:“其实我只是你心中的信念。以前,你需要别人督促,现在,你完全可以脱离我了,自己好好生活、学习吧。”
往后的日子,“我”再也没有来督促我,但我发现,在“我”的潜移默化下,我和“我”在思想上贴近了,甚至已经融合为一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