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土建类大学生精神追求与学业的和谐

2017-01-03 19:49卢彭真王云龙
大学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专业技术解决办法学业

卢彭真+王云龙

[摘 要]当代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包括追求知识、追求能力、追求崇高、追求理想、追求全面。当代土建类大学生的精神追求日趋平庸化,出现了注重实惠和短见、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但学业要求学生应当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心无旁骛的静心修身。针对以上两者之间的矛盾,当代土建类大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精神追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大学期间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大学生,专心学习专业技术,这样才能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找到自己心目中的信仰和信念,达到精神追求与学业的和谐。

[关键词]精神追求;学业;和谐;土建类大学生;专业技术;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2-0083-04

一、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变迁的加剧,人们在新旧价值观念不断冲撞中,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精神追求也有所变迁。[1]市场经济发展的某些负面因素的影响,让当代大学生对精神追求的取向产生了质疑,同时,大学教育的实用价值也让他们产生了追求功利的倾向。我们的大学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地方,当代大学生应当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但是大学不是培养书呆子的地方,当代大学生应当学会如何运用专业技术在实际生活中创造价值,但不能过度的追求,这就是两者之间的和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促进当代大学生积极的学习专业技术,发扬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创造财富,这也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针对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强烈、追求功利和实用、不注重学业的倾向,国内的专家学者也做过相关的研究报道,有的专家认为应与时俱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科学的一元化的价值导向来引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实现当代大学生价值导向一元化与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统一,既能帮助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2]同样也有别的专家认为大学文化的建设是大学精神追求的铸造,当代大学生精神追求与学业的和谐,归根结底是要引导当代大学生确立良好的价值追求。[3]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社会上的观点各不相同,也各有利弊。而有的专家学者则认为应当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特征,其对引导青年坚持正确的精神追求取向,确立精神支柱,丰富精神世界,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4]文献上有很多关于这一方面的论文,值得我们思考。

根据到目前为止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报告可知,在对当代大学生精神追求和学业的和谐相关问题上,专家学者们都有自己的见解,也都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这些方法和见解都是针对广大的当代大学生,并没有具体针对某一种专业的当代大学生。我们都知道不同的人的性格不一样,当然,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培养的模式也应该不同,所以针对某一特定专业的大学生,应该用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的目的。而本文正是针对当代土建类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得出来的结论。我们主要是通过对当代土建类大学生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的调查,提出了特别针对这一群体的有效的方法。

二、当前大学生主要的精神追求

所谓精神追求,就是在生活实践中根据主体的精神需要,有倾向性地选择或创造一定的手段和方式满足其需要的过程。[5]当代青年精神追求的特点不仅跟青年群体的特点有关,也跟当今时代的特征有关。当代土建类大学生正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阶段,中国当代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这些都蕴含着很多不确定甚至相冲突的因素,从而影响了当代土建类大学生的精神追求。

当代土建类的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具有理想性和功利性。在不同的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在不断的变化,而当代土建类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总是能敏锐地感受到时代跳动的脉搏,他们把自我价值融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共同理想中。在当今这个急速发展的社会中,价值取向的多样化与人的发展个性化日趋明显,当代土建类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不再单一,他们现在习惯于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规定自己的价值取向,而正是因为这样,有些当代土建类大学生过度追求实际,追求功利,被眼前的利益遮蔽了双眼,满足于当时的利益而缺少远见,因此出现了的拜金主义、拜名主义,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和丢失了自己的理想。

没有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才使得当代土建类大学生精神追求呈现平庸化,而如此便会阻碍土建类技术的传播和发展。当代世界是一个物质世界,我们不得不考虑物质的存在,因此我们要建立一条精神追求与学业的和谐之道,这样才能实现我们的和谐社会发展。

当代土建类大学生精神追求关系着一个国家的进步与发展,直接影响着土建类大学生以后的工作心态,决定了是为了钱而工作,还是为了做好工程项目而工作,同时也将影响着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当然也会影响到下一代的精神追求,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当代土建类大学生的精神追求。

充溢着实用主义、拜金主义、重金主义等这些与传统意识形态相去甚远的意识形态,成为大学生的新的追求。[6]在当代土建类大学生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的现象,就是他们认为学习现在课本上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根本没有用处,所以他们就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同时也不会花费时间去探讨一些专业上的问题。

在物质世界的冲击下,土建类大学生也都非常注重现实,或许是现实给他们的压力太大,让他们不得不注重现实,但这不能成为时代的潮流。如果当代土建类大学生都以此为目的,没有了奉献精神,将会严重阻碍技术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那么土建类行业就很难有较大的跨越,因此要引领当代土建类大学生投入为国家科技发展的建设中,首先要确定土建类大学生的精神追求,让他们心中都要有精忠报国的思想和抱负。

物质世界的追求有时让土建类大学生迷失了自我,失去了方向,甚至越过了道德和法律的红线。而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当代土建类大学生也都将发现,如果他们一味的追求金钱和地位的话,虽然可以生活得很富有,但内心却很空虚,因为他们缺少的是来自内心深处真正的快乐。所以,当我们在不断的追求功名的同时不妨停下来思考一下什么才是我们真正的快乐,什么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三、当前土建类大学生各专业特点及学习方式

当代大学生主要分为理工科,文科以及艺术类等。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专业特点和学习方式,这正是为了培养专业性人才应当采取的措施,也是为了社会更好的发展。

首先理工科要求大学生应该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理工科主要培养现代高科技的人才,需要的是不断的创新。从现代理工科学生的初步调查统计(如图1、图2),就不难发现这一类专业的特点,同时我们也发现约有38%的学生在精神追求与学习过程中认为学业重于精神追求,约有30%的学生认为精神追求与学业应该和谐发展,约20%的学生认为精神追求和学业存在矛盾,不知如何对其进行相互促进与和谐发展,还有12%的学生认为精神追求重于学业,希望每天陶醉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享受自己的乐趣。

虽然大部分学生都很关注自身精神追求和学业的和谐发展,但重视程度不够,并没有合理的分配时间及相应的行动来进行精神追求和学业之间的相互促进、互为动力的实践活动。积累精神追求为了更好地实现学业,提高学业的同时进一步获得实现自己的精神追求,这种缺乏互动的实践执行能力和创新思维仅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同时从图2中可以明显看出,当代土建类大学生对精神追求和学业还存在严重的误解或者不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不知道如何把精神追求和学业之间有机的结合起来,利用远大的理想实现精神追求,在学好学业的同时更好地促进自己的人生理想。

例如土建类专业课程中需解决数学的方程求解问题,力学、材料力学及各种与数学力学相关的课程中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当代大学生刻苦钻研专业知识,深刻和熟练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才能解决。他们要不断的推算,不断的实验,直到找到答案为止。当然,工科的学生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要联系工程实践经验来进一步了解一些知识。

当代土建类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希望,也是未来土建行业的发展之星,担负起国家的建设是其责任也是一种义务,所以当代土建类大学生在学校时必须学好科技文化知识,掌握先进的技术,及时为国家建设做好准备。

我们不得不对当代土建类大学生的学业职责进行探讨,当代土建类大学生将来是国之栋梁,身挑重任,更应该在大学的校园里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好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若能如此将是国之大幸,若如不然将是国之悲哀。身处发展中国家的我们更要努力为国家和人民献上我们的绵薄之力。当代土建类大学生更是那大厦之基础,基础好则大厦可屹立万年,基础差则大厦将倾。所以当代土建类大学生的职责之重,不容小觑。

文科类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和人类社会,其目的是要解决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两者的关系问题。[7-8]这些就要求当代的土建类大学生要融入社会中,不断的体会和感受社会的生活和发展,触类旁通。

四、大学生精神追求与学习之间的矛盾

土建类大学生现如今在学校学习时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逃课、逃学、抄袭作业、考试作弊、跳楼自杀、违法犯法等。这些现象都在提醒着我们当代土建类大学生在校园学习时存在很多问题,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高校土建类大学生只有不到1/3的人还在刻苦努力的学习,而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他们所要求的只是不挂科就好,所以平时不听课,不做作业,因此就导致逃课、抄袭作业和考试作弊的现象,更有甚者沉迷于网络游戏,不顾学业。部分土建类大学生的消极、不思进取的态度不得不让我们反思。

在物质世界的冲击下,当代土建类大学生难免不受到其影响,原本坚持的信念可能也会随之抛弃。学习知识本来是非常神圣而又纯洁的事情,但在现在这个重金社会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已被很多人抛弃。一些土建类学生只是肤浅的看表面,因为他们所追求的只是为了拿到相应的学位证书,而并非在这一科学领域中探讨其奥秘,解决其难题。土建行业是国家现在非常注重的行业,也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领域,土建类大学生当然在将来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所以在他们的心中存在那么一点居高自傲的感觉,这是不应该的。这是一个注重现实的社会,社会的现实让这群当代土建类大学生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不时刻想着怎么赚钱和跻身上层生活。因此这就和学习的本质相脱离,让学习不再单纯,让校园里的学习成了人们追求高物质生活的垫脚石。这一点可谓是现代大学生的悲哀,亦是科学发展的不幸。

五、解决矛盾的办法及建议

(一)建构和谐思想

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21世纪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年代,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精神追求的飞跃,和谐的思想已深深地驻扎在人们的心中,越来越多的人在追求着和谐。从“和谐社会”、“和谐发展”中不难发现“和谐”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因此,构建当代土建类大学生精神追求与学业的和谐,首先是建构和谐的学习发展思想。

(二)树立大学生精神追求与学业的和谐发展观

当代土建类大学生的精神追求转向了平庸化,而学业又被忽略。有的土建类大学生认为应当注重现实,只要有钱了就能出人头地,就能过上好日子。而有的认为作为大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将来投身到国家的建设中去,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钱是身外物,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去,我们应当活得有意义。

对此我们也不能否定,钱虽是身外物,但我们也要靠它来维持生计,也要用它来做科研项目研究。学业也是我们当代土建类大学生必须认真完成的,因为那是大学生的天职。都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在这个问题上鱼与熊掌是可以同时拥有的。

当代土建类大学生都在追求着现实的价值,使他们的思想趋向于平庸化,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大学生在学校期间最主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做人,只有先成人,后成才,随后才能在人生道路上成功,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这就是成功之道,也是鱼与熊掌兼得的法则。

精神是一切力量的来源,当代土建类大学生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追求,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这样才能从要根源上提高自己,改善自己。崇高的精神追求让我们有了自己的信念和信仰,这样我们做起事来就不会懈怠,有了精神的供养,思想就不会停顿,一切的困难就不再是问题,到这时我们就会有无限的动力。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行多远,当代土建类大学生应有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不平庸,不媚俗,不堕落,更不能坠鸿鹄之志。作为新时代的土建类大学生当志存高远,他们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更是未来的希望。

要提高当代土建类大学生的精神追求,首先应改善学校的教育体制,不能引导学生未来向着物质出发,应当提高学生的精神追求,培养学生高层次的精神文明建设,将来好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善之本在于教,教之本在于师,因此应该提高教师的精神追求,教师不能太注重现实,应给当代土建类大学生做一个表率。土建类的老师大部分都是做工程和做项目的,他们生活中接触的都是比较现实的东西,容易把生活的压力,物质的诱惑,在教学过程中传递学生,忽略学生们的精神追求的提高。所以要想改善学生们的精神追求还是应当从提高老师精神追求开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其次,当代土建类大学生应该学好如何在大学完善自我,学习好专业文化知识,这样就会具有高层次精神追求,久而久之就会有极强的人格魅力。这样的大学生还怕找不到好工作?所以当代土建类大学生在校园期间认真学好学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精神追求,将来一定会走向成功,当然也会有好的生活。这就是当代土建类大学生精神追求与学业的和谐之道。

(三)加强师德建设,构建和谐师资队伍

士有百行,以德为先。作为高校老师更应如此。学校师德建设工作是学校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实事求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结合具体的工作要求,着眼于教师个人的发展,切实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工作,以情感人,以德服人,才能激起内隐的、长期的、思想性的效应,才能形成良好的风气和氛围,才能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在师德建设这一工作领域中,既要有严格有序的校规校纪,又要努力形成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既要坚持依法治校与人本管理的有机结合,又能有效处理惩处与激励的关系,并把激励放在重要位置上。还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和理论修养,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人际环境,努力提高教师的行为素质,加强榜样激励,努力创设良好竞争的氛围。

除了加强师德建设之外,还要构建和谐的师资队伍。首先,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在工作中遇到不和谐情况时,要善于用乐观的态度对待。其次,教师要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满怀信心,防止悲观心理的产生。第三,教师要充分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作为高校教师,要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不是一般性的职业,要明确自己肩负的重任,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同时教师要重视人际交往,多与同事分享经验与快乐,从源头上预防和消除不和谐的发生。

(四)学校构建和谐管理理念,制定和谐管理制度及其管理方式

和谐管理最根本的理念就是要“以人为本”。高校管理理念是高校管理的核心和灵魂,它决定了高校管理的目的、原则、方法和内容,是高校管理中最本质、最深层的东西。在高校教师管理中,以人为本的内涵就是要以“教师”作为大学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以教师为基础,以教师为前提,以教师为动力,以教师为目的,来组织和实施大学的一切活动,承认并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进而最广泛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

高校管理者应积极塑造和谐人格。在塑造和谐人格的同时,高校管理群体应重视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高校管理系统中祥和、和睦、和气的人际关系能有效缓解工作压力,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但是讲和谐并不是指没有矛盾,也不是用和谐来掩盖矛盾,而是指妥善地处理各种矛盾,正确地对待各方利益上的冲突,因此高校管理组织应大力加强内部和谐建设。另外,高校管理系统应着力构建整体和谐的管理局面,在构建和谐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制定和谐管理的制度。应该由广大教师参与制定考核体系,确定评价内容和标准的合理性,形成一种“公开、公正、公平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内容应全面反映教师工作的各个方面,并能很好的区分教师间的工作绩效差异,要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评价教师的工作情况,对教师的工作绩效做出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价。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手段,注重情感激励,同时激励要有差别。要营造一个既有竞争又能团结协作的工作环境,重视软环境的建设。学校应集中一定财力物力,努力改善教学、科研条件,对科研项目、教学改革予以积极资助。同时,要建立专家基础上的集中管理团队,完善民主基础上的集中管理机制,优化和谐管理方式,促进学生精神追求和学业和谐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毛迪.大学学生工作要培养学生的精神方向[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1).

[2] 王怡.论当代大学生价值导向一元化与价值取向一元化的统一[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3] 包心鉴.大学文化、大学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4] 李娇娇.树立新时期大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3(6).

[5] 朱白薇,郑永廷.论当代青年精神追求的基本特征[J].思想教育研究,2012(7).

[6] 马小凯,刘淑娟.探讨大学生精神追求的转向[J].教育理论,2010(8).

[7] 杨丽霞,丛美琼,刘明星,王艳平.理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调查及分析[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

[8] 夏从亚,王学栋.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文科专业的基本策略[J].黑河学报,2011(2).

[责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专业技术解决办法学业
施工企业加强市场开发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办法
Which Is Important?
规范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解决办法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
论剧作家的修养
技校专业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探讨
民办高职院校电类专业实践师资队伍建设的探析
基层央行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聘任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