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2017-01-03 19:09孙均桥
军营文化天地 2017年1期
关键词:媒体广告同名流行语

观点

文艺要勇于回答时代课题

12月12日,《光明日报》发表李彦姝的同名文章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文艺工作者要“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回答时代课题”。基于上述疑难问题,我们必须认清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性。优秀的现实主义题材小说不乏批判与抨击,但不能止于对现实问题的揭示和批判,更高的立意是要塑造出那些用心灵之光、行动之利剑刺穿晦暗的人物。当代作家的问题意识以及对问题的克服和超越是不能被抛弃的思想资源,唯有如此,才真正名副其实地与他所在的时代同行,才更可能更好地创造出中国文学的当代形态。介入中国当下现实的期许绝非认定现实题材是当代成功作家必须踏足的唯一领地,而是寄希望于借此唤醒当代中国作家对个体性与人民性、时代性与历史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等诸种问题深层一致性的观照。

警惕网络流行语的反作用

12月16日,《南方日报》发表路中林的同名文章指出:近日,《咬文嚼字》杂志社在沪发布“2016年十大流行语”。洪荒之力、吃瓜群众、工匠精神、小目标、一言不合就××、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供给侧、葛优躺、套路、蓝瘦香菇等入选。与往年不同的是,除了“工匠精神”与“供给侧”,其余几个流行语都源自网络。这些来自网络的流行语集中反映了网友诙谐、善加自嘲的心态。许多人无疑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态使用流行语,可长期浸淫其中真的不会受影响吗?流行语是特殊心境的反映,但另一方面也会产生反作用,让我们逐渐习惯并认同其中承载的消极价值观。不少人坚信网络是绝对自由之地,任何言论都可通过它自由传递。其实这只是一厢情愿,网络在某种程度上更像一套有效的信息筛选机制,网友根据信息的点击率和阅读量等指标选择所需信息。网络流行语也一样,对那些早已树立起独立、清晰、健康价值观的人而言,它们不过是过眼云烟,可对那些于生活全无方向感或对生活失去信念的人而言,这些消极的调侃则可能是精神的鸦片。

都在看手机,谁在看报纸?

11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陈家兴的同名文章指出:中国社科院的一份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互联网媒体广告收入,首次超过电视、报纸、电台和杂志四类传统媒体广告收入之和。在这一轮冲击面前,纸媒的遭遇更为严峻,不少报纸面临读者流失、收入下滑甚至被迫关张的结局。人们以往都是在地铁里、路上、家中看报纸、杂志,而今大都在看手机。在一些人眼里,手机成了报纸的“掘墓人”。在这样的大势下,报人如果还在以传统的传播思维惯性办报,满足于提供一般新闻信息,以为把消息写得好看、提供信息更加丰富,就能让读者回潮、市场回升,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如果仍然不能精准锁定自己的受众,也必然在新媒体冲击下找不着北。事实上,无论新闻传播渠道怎样变化,报纸仍然有其特定的优势和受众。更重要的是,内容永远是王道,那些有价值、有深度、有思想的新闻内容,永远为受众所喜爱。★

猜你喜欢
媒体广告同名流行语
同名
流行语大盘点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大学流行语考察
巧借 流行语
让人拍手叫绝的环境媒体广告
新媒体广告的优势与特点
三 人 行
富媒体广告中的用户体验研究
曹 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