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战争战略指导的几个问题

2017-01-02 18:07
军事历史 2017年1期
关键词:游击战争抗日抗战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场取得伟大胜利的反抗外敌入侵的正义战争,是中华民族由沉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在这场决定民族命运的殊死搏斗中,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责任感、敏锐的洞察力和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的精神,立足国情,放眼世界,成功解决了许多攸关抗日战争全局的复杂问题,表现出高超的战略指导能力,不仅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而且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仅就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战略指导问题,谈几点认识。

抗日战争作为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是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31年日本发动旨在灭亡中国、称霸世界的侵华战争后,围绕着中国抗日战争的进行,国内外形势是错综复杂的。国际上,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大国不满日本用武力改变国际现状、企图独霸中国的行为,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对日本侵略中国采取了姑息纵容的绥靖政策。苏联在道义上支持中国,但又为了自身利益,对日本侵华采取不干涉态度。在国内,全国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坚决主张抗战,就是上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也站在抗日行列,甚至国民党营垒也开始发生分化。然而广大民众的抗日力量是分散的,他们的抗日行动是自发的。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如何汇聚尽可能多的力量以抗日御侮,既是处于积贫积弱、“一盘散沙”状态的中国免遭厄运的客观要求,也是对当时中国各派政治力量的严峻考验。中国共产党以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为最高利益,正确把握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两个大局,适时提出建立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大战略,并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关键是处理同国民党特别是蒋介石的关系。当时国民党掌握着全国政权和国家资源,有国民党合作,才有全民族抗战;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长期推行对内武力“剿共”、对日妥协甚至“不低抗”的政策,既削弱了抗日力量,也给了日本侵略中国以可乘之机。中国共产党在极其困难的处境中,为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先后历经了“抗日反蒋”“逼蒋抗日”“联蒋抗日”的政策调整过程。

早在1933年1月,中国共产党即发表了愿在停止进攻红军、保证人民民主权利和武装民众三个条件下,与全国各军队共同抗日的宣言;并号召将反对日本侵略与反对国民党军阀的卖国斗争结合起来,进行民族革命战争。随着日本侵略的加剧和中国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根据共产国际“七大”关于建立反帝民族统一战线的精神,草拟了《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实现对日作战。12月,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正式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政策。

南京政府因日本制造华北事变、独占中国的野心直接威胁英美等国和蒋介石集团的利益,对日态度也日趋强硬。据此,中共中央在1936年5月发表了要求南京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通电;9月,在党内指示中明确提出了“逼蒋抗日”的方针。之后,中共中央力促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迫使蒋介石同意“停止剿共,联红抗日”*《周恩来选集》,上册,7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为国共两党合作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为早日实现全国抗战,中共中央于1937年2月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以必要的让步,争取国民党抗日。卢沟桥事变后,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呼吁“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275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9月下旬,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了实际上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至此,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民族抗战的局面由此开启。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结果,但阶级矛盾依然存在,有时还会以尖锐的形式表现出来。全国抗战时期,由于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国共两党不同的抗战指导路线,中国共产党如何处理统一战线中的统一和独立、团结和斗争的关系,成为对抗战成败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

全国抗战之初,由于国民党对抗战比较积极,又做出一些民主姿态,因而统一战线内部出现了一些错误倾向,许多人强调要无条件地服从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及时提出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始终保持自己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一方面要巩固、扩大统一战线,另一方面又要对国民党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争取对抗日统一战线和民族解放战争的领导权。

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本的诱降,也由于对共产党及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疑惧,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反共妥协倾向明显增长,蒋介石甚至慨叹:“目前急患不在敌寇,第一在共党之到处发展”*《困勉记》1939年1月6日条,台北“国史馆”藏蒋中正档案。。因而在“抗日”和“反共”之间摇摆不定,不断制造国共磨擦,甚至挑起如晋西事变和皖南事变那样的军事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政治口号,并在斗争实践中形成了统一战线内部矛盾的处理模式:采取发展抗日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力量,孤立反共顽固势力的方针;对国民党实行“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在坚持与国民党团结抗日的同时,对它的反共投降活动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这就不仅最大限度地团结了中华民族一切可能团结的抗日力量,最大限度地反对日本侵略者和汉奸卖国贼,而且使得国民党顽固派从全局上受到限制,有效地阻止了时局的逆转,维系了国共合作抗战到底的大局,维护了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前提。

中国共产党在致力于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同时,积极地倡导和推动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1935年12月,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提出,联合一切反日力量,与对中国同情或持善意中立的国家建立友谊关系。1936年7月,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中提出:日本侵略不仅威胁中国,也威胁世界和平。日本帝国主义不仅是中国的敌人,也是要求和平的世界各国人民的敌人。希望英美等国政府和人民同中国人民结成统一战线,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及其所代表——法西斯阵线。翌年3月,他在与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的谈话中明确:“我们主张中、英、美、法、苏五国建立太平洋联合阵线。这种联合阵线是援助中国的,同时也是各国互助的。”*《毛泽东文集》,第1卷,487页可见,中国共产党基于对日本侵略中国将造成国际关系深刻变化、中国抗日战争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认识和判断,不仅提出了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战略构想,而且明确地把英美等西方国家包括到国际统一战线之中,从而超越了按意识形态来划分世界阵线的藩篱。但当时英美等国奉行姑息纵容日本侵略的政策,尚不可能与中国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首先在东北地区与朝鲜爱国者组成抗日联军,这实际上是中朝两国人民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1937年8月,中苏两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此后苏联援助中国,实际上是中苏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一种特殊形式。1941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20多个国家和民族的代表出席。大会决定组织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联盟,促进了东方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发展。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于6月23日通过了由毛泽东起草的党内指示《关于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的决定》,其中提出“同英美及其他国家一切反对德意日法西斯统治者的人们联合起来,反对共同的敌人”*《毛泽东选集》,第3卷,80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确立了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策略。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挑起了太平洋战争。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指出:“全世界一切国家一切民族划分为举行侵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举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已经最后地明朗化了”*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248~249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呼吁中国与英美等国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领衔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战略预想终于实现,从而为中国抗日战争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1945年4月至6月,联合国制宪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中国共产党代表董必武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会议,并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这是中国共产党代表第一次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是共产党长期大力开展国际合作的结果。中国共产党以其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战略,使中国抗战有了光明前途,也奠定了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战略地位。

全民族抗战开始后,全国人民坚决主张抗战,但很多人对如何抗战并不清楚,对共产党一时还缺乏了解。人数众多的中间力量,把抗战的希望寄托在国民党身上,但又不满其腐败和专制。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却不愿也不敢发动人民大众;还把抗战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外援上。然而,国民党战场上丧师失地的现实表明,不发动和依靠群众,抗战的坚持和胜利都是不可能的。

中国共产党坚持战争唯物史观,确信中国有力量进行抗战并取得最后胜利,这种力量最深厚的根源存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认为“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毛泽东选集》,第2卷,511~512页。,克服了这一点,就有了克敌制胜的基本条件。因而,只有充分地动员和依靠群众,才是赢得抗战胜利的唯一出路。毛泽东反复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毛泽东选集》,第2卷,509页。;“游击战争不能一刻离开民众”*《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138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为推动全民族抗战的实现,中国共产党在7月8日的通电中提出:“立即动员全国海陆空军,准备应战”;“立即开放全国民众爱国运动,发扬抗战的民气”。*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275页。8月下旬,中共中央在洛川会议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中指出: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胜利”*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325页。。会议制定的《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是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化,其核心是充分动员、组织和武装群众抗战,使抗日战争成为真正的人民战争,因而成为集政治、社会和军事纲领为一体的人民战争纲领。上述决定和十大纲领,阐明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政治主张,指明了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的具体道路,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的正式形成。

为了实行人民战争的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把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八路军出师抗日后,毛泽东反复电示前线指挥员:要把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作为第一要务,因为“只有分散做群众工作,才是决定地制胜敌人、援助友军的唯一无二的办法”*《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53页。。1937年10月,八路军总部指示各师,应从师团政治机关、司令部及排长以上副职、连队活动分子中,抽出大批干部组织强有力的工作团,分散各地进行发动群众等工作。遵照指示,八路军一面打仗,一面组成工作团深入战区和日军后方,会同当地中共组织开展群众工作,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方针、政策,很快打开了晋察冀、晋西北、晋西南、晋东南的抗战局面。在此基础上,各抗日根据地普遍建立起各种各样的群众组织,如工会、农会、青年会、妇女会、儿童团等,并通过持续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懂得了进行抗战的目的,了解到战争胜利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因而对抗日战争的前途充满信心,进而投身于战争之中。

发动和组织群众,必须让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政治和物质利益。中国共产党在各抗日根据地有步骤地实行民主政治和改善人民生活,把全民族抗战与人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把反对外敌入侵与推进社会进步统一起来。为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1940年3月,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明确:“在抗日时期,我们所建立的政权的性质,是民族统一战线的”*《毛泽东选集》,第2卷,741页。,并提出政权人员分配的“三三制”原则。据此,各抗日根据地在普选基础上,组成了“三三制”政权。比如,晋察冀边区于1940年进行了普选运动,选民占公民的70%以上,中心地区达90%以上,民选产生了各级抗日民主政权。随后,边区政府颁布了20条施政纲领,对各级政权的组织原则和任务、人民群众的权利和义务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同时,本着合理负担的原则,共产党制定了减租减息和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以及财政、税收、生产和教育等政策。这些政策的贯彻执行,既减轻了人民负担,也照顾到工商业者和开明士绅的利益,有力地调动了人民群众参与战争的积极性。正如朱德在《论解放区战场》中所总结的:“没有真正的民主政治和对人民经济生活的改善,就不可能有人民战争。”*《朱德军事文选》,512页。

充分发动群众、实行人民战争,客观上要求加强集中统一领导,以发挥党政军民的整体力量。全国抗战开始后,随着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群众工作的开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根据地逐步形成了一个包括党、政、军、民在内的,覆盖军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领域的社会组织动员系统,奠定了实施人民战争的社会组织基础。为了适应残酷的战争环境,解决根据地党政军民关系中某些不协调的现象,1942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要求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各抗日根据地在共产党的一元化领导下,发动和依靠群众,以军事斗争为中心,把军事斗争与政治的、经济的以及思想文化的斗争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公开斗争与隐蔽的、“合法的”斗争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全面对敌斗争,因而打破了日军推行的所谓“总力战”。人民战争进一步扩大到军事、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

实现人民战争的抗战路线,还要求实行与之相适应的主力军、地方军和民兵自卫队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这种体制,不仅可以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各种力量有效地组织和调动起来,使人民战争的威力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同时,还有利于主力军的发展和各自优长的发挥,有利于适应战争形势的变化,灵活地改变组织形式和斗争形式。在八路军、新四军的帮助下,各抗日根据地普遍建立起自卫队和民兵(包括模范自卫队和青年抗日先锋队)等群众武装,由边区到县各级人民武装委员会*为了适应抗日游击战争面临的新形势,有的地区如晋察冀边区的北岳区,从1942年1月起,将原属地方建制的各级武装委员会改组为人民武装部,转隶部队建制。实行统一领导。到1942年初,仅晋察冀边区的北岳区,即有自卫队达100万人以上,训练有素的民兵约26.9万人,游击小组约1.5万人。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全国解放区的民兵达268万人。群众武装成为敌后抗战的重要力量和不断补充壮大主力军的源泉。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军队的带动下,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抗日战争,迸发出极大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发明出麻雀战、地雷战、地道战等丰富多彩的“草根战法”,演绎出“村自为战、人自为战、无处不战、无时不战”的人民战争的宏大景象,由此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日本战史资料记载:“八路军的斗志极为旺盛,共产党地区的所有民众,连妇女、儿童也用竹篓帮助运送手榴弹,我方有的部队因无戒备而突进,被手执大刀的敌人奇袭、包围而陷于苦战。”*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华北治安战》(下),440页,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这表明,人民战争已成为中国抗战最活跃、最有效的战争形式。

国共两党实行的两条不同的指导路线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结果。中国共产党由于坚持人民战争的路线,尽管最初仅有数万人的兵力,却能担当大任,越战越强,在八年全国抗战中歼灭日伪军171万余人(其中日军52.7万人,东北抗日联军的战绩未包括在内),并从战略相持阶段起抗击了一半以上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支撑起全国抗战的半壁江山;人民军队逐渐发展到约132万人,建立了19块抗日根据地,解放了全国4亿多人中约1/4的人口、约10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区域。国民党则因推行片面抗战路线,束缚军民的抗战积极性,尽管它掌握着全国政权、经济命脉和外交资源,并拥有数百万军队,却未能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作用。历史事实证明,人民战争的抗战路线是弱国打败入侵强国的唯一正确的指导路线。美军驻延安军事观察组评论说:共产党领导的抗战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动员了最广泛的民众参战,而“这种全体动员的依据和可能性,是建筑在一种经济的、政治的和社会的革命运动之上的。”*转引自资中筠:《追根溯源――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与发展(1945-1950)》,21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日本史学家井上清总结道:“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仅败于美国,而且更惨地败给了中国,正确地说,败给了中国人民。”*〔日〕井上清:《日本帝国主义》,280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战略方针,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首先对中日两国国情和军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认为:

抗日战争中,中日两国存在着相互矛盾着的几个基本特点,主要是:日本是一个帝国主义强国,其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强的,但其国小,人力、物力、财力不足,加之战争的退步性、野蛮性,必然失道寡助。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都不如日本,但处于进步时代,中国共产党逐步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就是这种进步因素的代表,加之地大、物博、人多、兵多,以及战争的正义性,必能唤起全国的团结,得到国际上的援助。

同时,人民军队在全国抗战伊始面临着与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迥然不同的新情况,这就是:作战对象是拥有数十万经过长期“武士道”教育和以现代武器装备的日本军队。友军是昨天的敌人国民党军队,约有200万正规军,多数官兵也有爱国抗战热情,但其上层集团对抗日有动摇,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和消极防御方针,且对人民军队始终抱有很深的敌意。从人民军队自身来看,八路军、新四军不过五六万人,且武器装备落后,但它政治素质高、组织纪律性强,与人民群众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并具有丰富的游击战争经验。

基于上述实际情况,中国共产党逐步明确:抗日战争只有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通过长期战争从战略上消耗敌人的力量,逐步改变敌强我弱的力量对比,才能取得最后胜利;人民军队只有采取“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军事战略方针,通过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扬长避短,才能保存和发展自己,打击和消耗敌人。

1937年8月上旬,中共中央在关于抗日国防问题的意见中指出:总的战略方针暂时是攻势防御;正规战与游击战相结合,游击战以红军与其他部队及人民武装担任,在整个战略部署下,给予独立自主的指挥权。*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9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中共中央还拟定了《确立全国抗战之战略计划及作战原则案》,主要内容是:战略基本方针是持久防御战,战役上应以速决战为原则;作战的基本原则是运动战,避免持久的阵地消耗战;开展广泛的游击战,造成主力有利歼敌的时机。*参见《中共党史资料》,2007(3)。上述意见和方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战争战略方针的基本要点。8月下旬,中共中央在洛川会议上明确指出,抗日战争“是艰苦的持久战”,正式确定了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会上,毛泽东提出,人民军队要实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包括在新条件下消灭敌人兵团与在平原发展游击战争,但着重于山地。后来,毛泽东进一步明确人民军队的军事战略方针是“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441页。

为了阐述对抗日战争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人张闻天、朱德、周恩来等相继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和文章。毛泽东集中全党和全军的智慧,结合全国抗战以来的经验,于1938年5月接连发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的论著和《论持久战》的讲演。这两篇重要文献,紧紧围绕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系统阐述,既相对独立、各有侧重,又相互贯通、浑然一体,实际上科学回答了抗日战争是什么样的战争、怎样赢得战争这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为中国抗战勾画出清晰的路线图,成为中华民族抗战的理论指南。其中,有两个方面最值得关注:

其一,全面分析了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深刻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在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问题上,当时大多数人只是看到中国大而弱的特点。毛泽东在全面地、历史地分析中日两国基本国情和抗日战争所处时代条件及国际环境的基础上指出,中日之间存在着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四个相互矛盾着的基本因素,日本有一个强点和三个弱点,中国有一个弱点和三个强点,因而中国将会最终战胜日本;但日本的强点变为弱点,中国的弱点变为强点,都会经历一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这就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很快战胜日本,中国抗战必将是持久战。在力量对比上,中国将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将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因此中国抗战须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的时间将相当长,遇到的困难也会最多,然而它是转变敌强我弱力量对比的枢纽。中国将变为独立国还是沦为殖民地,不决定于第一阶段大城市之是否丧失,而决定于战略相持阶段全民族努力的程度。中国将在此阶段中获得转弱为强的力量,从而迎来最后的胜利。战略相持阶段理论的提出,是毛泽东持久战理论的精彩独到之处,表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对抗战必将遇到的严重困难所具有的充分的思想准备,也是共产党持久战战略与国民党“持久消耗战略”只承认战略防御与战略反攻,而否认战略相持阶段存在的“两阶段论”之间的一个重大区别。

其二,科学阐明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把抗日游击战争作为实现持久制胜的有效战争样式。古往今来,游击战通常只是正规战的辅助形式,起战役战术的配合作用。因而全国抗战爆发后,相当多的人轻视游击战,寄望以国民党军的正规战抗击日军。毛泽东着眼中日战争的全局和人民军队的生存发展,创造性地将抗日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他指出,由于中国大而弱,但处于进步的时代;日本小而强,但兵力不足,其占领区必然有许多空虚的地方,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即敌后单独作战,从战略上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并且由于有共产党领导的坚强军队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加,抗日游击战争就不是小规模的而是大规模的,于是战略防御和战略反攻一整套的东西发生了。由于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于是抗日根据地的问题和向运动战发展等问题也发生了。这样,中国的抗日游击战争“就从战术范围跑了出来向战略敲门,要求把游击战争的问题放在战略的观点上加以考察”*《毛泽东选集》,第2卷,405页。。同时,毛泽东还特别强调了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性,指出:抗日根据地是游击战争赖以执行自己的战略任务,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之目的的战略基地,是关系游击战争生存和发展的战略依托。把抗日游击战争提高到支撑战争全局的战略高度进行谋划和组织,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战略指导的重大创新。

贯彻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军事战略方针,首先要开辟和发展敌后战场,才能真正实现并支撑持久抗战。中共中央在引领人民军队由国内正规战争向抗日游击战争进行军事战略转变的同时,针对日军长驱直入、后方空虚,国民党军迅速撤退、大片国土沦陷的战略机遇,指导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等毅然深入日军占领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按照先山区、后平原、波浪式发展的步骤,逐步实施战略展开,先后开辟并发展了广阔的华北、华中、华南敌后战场,连同东北抗日联军战斗的东北敌后地区并称四大敌后战场。开辟和发展敌后战场的决策及行动,是中日博弈大棋局中具有取势、造势作用的关键一着。这步棋的落定,造成了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两面夹击日军的独特战略格局,形成了有利于发挥人民战争威力的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对把战争纳入中国设定的持久战轨道具有决定意义,显示了中国共产党指导战争的伟大气魄和高超谋略。美国军事评论家威尔纳曾评论:日军的后方充满了中国的游击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一个地方的游击队能够担当游击战在中国将要而且能够担负的战略任务”*〔美〕威尔纳:《日本大战略危机》,载《解放日报》1945-07-18。。

在开辟和发展敌后战场的艰巨斗争中,中国共产党指导人民军队与广大人民群众紧密结合,主动、灵活、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并探索和形成了以游击战为主要作战形式,以灵活处理集中与分散兵力的关系为枢纽,以敌变我变为指导原则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体系。在战略防御阶段,针对日军分进合击,实施多路围攻的特点,创造了内外线结合,以内线歼敌为主的战术。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针对日军在“扫荡”中先逐步推进,压缩包围圈,然后分割“清剿”的特点,创造了内外线结合,以外线歼敌为主的战术。从1942年起,面对日军疯狂的“扫荡”“蚕食”和“治安强化运动”,采取了“敌进我进”的方针,并派出大量的武工队和小部队,深入“敌后之敌后”,把斗争焦点引向敌占区,变敌之后方为前线,化我之被动为主动,从而打破了敌人的进攻,扭转了根据地的退缩局面,这是敌后游击战争的一个重大发展。在战略反攻阶段,游击战争则转为主动地、有计划地对敌展开攻势作战,以巩固和扩大根据地,缩小敌占区,逐步实行了由以游击战为主向以运动战为主的军事战略转变。正因为着眼特点、坚持创新,抗日游击战争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也因而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猜你喜欢
游击战争抗日抗战
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胜利暨新四军组建8855周年论文评选揭晓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东北抗日联军遭遇重大挫折的客观性分析
抗日英烈马威龙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爷爷的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