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鹏
保卫网络“新边疆”打赢网上主动仗
梁鹏
习主席深刻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当前,网络空间已成为大国博弈“新边疆”、意识形态斗争主战场、隐蔽战线斗争主阵地、违法犯罪活动新领域、涉军恶意炒作新平台,对国家军事利益安全构成严峻挑战和现实威胁。新形势下我军如何以敏锐的视角、抢占的姿态和有效的措施,切实把握网上斗争主动权、打赢网上斗争攻坚仗,是一项不容回避的重大现实课题和政治任务。
一是把握规律提高发现的预见力。时间节点上密切关注敏感时节和重要时段。监测目标上常态搜索境内频繁爆料的论坛网站,以及境外发布暴恐音视频的推特、脸书等社交媒体。内容关注上重点监测涉及本单位的人和事,以及涉军政治性谣言、涉军造假等问题线索。上网行为上跟进掌握参与网上聊天、交友、恋爱、征婚和随意拍照、暴露军人身份等问题隐患。
二是保持清醒提高发现的敏锐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对网上各种涉军炒作苗头,主动从政治高度观察,分析可能出现的涉网风险,搞好预测预防。善于从全局上把握。随着网上与网下、部队安全与社会稳定关联性、传导性增强,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上升,必须统全局、把大势。善于从细节上着手。网上斗争敌人在暗处,我方在明处,只有去伪存真,把握细微,才能还原事实、认清真相。
三是创新手段提高发现的精准力。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时代,舆情更新快速、稍纵即逝。建好搜索系统。引进使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搜索舆情、评估意见。收集目标数据。及时梳理监测目标网站、论坛以及微博、微信中涉军信息,录入数据库辅助搜索,形成方向对接、目标定位。搞好平台部署。按照资源集约、效能聚合思路,在专门业务单位建强搜索系统集群,依权限分配功能选项,实现舆情态势精准感知。
四是拓展渠道提高发现的聚合力。构建军民融合大情报网络,是提升网上斗争综合效益的必由之路。现地走访,发挥军地“联络员”作用,及时掌握网上涉军问题线索。线上对接,引入地方“大情报”系统,实现信息优势融合,促进情报维稳、导侦、促控。畅通渠道,探索舆情“直通车”机制,减少相应工作层级,形成“一站式”对接,让态势感知驶入“快车道”。
一是要在筑牢思想防线上使长劲。思想教育是治本之策,必须紧盯源头、综合用力。抓好理论武装,深入学习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持久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抓好“四反”教育,向官兵讲清敌对势力渗透窃密的手法渠道,讲清敌特网上勾连拉拢的迷惑性欺骗性,讲清“网上有敌情、网上有陷阱、网上有警察”的基本道理。抓好法纪教育,组织保密法规和网纪网规学习,使官兵做到知法纪不愿为、明法纪不敢为。
二是要在强化制度防线上下功夫。刚性落实保密条例、手机网络使用管理和官兵上网用网等铁规禁令,依法从严管网治密。建立健全军营网吧和官兵家庭互联网审批登记、内容过滤、安全防护等制度,逐级签订安全保密责任书;严格落实涉密文件资料和电磁介质全寿命、全动态管理,逐一检测清查复退人员保管使用移动硬盘、手机等介质,堵塞失泄密漏洞。
三是要在构建组织防线上求突破。完善领导机构,整合情报、信息、宣传、保卫等涉网职能部门力量,最大限度发挥“统防群治”效能。科学统筹指导,把网络安全防范作为政治工程、固本工程、保底工程,着力在源头上抓预防、在过程中抓监督、在一线和末端抓落实。培育骨干队伍,大力加强舆论引导员、网络评论员、军营网吧管理员的技能培训。
四是要在形成群众防线上见成效。着力健全军地网上斗争协作,实现网上情况每日有巡查、每周有通报、每月有研判、每季有互访、半年有例会、年终有总结。积极会同驻地公安、国家安全等部门,联手开展网上涉军舆情清理、网络安全专题调研等活动,对一些涉网问题苗头隐患做到早预警、早防范。充分发挥“两支队伍”、“三互”小组作用,及时纠正、制止违规上网、乱发议论等行为,形成个人上网明尺度、他人上网有监督、网络安全共尽责的生动局面。
一是精准研判争取防控主动。每日开展舆情整编、资料归类和数据录入,每周或每月综合研判舆情趋势走向、网媒网民反映,提炼形成报告。对煽动性舆情,剖析深层动因,研判后续反应;对社会热点话题,搞好综合解读,分析传导影响;对舆情性质、频率、规模、影响等,及时做好来源、内容的印证。
二是强势出击抢占舆论高地。充分运用主流媒体新平台,展示我军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良好形象。积极做好与地方媒体通联工作,加大新闻审查力度,规范涉军信息发布,确保对外宣传报道于我有利。紧紧抓住舆情发生时的“黄金时段”,抢抓话语权,争取主导权。
三是用好技防阻断传播途径。网上斗争一定意义上是高技术对抗,必须坚持向科技要战斗力。推广营区互联网安防系统,及时封堵拦截网上不良信息,阻断有害网络链接,限制并记录网上。借助军地专业力量资源,加大营区无线网络信号检测力度,及时清除违规无线热点,最大限度减少违规上网渠道。通过研发、引进,更新升级专用监测手段,加强对新兴网络应用的技术监管。
四是督导检查促进末端落实。定期组织防间保密检查和网络安全隐患排查,重大节日、敏感时期搞好随机抽查,重大军事活动组织专项检查。突出首脑机关、要害部位的信息安全防护,注重对联网计算机多、涉网程度深和小散远直单位各类终端、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的检查,严格官兵违规使用手机和上网用网问题的清查,切实消除涉网涉密隐患。
一是纠治违规问题突出针对性。利用官兵自查、逐级排查、走访协查等方式,切实搞清用部队代号、番号开设QQ群、微博、微信,在QQ、网盘、云端存储空间上传军装、营区照片,智能手机开通定位功能,上网聊天谈论军事秘密等情况底数,做到逐项清查、逐人过关。通过现役官兵自己清、退役人员联系清、军地联合巡查清等办法,对存在问题或隐患的QQ群、微博、微信进行解散、更名、删除处理,确保问题见底清零。
二是查处涉网线索注重准确性。细致做好网上涉军帖文截图、URL地址、所属网站、IP地址、网站归属地、ICP备案号、发帖人名称、发帖时间等信息要素的登记备案。出现涉军负面言论时,要依据问题性质、危害程度、传播数量、反应强度等,按属地原则采取封删、过滤措施处置,必要时落地查人、追究责任。
三是打击网上犯罪增强协同性。优化手段配合,统筹运用军地刑侦、技侦、网侦、电子物证等手段力量,及时发现证据,促进情况印证,助力案件侦破。搞好军内纵向和横向沟通联系,争取在情报、技术、特情等方面获得支持。对公安、国家安全机关通报的网上涉军线索,军地抽调精干力量组成联合专案组,统一研究侦查方案、采取侦查措施、拟制预审计划、确定定性意见、出具鉴定意见,充分发挥整体打击合力。
四是应对突发事件体现及时性。组织课题研究和预案论证,建立重大突发事件、涉恐涉爆案件、军地互涉案件、失泄密案件中涉网问题应急预案体系。搞好常态化预案演练,检验、考核、评估和保持应急能力。涉军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推进新闻发布、舆论引导与事件处理同步展开;协调军地相关领导到场指挥,确保工作快而有序、整体推进;分阶段通报事件查处情况,回应公众关切,化解舆论危机,掌握工作主动。
【作者系西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