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国斌 向孟奇
对贯彻落实《纲要》的辩证思考
晏国斌 向孟奇
《纲要》是全军基层建设经验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揭示了基层建设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我们要把这些普遍规律与单位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用以指导建设。有的单位工作推不动、建设上不去,究其原因就是缺乏辩证思维的能力,习惯于当“收发室”“传话筒”,上级的方案怎么写、单位的计划就怎么订,工作没少干,力气没少花,成效不明显。对此,我们要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思考工作。第一,要在吃透上情上下功夫。对《纲要》和上级有关指示要求,特别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总要求和《纲要》提出的经常性主要工作,要认真学习、反复研究、全面落实。基层部队类型多样,机关的决策肯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考虑问题,作为基层单位要领会上级精神、抓住核心根本、突出重点关键,这是“努力实现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前提。第二,要在摸清下情上下功夫。作为机关部门,要切实按照《纲要》中提出的“坚持创新发展”的要求,经常深入基层连队调查研究,通过深入的调查分析,把所属基层的实情摸清、摸准、摸透,在安排工作时尽可能考虑基层单位的特殊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要求,增强工作指导的有效性,这是确保《纲要》要求落地见效的基础。第三,要在搞好结合上下功夫。基层按纲抓建,首要的就是要找准《纲要》要求与单位工作实际的结合点,把握普遍性、找准特殊性。按照《纲要》的标准要求,把具体工作一项一项规范好,扎扎实实对照《纲要》规范找差距,盯着具体问题抓落实。这样,才能使《纲要》真正落到实处,这是基层全面建设有起色、见成效的关键。
基层工作繁杂、矛盾多样,如果分不清主次,就找不准矛盾之间的复杂关系,把握不了事物的发展方向。有的单位抓工作不分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不仅中心工作没抓好,其他工作也受影响。因此,要按照习主席对基层建设的指示要求,抓住“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战斗力标准、依法从严治军”这些根本原则,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抓好落实。第一,要科学判定重点和关键工作。没有重点,就没有对策。连队的工作中心是战备,要能做到闻令则动,日常工作的关键问题是什么、主线怎么牵,都要十分清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握好中心与重点的关系,这是统筹工作的关键。中心工作是单位长期建设的最主要工作,重点工作是单位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因此,找准了重点工作,统好了中心工作,就统住了全局。第二,要全力抓好重点和关键工作。明确了工作重点,抓住了关键环节,还要组织好人力、物力、财力去支持重点工作,想方设法把官兵的思想、意志、精力和热情集中到抓落实上来。在抓重点工作的同时,还要按照“全面建设、整体推进”的要求,兼顾好一般工作。特别是要抓好经常性思想工作和经常性管理工作的落实,为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问题、关键问题创造条件,使各项工作协调发展,确保中心工作居中、重点工作突出。第三,要科学预见重点和关键转化。基层连队的中心工作都是以战备训练为中心,日常工作和流程相近。但具体到基层单位在落实《纲要》的过程中,主要矛盾不尽相同,就是同一个单位在不同阶段,主要矛盾也会发展变化,原来的次要矛盾有可能转化为主要矛盾。因此,我们要加强工作的预见性,善于预见这种变化,不失时机地调整工作重点。
《纲要》要求,要端正工作指导思想,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不好大喜功,不报喜藏忧,不弄虚作假。当前,影响基层建设的突出问题,就是机关搞指导与基层实际脱节、基层抓落实与上级要求不符。机关作风漂浮,原则要求多、调查研究少;基层图名挂号,做表面文章多、创新落实少。这些形式主义干扰了正常工作秩序,牵扯了领导精力,挫伤了基层积极性,必须彻底根治。第一,要校正“三观”,端正指导思想。真正从思想上解决好当兵为什么、当官干什么,机关服务什么、个人追求什么的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端正对基层的根本态度,真正了解基层官兵在想什么、盼什么、欢迎什么、反对什么,把基层官兵“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抓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自觉做到心往基层想、劲往基层使、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服务向下、工作向上。第二,要力戒“四风”,改进工作作风。反“四风”、正作风,是《纲要》对机关干部的要求,也是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机关指导基层建设时,首先要静下心、沉下身,多到基层调查研究,摸清实情,克服盲目性,使工作和决策符合客观实际。要加强面对面的指导,多听基层发声,多为基层办事。第三,要落实“五抓”,创新工作方法。《纲要》要求,坚持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改进指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增强抓基层质量效益。要抓好科学统筹,注重全面搞建设、扎实打基础、反复抓落实。要抓好依法指导,提高基层建设法治化水平。要抓好突出重点,着力加强一线指挥部、一线战斗堡垒、一线带兵人队伍建设。要抓好动中抓建,因地制宜做好动态分散条件下各项工作。要抓好创新发展,及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我们在抓基层建设时要正确运用好内外因协同这一辩证法则。有的基层单位发生问题,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自身党组织不坚强,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好,日常管理不严格,纪律落实有偏差。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须做好强基固本工作,切实提高基层的自建能力,真正把基层官兵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第一,要把工作的出发点放在打牢基础上。加强基层建设是一个持续用力、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克服工作的短期行为,扎实做好虽然不显山露水,但基层普遍欢迎的事;虽然榜上无名,但基层十分需要的事;虽然一时难以见效,但对基层长远建设有意义的事。要在打牢基础上下功夫,从领导解读、组织专题学习到完善一日生活制度细节、规范党组织各项制度严起,真正把基层的基础搞扎实。
第二,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增强基层抓《纲要》落实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上。对基层进行帮带和指导,切忌越俎代庖,用“保姆式”的工作方法去束缚基层的手脚,而是要指导基层按纲建连,抓好基础性、根本性建设,通过不断提高官兵的基本素质,增强他们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基层也要克服唯上不唯实的作风,把上级的指示精神同本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有什么问题抓什么问题,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努力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第三,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调动基层的积极性上。基层建设的主体是基层,机关的指导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机关要切实转变作风,不搞我令你行,改变大包大揽、事必躬亲的工作方法,做到还权于基层,真正把条令条例和《纲要》赋予基层的权力还给基层,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真心为基层官兵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充分调动基层官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推动基层建设全面发展。
【作者系95025部队政治委员、某连副指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