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月锋
努力打造过硬的博士人才方阵
赵月锋
博士是科研人才队伍中最具潜力、最富活力的群体。我部现有博士占科技干部总数的20%。近年来,我们坚决贯彻习主席关于人才建设的重要指示,按照上级党委确立的人才培养路径,大力倡导“三个可以允许、三个决不允许”的科研风气,努力把博士群体的学历优势转化为科研创新的人才优势。
马伟明院士曾讲:没有失败的科研,算不上科研。我们感到,激发博士群体的创新活力,必须理性看待创新中的失败,宽容对待创新中的弯路,同时必须严肃追究创新中的慵懒懈怠,营造出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的浓厚氛围。一是培树“心无旁骛干科研”的价值追求。坚持用部队传统精神铸魂育人,以先进典型励志服人,引导他们选好“参照系”、找准“定位点”,端正人生价值追求,树立“心无杂念,远离功名,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干上二三十年”的工作态度。二是倡导“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创新导向。把握唯物辩证的科研创新方法论,积极倡导科研创新“独立思考,求异思维,允许失误,宽容失败”,既认可“证真”又认同“证伪”,鼓励他们克服短视思维,把眼光放在周期长、有风险,但对部队长远发展有益的科研项目上。特别对敢于担纲领衔的多表扬鼓励、不指手画脚,对实践经验缺乏的多提供机会、不指责冷落,对遇到挫折困难的多给予信任、不冷言冷语,真正做到识才惜才、爱才用才,以宽容的态度营造敢于创新实践的科研风气。三是营造“苦尽甘来功自成”的工作信条。修订完善博士人才评价办法,构建以业绩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成果等要素构成的评价体系。科学确定考评内容所占分值比重,突出实绩、学术、科研“三维”评判,特别是把试验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作为博士干部考评的重要标准,坚持把结果失败但却有价值的科研项目纳入奖励范围,让他们认识到一时的失败不是评价合格与否的唯一标准,只要横下一条心就能杀出“血路”,不断激励他们把个人的努力方向与部队长远发展相接轨。
科技创新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必然伴随新问题新挑战。我们感到,未知是挑战更是机遇,只有充分调动博士群体对未知探索的渴望,才能从源头上杜绝被动“复制粘贴”和“左拼右凑”的问题,让他们真正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勤耕细作。一是用前沿的科技引领。我部始终站在新型武器装备建设的最前沿,而博士群体本身又具有更强烈的求知求真欲望。我们注重把握两者内在需求,提供对接路径,牢牢把博士群体的目光汇聚到前沿领域。近年来,我们坚持围绕武器发展和核心能力提升立项目搞研究,让博士干部担当主角,紧盯关键领域聚力攻坚,有些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二是用厚实的基础激励。博士群体想作为、愿作为,绝不能因基础条件的缺失而影响他们的作为。为避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我们积极搭建科研信息平台,建立“试验数据工程”,建成设备先进实验室,加大博士后工作站扶持力度,并设立百万元的科研基金,用于外出学习调研、科研条件建设以及重点方向预研、前沿技术攻关等工作,为科研创新提供了优质的软硬件支撑。三是用开放的平台助推。军地科研院所具有丰富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必须用宽阔的视野和开放的胸怀内引外联。这些年我们抓住军民融合发展的有利契机,着力在拓宽渠道、交流协作中激发科研创新活力,先后与中科院、国防科大、上海交大等军地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联合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十三五装备预研等基金项目,主办“全国遥测遥控学术会议”和“无人机技术交流会”等高层次学术交流会,邀请专家教授开展学术讲座,聘请知名学者担任顾问导师,走开了人才引进与智力引进并举的新路子。两年内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10项。
不同个体在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必然有差异、有短板。我们坚持把每名博士纳入目标管理体系中,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有效杜绝了碌碌而无所作为、茫然而不思进取的工作状态。一是因人而异明路径。注重把握博士队伍理论实、思维宽、眼界高的鲜明特点,坚持区分层次,以工程化思路和路线图方法,将博士全部纳入骨干培养对象,逐人设计成长路径,制定契合不同个体而又服从全局的成长路线图和培养目标,以3年为周期填报《培养计划表》,使每名博士搞清“部队需要什么、我能干什么、我该干什么”问题。二是对症下药补短板。着眼部分年轻博士“兵味”不足、阅历单一、心态浮躁的现实问题,安排新毕业博士学员到基层团站代职锻炼6个月,在基层的摔打磨练中提升素质、沉淀品格,已陆续安排8批博士干部赴海岛站点驻训锻炼,培育军人血性、强化军人意识。安排专业所的博士和基层干部交流任职,与基层机关岗位互换,拓宽博士干部任职渠道、丰富任职经历。三是多措并举铺好路。依托科研创新团队,采取“专家带骨干、骨干带苗子”的方式,为每名博士指定帮带导师,在对外交流、重大试验、科技攻关等大项任务中压担子,让他们当先锋打头阵,用任务目标促进成长、加快进步。制定《博士研究生管理措施》,定期组织博士座谈,优先安排外出调研、跟产监造和项目对接,有效缩短了博士干部培养周期。
【作者系海军某试验区政治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