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126部队政治部
激发动力提高能力增强活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77126部队政治部
激发动力提高能力增强活力,既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永恒课题,也是打牢部队转型建设基础的当务之急。在深入调研分析、摸清队伍现状、找准矛盾症结的基础上,我们坚持对症下药、精准发力、创新作为,下大力破解影响和制约干部队伍动力能力活力生成提高的突出矛盾问题,干部队伍精神面貌、素质状况、作用发挥进步明显。
当前,干部队伍总体思想稳定、履职尽责,但仍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有些干部扎根军营的思想不牢固。2016年初转业摸底,不少干部提出申请,个别排长甚至不惜取消军官身份闹转业。究其原因,有的感到当前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个人军旅发展无望,不如早回地方重新开始;有的认为军改后训练管理要求更严,身心压力必然增大,向往地方休闲安逸生活;有的家庭负担重,两地分居牵绊多,想早转业尽孝尽责。对此,我们坚持教育为先,暖心为要,奖惩为励。一是讲话嘱托感召。2016年初,习主席视察我集团军并给予“铁血雄师”“山地铁拳”赞誉,给我们注入强大精神动力。我们抓住这个重大契机,结合两项重大教育和“三新”大讨论等年度大项活动,采取“牢记主席嘱托”专题教育、常委授课、巡回部队宣讲的方式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热潮,运用中心组学习、身边典型、环境熏陶等“八个课堂”深化学习理解,引导广大干部深刻感悟领袖嘱托和殷切期望,凝聚改革必成、强军可期、转型当先的信心决心。二是红色传统熏陶。强力推进部队历史编修、史馆修缮、歌曲创作、部队历史片制作“四项工程”,先后两次踏上寻根之旅,健全教育引导、文化熏陶、典型激励、仪式纪念、任务融合“五位一体”红色基因传承机制,深入开展“学先辈、学传统、当传人”“历史上的今天”“以史为鉴”等活动,组织干部参观老一辈革命家故居、烈士纪念馆等驻地红色资源,牵头创演反映集团军光辉历程的舞台剧,使干部在耳濡目染中庚续红色血脉。三是和谐氛围暖心。广泛推行赏识教育,注重挖掘干部身上的“闪光点”,每次交班会、干部大会、干部讲评都表扬好人好事,突出主官、副职、大龄、受挫干部四类群体,不断激发追梦热情;坚持官兵同乐,每周组织首长机关转部队、吃碰饭,每月组织干部集体过生日,常委篮球队经常与官兵同场竞技,较好融洽了内部氛围;主动为干部排忧解难,刚性保障好探亲休假、通信补助等福利,想方设法解决转业干部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子女入托入学等困难,持续开展疲劳有调节、烦闷有排解、怡情有活动、遇挫有抚慰等“十有”细节传递关怀活动,确保干部安心稳神。四是严格奖惩激励。定期组织“优秀基层主官”“‘四铁’干部”等评比表彰活动,安排优秀干部带家属子女集中疗养,通过组织颁奖仪式、与常委合影、向家属发贺信、橱窗展示照片事迹等方式,持续激发动力。大力宣扬“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身边典型,为广大干部树立榜样。对工作不尽心不称职、因工作失职发生问题的,严肃问责,公开处理。
2015年部队组织建制连主官排名竞赛,优秀率不足30%;营连主官队伍任职不满2年的占42%,普遍经验比较欠缺;干部调整,岗位等人才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问题倒逼部队党委把干部队伍培养摆上重要紧迫位置。一是区分层次抓培训。重点抓了三类培训:抓大规模集中培训。分批展开小型政工会、基层党委(支部)书记培训、机关干部“三分之一”轮训、新学员排长岗前培训和基层干部理论轮训,坚持主官亲自授课、专家名师专题辅导、各级干部全员覆盖,着力从思想上解决敬业的问题,从能力上解决精业的问题。抓经常性学习培训。利用每周两次“军官夜校”,组织业务讲座和“关键词”研讨,交流工作经验、碰撞思想火花;推行日常工作备忘制度,分队主官和机关干部把完成大项任务、阶段性工作经验启示及问题教训进行梳理备忘,定期汇总经验体会和差错案例,汲取教训、举一反三;把“双争”评比作为增强干部抓建能力重要抓手,结合每半月量化考评组织机关基层“双向讲评”,通过以会代训、经验交流、示范观摩、难题会诊,提高解决具体问题能力。抓针对性专项培训。组织球类裁判、摄影摄像、声乐创作、多媒体制作等小而实培训,让一批有专长的“能人”脱颖而出。战区成立之初,基层官兵随即创作歌曲,表达作为战区一员的自豪感;基层一名排长针对夏季抗洪抢险事迹创作的歌曲《这一次你优先》,在腾讯视频等主流互联网站点击率超3000万。二是融入战位抓实践。组织干部学法规、钻业务、练技能,通过每月组织优秀公文评比、法规过级考核、经典案例汇编、要事周记总结,提升办事质量。开展创破纪录比武、营连主官排名、机关科股长竞赛、“四会”优秀政治教员评比等岗位练兵活动,培养选拔尖子人才。通过实兵演习、突发事件、非战争军事行动等重大任务锻炼摔打干部,着力提高组织指挥和处置复杂问题能力。三是精准到点抓帮带。按照“大直属队”理念每月安排两名科长蹲点帮带师直属队,每年不少于两次组织团以上领导和机关干部当兵或蹲连。建立师常委挂团、团常委挂营、机关科(股)挂连帮带制度,团常委和机关干部坚持每周到挂钩单位参加一次连务会。每季度安排一批团机关干部到师机关对口业务部门学习锻炼,帮助基层培养业务骨干。四是聚焦短板抓创新。着力强化敢于闯新路的认识,让干部在创造性解决问题中体现价值、提升能力。比如,坚持“问题牵引学习”思路抓中心组学习,年初组织各部门、各科室、每名机关干部围绕“如何创造性抓好新年度工作落实”,列出成果转换清单,结合“走进矛盾、破解难题”活动,人人拿出研究成果。针对手机、互联网进入军营实际,组织广大干部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众筹教育”的做法,通过搭建军营政工网、“信使”微信圈、“政易通”短信三个平台,众筹教员、素材、课堂三类资源,激活干部、战士、亲属三个群体,形成人人发起、人人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当前干部队伍活力不够的问题有所显现,连以下干部积压较为严重导致发展信心不够,团以上干部任职资格条件缺失影响工作干劲,专业技术干部缺少激励手段容易滋生混日子情绪,等等。这些问题既有编制员额精简、干部政策收紧的因素,也有历史欠账较多、矛盾逐年累积的原因,必须依靠领导机关大力调控管理、积极主动作为予以改进。一是坚持标准正导向。严格按照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票数,靠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催生奋发向上的正能量。坚持制度约束,刚性落实“双考”选拔、领导干部实名推荐、无底案征求意见等制度,做到干部选拔凡用必考、敏感事项凡提必审;坚持群众监督,推行干部选拔任用信息公开,广泛听取纪委意见和群众反映,对问题线索凡举必查;从严执纪问责,坚决查处用人中的违规行为,对在选人用人中失察失误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二是严把进出促更替。注重把好新入补充这个“入水口”,坚持编配相符、人岗相适、学用一致,精准调控生长干部补充规模和分配去向;每年考察调研新排长任职情况,根据超缺情况和专业要求及时进行岗位调整。科学把握转业交流这个“分流阀”,坚持走超留缺、走弱留强、走老留新、走高留低原则推进转业复员工作,落实新任主官、副连职以下干部、紧缺专业干部不交流要求,最大限度发挥转业交流的结构调节功能,促进了干部队伍有序更替、良性发展。三是交叉换岗蓄后劲。着眼丰富任职经历、培养锻炼干部、盘活人才资源,积极走开干部交流任职路子,定期协调组织跨军兵种交叉代职、基层军政主官换岗锻炼、敏感岗位人员换岗位任职和机关基层干部换岗任职,多岗位多层次多渠道用好用活干部,为干部队伍建设积蓄后劲。目前,机关干部有基层两年以上主官任职经历的占65%,营主官有师以上机关任职经历的占48%。同时,注重用好内部跨团交叉任职途径,着力解决部分家庭矛盾突出、个人婚恋困难干部现实问题,在体现组织关怀中激发活力。四是科学选配优结构。坚持按打仗标准选拔干部,优先使用主官岗位扎实历练、重大任务表现突出、作风求真务实的干部。统筹使用不同年龄段干部,注重新老搭配、经历互补、个性协调,使各级班子成员年龄、职龄形成梯次。积极培养使用优秀年轻干部,打破按部就班、论资排辈用人模式,树立干部队伍良性竞争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