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清
(武汉大学后勤集团,武汉 430072)
高校公务车辆管理模式探究
王传清
(武汉大学后勤集团,武汉 430072)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逐渐形成。在高等学校日益发展的浪潮中,高校公务车辆管理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需要面对各方面的挑战,高校车辆管理改革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为此,要综合各主客观影响因素,完善高校公务车管理制度,优化创新公务车管理模式,保证高校车辆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促进高校教学事业全面发展。
高校;公务车;管理模式
从某种角度来说,高校公务车辆管理是否科学、合理和教学、科研等工作密切相关。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倡导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务车辆使用管理是非常必要的,需要多角度、多层次创新高校公务车辆管理模式,健全已有的管理制度,有效解决高校车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降低公务车辆使用成本,实现运营效益最大化。
1.1缺乏健全的公务车辆管理制度,车辆管理模式不科学
在高校运营过程中,和公务车辆相关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比如,值班制度、车辆维修保养制度,没有围绕公务车辆特点,将管理落到实处,对其进行动态化的监督管理,其管理处于混乱中,导致公务车辆使用效率低下。同时,高校公务车辆管理模式单一化,不具备较强的社会市场竞争力,大都采用静态式的管理模式,公务车辆管理的自动化程度低,比如,在日常工作中,公务车辆的使用时间、使用情况等都采用人工形式进行记账、录入等,信息透明度低下,工作效率不高,没有精细化管理公务车辆的使用次数、使用时间等,导致管理方面漏洞百出,影响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1.2缺乏健全的公务车辆监督机制,车辆利用率低
在高校公务车辆使用过程中,没有全方位分析各影响因素,健全相关的监督机制,比如,车辆养护费、车辆油料费,导致公务车辆无法处于高效、稳定运行中。在时间分布方面,高校公务车需求呈现出不均衡现象,上下班高峰期的时候,公务车辆严重不足,而在正常工作时间,公务车辆经常处于闲置状态,利用率低,加上驾驶人员、教职工之间并不存在经济利益关系,导致公务车辆总体服务水平不高,教职工不满意当下的公务车辆服务。
1.3公务车辆驾驶人员综合素质低下
总体上说,高校公务车辆驾驶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服务意识等薄弱,责任心不强,经常违规操作,违章驾驶等现象频繁发生,车辆安全事故频发,大大增加了维修费用。此外,高校也没有定期对车辆驾驶人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对人员聘用要求低,导致整个队伍的综合素质较低。
2.1制定可行的公务车辆使用方案,健全车辆管理制度
在高校中,公务车辆管理人员要站在战略发展角度,围绕日常工作任务,优化调整公务车辆行车时间、车辆数量等,制订可行的公务车辆使用方案,使其得到优化利用,确保日常工作任务顺利完成,提高教职工满意度,可根据学校公务车辆管理中心特点,构建统一化、科学化的停车场。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必须经学校相关部门领导审批同意后才能使用公务车辆。在此基础上,要综合分析各方面影响因素,健全公务车辆管理制度,具有鲜明的“规范化、程序化”特点,对其使用引起高度重视,有效防止公车私用现象,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办公。要制定科学可行的责任制,将各方面的具体要求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上,有效防止“权与责”混淆,促使驾乘人员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健全公务车辆安全奖惩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相关岗位工作人员的自身职责,明确安全事故追究、处罚等,逐渐提高公务车辆的安全管理整体水平,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2.2注重公务车辆管理网络系统信息系统化建设
在高校公务车辆管理过程中,要优化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科学化、合理化的车辆管理信息平台,促使公务车辆使用情况更加透明化,第一时间解决车辆、使用人二者间信息不一致问题,确保教职工能随时掌握公务车辆各方面信息,避免产生误解,确保相关工作顺利开展。还要构建科学化的网络车辆管理系统,减少车辆燃油费用、车辆路桥费用等,使其更加规范化,动态记录公务车辆报销路桥费用,有效防止虚报费用现象的频繁出现,提高公务车辆运营效益。还要借助信息化平台,结合公务车辆使用情况,健全已有的使用流程,自动记录公务车辆使用时间、次数等,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教职工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了解公务车辆使用情况,合理安排上下班时间等,提高公务车辆利用率。
2.3提高车辆管理人员、驾驶人员综合素质
在此过程中,必须强化高校公务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意识到安全驾驶的重要性,可以定期开展驾驶员例会、交通安全讲座等,对驾驶人员进行再教育学习,完善其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提高他们的驾驶技能,系统化培训他们的实地操作技能、公务车辆维修保养技能。还要严格遵守已有的交通规则,做到“文明驾驶、礼貌行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公务车辆管理人员要与时俱进,转变已有观念,强化自身服务意识,真正意识到公务车辆管理的重要性,严格按照岗位具体要求,规范自身行为,提高自身服务水平。
2.4采用多样化的公务车辆管理模式
在实践工作中,高校要以社会市场为导向,健全已有的管理机制,促使社会市场经济持续发展,通过不同途径巧妙地引入市场运营形式,优化公务车辆使用模式,构建科学的有偿使用模式,减少高校在公务车辆维修、养护等方面的费用,使其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在此基础上,可采用“自收自支”管理模式。具体来说,就是车队进行统一的收入、分配,学校办公室可以直接调度车辆、驾驶人员,简化工程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与质量,满足学校在开展各项活动中的用车需求,塑造良好的外在形象。这种管理模式不同于一般的车辆管理方法,驾驶人员必须随时做好出车准备,保证车容整洁,服从学校安排,驾驶人员要注重自身综合技能的提高,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等,做好日常工作。还可以采用“以车养车”模式,要坚持“有偿服务、有约优先”原则,促使学校已有的公务车辆得到优化利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公务车辆的收入,确保相关工作顺利开展。在采用这种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学校必须多和驾驶人员沟通、交流,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尊重驾驶人员的劳动成果,结合“以车养车”管理模式,健全已有的管理制度,确保公务车辆运行更加合理、规范。
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浪潮中,高校必须站在客观的角度,结合自身运营情况,全方位分析公务车辆管理存在的问题,通过不同途径采取各种可行的措施,采用多样化的公务车辆管理模式,健全已有的管理制度,提高驾驶人员的综合素质等,为师生出行提供便利,优化利用已有资源,优化调整公务车辆使用时间、次数等,要根据具体的用车要求,合理收费,减少公务车辆运营成本,使其获取更多经济利润,确保高校后勤工作高效、有序运行开展。
主要参考文献
[1]何岗.高校公务车辆管理模式探究[J].科学咨询,2013(6).
[2]韩小腾,马骏,谢继红,等.高校公务车管理新路径探索[J].办公室业务,2013(12).
[3]徐晓明.高校公务用车改革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14).
[4]万刚.高校车辆管理模式探究[J].高校后勤研究,2015(2).
[5]陈建华.高校公务用车改革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25).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054
U492.2
A
1673-0194(2016)14-0078-02
2016-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