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问题总体分析

2016-12-31 15:34蔡丽娜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22期

蔡丽娜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总体分析

蔡丽娜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入,当前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进而影响着中国走向全面现代化的进程。近几年来,医疗、卫生、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社会问题逐渐占据了人们的视野,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现代化的背景下,通过对当前中国社会问题的总体描述,分析其特点和原因,提出应对方案,以期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中国;社会问题;总体分析

纵观中国历史,就会发现中国在各种不同类型社会制度上的尝试,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最后确立了带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制度充斥着战争和中国人民的血泪与汗水。但是由于多年来为了使这一曾经繁荣的文明重新振兴,同时使人民走出“落后就要挨打”这一情景,这一制度也一直充斥着压力与动力。再纵观全球——经济全球化,世界体系一体化,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就导致了国与国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比较和竞争。在曾经历史的提醒和当今世界的刺激下,中国走向现代化道路的转型越发的艰难,而其中迸发出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更是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一、当代中国社会问题表象

通常情况下,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的不同社会,纵使所表现出来的社会问题看似相同,但深究其背景和原因,以及不同社会中社会阶级和阶层的主体不同,也使得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不同。

(一)贪污腐败

腐败问题一直都是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并力求拔出的一颗毒瘤,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之后,针对腐败问题所进行的改革,从表面治理发展为从源头大力治理腐败的工作,已经略有成效。但是,我国的部分政府单位仍然有所谓的“人民的公仆”在犯此类错误。每年我国都会严格查处贪污腐败分子,无论是在数量的多少,所在级别的高低,还是在岗位的种类上,都令公民深恶痛绝。

(二)贫富差距

根据目前我国的GDP发展水平来看,经济总量的上升速度和趋势都可喜可贺。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仍然有大部分人处于甚至低于低收入水平的生活线,一些地方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其中最严重的莫过于城乡贫富差距,以及随之而来的住房问题和失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增加了我国的不和谐因素,一直是国内外人群所关注的重点。

(三)三农问题

党和政府度三农问题的重视由来已久,而且一直都是我国广大人民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可谓是中国当前问题的重中之重。我国政府每年的第一号红头文件连续多年一直是针对三农问题的。不仅是在理论上,党和政府在实际政策上也做了许多努力和尝试,例如,税费改革制度、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获得了广大农民和非农业从业者的广大拥护。但以超过60%人口为农民的中国在三农问题上根深蒂固,形势依旧严峻。

二、当代中国社会问题总体原因分析

(一)社会运行机制不平衡

从根本上说,一个社会能否健康快速地发展,就取决于它有没有通过一定的制度和体制表现出良好的社会运行机制。这种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改革开放前,我国就深刻地发现了社会主义的社会运行机制上的不平衡,过于注重平衡机制,忽略了动力机制的重要性,例如高度集中、平均主义、思想僵化等。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开始注重动力机制,例如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权利真正交到农民手中,还有奖金制度、股份制度等,都是改善动力机制的表现。可是,当我们致力于加强动力机制时,平衡机制上的问题又开始出现了。这种不平衡的现象被明显地表现出来,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水平不平衡、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不平衡、人与自然关系不平衡等。由此可以看出,社会运行机制不平衡的问题一直处于我国的发展过程之中,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谓是所有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本体现。

(二)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特殊性

现代化是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先行开始的,而中国传统思想在这方面的资源相对匮乏。在起步时期,我们依旧照着西方的脚步走,这也是造成诸多的社会问题的原因之一。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最重要的核心问题就是经济上的发展。由于受到历史上非常猛烈的“落后就要挨打”的思想打击,我国体现出了非常强烈的发展经济的欲求。于是那种以资源无限可再生并可供应假设为基础,以高消耗为特征,以毁坏生态环境、损害人文价值为后果的原始经济增长模式出现了。不节制地生产,不节制地消费,不节制地废弃,这种生活方式是造成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主要根源。很不幸的是,我国并没有跳出这个经济增长模式,反而越演越烈。

(三)社会转型期突出的社会问题

1.结构性社会问题。结构性社会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究其根源可以说就是社会资源结构配置的不公平。由于没有完全进入市场经济,导致当前直接“伸手”市场变得非常容易,而这也主要是由我国的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操控。除此之外,无论是政府自身还是公民,都深深受到了“全能政府”观念的制约,这就使得很多行政管理部门在社会资源配置问题上无形中占据了绝对垄断地位。绝对的垄断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在社会资源配置问题上缺乏一定有力的权力监督,就给少数社会上层人士创造了便利寻租的机会。

2.变迁性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迅猛,这与党和政府的正确积极领导密不可分。在过去,我国借鉴苏联发展的经验,采取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对工业重视却主要依靠的是农业的贡献,依靠的是国家对各种资源的直接掠夺和管控,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不容小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环境资源问题,环境被严重破坏,资源大量流失。可之后国家开始逐渐调整发展战略,逐渐强调环境和资源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这是一个良好的战略,却同之前的计划大相径庭。两种发展模式的摩擦,使得变迁性社会问题越发严重。

3.病理性社会问题。社会信用的核心是政府信用,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需要良好的政府信用进行支持。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以政策代替法律的现象,然而政策是多边的,它不能稳定地保证国家的正常运行。现如今,我国政府形象诚信缺失非常严重,使得国内外将中国标榜为效率不高,不守承诺。这不仅不利于中国国内外市场的发展,而且容易导致整体社会道德行为失范,会使人民无所适从,从而失去对法治的信心,因此而导致的社会问题将不可估量。

三、当代中国社会问题解决途径

(一)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把社会看作一个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主次先后之分,而其中必有一个是处于核心地位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整体格局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就是以经济子系统为核心是经过理论与实践检验的正确决策。而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实现经济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就这要求必须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规避经济增长的侵略性和破坏性。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智力因素逐渐获得了与经济因素相等的地位。因此,中国当前不但要继续把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推进,还要把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推进,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将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说明中国已经意识到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政治体制改革就已不再重要,恰恰相反,政治体制的良性运转才是整个社会和谐有序的重要保证。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应归结于其前瞻性、系统性和有序性。确实,经济改革超前于政治改革是必要的,但是政治改革的长期滞后就会造成二者发展的失序、失衡、失调。因此,中国要循序渐进地推动政治体制的改革,建立与经济体制相匹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民主政治体制。而在其中政府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政府是中国社会转型期解决社会问题的一大关键。

(三)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民主政治体制的条件下,人民的价值取向是多元化的,但总的价值导向却是一致的。在当今,中国社会开始逐渐注重对公民个人利益的满足,注重对民主和自由的双重诉求。但是,公民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不应以牺牲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为代价。这就要求社会对当前不断抬头的利己主义倾向予以警惕,将真实的集体利益和正当的个人利益统一起来。同时,还应规避泛娱乐化对公众享乐主义思维的刺激,以及“金钱万能论”对公众拜金主义倾向的唆引,敏锐探察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不良现象,采取措施及时引导。在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对公民价值观的引导绝不可以采取发号施令的强硬方式,而是要讲究引导艺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内化到具体的文化产品中,在实现文化大繁荣的同时进行软性引导,还可以促进软文化经济的发展。

[1]李忠杰.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深层解析[J].大连干部学刊,2010,(7):4-8.

[2]冷鹤鸣.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中的现代性问题[J].理论参考,2007,(10):10-13.

[3]朱庆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破解路径探析[J].探索,2015,(3):10-14.

[4]吕春妍.社会系统论视角下中国社会问题应对策略探析[J].新西部,2015,(17):4-6.

[5]向德平.社会问题: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陈鹤]

C913

A

1673-291X(2016)22-0166-02

2016-06-08

蔡丽娜(1993-),女,吉林延边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社会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