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宁
(徐州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基于经济下行压力的徐州产业转型对策研究
刘宁宁
(徐州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进行深度调整,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孕育,经济增长仍然面临下行压力。在此情况下,徐州市产业发展应在克服当前所面临挑战和困难的同时,抓住新机遇,借鉴韩国、日本、新加坡等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顶住经济下行的压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尽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经济下行;产业转型;对策
(一)经济下行压力下徐州产业转型面临的挑战
2016上半年中国经济稳增长遭遇不少波折,但总体运行情况尚属平稳。近日,国家公布我国2016年二季度GDP维持6.7%,比预期高点,但是仍继续面临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因为生产走平、需求收缩,呈供应强、需求弱的局面,预示经济重回下行通道。其中,地产、制造业、民间投资回落是主要拖累因素,仅靠财政支出推动的基建独木支撑。货币政策已4个多月没有再降息降准,经济通胀回落,货币政策再度宽松的预期正逐步升温。另外,中国前两个季度经济增长特点是直到季度的最后一个月经济增长才有所提振,这意味着经济增长势头动能仍然不足且需依赖政府的刺激政策,私人投资的持续疲软以及外部不确定性的增加或使经济增长承压。
下半年,外部经济波动的重现、内部扭曲的强化、金融风险的不断累积与间断性释放、结构性改革的全面实施等方面的因素,决定了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进一步凸显,中国宏观经济难以持续上半年企稳的态势:世界经济形势持续表现为持续的低增长、低贸易、低通胀和低利率等特征;内部不平衡带来的冲击将持续显化;汇率贬值、债券违约、房地产价格泡沫、期货价格大幅度波动等因素,所带来的局部风险将进一步上扬;中国经济目前不断加剧的扭曲、不断弱化的内生增长动力以及全球性的结构性改革竞争,要求必须进行全面启动结构性改革。下半年宏观经济走势,在教育红利、改革红利、新型城镇化建设、研发和创新能力提升、增长动能转向服务业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十三五”期间潜在经济增速可能处于6%~7.5%的水平,实际经济增速将受到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产业结构调整进度、宏观政策调控、各项改革推进状况等因素影响而有所波动。
(二)经济下行压力下徐州产业转型面临的机遇
眼下,世界经济正在进行深度调整,全球市场悄然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互联网加速向各行业渗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突破。在我国,“十三五”阶段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国家将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协同发展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低碳化,纵深推进经济社会的结构性重大变革,这为徐州市产业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徐州是江苏唯一列入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两个规划的省辖市,其经济发展潜力和回旋空间将进一步扩大;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赋予徐州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城市的定位,为徐州市全方位扩大内外开放提供了新的重大契机,为高水平规划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尤为重要的是,近年来全市各级按照“善操作、会落实、能创新、敢担当”的要求,实施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改革发展举措,推动形成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的良好态势,为徐州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韩国的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
韩国经济发展得益于其“新村运动”和后期政府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正确指引。1970年,韩国兴起“新村运动”,实施了“工农业的均衡分发展”政策:推行政府援助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农业科技。韩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体现在不同阶段的不同产业上,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韩国大力发展内向型经济,主要投资于煤炭、水泥、电力、运输、通讯等产业,实现了经济复兴;20世纪60年代,韩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向出口导向工业化,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轻工业;20世纪70年代,韩国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重点发展高附加价值的资本密集型的造船、重型机械、电子、钢铁、石化和汽车等先进制造装备业;20世纪80年代之后,韩国提出“科技立国”,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财政补贴和政策支持;积极发展新材料、生物工程和信息等朝阳产业。在后期,韩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措施有:发布《新技术产业化投资税金扣除制度》《科研设备投资税金扣除制度》《技术转让减免所得税制度》《科学技术振兴法》等制度,突出了在促进科技进步中的税收作用;出台《技术研究开发促进法》,鼓励科技创新,扩大科技创新的税收免征范围;对企业采取出口保护性政策,采取“个别育成”的鼓励方式,将资金投放在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里,促其短期之内提高国际竞争力,走出国门,快速发展壮大。
(二)新加坡的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
新加坡1956年独立,从一个相对落后的殖民地国家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其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始终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可为徐州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新加坡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归功于政府对产业结构进行主动性的和适应性的调整:在20世纪50年代末新加坡由单一转口贸易向进口替代工业转变。这是因为二战后,东南亚国家贸易纷纷不经新加坡转口而直接开展进出口贸易,导致韩国失业率高涨。为此,政府大力发展进口替代工业,转变对转口贸易的依赖。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把劳动密集型和出口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新加坡抓住机遇,主动积极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充分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重点发展造船、炼油和电子三大支柱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出口工业优势,实现了由进口替代工业逐步向出口工业的转变。20世纪70年代末,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加之东南亚邻国也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导致新加坡的出口工业优势逐渐失去。因此,新加坡大力淘汰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引进先进技术和资本,推动制造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转变发展,对产业结构进行重组和技术升级。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新加坡意识到服务业日趋重要并且增长潜力大,政府及时进行了新的经济调整,把服务业和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新加坡开始进行全面的新一轮经济转型,政府制定向知识经济转变的战略规划,开始迈向以知识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阶段。
(三)日本的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
战败后的日本面向全球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合理有效地进行了国土综合开发:战后初期,日本实施了产业民主化的《禁止垄断法》政策,向煤炭、电力、钢铁、化肥等基础性企业倾斜性资源配置,制定《外汇及外国贸易管理法》来为企业或所在整个产业优先分配外汇供其使用,制定《企业合理化促进法》,建立了“重要机械等的加速折旧制度”,为企业减轻税负。1978年和1981年又制定了《稳定特定萧条产业临时措施法》和《改善特定产业结构临时措施法》,对结构性萧条产业进行调整。在《产业结构的长期展望》和《80年代通商政策展望》中,要求企业以高劳动生产率、低能耗及合理的产业结构替代过去的重工业结构。大力鼓励企业使用节能新技术,努力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将经济发展的重点转向研究开发产业、高附加值的机械工业、知识产业等知识密集型和低能耗产业。21世纪的日本制定有关支持节能和利用再生能源的法律,强调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提高民生为中心的内需主导型经济结构,强调自主创新,促进技术改革,鼓励引进外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经验,鼓励消化、吸收和创新,强调在提高产业结构及商品出口结构的层次上,要对重点产业提供税收及贷款等各方面的一系列优惠和帮扶政策。
(一)继续优化工业结构、实现工业转型
徐州市应继续坚持新型工业化第一方略,以“集群集聚、高端高新、融合发展”为导向,构建现代工业体系,以大产业、大项目为支撑,打造淮海经济区现代制造业高地。改造升级装备制造、冶金、能源、煤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和建材等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推动价值链向高端攀升。努力建设高端装备、新能源两个高层次特色产业基地,培育发展也较高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产品品牌;重点建设新材料、生物医药、物联网、中能硅业半导体级多晶硅等特色新兴产业基地,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形成新兴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注重运用政策导向功能和市场机制,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有效化解产能过剩,完善企业退出机制。大力发展有一定发展潜力的替代产业,走出一条具有徐州特色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之路。
(二)转变农村生产方式、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完善农业产业布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田经营服务模式,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引导城市资本到农村发展现代种养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内部调整,深入推进设施农业建设,继续实施设施农业“2020工程”,提升永久性“菜篮子”基地管理水平,发展提升大蒜、林果业、奶业、食用菌产业。加快发展农村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和乡村旅游业,推广、发展以“沙集模式”为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培育发展现代农村物流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村贸易新型业态。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大力推进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强政、企、校农业科技对接,打造引领农业产业升级的示范基地。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发展提速、质量提高、结构优化为主要方向,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把徐州建设成为淮海经济区现代服务中心城市。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四大业态快速发展,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服务外包、售后服务、平台经济等六大服务业细分行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端发展,加快引进和建设养老服务、健康服务、家政服务、中介服务等一批生活性服务业项目。大力发展旅游业,培植新的千亿元产业,尽快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尽快提升服务业集聚区档次水平,抓好云龙区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高水平建设中心商圈、高铁生态商务区、淮海文博园、新城区、北三环物流集聚带、徐州软件园、潘安湖风景区、九里山景区等服务业集聚区,完善集聚区人才、融资、信息等公共平台,不断增强资源要素吸附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和辐射影响带动能力。
(四)加快发展“互联网+”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智慧徐州建设,努力按照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和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标准发展互联网产业,形成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方面深度融合的发展态势。在广大农村实施“数字兴农”工程,加快推进物联网在现代农业中的广泛应用,积极发展智慧农业。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工业化和信息化中的应用,坚决提升大中型企业所用的制造装备水平,尽快实现升级换代,推动制造业装备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变,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加快构建智能化的现代工业体系。加快推进和推广物联网在安全生产和安全产业中的应用,建设安全云工程,实施智慧矿山工程、智慧医疗工程和智慧养老工程。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实行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对商贸市场实施智能化、信息化改造,不断提高徐州现代商圈建设水平。加大在项目建设、金融支持、人才集聚、专业平台、特色园区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全力打造电子商务发展新环境,进一步提升徐州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水平和强化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优势。
(五)大力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夯实产业转型的基础
企业作为产业转型的最终实施者,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建设,肩负起产业转型的重任,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转型体系:首先,要立足长远,树立主动转型的意识,抢占传统优势产业转型的市场先机,积极推动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其次,对于传统优势产业的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重塑传统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再次,要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投入,拓宽企业的经营范围,引导高层次生产要素向企业集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最后,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生产服务业联动发展,加速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六)倡导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积极推行绿色生产,加快实现产业发展低碳化、循环经济产业化。全面贯彻执行节能减排刚性约束,重点在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政府机关及下属单位等领域贯彻落实节能减排,对于那些污染严重的企业要坚决关停,绝不手软,对于传统的煤炭、煤焦化、钢铁、水泥建筑等传统支柱行业,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工业退城入园步伐,推进热电整合,控制煤炭消费,严格实行产能和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尝试执行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倡导居民绿色消费生活理念,改变原来的浪费、高碳、污染的生活方式,推动徐州市民实行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倡导光盘行动,文明餐饮,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七)加快发展金融业,为产业转型提供资金支持
充足的资金投入是徐州产业转型的资金保障,而资金的支持来自于金融体系的发展。首先,要引导资金,尤其是民间资本流向传统优势产业转型的相关领域,解决传统优势产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融资瓶颈;其次,要突破所有制的融资约束,给予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以相同融资待遇,尤其是民营企业的转型;再次,要加强金融机构与企业间的互动发展,通过多样化的融资机构,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充裕的资金,助推企业的转型升级;最后,要推动金融市场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在常规融资的基础之上,还要大力发展政策性融资,发展不以盈利为目的融资方式,加强对传统优势产业的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品牌提升等重要环节的融资支持。
[1]汪威毅.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传统产业转型之路[J].科技管理研究,2011,(19).
[2]马小强.新常态下人力资本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契合性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3).
[3]姚小远,姚剑.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与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模式思考[J].理论导刊,2014,(12).
[4]孙明慧.东北地区传统优势产业转型的对策思考[J].前沿,2016,(4).
[5]余群,蒋万进,梁朋.对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的思考[J].金融博览(财富),2016,(5).
[6]刘元春,闫衍,刘晓光.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J].中国经济报告,2016,(7).
[责任编辑吴高君]
F260
A
1673-291X(2016)22-0032-03
2016-07-08
2016年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软科学)(KC15RH109);2016年度徐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6XSM-019)
刘宁宁(1979-),男,江苏邳州人,副教授,硕士,在读博士,从事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