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岍
兴平市农民增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对策措施
◎杨岍
我们兴平市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市,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市(县)和全省畜牧业十强市(县),素有“关中白菜心”、“平原米粮仓”和“辣蒜之乡”的美称。全市总人口60万,其中农业人口40万,总面积50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2万亩。粮食、蔬菜、畜牧和果业为全市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当前,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收,是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促进农民增收主要应该围绕增加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以及转移性收入。
我们兴平市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市,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市(县)和全省畜牧业十强市(县),素有“关中白菜心”、“平原米粮仓”和“辣蒜之乡”的美称。全市总人口60万,其中农业人口40万,总面积50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2万亩。粮食、蔬菜、畜牧和果业为全市农业四大主导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收,是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促进农民增收主要应该围绕增加经营性收入、增加工资性收入、增加财产性以及转移性收入。2015年,我市农业总产值完成40.65亿元、较上年增长6.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250元,较上年增长了12%。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支撑农民增收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土地流转难,影响了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目前存在着种植业比重偏高,特别是粮食种植面积大,养殖业、高效农业、设施农业比重偏低。
二是缺少精壮劳动力。尽管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但由于农村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人员以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主,发展现代农业缺少有知识、懂技术的精壮劳动力。
三是现有农业基础设施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特别是容易受到连旱气候的影响,尽管实施了一系列防虫、抗旱、保增收的政策措施,粮食生产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减产。
四是农民增收渠道不宽、空间不大。由于经济形势下滑,外出就业难,加上大多数从事的是体力劳动,工资收入低、不稳定,从事二、三产业缺技术、少资金,市场风险意识不强,导致农民增收渠道不宽、空间不大。
五是城镇化水平不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能力不强,限制了农民增收空间的进一步拓展。
对策措施:围绕农民人均纯收入四大构成部分,确定促进农民增收方向和挖掘潜力。按照“以秋补夏、以经补粮、以工促农、以质补欠”的思路增加收入。
一是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夯实产业增收基础。进一步理清农民增收思路,继续大力实施现代都市农业“一区三带十园”(附后)和农民增收“四十万”、“百万”工程,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基础条件,不断提高现代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积极搭建土地流转平台,加快土地向园区流转,向规模集中,提升规模效益。年内将重点扶持清水莲菜、樱桃、油桃、猕猴桃等千亩以上特色产业基地,保障现代农业园区一个、咸阳市级示范园区两个,新增清水莲菜八千亩,新增设施蔬菜两千亩、时令水果一万亩、辣蒜标准化栽培两万亩,生猪出栏90万头,建成省级“一镇一业”示范镇一个,一村一品示范村5个。
二是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产业发展条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先决条件,要实现大集团作战,采取三种方式完成:
积极制定更加成熟、更加稳定的涉农项目,采用集中捆绑使用的方法,建立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项目申报、实施审查制度,做到集中使用、定点投放、板块化推进、高标准建设。
针对产业发展实际需要,对于投资量大的主干道路、大型水利设施可采用“BT”“BOT”的模式建设,由企业先行投资建设,政府通过项目争取和财政配套的方式三年内偿还。
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电网工程。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政府免费提供建设用地,对企业、合作组织、群众和投资建设户,首先给予符合规划的产业优先发展的权力,并给予流转土地相应的政策优惠。产业发展要严格执行规划要求,加快土地流转,给与群众不低于正常收入的租赁费用,积极吸引工商资本、产业资本、民间资本投资,形成统一的品种,规模发展的产业格局。
三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加大龙头企业引进、扶持力度,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扶持一般农户向专业大户、专业大户向家庭农场转变,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努力提升规模效益,2016年将引进发展农头企业10家,新增省级、咸阳市级龙头企业各一家;新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创建全国示范省级百强社各一家,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多渠道增收。
四是鼓励农民自主创业,进一步拓展增收空间。大力实施“人人技能工程”、“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积极培训新型农民,鼓励自主创业。制定优惠政策,为创业农民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引导农民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不断拓展增收空间。要积极打响兴平劳务大军品牌,2016年,将在广东佛山、上海昆山等地设立五个就业联络点,紧盯用工需求培训农民2.7万人,确保年在外务工人员达到11.5万人,创收16亿元。
五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促进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融合发展,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大全市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城镇化建设、民生工程等建设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资源优化配置。要重点抓好咸阳市确定的“1办2村”和我市的“3办11村”建设,做出一批亮点,干出一批特色,带动全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同时按照“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的原则,加快区域特色城镇化建设,努力走出一条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城乡一体协调推进的统筹发展之路。
六是加大惠农政策落实,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完善城乡低保、医疗救助、农村养老等救助体系,不折不扣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支农政策,积极设立农业专项扶持基金,特别是在土地征用过程中,最大限度的提高农民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红利,最大限度的增加农民财产性、转移性收入。
【名词解释】“一区三带十园”:“一区”即依托毗邻杨凌农科城的区位优势,将兴平建成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推广示范区;“三带”即北部塬坡生态经济产业带、中部设施蔬菜产业带、南部清水莲菜产业带;“十园”即10个年产值过亿元的现代农业园区。
(作者单位:中共兴平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