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学明
早操是住校学生清晨起床后进行的体育锻炼。如何引导学生每天积极坚持出操,对体育教师而言,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对于吃、住、行、学都在学校的住校初中生,每天积极参加早操,可以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的个体,得到全面的活动,从而增加肌肉力量,发展协调能力,加大关节活动幅度,促进身体的全面生长,成为一整天良好学习状态的开端。
早操可以使休息状态下的神经细胞迅速动员起来,以适宜的兴奋度,快速进入学习活动状态。在轻松音乐的氛围下,做有节奏的动作,使人感到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头脑清新,以充沛的精力迎接一天的学习任务。
中学阶段正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的蓬勃发展阶段,然而也是惰性较强的时候,特别是住校生没有家人提示,缺乏自我激励,因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也就比较薄弱。他们往往经过一天的紧张学习和锻炼之后,第二天清晨都不愿意起床。一到冬天,气候冷、天亮迟,就更是如此,不愿早起到户外活动。因此组织住校学生有序按时出早操,对克服他们的惰性,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从而培养他们的勤奋、坚持、自制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都是大有好处的。
住校生的早操一般都是以班为单位的群体活动,这是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班级荣誉感、凝聚力的最佳形势,学校要充分利用这种形式,让学生在早操活动中体验到良好的环境气氛,受到健康的心理熏陶。
做好住校生的早操,本人认为首先应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当下体育成绩已被全面纳入中考的升学成绩,这已引起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的高度重视,但这只是手段,目的是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有强烈的运动愿望,关心自己的体格发展,卓有成效地增强体质,锤炼良好的体魄,提高学习效率。这样才能成为实现中国梦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接班人。只有认识提高了,才会有动力,有自觉性、积极心,才会把做好早操与远大的目标、理想结合起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其次是早操的内容难易程度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季节的变化相适应。
早操的内容、结构、形式、难易程度应与学生的情绪体验紧密联系起来。能否激起学生的积极性性、参与性,这与学生的情感体验至关重要,因此在内容上、结构形式上、难易程度,都要考虑到适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注意年龄、性别、身体素质的差异。在内容安排上,切忌形式过于复杂,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和“对抗”心里。从运动环境上讲,运动场的整体布置美观,组织者的有序安排,活动气氛和谐,均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出操的积极性有重大影响。还有季节因素,例如冬季一般进行一些中长跑的有氧耐力项目,春季做一些武术操练习为宜,到了夏秋两季进行一些韵律操和校园交易舞的开展。这种因客观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出操内容,也会激起住校学生良好的意愿,提高学生参与早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最后就是学校管理层面要及时监督,准确评价。
这不仅要看学校管理机构,是否及时的进行检查监督工作,而且还要对参加早操的及时性,完成的质量,对各班级进行准确评价。这是因为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形成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的关系都突出表现在竞争与合作关系上,都想扮演胜利者得角色,喜欢在竞争中表现自己的才能。一旦有了这样的氛围,整个学校的早操活动也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过程,住校学生就会兴致勃勃的参与到其中,早操活动也就不难开展了。
以上就是自己在长期教学、带操过程得出的一些见解、看法,当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还须在今后的实践中探索、总结。